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47085发布日期:2020-08-28 18: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灾情评估报告是自然灾害应急决策的重要支撑。灾害事件发生后,快速生产的灾情评估报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在灾害的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灾情信息快速提取技术日益成熟。本申请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法,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将专业的gis分析结果转换为面向公众与决策者的评估报告的过程中,现有业务平台需要专业gis人员生产灾情信息专题图,撰写报告中的文字,这种方法在每次的灾害应急中存在大量重复性工作,影响应急响应的决策效率。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自动生成灾情评估报告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自动生成灾情评估报告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s1: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并进行存储,其中,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灾害事件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以及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s2:读取灾害名称、制图所用底图、专题要素图层以及灾情专题数据,加载与专题图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调整布局项,制作洪涝事件专题图,并转换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得到位图格式的专题图;s3:读取灾情专题数据和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模板生成灾情概述与各专题的详述,根据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新的评估报告,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1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s1.1:加载地形底图与灾情专题数据,通过数据渲染功能设计地图符号,为渲染后的图层导出图层样式文件,作为地图符号模板;s1.2:新建打印布局,添加专题图的布局项,设置布局项的尺寸与位置,导出布局模板文件,作为专题图布局模板;s1.3:设计函数作为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其中,函数的输入数据为灾情数据,输出数据为对灾情数据的自然语言描述文本;s1.4:在新建的或已有的word文档中设计各级标题与正文的字体与段落样式,作为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2包括:s2.1:在pyqgis独立脚本中读取制图所用底图与专题要素图层,设置制图所用的坐标系;s2.2:在脚本中为各图层加载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设置渲染样式;s2.3:在脚本中新建地图布局,调用专题图布局模板,自动加载专题图布局模板中存储的布局项,布局项包括图名、地图主体、坐标格网、图例、比例尺、制图信息;s2.4:调整布局项中地图主体、图名、坐标格网、图例、比例尺以及制图信息,其中,图名中包含灾害名;s2.5:将布局导出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生成报告的专题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2.4具体包括:根据读取的灾害名称修改专题图的图名;根据制图信息中是否包含制图时间,获得制图日期;根据需求为地图主体与鹰眼图设置不同的显示图层,其中,地图主体包含专题要素图层;设置地图主体的坐标格网在经度方向的间隔以及纬度方向的间隔;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删除不需要的图层的图例;修改比例尺的尺寸;基于自然语言生成模板,获取灾情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再请信息修改灾情简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具体包括:s3.1:基于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使用python-docx库创建新的灾情评估报告;s3.1:根据通web接口获取的灾情名修改灾情评估报告的标题;s3.2:获取当前日期并格式化,修改专题图布局模板中的制图日期;s3.3:利用灾情信息的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在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专题图数量根据灾情报告中灾情专题的数量确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专题图中,输入数据通过工作流、web服务接口或pc/服务器的固定存储位置读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python-docx开源库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包括:设定地图主体的经向显示范围最小为minlnginterval,设置一个小于1的缩放因子scale,将专题图布局模板中地图主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设为ratio;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向范围小于设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纬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与ratio的乘积,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度范围大于规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经向范围的1/scale倍,纬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纬向范围的1/scale倍;将修改后的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与经向范围的比值设为mapratio,如果mapratio大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经向范围修改为纬向范围的1/ratio倍,如果layerratio小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修改为经向范围的ratio倍。