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69838发布日期:2020-08-25 18:59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动车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动车组通过压缩空气为制动系统、空调、空气弹簧、卫生间、车门、风笛、踏面清扫等用风设备提供风源;而且动车组总风压力正常是保证动车组上用风设备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可见,为了保证动车组上用风设备正常工作,可以对动车组总风压力泄露情况进行定期测试(也就是,对动车组总风保压进行检测),以确保动车组上的空气管路及用风设备无明显泄露。

目前,通常是由动车组的技术人员手动进行总风保压检测,该检测过程具体可以为:由技术人员手动切除用风设备,并在技术人员手动控制空压机打风至最高风压之后,先由技术人员手动记录观察风压表在5分钟内总风压力下降情况,若技术人员确定在5分钟内总风压力的下降值低于或等于30kpa,则认为保压试验成功;若技术人员确定在5分钟内总风压力的下降值高于30kpa,则认为保压试验失败,从而可以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存在明显泄露点。其中,因在技术人员人工确定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时易产生判断误差,使得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导致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可信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检测,无需人工参与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确定过程,如此能够避免人工确定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其中,所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携带有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输入的总风保压标准值;

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

在确定所述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所述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其中,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用于表征所述动车组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

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hmi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具体为:

比较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

可选的,所述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具体为: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和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其中,所述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所述用户按照所述hmi上提示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进行控制触发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

控制所述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

可选的,所述用风设备包括第一用风设备和第二用风设备;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和制动控制单元bcu;

所述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具体为:

所述ccu控制所述第一用风设备停止运行,所述bcu控制所述第二用风设备停止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hmi。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和制动控制单元bcu。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中,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后,先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再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以使控制单元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值,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并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以便控制单元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hmi进行显示。

其中,因总风保压实际值能够准确地表征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使得基于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更准确。还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能够自动地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检测,无需人工参与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确定过程,如此能够避免人工确定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hmi上显示的总风保压试验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hmi上显示的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下面先结合图1对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进行介绍。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humanmachineinteraction,hmi)。其中,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制动控制单元(brakecontrolunit,bcu)和中央控制单元(centralcontrolunit,ccu)。

hmi用于向用户显示总风保压试验的相关内容。例如,hmi可以用于显示总风保压试验的开始按钮(也就是,总风保压检测请求的触发按钮),也可以用于显示总风保压试验的结束按钮(也就是,总风保压结束请求的触发按钮),也可以用于显示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hmi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控制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试验。

bcu用于根据hmi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控制动车组执行总风保压试验中的大部分步骤。例如,bcu用于控制动车组上的撒砂干燥设备的停止或启动,也用于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的启动或停止,还用于根据动车组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

ccu主要用于传递hmi与bcu之间的通信信息。例如,ccu可以用于将hmi发送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转发给bcu,也可以用于将bcu获取到的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转发给hmi进行显示。另外,ccu还用于控制动车组内的部分用风设备的停止或启动。例如,ccu可以用于控制动车组上的全列空调、废排、高压箱内吹风等设备的停止或启动。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相关内容,下面将结合上述内容,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包括s1-s5:

s1:控制单元接收用户在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

总风保压检测请求用于请求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试验,而且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携带有用户在hmi上输入的总风保压标准值。其中,总风保压标准值用于表征当动车组在总风保压试验成功时动车组应该具有的压降值;而且,不同动车组的总风保压标准值不同,故可以由用户通过hmi提供动车组的总风保压标准值。例如,总风保压标准值可以为30kpa。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保压检测请求的触发方式,例如,如图3所示,当用户在动车组的hmi上打开总风保压界面时,用户可以在该总风保压界面上输入总风保压标准值(如图3所示的30kpa),并由用户通过点击总风保压界面上的“启动”按钮方式触发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以使hmi将该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发送至控制单元。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则s1具体可以为:hmi将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发送给ccu,并由ccu将该总风保压检测请求转发给bcu。可见,当用户在hmi上触发了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hmi可以先将该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发送给ccu,并由ccu将该总风保压检测请求转发给bcu,以使ccu和bcu均能够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要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试验时,用户可以先在hmi上打开总风保压界面(如图3所示的界面),再由用户根据动车组的实际情况在总风保压界面上输入总风保压标准值,并由用户在总风保压界面上触发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以使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试验。

