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692发布日期:2019-11-12 22:3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物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小区住宅不仅楼层越来越高,管理也越来越智能化,对于物业服务管理而言,涉及的关系也愈加复杂,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于住宅小区而言,楼道或室内等处发生火灾,对于物业服务管理及其住宅人员都是十分严重的。尤其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物业消防安全设备的监管也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接收感应器、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

所述灭火器内设置有第一RFID标签和第一GPRS定位模块,所述应急灯内设置有第二RFID标签和第二GPRS定位模块,所述手电筒内设置有第三RFID标签和第三GPRS定位模块;所述接收感应器设置于各楼层出入口处,便于定位各楼层中RFID标签的位置,所述接收感应器内置有RFID阅读器、RFID天线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分别通过各楼层中的RFID天线与RFID阅读器通信,分布于各楼层的所述接收感应器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并利用通讯网络与控制中心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收感应器设置于各楼层出入口的门框上端,在携带有相应RFID标签安全设备的人员通过时进行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收感应器内设置有计数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电筒上设有充电接口,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手电筒内的充电电池连接并能为手机充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讯网络包括WiFi。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讯网络包括GSM/GPRS。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应急灯表面布设有夜视灯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电筒内设置有充电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灭火器表面设置有识别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应急灯上设置有保暖装置。

本系统原理为:当火灾等险情发生时,人员将各处的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取下,取下后即可触发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内的RFID标签,随着人员的移动,分布在各个楼层接收感应器,分别能通过RFID阅读器接收到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的信息,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度对携带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的人员在各楼层内进行定位,且在火灾发生后完成对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等消防设备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物业消防安全施行了监管。当险情发生时,人员将各处的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取下,取下后即可触发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内的RFID标签,随着人员的移动,分布在各个楼层接收感应器,分别能通过RFID阅读器接收到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的信息,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度对携带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的人员在各楼层内进行定位,且在火灾发生后完成对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等消防设备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灭火器,1-1为第一RFID标签,1-2为第一GPS定位模块,2为手电筒,2-1为第二RFID标签,2-2为第二GPS定位模块,3为应急灯,3-1为第三RFID标签,3-2为第三GPS定位模块,4为接收感应器,4-1为RFID阅读器,4-2为RFID天线,4-3为无线发射装置,5为通讯网络,6为控制中心。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接收感应器、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

所述灭火器内设置有第一RFID标签和第一GPRS定位模块,所述应急灯内设置有第二RFID标签和第二GPRS定位模块,所述手电筒内设置有第三RFID标签和第三GPRS定位模块;所述接收感应器设置于各楼层出入口处,便于定位各楼层中RFID标签的位置,所述接收感应器内置有RFID阅读器、RFID天线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分别通过各楼层中的RFID天线与RFID阅读器通信,分布于各楼层的所述接收感应器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并利用通讯网络与控制中心通信。

所述接收感应器设置于各楼层出入口的门框上端,在携带有相应RFID标签安全设备的人员通过时进行计数。

所述接收感应器内设置有计数器。

所述的手电筒上设有充电接口,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手电筒内的充电电池连接并能为手机充电。

所述的通讯网络包括WiFi。

所述的通讯网络包括GSM/GPRS。

所述应急灯表面布设有夜视灯圈。

所述手电筒内设置有充电装置。

所述灭火器表面设置有识别灯。

所述应急灯上设置有保暖装置。

实施例2

当火灾等险情发生时,人员将各处的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取下,取下后即可触发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内的RFID标签,随着人员的移动,分布在各个楼层接收感应器,分别能通过RFID阅读器接收到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的信息,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度对携带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的人员在各楼层内进行定位,且在火灾发生后完成对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等消防设备的回收。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物业消防安全监管系统,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物业消防安全施行了监管。当险情发生时,人员将各处的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取下,取下后即可触发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内的RFID标签,随着人员的移动,分布在各个楼层接收感应器,分别能通过RFID阅读器接收到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和第三RFID标签的信息,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度对携带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的人员在各楼层内进行定位,且在火灾发生后完成对灭火器、应急灯、手电筒等消防设备的回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