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11073发布日期:2022-05-06 01: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元件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特别关于一种运用图像识别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工厂制造如电脑主机板、开发板等电路板时,会将各式电子元件结合于基板,而无论是人力或自动化放置电子元件,均存在放置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正负、脚位方向错误的可能性。已知的检查有无错误的方法例如为人力检查、以电压或电流检测器接上部分电子元件或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并测量其测量值是否符合出厂设定值等。但是,上述检查方法太过耗时,易使整个电路板制造流程效率低落。现在亦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检查,在取得含有电路板的电子元件的图像后,依据处理后的图像判断电子元件是否存在脚位错置的情况。
3.然而,由于各种无法精准控制的环境因素,例如光照方向、取像装置镜头角度、邻近元件遮蔽等,导致含有电子元件的图像在经过预处理转换后的图像过于失真或无法判断,或是无法识别出待测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的位置等,使得以图像识别的方法偶尔会出现检错(underkill)或误判(overkill)的现象发生,其中检错意指电子元件脚位错误却未被验出,误判则意指电子元件脚位正确却判定为反接。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满足上述需求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即使取得电容器图像的环境不佳,仍能有效判别电容器的极性状态。
5.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包含:取得一实体电路板图像;比对该实体电路板图像及一电路板设计图档以取得一实体电容器图像;取得该实体电容器图像中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其中该多个边缘坐标点沿一封闭图案的周缘配置,该多个边缘坐标点的数量为n个,且n至少为三;以下列方程式计算一斜率距离总量:
[0006][0007]
;以及根据该斜率距离总量判断并输出关联于该封闭图案的一电容器的极性状态,其中w为该斜率距离总量,d(i,i+1)为该多个边缘坐标点之中的第i个边缘坐标点及第i+1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s(i,i+1)为该第i个边缘坐标点及该第i+1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的斜率,d(n,1)为该多个边缘坐标点之中的第n个边缘坐标点及第一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s(n,1)为该第n个边缘坐标点及该第一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的斜率。
[0008]
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包含:取得一实体电路板图像;比对该实体电路板图像及一电路板设计图档以取得一实体电容器图像;取得该实体电容器图像中的一封闭图案,并基于该封闭图案取得一弓形图案,其中该弓形图案与该封闭图案至少部分重叠;基于该弓形图案产生关联于该封闭图案的一电容器的一初判极性状
态;判断该初判极性状态及一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当该初判极性状态与该预设极性状态相同,输出该初判极性状态;当该初判极性状态不同于该预设极性状态,取得位于该封闭图案的周缘的多个边缘坐标点,以该些边缘坐标点的每两相邻的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及连线的斜率计算一斜率距离总量,且根据该斜率距离总量产生关联于该电容器的一覆判极性状态;判断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以及于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相同时输出该覆判极性状态。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0011]
图2为适用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电容器的立体图。
[0012]
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下所取得的实体电容器图像的示意图。
[0013]
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对选取范围中的图像进行二值化的示意图。
[0014]
图3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下所取得的实体电容图像的示意图。
[0015]
图3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及其间的连线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及其间的连线的另一示意图。
[0017]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下所取得的另一实体电容器图像的示意图。
[0018]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对另一选取范围中的图像进行二值化的示意图。
[0019]
图5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下所取得的另一实体电容图像的示意图。
[0020]
图5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及其间的连线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中,基于斜率距离总量判断极性状态的详细流程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中,基于斜率距离总量判断极性状态的另一详细流程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4]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第一弓形图案及第二弓形图案的示意图。