s2: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

用风设备是指动车组上将压缩空气作为风源的设备;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用风设备。例如,用风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用风设备和第二用风设备。其中,第一用风设备用于代表动车组中可以被ccu控制的用风设备,如全列空调、废排设备、高压箱内吹风设备等用风设备。第二用风设备用于代表动车组上可以被bcu控制的用风设备,如撒砂干燥设备等用风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控制单元对用风设备的控制方式,例如,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控制指令的方式来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可见,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2具体可以为:控制单元生成设备关闭指令,并将该设备关闭指令发送给动车组中的用风设备,以使给用风设备在接收到该设备关闭指令之后停止运行。其中,设备关闭指令用于指示用风设备进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动车组包括n个用风设备时,则控制单元将生成第i个用风设备对应的设备关闭指令,并将第i个用风设备对应的设备关闭指令发送给第i个用风设备,以使第i个用风设备在接收到该设备关闭指令之后停止运行。其中,i为正整数,且i≤n,n为正整数。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且用风设备包括第一用风设备(如全列空调、废排设备、高压箱内吹风设备等)和第二用风设备时(如撒砂干燥设备等),则s2具体可以为:ccu控制第一用风设备停止运行,bcu控制第二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可见,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可以由ccu和bcu共同负责对动车组上的所有用风设备的控制,也就是,由ccu对动车组上的一部分用风设备(如全列空调、废排设备、高压箱内吹风设备等用风设备)进行控制,并由bcu对动车组上的另一部分用风设备(如撒砂干燥设备等用风设备)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s2的相关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获取到hmi发送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其具体为:ccu可以控制包括全列空调、废排设备和高压箱内吹风设备等的第一用风设备停止运行,而且bcu可以控制包括撒砂干燥设备等的第二用风设备停止运行。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还可以控制动车组处于最大常用制动。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除了包括s1-s5以外,还包括s6:

s6:在控制单元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

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用户按照hmi上提示的控制信息对制动指令触发单元进行控制触发的;而且,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制动指令触发单元中的司控器手柄触发。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最大常用制动指令的触发方式,例如,当hmi的总风保压试验界面通过预设方式(例如,声音、图像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示用户将司控器手柄制置最大常用位(也就是,b7位)时,用户可以按照该提示信息将司控器手柄制置最大常用位,以使包括司控器手柄的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向bcu发送对应于b7位的制动指令,也就是最大常用制动指令。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则s6具体可以为:在bcu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基于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bcu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

基于上述s2和s6的相关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接收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按照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上述控制过程具体可以为:由ccu控制第一用风设备停止运行;而且,由bcu控制第二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由bcu按照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

s3: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并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

预设压力阈值是指预先设定的总风压力最高值。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压力的获取方式,例如,bcu可以接收总风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总风压力。基于此可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cu接收动车组上的总风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总风压力;其中,总风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动车组的总风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以及安装位置,例如,可以在动车组的头车、尾车及装设有空压机的车辆分别安装总风压力传感器。

另外,当动车组包括m个总风压力传感器时,bcu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的过程具体可以为:当bcu接收到第1个总风压力传感器发送的第1个总风压力值至第m个总风压力传感器发送的第m个总风压力值之后,bcu将第1个总风压力值至第m个总风压力值的平均值确定为动车组的总风压力。如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单点测试导致的误差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s3具体可以为:bcu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并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也就是,当bcu接收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可以由bcu控制动车组上的空压机启动,直至bcu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由bcu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

基于上述s3的相关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当bcu接收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bcu可以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启动并开始打风,直至bcu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停止打风。

s4:控制单元在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

第一时长用于表征在空压机停止打风后总风压力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长;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时长,例如,第一时长可以为1分钟。

第二时长用于表征采集用于评价总风压力泄露状态的总风压力所需的时长;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时长,例如,第二时长可以为5分钟。

总风保压实际值用于表征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也就是,用于表征动车组在总风保压试验中总风压力的泄露程度。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例如,总风保压实际值可以为动车组的总风压力在第二时长内的压降值。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则s4具体可以为:bcu在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也就是,当bcu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并持续第一时长之后,bcu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值的变化值,来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

基于上述s4的相关内容可知,当bcu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之后,bcu先等待第一时长,以使动车组的总风压力在第一时长内达到稳定;bcu再收集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并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压降值,作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实际值。例如,当第一时长为1分钟且第二时长为5分钟时,则s4具体可以为:若bcu在10点30分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时,则bcu将在10点30分至10点31分期间等待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稳定;当bcu在10点31分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稳定时,则bcu在10点31分至10点36分期间接收动车组中各总风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总风压力,并根据这些总风压力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在10点31分至10点36分期间产生的压降值,作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实际值,以便后续能够基于该总风保压实际值来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

s5:控制单元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hmi进行显示。

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用于表征动车组在总风保压试验中产生的试验结果;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的内容。例如,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可以包括用于表征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是否成功的结果信息,和/或,用于表征动车组在总风保压试验中的总风压力泄露程度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的获取过程,下面结合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的获取过程具体可以为:控制单元比较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

基于此可知,控制单元在确定出总风保压实际值之后,控制单元先比较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以便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从而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第一结果信息,以使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地表征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从而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第二结果信息,以使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地表征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的获取过程具体可以为:控制单元比较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和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

基于此可知,控制单元在确定出总风保压实际值之后,控制单元先比较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以便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从而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第一结果信息,以使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地表征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从而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第二结果信息和总风保压实际值,以使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地表征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也能够准确地表征出动车组的总风保压泄露程度。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则s5具体可以为:bcu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ccu,以使ccu将该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转发给hmi进行显示。基于此可知,当bcu确定出总风保压实际值之后,bcu可以先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再将该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ccu,以便ccu能够将该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转发给hmi,并由hmi对该总风保压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以使用户能够在hmi上查看到该总风保压检测结果。

