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29197发布日期:2020-08-11 21:5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理工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员管理包括事务工作,还包括人员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级组织需要负责人员的发展和管理,开展人员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活动,对人员干部进行监督,对人员干部进行考察评价,从而建设强有力的基层人员队伍。

传统的管理基于纸质文档,信息零散,保管、追溯、审计、分析都很困难。一家单位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员,每名人员每月若干次相关活动,如果都以纸质文档形式保存,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和工作量,并且后续对信息完整真实性的追溯和审计也很困难。事后在对人员和基层组织进行考核评价时,无法确定信息完整真实,是否存在文档散轶或者事后增补文档的情况。

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系统,例如专利cn110347677a,将纸质文档上记录的信息数字化,存储在集中式的数据库中。这种方法能解决信息保管困难的问题,但中心化的管理仍然存在弊端。尤其在涉及多家单位时,各家单位采用不同的数字化系统,信息格式不统一,对记录的验证、追溯和审计仍然不便。

区块链技术具有多方协同、可验真、可审计、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通过数字签名、共识算法等技术,可以在涉及多方参与的信息化系统中不依赖特定中心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建立信任机制、达成信息的确认和共识。与传统的、基于集中式数据库的中心化信息系统相比,在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系统中,数据一旦上链,就无法被篡改删除,对数据的追溯和审计都更加容易,且更具公信力。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溯源清晰、易于审计等特性,能将信息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信息通过区块链平台上层应用分为多个模块分类工作,方法如下:

通过人员档案管理模基于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档案进行管理;

通过学习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教育工作进行管理;

通过活动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监察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监督工作管理;

通过思想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思想管理;

通过考核评价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考核评价。

所述区块链平台接收信息后,进行以下操作:区块链平台通过数字指纹模块提取所述信息的数字指纹,将数字指纹以及信息属性在区块链网络进行分布式存储,同时将信息原始文件存储于数据库中;所述数字指纹以及信息属性共同组成信息元数据;

在存储信息元数据时,所述区块链平台对信息元数据进行封装,封装有信息元数据的每一区块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中存储该区块自身的区块哈希值,以及指向前一区块的指针;区块体中存储信息元数据。

在使用信息时,使用方首先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注册,区块链平台生成使用方专属的密钥和用户属性数据;使用方发出访问请求,区块链平台收到使用方提供的密钥和用户属性数据,用椭圆曲线签名算法认证用户;如果认证通过,则允许使用方访问信息及信息元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通过区块链平台上层应用分为多个模块分类工作,方法如下:

通过人员档案管理模基于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档案进行管理;

通过学习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教育工作进行管理;

通过活动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监察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监督工作管理;

通过思想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思想管理;

通过考核评价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区块链对人员档案、学习、活动、监察、人员思想、考核评价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易于追溯的特性,防止了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实现了信息和人员评价的完整、真实、透明,提升了管理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在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核验审计时,审计方选择需要审计的单位、个人以及时间范围,平台根据对应单位、个人以及时间范围内的信息元数据中的数字指纹核验信息真实性,根据merkle树校验结果核验信息完整性,从而实现信息的自验证和自审计。采用数字指纹和merkle树实现信息自验证、自审计,防止了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实现了信息和人员评价的完整、真实、透明,提升了管理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属性包括固定信息和信息访问信息,所述固定信息的修改会导致生成新的区块并连接在区块链中,每一次对固定信息的访问都会在区块中生成一个对应的信息访问信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人员档案管理模块、学习管理模块、活动管理模块、监察模块、思想管理模块和考核评价模块;其中,

所述人员档案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档案管理;

所述学习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学习管理;

所述活动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活动管理;

所述监察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监督工作;

所述思想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思想管理;

所述考核评价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考核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档案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人员档案管理时,具体用于:

接收人员档案图片信息,并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信息,根据文字信息建立人员基本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在区块链平台;

根据人员基本信息需求列表,新增人员个体档案基本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在区块链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学习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学习管理时,具体用于:

通过区块链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信息,以及接收学习成果信息并将成果信息进行公布。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活动管理时,具体用于:通过区块链平台发布活动任务;通过区块链平台存储活动成果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监察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监察时,具体用于:发布人员行为准侧,接收人员检举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思想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人员思想管理时,具体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布人员思想建设资料以及人员思想建设任务信息,并接收存储任务成果信息;

所述考核评价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考核评价管理时,具体用于:发布考核评价任务,进行在线考核评分,并根据所述学习、活动、监察以及思想管理成果分别进行加权评分,并将评分结果进行存储以及公布。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区块链对人员档案、学习、活动、监察、人员思想、考核评价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易于追溯的特性,使得在区块链上存储的信息能够自验证、自审计,防止了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实现了信息和人员评价的完整、真实、透明,提升了管理的质量;