[0025]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0026]
其中,附图标记:
[0027]
20
ꢀꢀꢀꢀꢀꢀꢀ
电容器
[0028]
21
ꢀꢀꢀꢀꢀꢀꢀ
实体图案
[0029]
31
ꢀꢀꢀꢀꢀꢀꢀ
图案图像
[0030]
32
ꢀꢀꢀꢀꢀꢀꢀ
封闭图案
[0031]
301~307 边缘坐标点
[0032]
l
ꢀꢀꢀꢀꢀꢀꢀꢀ
纵向直线
[0033]
p1、p2
ꢀꢀꢀ
边缘坐标点
[0034]
40
ꢀꢀꢀꢀꢀꢀꢀ
多个边缘坐标点及其间的连线
[0035]
51
ꢀꢀꢀꢀꢀꢀꢀ
图案图像
[0036]
52
ꢀꢀꢀꢀꢀꢀꢀ
封闭图案
[0037]
501~506 边缘坐标点
[0038]
90
ꢀꢀꢀꢀꢀꢀꢀ
圆形图案
[0039]
91
ꢀꢀꢀꢀꢀꢀꢀ
第一弓形图案
[0040]
92
ꢀꢀꢀꢀꢀꢀꢀ
第二弓形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43]
参照图1,其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其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1,取得实体电路板图像;步骤s12,比对实体电路板图像及电路板设计图档以取得实体电容器图像;步骤s13,取得该实体电容器图像中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其中该些边缘坐标点沿一封闭图案的周缘配置,该些边缘坐标点的数量为n个,且n至少为三;步骤s14,以方程式eq1计算一斜率距离总量;以及步骤s15,根据该斜率距离总量判断并输出关联于该封闭图案的一电容器的极性状态。
[0044]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以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2为电容器20的立体图。电容器20的上方表面具有实体图案21,此实体图案21用于代表电容器20的极性方向,通常此实体图案21呈弓形,且此弓形的弧相对于其弦的方位即表示此电容器20的负极相对于正极的方位。意即,若呈弓形的实体图案21的弧位在其弦的右侧,则电容器20的负极即位在电容器20的正极的右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1可为例如借由取像装置对一电路板拍照、摄录等方式而取得实体电路板图像,其中该电路板需至少包含一电容器,而实体电路板图像中至少包含该电容器。
[0045]
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2中,接着比对实体电路板图像及电路板设计图档,以取得实体电容器图像。具体而言,电路板设计图档为此电路板的设计图档,尤其为设计图电子档。此电路板设计图档表示了电路板的多个电子元件,例如各式电容器、电阻、微芯片、处理芯片

等,且此电路板设计图档较佳包含多个预设坐标,而其中每个预设坐标即对应至一电子元件。在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仅以预设坐标中的预设电容器坐标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定于电路板
及电路板设计图档上的多个参考点,即可取得实体电路板图像及电路板设计图档之间的转换矩阵,并以此转换矩阵将前述的预设电容器坐标转换为实体电路板图像上的实体电容器坐标,进而可据以得到涵盖于实体电路板图像中的实体电容器图像。详言之,基于实体电容器坐标取得实体电容器图像的实施方式可为:以该实体电容器坐标为中心向外扩张框出一个取像范围,其中向外扩张的方式可以是以该实体电容器坐标为中心沿实体电容器图像的多个轴(例如相互垂直的纵轴及横轴)的两相对方向各伸展一段预设长度,以便该取像范围包含该电容器。应注意的是,以上取得实体电容器图像的方式仅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46]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个人电子装置运算量或剔除不必要的噪声,亦可先对取像范围中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例如二值化(binarization)、侵蚀(erosion)及/或膨胀(dilation)等形态学图像处理,再以经过上述图像预处理的内容作为前述的实体电容器图像。借此,可去除不必要的噪声或增强图像,达到改善图像品质且利于后续判断的目的。如图3a至图3c所示,其为对取像范围中的图像(图3a)进行二值化(图3b)之后再进行例如侵蚀或膨胀等形态学图像处理(图3c)后所获得的实体电容器图像。由图3a及图3c可知,图3a中包含一图案图像31,且此图案图像31即为呈现于实体电路板图像中的电容器20的实体图案21的图像,而图3c中所示的封闭图案32对应于此图案图像31。理论上,封闭图案32应与此图案图像31相同,然而由于例如光照方向、取像装置镜头角度、邻近元件遮蔽等各项环境因素,导致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后一些不必要的数据没被有效剔除,或一些必要的数据被意外剔除等,因而可能造成封闭图案32与图案图像31不一致。
[0047]
接续步骤s12,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3中,由该实体电容器图像取得沿封闭图案的周缘配置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如图3d所示),其中这些边缘坐标点的数量为n个,且n至少为三。具体而言,可借由例如电脑视觉库opencv的轮廓提取函数「findcontours」与「drawcontours」在封闭图案32的轮廓周缘产生上述的多个边缘坐标点。为能描述上述封闭图案的形态,边缘坐标点的数量需至少为3个,且此数量较佳依据其所造成的运算量进行调整。在图3d中,仅显示7个边缘坐标点301~307作为简易示例,但是实际上边缘坐标点的数量可为更多,以更清楚地以这些边缘坐标点描述此封闭图案。为进行后续步骤,这些边缘坐标点可沿封闭图案的外周缘依序标示为第一至第n个边缘坐标点,例如图3d中的边缘坐标点301~307即可依序设定为首个至末个边缘坐标点,且任一个边缘坐标点301~307均可作为首个边缘坐标点。
[0048]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4以方程式eq1计算封闭图案32的斜率距离总量w:
[0049][0050]