基于上述s5的相关内容可知,控制单元中的bcu确定出总风保压实际值之后,bcu可以将总风保压实际值与总风保压标准值进行对比,以便在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不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从而将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成功通过ccu发送给hmi进行显示;但是,在定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从而将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失败以及动车组的总风保压泄露程度(也就是总风保压实际值)通过ccu发送给hmi进行显示(如图4所示的总风压力泄露值为35kpa)。如此用户能够从hmi上准确地获知动车组在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从而获知动车组的总风压力泄露是否正常。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控制单元在控制动车组完成总风保压试验之后,可以控制动车组的用风设备恢复运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除了包括s1-s5或者s1-s6以外,还包括s7和s8:

s7:控制单元接收用户在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

总风保压结束请求用于请求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结束总风保压试验,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总风保压结束请求的触发方式,例如,如图4所示,当用户在显示于hmi的总风保压界面上看到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总风保压界面上的“结束”按钮方式触发总风保压结束请求,以使hmi将该总风保压结束请求发送至控制单元,以使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结束总风保压试验。

在一些情况下,当控制单元包括ccu和bcu时,则s6具体可以为:hmi将总风保压结束请求发送给ccu,并由ccu将该总风保压结束请求转发给bcu。可见,当用户在hmi上触发了总风保压结束请求之后,hmi可以先将该总风保压结束请求发送给ccu,并由ccu将该总风保压结束请求转发给bcu,以使ccu和bcu均能够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

s8: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的过程类似于上文s2介绍的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的过程,请参见上文。

基于上述s7和s8的相关内容可知,在控制单元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至hmi进行显示之后,用户可以在显示于hmi的总风保压界面上看到动车组的总风保压试验的试验结果(也就是,总风保压检测结果)。然后,用户可以在hmi上触发总风保压结束请求,并由hmi将该总风保压结束请求发送至控制单元,以使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结束总风保压试验,并由控制单元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以使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恢复运行。

基于上述介绍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中,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后,先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再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以使控制单元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值,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并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以便控制单元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hmi进行显示。

其中,因总风保压实际值能够准确地表征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使得基于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更准确。还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能够自动地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检测,无需人工参与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确定过程,如此能够避免人工确定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见,与背景技术部分所提供的由动车组的技术人员手动进行总风保压检测过程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总风保压检测过程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极大地方便了司机及试验人员操作,无需人工计时、人工切除用风设备、人工观察压力变化、人工记录试验结果等人工操作;2)试验结果由bcu进行诊断,试验结果诊断准确,可信度高:3)试验结果上传hmi显示,方便试验人员观察记录,试验结果可查询且具有可追溯性。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系统实施例

系统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技术详情,请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介绍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500,包括控制单元501和hmi502;

控制单元501,用于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其中,所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携带有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输入的总风保压标准值;

控制单元501,还用于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

控制单元501,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所述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其中,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用于表征所述动车组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

控制单元501,还用于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hmi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01,具体用于:比较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和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01,还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其中,所述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所述用户按照所述hmi上提示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进行控制触发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控制所述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01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和制动控制单元bcu。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风设备包括第一用风设备和第二用风设备;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和制动控制单元bcu;而且所述控制单元501,具体用于:所述ccu控制所述第一用风设备停止运行,所述bcu控制所述第二用风设备停止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500还包括至少一个总风压力传感器;所述总风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总风压力值。

基于上述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系统500的相关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501在接收到用户在hmi502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后,先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再控制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以使控制单元在确定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值,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并根据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以便控制单元501将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hmi502进行显示。

其中,因总风保压实际值能够准确地表征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使得基于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更准确。还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能够自动地对动车组进行总风保压检测,无需人工参与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确定过程,如此能够避免人工确定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风保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设备实施例

设备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技术详情,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以及存储器602;

所述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也就是说,处理器6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其中,所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携带有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输入的总风保压标准值;

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

在确定所述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所述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其中,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用于表征所述动车组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

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hmi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具体为:

比较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

可选的,所述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具体为: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和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其中,所述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所述用户按照所述hmi上提示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进行控制触发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

控制所述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600的相关内容。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介质实施例

介质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详情,请参照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总风保压的检测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也就是说,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其中,所述总风保压检测请求携带有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输入的总风保压标准值;

控制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动车组的空压机开始打风;

在确定所述动车组的总风压力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并在所述空压机停止打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所述动车组在第二时长内的总风压力,确定总风保压实际值;其中,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用于表征所述动车组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总风保压信息;

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hmi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确定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具体为:

比较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和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低于或等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成功的第一结果信息;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

可选的,所述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具体为:

在确定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高于所述总风保压标准值时,确定所述总风保压检测结果包括用于表征总风保压试验失败的第二结果信息和所述总风保压实际值。

可选的,所述接收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检测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发送的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之后,控制动车组进行最大常用制动;其中,所述最大常用制动指令是由所述用户按照所述hmi上提示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制动指令触发单元进行控制触发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hmi上触发的总风保压结束请求;

控制所述动车组上的用风设备启动。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相关内容。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