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43941发布日期:2021-02-23 17: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老化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核电机组的核电控制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现有的核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核电机组的监控子系统、诊断子系统、服务器、通信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等。其中,现有的核电机组的诊断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核电机组的设备的功能状态进行诊断,使操纵人员能了解设备的安全功能、控制功能、报警功能是否出现异常,以使操作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
[0003]
目前,在核电站的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核电机组部件老化,模拟电路虽然会有信号产生,但是无法判断该信号是否真假。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对核电机组的多个仪表或者现象进行一一排查判断该信号是否真假,但是该方案工作量大,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信号是否真假,无法及时响应异常报警,因此,对核电站的设备运行安全造成了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用利用核电机组两个回路的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设备上,协助操作员进行信号的准确判断。
[0005]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该核电机组包括n个环路、m个设备及显示装置,该信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获取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当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则核电机组产生过冷信号;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过冷信号。
[0006]
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核电机组两个回路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通过此种方式协助操作员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实的过冷信号产生。辅助操纵员判断真假过冷信号,能够快速进行虚假过冷信号后续的操作,减少甩负荷深度,较少机组瞬态扰动,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0007]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获取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包括:获取n个环路分别对应的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将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通过第一传递函数处理得到中间温度值;将中间温度值通过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第一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n个初始温度值指一回路中多个环路的多个平均温度值,其中,该多个平均温度值取自用于保护的一回路温度探头。将多个平均温度值中的最小值通过第一函数惯性处理,实现一回路平均温度最小值过滤信号。通过将平均温度最小值过滤信号进行第二传递函数处
理得到调节特性设计要求具备的超前滞后功能。
[0008]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传递函数为其中,t表示第一时间段,p表示所述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y1表示中间温度值。第二传递函数为其中,t1表示第二时间段,t2表示第三时间段,y2表示所述第一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t、t1、t2、均为常数,通过上述两个公式进行处理实现仪控回路产生同样效果的功能。
[0009]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获取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包括:获取m个设备分别对应的m个功率值;将m个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根据第二阈值条件转化成第二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温度值设定转化不经过仪控回路中的函数发生器,而直接在系统界面中进行函数转化。
[0010]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二阈值条件包括:当p<100fn时,t=0.186
×
p;或者当p≥100fn时,t=310℃;其中,p表示m个功率中的最大功率,t表示第二温度值。
[0011]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阈值条件包括:当p≤43fn时,δt≥0.186
×
p;或者当43fn<p≤90fn时,δt≥10;或者当90fn<p≤100fn时,δt≥0.7
×
p;或者当p>100fn时,δt≥3;其中,p表示m个功率中的最大功率,δt表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
[0012]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装置,该过冷信号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
[0013]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0014]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装置,该过冷信号识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0015]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设备,该过冷信号识别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提供的任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装置。
[0016]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0017]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0018]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该芯片或者集成电路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的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0019]
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核电机组两个回路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通过此种方式协助操作员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实的过冷信号产生。辅助操纵员判断真假过冷信号,能够快速进行虚假过冷信号后续的操作,减少甩负荷深度,较少机组瞬态扰动,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100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4]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冷信号识别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