其中w为该斜率距离总量,d(i,i+1)为该些边缘坐标点之中的第i个边缘坐标点及第i+1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s(i,i+1)为该第i个边缘坐标点及该第i+1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的斜率,d(n,1)为该些边缘坐标点之中的第n个边缘坐标点及第一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s(n,1)为该第n个边缘坐标点及该第1个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的斜率。由上述方程式eq1可知,当相连接的两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的长度越长,或当此连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对斜率距离总量w的影响也越大。应注意的是,在步骤s14中,当任两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连线呈纵向直线(即此两边缘坐标点具有相同的横坐标)时,需将此纵向直线的斜率定义为可计算的一最大斜率值或一最小斜率值。据此,纵向直线可一同参与斜率距离
总量w的计算,且因为纵向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会明显的大于其他连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故而成为影响斜率距离总量w计算结果的一重要因素,不致由于识别的封闭图案32出现纵向直线(实际斜率为无穷大)而导致无法算出斜率距离总量w。
[0051]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对于s(i,i+1)而言,当第i个边缘坐标点及第i+1个边缘坐标点的横坐标相等,则在第i+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大于第i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可设定s(i,i+1)的数值为最大斜率值,而在第i+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小于第i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设定s(i,i+1)的数值为最小斜率值。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对于s(n,1)而言,当第n个边缘坐标点及第1个边缘坐标点的横坐标相等,则在第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大于第n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可设定s(n,1)的数值为最大斜率值,而在第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小于第n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设定s(n,1)的数值为最小斜率值。然而,对于设定s(i,i+1)及s(n,1)的数值,也可以做相反的定义,也就是在第i+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大于第i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设定s(i,i+1)的数值为最小斜率值,且在第1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大于第n个边缘坐标点的纵坐标时,亦设定s(n,1)的数值为最小斜率值。
[0052]
上述的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可依需求自行定义其数值,例如定义最大斜率值为15,而最小斜率值为-15。或者,亦可基于其他非纵向直线的连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决定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例如当其他非纵向直线的连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为18.4,则可以大于此最大值的一数值来设定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例如分别设定为20及-20。此外,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亦可以依照电容器的尺寸(半径)而变化,例如在电容器半径为6毫米下的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分别为15及-15,但在电容器半径为8毫米(其半径约为前者的1.3倍)的情况下,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可为15及-15的1.3倍(即19.5及-19.5)。以下提供表一,在常见的不同半径的电容器下,可采用的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在不同尺寸下相对于6毫米电容器的斜率设定比率。
[0053][0054]
(表一)
[0055]
请更参照图4,其为进一步以实例说明纵向直线。在图4所示基于封闭图案所取得的多个边缘坐标点及其间的连线40中,为了针对存在纵向直线的情况做说明,特别标示其中的纵向直线l及其两端的边缘坐标点p1及p2标号。由于边缘坐标点p1及p2的横坐标相等,造成其间的连线(即纵向直线l)沿纵轴延伸而无法以数学计算方式算出此连线的斜率,因此须以前述的设定方式决定纵向直线l的斜率值s(p1,p2)。在本实施例中,当边缘坐标点p2为边缘坐标点p1的下一个边缘坐标点(即p1为i,p2为i+1),或者当边缘坐标点p2为首个边缘坐标点而边缘坐标点p1为末个边缘坐标点(即p1为n,p2为1),由于边缘坐标点p2的纵坐标大于边缘坐标点p1的纵坐标,则设定s(p1,p2)为最大斜率值;而当边缘坐标点p1为边缘坐标点p2的下一个边缘坐标点(即p1为i+1,p2为i),或者当边缘坐标点p1为首个边缘坐标点而边缘坐标点p2为末个边缘坐标点(即p2为n,p1为1),由于边缘坐标点p1的纵坐标小于边缘坐标点p2的纵坐标,则设定s(p2,p1)为最小斜率值。
[0056]