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系统,包括:模板设计模块,用于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并进行存储,其中,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灾害事件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以及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专题图生成模块,用于读取灾害名称、制图所用底图、专题要素图层以及灾情专题数据,加载与专题图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调整布局项,制作洪涝事件专题图,并转换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得到位图格式的专题图;灾情评估报告生成模块,用于读取灾情专题数据和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模板生成灾情概述与各专题的详述,根据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新的评估报告,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首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并进行存储,然后,读取灾害名称、制图所用底图、专题要素图层以及灾情专题数据,加载与专题图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调整布局项,制作洪涝事件专题图,并转换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生成报告中所需的专题图;再读取灾情专题数据和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模板生成灾情概述与各专题的详述,根据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新的评估报告,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业gis人员生产灾情信息专题图,撰写报告中的文字的方式来说,本发明的方法利用预先设计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与文档模板,通过web接口与工作流的方式读取实时或近实时的灾情数据,以不依赖人工交互的方式自动生成含有灾情评估报告,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从而可以提高自然灾害响应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范围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受影响村庄的空间分布情况。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生成灾情评估报告的方法中,需要专业gis人员生产灾情信息专题图,撰写报告中的文字,无法实现自动生成的问题,提供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达到自动生成灾情评估报告的目的,从而提高自然灾害响应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如下:利用预先设计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与文档模板,通过web接口与工作流的方式读取实时或近实时的灾情数据,以不依赖人工交互的方式自动生成含有灾情评估报告,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了自然灾害响应的效率。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请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s1: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并进行存储,其中,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灾害事件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以及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具体来说,生成的各个模板存储在pc或服务器的固定位置,便于后续读取和调用。s2:读取灾害名称、制图所用底图、专题要素图层以及灾情专题数据,加载与专题图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调整布局项,制作洪涝事件专题图,并转换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得到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具体来说,s2是生成灾情评估报告所需的专题图,布局项存储于专题图布局模板中,通过调整布局项,制作对应的专题图,并转换为位图格式。不同的专题图的生成方式类似。s3:读取灾情专题数据和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模板生成灾情概述与各专题的详述,根据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新的评估报告,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具体来说,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可以生成灾情概述和专题的语言描述,即专题的详述,然后通过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一个新的评估报告,并写入响应的内容,前面生成的灾情概述和专题的详述,则可以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其中,各专题详述包括文字叙述、专题图、可选的表格,其中表格内容来自专题要素图层的属性表,除表头外的表格列数如果超过10个,则在报告中添加新的附录,将其移动至该附录。