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2084发布日期:2020-05-29 14:1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而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类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从而还原和模拟建筑施工阶段的各类真实信息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物联网技术则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与bim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相关信息传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安全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目前,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应用较多,但是这些方案多集中于建筑本身的质量监控、预制构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监控等。在现场施工安全方面,缺乏全面性的实时监控,相关应急预警工作缺乏可视化平台的技术支持,安全信息的传递缺乏时效性,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现有技术中还缺少一种良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机制,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在建的装配式建筑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监控,通过对预制构件状态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分析,当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对相应的预制构件进行可视化定位,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快速向安全方位撤离,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发送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bim可视化监控模块,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并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4d损坏演绎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联动预警模块,用于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上预先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获取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的状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数据、预制构件的应变数据、预制构件的位移数据或者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

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基于所述建筑可视化模型,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获取损坏过程演绎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的倾危方向;

通知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向所述倾危方向相反的方向撤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这一步骤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

所述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基于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对比;

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一级安全隐患;

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二级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一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纠偏加固通知;

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二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拆卸通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及时定位出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的空间位置,可以对在建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及时进行结构纠偏,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信息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所支持的电子设备进行传递,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并提出合理意见,以实现信息空间、施工现场、建筑结构和管理空间的高度融合。可再通过物联网应用层的自动预警系统做出的相应预警等级信号,可及时通知现场人员快速向安全方位撤离,从而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方案附图作以下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介绍中的附图仅仅为了方便清晰表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到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的系统和方法,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系统10,主要包括:

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101,用于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发送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并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4d损坏演绎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联动预警模块104,用于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和/或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101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对于每一个所述预制构件,其上都预先设置有物联网的感知层器件。所述感知层器件主要包括基本标识和传感器件,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rfid标签和读写器、各类传感器、摄像头、gps器件、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下面以采用预制构件上预先设置rfid标签的方法为例,介绍所述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101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获取预制构件信息的原理。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由芯片及内置天线组成,芯片内保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作为物体的标识性信息,也是射频识别技术的数据载体,所述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传输相关的数据。可以在预制构件在工厂制造完成后向其植入rfid标签,每一个预制构件对应一个独立的rfid标签,保证每个预制构件的信息准确无误,不会出现混淆错乱的情况。具体地,可以利用epc技术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编码,向其内存储各种相关信息,例如预制构件本身的历史信息,可以包括:预制构件的质检信息、生产厂商信息和生产与出厂日期等信息。当然,rfid标签具有可扩展性,一般可以预留出可扩展区域,为可能出现的其他属性信息预留充足的存储空间。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101在本地可以设置pc机和阅读器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阅读器是读取或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rfid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rfid标签的应答,对rfid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带rfid标签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天线是rfid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所述rfid标签主要用于将感知层的其他传感器信息传回给pc端,以获取得到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其中,所述预制构件的状态数据包括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数据、预制构件的应变数据、预制构件的位移数据或者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所述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gps器件获取,所述预制构件的状态数据可以由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所述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具体包括裂缝的大小和/或裂缝的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运用了bim技术,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类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从而还原和模拟建筑施工阶段的各类真实信息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其可运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过程。bim技术中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预制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化,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都可以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物联网跟踪监测模块101获取预制构件中rfid标签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导入到bim模型的信息数据库,从而可以将该建筑的所有预制构件的几何图形信息集和在一起,构成一个含有极其丰富的建筑项目信息的数据化建筑图元。并且bim模型信息是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只要模型信息有变化,其相关联的所有对象会迅速更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bim建模系统通过rfid标签获取各个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然后通过二次开发的revit软件实时生成在建的装配式建筑的可视化模型。然后分析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具体地,可以通过阈值的方法来分析预制构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对于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预制构件的应变,可以参考预制构件本身的出厂参数确定出其能承受的极限值,然后以该极限值的一定比例作为出现安全隐患的阈值,比如可以设置为70%,对于预制构件承受的应力数据、预制构件的应变数据,其超过承受极限值的70%则认为该预制构件存在安全隐患。对于预制构件的位移数据或者预制构件的裂缝数据,可以根据建筑标准要求或者经验值设置具体的阈值,如预制构件的位移或者裂缝面积超过一定数值则认为该预制构件存在安全隐患。具体设置的阈值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和需要灵活调整。

当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确定预制构件存在安全隐患时,可以直接通过联动预警模块104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通知所有的现场施工人员赶快撤离,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后续由安全补修人员针对性地对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调整来消除安全风险。

