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26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屏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应用的连接轴,特指一种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折叠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折叠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折叠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折叠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因为形似芒卷,又被称为卷芒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折叠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要实现折叠屏折叠功能,除了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考虑到折叠屏的特殊性,传统转轴没有办法满足其功能需求,需要专门的折叠屏转轴来辅助实现,且折叠屏折弯根据应用需求,分为外折及外折两种折弯需求,内折折弯机构其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封装体及双边的转轴组成,所述转轴由两边的滑块及中间的多组活动块组成,所述活动块包括中心活动块、定位连接活动块、阻尼扭力活动块及滑槽滑动活动块,所述滑块包括实现屏补偿缓冲并连接定位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滑槽滑动活动块包括半圆弧管位连接完成同步转动的第一滑槽活动块及第二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一滑槽活动块及第二滑槽活动块分别设有滑槽,通过所述滑槽实现滑动并完成屏补偿缓冲;所述中心活动块包括四组支撑立柱,通过支撑立柱上下活动实现定位及同步转动连接。

特别的,所述定位连接活动块包括实现连接定位并产生阻尼扭力的第一定位活动块及第二定位活动块,且所述第一定位活动块及第二定位活动块上分别设有半圆弧管位。

特别的,所述阻尼扭力活动块包括第一阻尼扭力活动块、第二阻尼扭力活动块及第三阻尼扭力活动块,所述第一阻尼扭力活动块及第二阻尼扭力活动块两两对称分布,所述第三阻尼扭力活动块上设有半圆弧管位。

特别的,所述转轴一端设有转轴封装件,所述转轴封装件连接所述中心活动块、定位连接活动块、阻尼扭力活动块及滑槽滑动活动块。

特别的,所述活动块还包括一端传动定位并实现阻尼扭力的组合连接的两组第一侧边连接活动块及一组第二侧边连接活动块,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活动块上设有同步转动的半圆弧管位。

特别的,所述封装体包括底部封装、上封装及外封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通过滑块组合活动块的组合方式完成整体结构设计,在活动块中分出滑槽、支撑立柱的有效组合实现滑动并同步转动完成内折需求,有效实现组合连接并定位,满足阻尼扭力需求,在折弯过程中合理做出屏拉伸时候的补偿缓冲,一体式封装并转动实现折弯,结构设计合理,造型设计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0度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180度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整体结构图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中转轴分解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中转轴分解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中转轴整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中转轴整体结构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中转轴整体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实现屏内折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由封装体2及双边的转轴3组成,所述转轴3由两边的滑块4及中间的多组活动块5组成,所述活动块5包括中心活动块51、定位连接活动块52、阻尼扭力活动块53及滑槽滑动活动块54,所述滑块4包括实现屏补偿缓冲并连接定位的第一滑块41及第二滑块42,所述滑槽滑动活动块54包括半圆弧管位连接完成同步转动的第一滑槽活动块541及第二滑槽活动块542,所述第一滑槽活动块541及第二滑槽活动块542分别设有滑槽5400,通过所述滑槽5400实现滑动并完成屏补偿缓冲;所述中心活动块51包括四组支撑立柱511,通过支撑立柱511上下活动实现定位及同步转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连接活动块52包括实现连接定位并产生阻尼扭力的第一定位活动块521及第二定位活动块522,且所述第一定位活动块521及第二定位活动块522上分别设有半圆弧管位1001。所述阻尼扭力活动块53包括第一阻尼扭力活动块531、第二阻尼扭力活动块532及第三阻尼扭力活动块533,所述第一阻尼扭力活动块531及第二阻尼扭力活动块532两两对称分布,所述第三阻尼扭力活动块533上设有半圆弧管位1001。所述转轴3一端设有转轴封装件6,所述转轴封装件6连接所述中心活动块51、定位连接活动块52、阻尼扭力活动块53及滑槽滑动活动块54。所述活动块5还包括一端传动定位并实现阻尼扭力的组合连接的两组第一侧边连接活动块71及一组第二侧边连接活动块72,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活动块72上设有同步转动的半圆弧管位1001。所述封装体2包括底部封装21、上封装22及外封装23。

本实施例技术原理:

通过滑块组合活动块的组合方式完成整体结构设计,在活动块中分出滑槽、支撑立柱的有效组合实现滑动并同步转动完成内折需求,有效实现组合连接并定位,满足阻尼扭力需求,在折弯过程中合理做出屏拉伸时候的补偿缓冲,一体式封装并转动实现折弯,结构设计合理,造型设计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