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地图符号时,如果图层是矢量数据或单波段的栅格数据,则需要调用对应的渲染方式设计地图符号,如果图层是wms、wmts的在线地图或包含rgb波段的栅格数据,则不需要设计地图符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1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s1.1:加载地形底图与灾情专题数据,通过数据渲染功能设计地图符号,为渲染后的图层导出图层样式文件,作为地图符号模板;s1.2:新建打印布局,添加专题图的布局项,设置布局项的尺寸与位置,导出布局模板文件,作为专题图布局模板;s1.3:设计函数作为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其中,函数的输入数据为灾情数据,输出数据为对灾情数据的自然语言描述文本;s1.4:在新建的或已有的word文档中设计各级标题与正文的字体与段落样式,作为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具体来说,可以在已有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加载地形底图与灾情专题数据,例如qgis桌面版,并通过数据渲染功能设计地图符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实例开发环境为linux服务器,下文提及的固定位置均指服务器上的固定路径。s1.1:根据已有数据或模拟数据制作专题图,设计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本实例中灾情评估报告包括7个专题,分别为台风路径及影响范围、受台风影响的基站设备、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范围、受洪涝影响的村庄、受洪涝影响的水田分布、受洪涝影响的交通设施、受洪涝影响的基础设施。为此,根据已有数据或模拟数据使用qgis桌面版制作上述7个专题的灾情专题图和1个研究区概况专题图。qgis是一个用户友好的开源跨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拥有强大的制图功能。制作完毕后将用到的地图符号导出为*.qml文件存储至pc或服务器的固定路径下,8个专题图导出为*.qpt模板文件也存储至pc或服务器的固定路径下。本实例中,每个灾情专题图的布局项包括地图主体、坐标格网、鹰眼图、图名、图例、灾情简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信息。所用底图为wmts在线地图。s1.2:根据需求设计评估报告的word模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正文字体、正文段落格式、图片段落格式。在本实例中,正文样式为(中文)宋体,(西文)timesnewroman,小四,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标题样式为黑体,三号,左对齐,无缩进,1.5倍行距,包含编号;图片样式为1.5倍行距,居中,无缩进;图片名与表格名样式为黑体,5号,居中,无缩进,单倍行距。将设计好的报告模板存储在固定位置。s1.3:制作自然语言生成模板。该模板的实质是一系列的函数,输入数据为灾情数据,转为其自然语言描述。本实例的台风路径数据以json格式提供台风路径综合信息,洪涝淹没面积等受影响专题的统计信息以数值方式提供,因此台风路径的描述模板即是将json字段转换为文本描述,洪涝淹没面积等其他专题即是将统计数值转换为自然语言描述。具体地,s1.3的实现过程包括:步骤1.3.1:在描述台风起源信息时,用到的json字段包括台风编号:“201912”、名称:“杨柳”,生成时间:“20190827t08:00:00”、第一个路径点的经度:126.6、纬度:14.9、强度:“热带风暴(ts)”,移动方向:“西西北”,由此将起源信息转换为自然语言描述:“2019年第12号台风“杨柳”在2019年8月27日生成于菲律宾海,形成后以每小时约31公里的速度向西西北方向移动”。该句中,根据坐标点(126.6,14.9)获取地名“菲律宾海”的方法为:准备包含海域区划的矢量数据,判断坐标点所在的geometry,然后获取所在geometry的海域字段名。步骤1.3.2:在描述台风登陆信息时,如果台风已经登陆,则根据第一个到达陆地的路径点的时间、坐标、强度、风速对登陆信息进行描述;如果台风未登陆且未结束,则根据最近时间路径点的时间、坐标、强度、风速对当前状态进行描述;如果未登录且已结束,则描述为台风未登陆。在本实例中,对台风登陆信息的描述为:““杨柳”并未在海南登陆,但其带来的降雨给海南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该句中,若描述了登陆地名,根据登陆坐标点获取登陆地名的方法与获取起源海域地名的方法相同,即利用包含行政区划的矢量数据获取。步骤1.3.3:在描述其他专题时,以受洪涝影响的村庄为例,传入的数据为:村庄数8,房屋数414,人口数1779,由此将统计数据转为自然语言描述:“共有8个村庄受到台风“杨柳”引发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包括了414间房屋与1779口村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介绍的地图布局模板、评估报告的word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中的具体配置只是例子,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2包括:s2.1:在pyqgis独立脚本中读取制图所用底图与专题要素图层,设置制图所用的坐标系;s2.2:在脚本中为各图层加载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设置渲染样式;s2.3:在脚本中新建地图布局,调用专题图布局模板,自动加载专题图布局模板中存储的布局项,布局项包括图名、地图主体、坐标格网、图例、比例尺、制图信息;s2.4:调整布局项中地图主体、图名、坐标格网、图例、比例尺以及制图信息,其中,图名中包含灾害名;s2.5:将布局导出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生成报告的专题图。具体来说,不同的灾情专题都可以通过执行s2.1~s2.5,制作全部的灾情专题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步骤s2:在完成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的工作之后,制作各灾情专题的专题图。pyqgis是qgis的python开发接口,可在qgis桌面版或独立脚本中调用。