请再参照图3a至图3d,且另参照图5a至图5d,其中图5a至图5c为对另一取像范围中的图像(图5a)进行二值化(图5b)之后再进行例如侵蚀或膨胀等形态学图像处理(图5c)后所获得的实体电容器图像,而图5d则呈现由此实体电容器图像取得沿封闭图案52的周缘配置的多个边缘坐标点。详言之,由图3a所呈现的是图案图像31的弧在弦左侧的情况,而图5a则是图案图像51的弧在弦右侧的情况。借由前述的步骤s14,当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设定为15及-15,图3d的边缘坐标点301-307依序设定为首个边缘坐标点至末个边缘坐标点,即可得出斜率距离总量w约为67.9289;而图5d的边缘坐标点501-506依序设定为首个边缘坐标点至末个边缘坐标点,则可得出斜率距离总量w约为-67.9289。然而,承前述,当对s(i,i+1)及s(n,1)的数值做相反的设定定义时,所得出的斜率距离总量w所带有的正负号也会相反,也就是对应于图3d的斜率距离总量w约为-67.9289,而对应于图5d的斜率距离总量w约为67.9289。
[0057]
在步骤s14计算出斜率距离总量w后,步骤s15即可根据斜率距离总量w判断并输出关联于封闭图案的一电容器20的极性状态,其中极性状态可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或「无法判断」。此外,可仅以一数字或符号代表上述极性状态,例如以l代表「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以r代表「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而以0代表「无法判断」。详言之,如图6所示,步骤s15可包含如后所述的子步骤s151~s153。在子步骤s151中,判断斜率距离总量w是否落于一正值达标值域或一负值达标值域,以供判定步骤s14所算出的斜率距离总量w是否足以正确地显示电容器20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方位关系。若斜率距离总量w落在正值达标值域及负值达标值域之外(也就是呈正值的斜率距离总量w的数值不够大,或是呈负值的斜率距离总量w的数值不够小),则代表此次计算所得的斜率距离总量w导致误判的可能性较大。较佳地,由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容器会设定不同的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因此可针对不同尺寸的电容器设定不同的正值达标值域或负值达标值域。
[0058]
当子步骤s151判断斜率距离总量w未落在正值达标值域及负值达标值域的任一者中,则于后接续执行子步骤s152,判断极性状态为无法判定。随后,即可选择性地另执行一次步骤s11,以期能取得更适于进行判断的实体电路板图像,并以此重新取得的实体电路板图像再次进行步骤s12-s15。反之,当子步骤s151判断斜率距离总量w落在正值达标值域或负值达标值域,则接续执行子步骤s153,以决定电容器20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方位关系。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当斜率距离总量w落于正值达标值域,判断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即如图3d所示);而当斜率距离总量w落于负值达标值域,判断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即如图5d所示)。然而,同样地,当对s(i,i+1)及s(n,1)的数值做相反的设定定义,则判断斜率距离总量w落于正值达标值域时的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而斜率距离总量w落于负值达标值域时的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
[0059]
此外,如图7所示,在图7的步骤s15’中,于执行子步骤s151’前,可更执行子步骤s150,以正规化的方式对斜率距离总量w进行调整。详言之,此正规化的执行方式可以是将斜率距离总量w除以该电容器20的直径以取得一正规化总量,并判断该正规化总量是否落于正值达标值域或负值达标值域。借此电容器半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最大斜率值及最小斜率值时,即无须对应于不同的电容器尺寸设有不同的正值达标值域或负值达标值域,进而
可省略这些额外设定所需的储存空间。当子步骤s151’判断正规化总量落在正值达标值域或负值达标值域,则接续执行子步骤s153’。在步骤s153’中,当该正规化总量落于该正值达标值域,判断该极性状态为该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以及当该正规化总量落于该负值达标值域,判断该极性状态为该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
[0060]
最后,在如工厂制造的实际情况上,除了判断出电容器的极性状态,仍需判断是否符合当初规格载明的极性状态,并在极性状态正确的情形下才能顺利出货。为了增加制程效率,可将具有预设极性状态的数据一同加入本发明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路板设计图档可更具有关联于多个电子元件的预设极性状态。则在此情况下,在判断出电容器的极性状态后,可再判断该极性状态是否与预设极性状态相同,若极性状态与预设极性状态相同,方输出该极性状态;若极性状态与预设极性状态不同,则可产生供警示的提醒信号或重复做一次判定,就此本发明不予以限制。其中,本发明不对预设极性状态的表述做限制,但是其表述需与判断出的电容器的该极性状态的表述相同。举例来说,配合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预设极性状态可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及「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
[0061]
以上为说明本发明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第一实施例,利用计算图形外缘轮廓相邻的各边缘坐标点的斜率及斜率相乘的总和,判定当前电容器的极性状态,最后可再与预设极性状态比对是否符合。即使因例如环境因素等原因使电容器经取像后的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后无法识别出完整的实体图案,仍可有效判断出电容器的极性状态,进而降低检错率及误判率。
