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34055发布日期:2020-11-06 16:2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慧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然灾害危害主要由国家气象局通过卫星云图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主要针对大范围内的城市区域,不能有效识别自然灾害对小型区域例如社区的影响。现有的区域内消防预警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09542992a的中国专利《一种突发事件预警方法及系统》提出建立测区范围内主要建筑群的三维高清数据模型;根据所述三维高清数据模型选择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区域;根据当前的突发事件类型选择特定人群并向所述特定人群发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开号为cn103456128a的中国专利《一种智慧社区预警系统》中提出灾害监测传感装置获取灾害信息;中央服务器将灾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看其是否需要发布进行应急避险警报,或者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灾害处置;如果是轻微灾害,则通过信息发送模块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如果是严重灾害,则通过灾害应急预警模块进行应急转移避险,同时通过信息发送模块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上述技术中都没有如何识别自然灾害对某个小型区域的影响的技术方案,不能及时地识别大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对小区域的影响,不仅及时对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区域内的人员进行预警,而且可以避免在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的区域内进行过度预警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目前还没有识别自然灾害对区域的威胁情况并预警的技术方案。为此提出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依托区域部署的环境监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等)或气象监测中心监测的环境数据。

本发明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振动数据和/或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

具体描述如下:

所述根据振动数据和/或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包括:根据振动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振动数据和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

所述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包括: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

优选地,所述振动数据包括在气象监测中心获取的区域内的振动数据、区域内采集点采集的振动数据、区域内各建筑物的振动数据的任一项或多项;所述风力数据包括在气象监测中心获取的区域内的风力数据、区域内采集点采集的风力数据、区域内各建筑物之间各通道的风力数据的任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根据振动数据和/或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是根据当前振动数据所在的地震等级振动阈值范围识别当前振动数据对应的地震灾害等级、根据当前风力数据所在的台风等级风力阈值范围识别当前风力数据对应的台风灾害等级、根据当前振动数据所在的地震等级振动阈值范围和当前风力数据所在的台风等级风力阈值范围综合判断自然灾害等级的任一项。

优选地,所述建筑密集度是根据区域内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和区域面积计算得到。

优选地,所述住户密度是根据区域内各建筑物中住户的数量和区域内各建筑物的可居住面积计算得到。

优选地,所述受风面积是根据区域内建筑物分布构成的风道和建筑物与风道的接触面积计算得到。

优选地,所述危险物体包括区域内植物、可移动的建筑材料、可移动的设施、交通工具的任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是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计算区域的抗灾参数值并根据抗灾参数值是否小于自然灾害等级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的任一项。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一种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监测传感器;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具有的优点是:

(1)通过考虑区域内的建筑分布以及建筑内住户的分布情况,可以有效地判断自然灾害给区域内建筑和住户带来的影响。

(2)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建筑属性、建筑分布以及住户分布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判断地震灾害对区域的威胁并及时进行预警;

(3)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建筑受风面积、住户分布以及危险物体的数量,可以有效地判断台风灾害对区域的威胁并及时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执行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依托区域部署的环境监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等)或气象监测中心监测的环境数据。本实施例中区域可以为小区或具有地理或行政界线的区域。

本发明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的执行框图如图1所示。消防控制中心根据从气象监测中心获知的环境数据或根据环境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环境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分布、住户分布、设施分布等计算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若区域内存在自然灾害威胁则通知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紧急避险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本发明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振动数据和/或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

所述根据振动数据和/或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包括:根据振动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根据振动数据和风力数据识别自然灾害等级。

表a中a1~a3给出识别自然灾害等级的不同实施方式

所述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或住户密度和/或受风面积和/或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包括: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根据区域内的建筑密集度和住户密度和受风面积和危险物体数量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

表b中b1~b15给出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自然灾害威胁的不同实施方式

若根据表b中任一项计算出的抗灾参数值y小于根据表a中任一项计算出的自然灾害等级x,则判定区域存在自然灾害威胁,通知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紧急避险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区域自然灾害威胁识别系统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监测传感器;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而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