2、本发明采用椭圆曲线签名算法保障信息访问的安全性,采用数字指纹和merkle树实现信息自验证、自审计,防止了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实现了信息和人员评价的完整、真实、透明,提升了管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例的软件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上传信息至信息管理系统,区块链平台通过数字指纹模块提取所述信息的数字指纹,将数字指纹以及信息属性在区块链网络进行分布式存储,同时将信息原始文件存储于数据库中;所述数字指纹以及信息属性共同组成信息元数据;相关信息支持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格式;数字指纹(digitalfingerprinting)是指与某一数据唯一对应的身份代码,类似于数据的身份证,数据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数字指纹相应的改变。

在存储信息元数据时,所述区块链平台对信息元数据进行封装,封装有信息元数据的每一区块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中存储该区块自身的区块哈希值,以及指向前一区块的指针;区块体中存储信息元数据。

在使用信息时,使用方首先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注册,区块链平台生成使用方专属的密钥和用户属性数据;使用方发出访问请求,区块链平台收到使用方提供的密钥和用户属性数据,用椭圆曲线签名算法认证用户;如果认证通过,则允许使用方访问信息及信息元数据。椭圆曲线签名算法(ecdsa)是安全性极高并兼具一定效率的算法,同时适合使用在区块链应用场合中。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通过区块链平台上层应用分为多个模块分类工作,方法如下:

通过人员档案管理模基于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档案进行管理;

通过学习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人员教育工作进行管理;

通过活动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对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监察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监督工作管理;

通过思想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人员思想管理;

通过考核评价模块基于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考核评价。

具体实施时,所述信息在所述区块链平台进行核验审计时,审计方选择需要审计的单位、个人以及时间范围,平台根据对应单位、个人以及时间范围内的信息元数据中的数字指纹核验信息真实性,根据merkle树校验结果核验信息完整性,从而实现信息的自验证和自审计。所述信息属性包括固定信息和信息访问信息,所述固定信息的修改会导致生成新的区块并连接在区块链中,每一次对固定信息的访问都会在区块中生成一个对应的信息访问信息。区块链平台通过智能合约的链码调用来对数据进行分发上传,平台管理员通过智能合约将数字指纹和用户信息加密形成密文数据,并将该笔交易的哈希值一起打包存入区块中。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中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可以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追踪的可信交易。

区块链由首尾相连的多个区块组成,每一区块都存储有其连接的上一区块和下一区块的哈希值和地址信息。用于存储信息的区块的所述区块头中储存的信息有:当前区块版本号和merkle根值、时间戳、区块链中该区块的上一区块和下一区块的哈希值以及随机数。版本号表示该区块的版本信息,时间戳表示该区块生成或最近一次更新的唯一时间;merkle可信树是密码学家merkle提出的解决多重一次签名中的认证问题而产生的认证协议,应用在区块链中,用merkle根值对区块链中的多组信息进行签名验证。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区块链平台、人员档案管理模块、学习管理模块、活动管理模块、监察模块、思想管理模块和考核评价模块;其中,

所述人员档案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档案管理;

所述学习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学习管理;

所述活动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活动管理;

所述监察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监督工作;

所述思想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人员思想管理;

所述考核评价模块,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之上进行考核评价。

区块链平台是所述系统的核心平台,用于在区块链上存储各类相关信息,提供信息的存储、加密、溯源、审计等基础能力。

具体实施时,档案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人员档案管理时,具体用于:接收人员档案图片信息,并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信息,根据文字信息建立人员基本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在区块链平台;根据人员基本信息需求列表,新增人员个体档案基本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在区块链平台。

具体实施时,所述学习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学习管理时,具体用于:通过区块链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信息,以及接收学习成果信息并将成果信息进行公布。所述活动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活动管理时,具体用于:通过区块链平台发布活动任务;通过区块链平台存储活动成果报告。所述监察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监察时,具体用于:发布人员行为准侧,接收人员检举信息。所述思想管理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人员思想管理时,具体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发布人员思想建设资料以及人员思想建设任务信息,并接收存储任务成果信息;

具体实施时,考核评价模块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进行考核评价管理时,具体用于:发布考核评价任务,进行在线考核评分,并根据所述学习、活动、监察以及思想管理成果分别进行加权评分,并将评分结果进行存储以及公布。

实施时,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底层区块链平台;上层应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区块链平台的最底层为区块链核心技术,包括节点管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p2p网络等模块,为上层应用提供元数据封装、数字指纹提取、元数据存储、元数据核验等功能接口;中间层为区块链身份管理和区块链监控与管理模块,提供接入区块链成员管理和区块链运行状态监控能力;上层应用层中的人员档案管理、学习管理、活动管理、监察、思想管理、考核评价等功能模块,在区块链平台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全流程、全方位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钥管理、访问控制、系统配置等功能,对系统本身及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基于区块链对人员档案、学习、活动、监察、人员思想、考核评价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单位管理效率。利用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易于追溯的特性,采用椭圆曲线签名算法保障信息访问的安全性,采用数字指纹和merkle树实现信息自验证、自审计,防止了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实现了信息和人员评价的完整、真实、透明,提升了管理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