[0062]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相较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中首先执行一初判程序以产生一初判极性状态,并在此初判极性状态与一预设极性状态不同时再执行一覆判程序以产生一覆判极性状态,其中的覆判程序即以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执行。本实施例的设置目的为期能在一般情况下以运算量较小的初判程序完成极性状态的判断,而对于极性状态判断有异常的情况下,再进一步以对环境影响因素具有较高强健性的覆判程序进行确认。这样的执行方式,可以避免对每一个实体电容器图像均进行前述的步骤s13~s15,进而提高实际生产时的整体效能。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s24为前述的初判程序,而步骤s27为前述的覆判程序,其中步骤s21及s22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1及s12相同,且步骤s27亦即为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3~s15,因此于后描述中将省略对于步骤s21~s22及s27的说明。
[0063]
请再次参照图8,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21,取得实体电路板图像;步骤s22,比对实体电路板图像及电路板设计图档以取得实体电容器图像;步骤s23,取得该实体电容器图像中的一封闭图案,并基于该封闭图案取得一弓形图案,其中该弓形图案与该封闭图案至少部分重叠;步骤s24,基于该弓形图案产生关联于该封闭图案的一电容器的一初判极性状态;步骤s25,判断该初判极性状态及一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步骤s26,当初判极性状态及预设极性状态相同,输出该初判极性状态;步骤s27,当初判极性状态及预设极性状态不相同,取得位于该封闭图案的周缘的多个边缘坐标点,以该些边缘坐标点的每两相邻的边缘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及连线的斜率计算一斜率距离总量,且根据该斜率距离总量产生关联于该电容器的一覆判极性状态;步
骤s28,判断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以及步骤s29,当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相同,输出覆判极性状态。以下针对上述各步骤做详细解释及示例。
[0064]
请同时参考图8及图9。在步骤s23中,基于对实体电容器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所取得的实体电容器图像的封闭图案52进一步取得如图9的弓形图案(第一弓形图案91),其中第一弓形图案91与封闭图案52至少部分重叠。较佳地,第一弓形图案91为涵盖此封闭图案52的最小弓形,且第一弓形图案91的弓位于其弦的左侧或右侧。在步骤s24中,基于第一弓形图案91产生关联于封闭图案52的电容器的初判极性状态。根据第一弓形图案91的弓及弦的方位关系,可获得此初判极性状态,其中初判极性状态可为「该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或「该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右侧」,步骤s24详细流程将于稍后说明。于接续的步骤s25中,在产生初判极性状态后,接续判断初判极性状态及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当该初判极性状态与该预设极性状态相同,续行步骤s26,输出该初判极性状态;当该初判极性状态不同于该预设极性状态,则执行步骤s27,即更进一步执行覆判程序(也就是执行如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3至步骤s15)。
[0065]
在步骤s27产生覆判极性状态后,步骤s28可接续判断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是否相同。步骤s29中,当该覆判极性状态及该预设极性状态相同,可输出该覆判极性状态。而若覆判极性状态与预设极性状态不同,则可产生供警示的提醒信号,或者再次执行步骤s21并重新执行此第二实施例的电容极性状态判定方法,本发明不予以限制。
[0066]
请参考图10,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的步骤s24,基于第一弓形图案91产生初判极性状态的详细流程图,其中步骤s24可包含子步骤s241~s244。详细的说,请再次一并参考图9,在步骤s241中,可依据第一弓形图案91产生圆形图案90,详言之,利用二分法(bisectors)将第一弓形图案91的轮廓上的各坐标点进行迭代,即可找到圆形图案90的圆心及其半圆位置,进而产生圆形图案90,其中第一弓形图案91的弧部分重叠圆形图案90的外周,且该外周未与该弧重叠的部分与第一弓形图案91的弦形成第二弓形图案92。随后,于步骤s242中,比较第一弓形图案91的面积及第二弓形图案92的面积,以获得此二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步骤s243则判断第一弓形图案91及第二弓形图案92中面积较小者相对于面积较大者的方位。最后,由步骤s244判断该初判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该电容器的正极的左侧或右侧。详言之,第一弓形图案91及第二弓形图案92中面积较小者相对于面积较大者的方位即电容器的负极相对于其正极的方位。请同时参考图2,由于在电容器20上,实体图案21代表负极相对于正极的方位,故圆形图案90可对应电容器20的圆形外围,第一弓形图案91及第二弓形图案92中面积较小的一者可对应于实体图案21,而第一弓形图案91及第二弓形图案92中面积较大的一者可对应电容器20的圆形外围内不包含实体图案21的部分。以图9为例,由于第一弓形图案91(面积较小者)位在于第二弓形图案92(面积较大者)的右侧,故可判断如图9的初判极性状态为电容器的负极位在电容器正极的右侧。
[0067]
以上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借由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器极性状态判定方法,即使取得电容器图像的环境不佳,仍能有效判别电容器的极性状态。而且在运算效能较低的条件下,可参考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利用斜率距离总量判断电容器的极性状态之前,先行利用第一弓形及第二弓形的面积大小判断电容器的初判极性状态。
[0068]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