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危险静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计算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4587发布日期:2020-11-20 1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理论分析和现场ct探测相结合的冲击危险静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并将所述影响因素划分为全局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

建立所述全局性因素与冲击危险的近似线性关系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叠加,得到全局性影响指数;

建立局部性因素与冲击危险的近似线性关系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叠加,得到局部性影响指数;

将所述全局性影响指数和局部性影响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根据理论评估影响指数确定巷道冲击危险区域及其等级;

对目标区域进行现场ct探测,获得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

将所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和所述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

根据所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巷道静态危险区域分布及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局性因素包括:开采煤层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开采深度、开采煤层厚度、煤的弹性能量指数、煤的单轴抗压强度、煤的冲击能量指数、顶板岩层厚度特征参数、构造应力水平、坚硬顶板位置、保护层的卸压效果、与邻近采空区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全局性影响指数:

其中,u表示全局性影响指数;i表示全局性因素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部性因素包括:采动应力影响指数、构造影响指数、交叉巷道及硐室影响指数、采空区边缘的影响指数、巷道底煤厚度、区段煤柱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局部性影响指数:

其中,v表示局部性影响指数;j表示局部性因素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全局性影响指数和局部性影响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全局性影响指数和局部性影响指数叠加得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

ω=(u+v)/2

其中,ω表示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u表示全局性影响指数;v表示局部性影响指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和所述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和所述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

ψ=λ1ω+λ2c

其中,ψ表示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ω表示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c表示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λ1,λ2分别表示ω和c的权重系数。

8.一种理论分析和现场ct探测相结合的冲击危险静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因素划分模块,用于获取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并将所述影响因素划分为全局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

第一关系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全局性因素与冲击危险的近似线性关系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叠加,得到全局性影响指数;

第二关系式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局部性因素与冲击危险的近似线性关系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叠加,得到局部性影响指数;

理论评估指数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全局性影响指数和局部性影响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

现场探测指数确定模块,用于对目标区域进行现场ct探测,获得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

综合评估指数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和所述现场ct探测冲击危险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

静态危险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合冲击危险影响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巷道静态危险区域分布及等级。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地压全息预警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地压全息预警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和现场CT探测相结合的冲击危险静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计算设备。该方法通过将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分为全局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并分别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冲击危险的近似线性关系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叠加后,分别得到全局性冲击影响指数和局部冲击影响指数,并且将全局性影响指数和局部性影响指数进行叠加,得到理论评估冲击危险指数。除此之外,还会理论评估和现场CT探测结果进行叠加,确定目标区域的静态危险分布及等级。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开采前的冲击危险性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以更有效的指导开采过程中各项冲击地压灾害的治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学;潘俊锋;王书文;秦子晗;刘少虹;冯美华;扬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