为避免对任何gui软件或组件的依赖,制作过程在pyqgis独立脚本中进行。本步骤以本实例中的洪涝淹没范围专题图进行介绍,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加载底图数据和专题数据。底图数据包括地形底图、道路、铁路、行政区划数据,专题数据为淹没范围,其中淹没范围数据由工作流传入,地形底图使用wmts在线地图,道路、铁路、行政区划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的固定位置。加载完毕之后设置制图所用坐标系,本实例所用的坐标系为wgs84大地坐标系。(2)数据加载为图层后,为洪涝、铁路、道路、设行政区划图层分别加载对应的地图符号。(3)新建一个制图布局,加载地图模板文件,布局项会根据模板记录的尺寸和位置自动生成。(4)模板中记录的布局项内容是静态的,并不会根据输入数据的改变而动态调整,因此需要对布局项的内容进行调整。(5)完成布局项的调整后,将布局导出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本实例的导出格式为jpg。(6)根据不同的灾情专题分别执行步骤2.1至步骤2.5,制作全部的灾情专题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2.4具体包括:根据读取的灾害名称修改专题图的图名;根据制图信息中是否包含制图时间,获得制图日期;根据需求为地图主体与鹰眼图设置不同的显示图层,其中,地图主体包含专题要素图层;设置地图主体的坐标格网在经度方向的间隔以及纬度方向的间隔;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删除不需要的图层的图例;修改比例尺的尺寸;基于自然语言生成模板,获取灾情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再请信息修改灾情简介。具体来说,以上述实施例台风为例,调整布局项中的图名、地图主体、坐标格网、图例、比例尺、制图信息等内容具体包括:步骤s2.4.1:根据web接口获取台风名“杨柳”,将标题改为台风“杨柳”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范围。步骤s2.4.2:获取当前日期并格式化,修改制图信息中的制图日期;步骤s2.4.3:分别设置地图主体和鹰眼图的显示图层,其中地图主体的显示图层为地形底图、洪涝淹没、道路,鹰眼图的显示图层为行政区划、铁路、洪涝淹没;步骤s2.4.4:设置地图主体的坐标格网在经度方向的间隔为经度范围的1/3,纬度方向的间隔为纬度范围的1/3,保证经度方向与纬度方向各有3处坐标标注;步骤s2.4.5: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使地图主体可以完全显示专题要素图层的内容,且保证显示范围修改后,其尺寸保持不变。步骤s2.4.6:删除不需要的图层的图例,本处的洪涝淹没范围专题图中删除wmts底图的图例;步骤s2.4.7:修改比例尺的尺寸,使其在图面上的长度为地图主体的1/5;步骤s2.4.8:借助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依次修改灾情简介,例如,本实例中洪涝淹没范围专题图中,根据工作流传入的两幅遥感影像的时间及淹没面积,将灾情简介设置为:“洪涝淹没范围使用2019-08-20到2019-08-30的遥感卫星影像,结合并行化模型计算得出,在该图所示区域内,台风“杨柳”造成的洪涝灾害淹没了约42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s3具体包括:s3.1:基于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使用python-docx库创建新的灾情评估报告;s3.1:根据通web接口获取的灾情名修改灾情评估报告的标题;s3.2:获取当前日期并格式化,修改专题图布局模板中的制图日期;s3.3:利用灾情信息的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在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具体来说,步骤3:基于报告文档模板,使用python-docx库创建新的灾情评估报告。python-docx是一个用于创建、修改word文档(*.docx格式)的开源python库。本实例的灾情评估报告共包含8个章节,分别为灾情概述、台风路径及影响范围、受台风影响的基站设备、台风造成的洪涝淹没范围、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村庄、受洪涝影响的水田、受洪涝影响的交通设施、受洪涝影响的基础设施。输入数据中,报告模板从固定路径读取的是报告模板,json格式的台风数据通过web接口读取,各受影响专题中的矢量数据、数值结果以及步骤2制作的专题图通过工作流传入。步骤3.1:基于报告文档模板,使用python-docx库创建新的灾情评估报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台风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步骤3.1:根据台风接口中记录的台风名字修改报告标题,方法与步骤2.4.1相同。步骤3.2:获取当前日期并格式化,修改报告模板中的制图日期,方法与步骤2.4.2所述相同。步骤3.3:利用灾情信息的自然语言生成模板,在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其中,受影响村庄、受影响交通设施、受影响基础设施三节中包含受影响专题的统计表。下面以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村庄一节为例进行介绍。步骤3.3.1:添加本节标题“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村庄”,将其设置为报告模板中的章节标题样式。步骤3.3.2:根据工作流传入的统计数据:村庄数8,房屋数414,人口数1779,将其转换为自然语言描述:“共有8个村庄受到台风“杨柳”引发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包括了414间房屋与1779口村民”。然后添加图表介绍句。此处村庄数小于等于10,表格将会添加到本节,因此图表介绍句为:“共有8个村庄受到台风“杨柳”引发的洪涝灾害的影响,包括了414间房屋与1779口村民。受影响村庄的所在位置、登记人口数和房屋数的统计情况如表i所示。受影响村庄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j所示”,其中,i表示附表的序列号。表i受影响村庄统计表村名所在市县所在乡镇人口数量房屋数量万丁村东方市东河镇34985俄查村东方市江边乡473128番豆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1377329山荣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892231土眉村东方市江边乡37287抱湾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1100283羊力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790196南美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1885402步骤3.3.3:添加受影响村庄统计表,并为表格与其表名设置对应的样式。