同时,当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确定预制构件存在安全隐患时,4d损坏演绎模块103将被激活,开始进行在建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4d损坏演绎模块103是将c4d(cinema4d)软件的nitroblast破碎插件插入revit,形成二次开发的revit软件。当存在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出现时,bim可视化监控模块102所生成的实时在建的可视化模型将会被导入nitroblast中,进行由该预制构件导致的在建建筑损坏情况的动态演绎过程。所述nitroblast破碎插件的特点在于可根据建筑的特点,预先设定进行损坏过程演绎的各项条件指标。nitroblast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特点具体包括:(1)损坏时对模型静态和动态部位的可选择性;(2)可根据所获取预制构件质量、大小、三维空间的位置不同等各项有利于精确模拟损坏过程的特征性信息来进行相应的4d模拟;(3)nitroblast破碎插件允许完全自动,碰撞驱动损坏。

通过4d损坏演绎模块103的模拟分析,可以演示出装配式建筑最可能的损坏过程,基于这个演示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装配式建筑的倾危方向,即最有可能倾倒的方向,这个方向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是非常危险的,在撤离过程中需要紧急避让,才能尽可能保障人身安全。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设计方、监理方也可以通过相应支持的电子设备进行跟踪查看,若发现不足可及时提出建设建议,可减少返工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用,加快工程进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动预警模块104用于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该预警通知用于提醒现场施工人员迅速撤离施工现场,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具体地,所述预警通知可以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扬声器、警报器等装置来实施,还可以是发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某些终端,例如手机或者智能手环,使得施工人员能够迅速通过预警通知得知危险覆盖范围,并安全撤离。另外,所述联动预警模块104还可以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的危险情况,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预警,具体地,可以设置为包括以下级别的预警模式:

(1)一级预警

现场施工人员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屏不出现亮屏,说明建筑整体处于稳定且安全的状态,此时可以安全地进行施工任务,人员可根据需要正常分配流动。

(2)二级预警

当所述预制构件的应力、应变、位移或者裂缝等数据变化达到所述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70%~80%时,可以出现二级预警,现场施工人员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屏出现亮屏现象,并可同时播报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撤离以及撤离的方位;还可通知安全补修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的空间位置,方便安全补修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结构纠偏、加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后续施工的进行。

(3)三级预警

当所述预制构件的应力、应变、位移或者裂缝等数据变化达到所述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80%以上,可以出现三级预警,现场施工人员佩戴的智能手环显示屏出现不断闪烁的亮屏现象,并可同时播报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撤离以及撤离的方位;还可通知安全补修人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的空间位置,因所述预制构件的安全隐患较为严重,一般可以选择拆卸重装或者更换预制构件的方法,直至本系统的预警等级恢复一级预警的状态才可继续进行施工任务的作业活动。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信息,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位置信息和状态数据;

s2: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预制构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建筑可视化模型;

s3: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

s4:基于所述建筑可视化模型,根据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

s5: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损坏过程演绎结果,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发送预警通知这一步骤s5,其具体为:

s51:获取损坏过程演绎中所述装配式建筑的倾危方向;

s52:通知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向所述倾危方向相反的方向撤离。

可见,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方法实施例中,本方法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系统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系统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确定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这一步骤之后还包括:s6: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

所述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这一步骤s6,其具体为:

s61:基于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对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进行对比;

s62: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一级安全隐患;

s63:当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二级安全隐患。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4: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一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纠偏加固通知;

s65: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出现二级安全隐患,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发送拆卸通知。

如前述系统实施例中所述的,本方法实施例中提出了确定所述预制构件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并根据出现的安全隐患等级向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补修人员下发相应通知的方法。具体地,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所述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第一比例时,可以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一级安全隐患,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第一比例即为第一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的设置值可以偏小一些,出现这种情况时,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风险还不是非常严重,需要及时暂停现场的施工项目,由安全补修人员对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纠偏加固,一般即可解决。当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所述状态数据超过所述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第二比例时,所述第二比例高于第一比例,可以确定该预制构件为出现二级安全隐患,预制构件的承受极限值的第二比例即为第二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的设置值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出现这种情况时,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风险比较严重,一般需要对出现安全隐患的预制构件进行拆卸重装或者更换其他预制构件。本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级安全隐患对应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二级预警,二级安全隐患对应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三级预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施工的经验或者建筑要求灵活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系统实施例。

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201;

至少一个存储器202,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01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实现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的方法。

同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中,本装置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201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201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201执行时用于执行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的方法。

同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本存储介质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方框图中提到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照操作示图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以被大体上同时地执行或所述方框有时能以相反顺序被执行。此外,在本发明的流程图中所呈现和描述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被提供,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更全面的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不限于本文所呈现的操作和逻辑流程。可选择的实施例是可预期的,其中各种操作的顺序被改变以及其中被描述为较大操作的一部分的子操作被独立地执行。

此外,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所述的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发明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装置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发明。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实施例”或“某些实施方式/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