表格内容由工作流传入的受影响村庄矢量数据的属性表获取。此处村庄数小于10,因此直接将表格添加到该章节。若村庄数大于10,则新建一个附录,将表格置于附录。步骤3.3.4:添加受影响村庄的专题图及其表名,并为图片与其图名设置对应的样式。步骤3.3.5:根据不同的灾情专题分别执行步骤3.3.1至步骤3.3.4,完成整个灾情评估报告的生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专题图数量根据灾情报告中灾情专题的数量确定。即专题图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专题图中,输入数据通过工作流、web服务接口或pc/服务器的固定存储位置读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python-docx开源库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包括:设定地图主体的经向显示范围最小为minlnginterval,设置一个小于1的缩放因子scale,将专题图布局模板中地图主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设为ratio;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向范围小于设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纬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与ratio的乘积,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度范围大于规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经向范围的1/scale倍,纬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纬向范围的1/scale倍;将修改后的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与经向范围的比值设为mapratio,如果mapratio大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经向范围修改为纬向范围的1/ratio倍,如果layerratio小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修改为经向范围的ratio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设置地图主体的显示范围,使地图主体可以完全显示专题要素图层的内容,且保证显示范围修改后,其尺寸保持不变,具体如步骤2.4.5.1至步骤2.4.5.3所述。步骤s2.4.5.1:设定地图主体的经向显示范围最小阈值为minlnginterval,规定一个小于1的缩放因子scale,取专题图模板中地图主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为ratio;步骤s2.4.5.2: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向范围小于规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纬向范围修改为minlnginterval与ratio的乘积,如果专题要素图层的经度范围大于规定的最小显示范围,则将地图主体的经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经向范围的1/scale倍,纬向范围修改为专题要素图层纬向范围的1/scale倍;步骤s2.4.5.3:取修改后的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与经向范围的比值为mapratio,如果mapratio大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经向范围修改为纬向范围的1/ratio倍,如果layerratio小于ratio,则将地图主体纬向范围修改为经向范围的ratio倍。总体来说,灾情评估报告是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时的重要支撑。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预先设计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与文档模板,通过web接口与工作流的方式读取实时或近实时的灾情数据,以不依赖人工交互的方式自动生成含有灾情评估报告,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了自然灾害响应的效率。实施例二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系统,请参见图2,该系统包括:模板设计模块201,用于预先设计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并进行存储,其中,生成评估报告所需的模板包括灾害事件的地图符号模板、专题图布局模板、自然语言生成模板以及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专题图生成模块202,用于读取灾害名称、制图所用底图、专题要素图层以及灾情专题数据,加载与专题图对应的地图符号模板与专题图布局模板,调整专题图的布局项,制作洪涝事件专题图,并转换为word文档可加载的位图格式,得到位图格式的专题图;灾情评估报告生成模块203,用于读取灾情专题数据和位图格式的专题图,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模板生成灾情概述与各专题的详述,根据报告文档的布局模板创建新的评估报告,在新的评估报告中分章节依次写入灾情概述、各专题的详述,生成最终的灾情评估报告。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二所介绍的系统,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灾情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方法所采用的系统,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所采用的系统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