[0025]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冷信号识别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加大,相关仪控部件老化,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尤其产生过冷信号的仪控回路部件较多,任何一个中间部件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假的过冷信号触发。其中,机组的一回路的真实温度取自一回路测温旁路用于控制的保护探头,或者二回路的温度经过仪控回路中的函数发生器进行转化。上述探头采集到的温度都经过一系列的仪控部件和函数发生器等转换,可能会产生假的过冷信号。
[0027]
基于上述问题,为防止上述探头、仪控部件、函数发生器等一系列元器件故障导致误发假过冷且影响操纵员判断,本发明提供的过冷信号的识别方法中的数值取值尽量避开这些元器件,当探头、仪控部件、继电器故障产生虚假过冷信号时,通过本申请的信号识别方法可进行虚假过冷信号的智能识别。
[0028]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9]
首先,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识别的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之前,需要对下文中即将提及的部分术语进行说明。当本申请体积术语“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1]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
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3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识别的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0033]
参见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冷信号识别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过冷信号识别方法100包括s101至s104。
[0034]
s101,获取该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
[0035]
m310机组包括一回路和二回路,一回路包含n个环路,二回路包含m个设备。该第一回路的n个环路的探头和二环路的m个设备数据的采集都是使用独立的仪表。
[0036]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一回路包含3个环路,获取三个环路中的第一温度值。该第一温度值通过取自保护的一回路探头经过处理得到。通过仪表rcp030mt、033mt,rcp045mt、rcp048mt,rcp057mt、rcp060mt获取,该rcp030mt、033mt,rcp045mt、rcp048mt,rcp057mt、rcp060mt表示的是仪表型号。
[0037]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3个环路分别对应的3个第一初始温度值;此处第一初始温度值是指3个环路分别对应的平均温度值,其中,该多个平均温度值取自用于保护的一回路温度探头。将3个环路分别对应的平均温度值的最小温度值通过第一传递函数处理得到中间温度值;该第一函数是指
[0038][0039]
其中,t表示常数,本申请实施例中1秒,p表示3个环路分别对应的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y1表示中间温度值。该中间温度值代表将最小温度值进行惯性处理后的温度值。实现了将平均温度最小值过滤信号。
[0040]
可选的,将上述中间温度值通过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第一温度值。该第二函数是指
[0041][0042]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t1表示20
s
,t2表示10s,y1表示中间温度值,y2表示第一温度值,该第一温度值指将惯性处理后的温度值进行超前滞后处理。进行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调节特性设计要求具备的超前滞后功能。
[0043]
s102,获取该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
[0044]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二回路包含2个设备,通过仪表gpv004/005mp获取2个设备中的第二温度值。该第二温度值不经过仪控回路中的函数发生器,通过在系统中进行函数转化得到。
[0045]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2个设备分别对应的2个功率值;将2个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根据第二阈值条件转化成第二温度值。该第二温度值指温度设定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阈值条件为,当p<100fn时,t=0.186
×
p;或者当p≥100fn时,t=310℃;其中,p表示所述2个功率中的最大功率,t表示第二温度值。该第二温度值设定转化不经过仪控回路中的函数发生器,而直接在系统界面中进行函数转化。
[0046]
可选的,该功率值可经过压力-负荷百分比进行转化得到,其中-4.437~73.845bar.a对应0-120%fn,具体对应关系依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0047]
s103,当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则核电机组产生过
冷信号;
[0048]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条件是指:当p≤43fn时,δt≥0.186
×
p;或者当43fn<p≤90fn时,δt≥10;或者当90fn<p≤100fn时,δt≥0.7
×
p;或者当p>100fn时,δt≥3;其中,p表示所述m个功率中的最大功率,δt表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
[0049]
s104,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过冷信号。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当经过超前滞后处理后的温度值和经过最大功率转化后的温度值的差值满足上述阈值条件时则表明核电机组产生了过冷信号,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结合仪控回路的过冷信号可以判断该机组是否产生真实的过冷信号。
[0051]
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核电机组两个回路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通过此种方式协助操作员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实的过冷信号产生。辅助操纵员判断真假过冷信号,能够快速进行虚假过冷信号后续的操作,减少甩负荷深度,较少机组瞬态扰动,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0052]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还包括显示了获取仪控回路产生过冷信号的具体数据,该仪控回路一回路平均温度通过仪表rcp032mt、035mt,rcp047mt、rcp050mt,rcp059mt、rcp062m获取。该仪控回路二回路数据通过仪表gre023/024mp获取。该仪控回路产生的过冷信号用于和本方案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共同判定是否产生真实的过冷信号。
[0053]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最终呈现是否产生过冷信号的最终结果前,还新增多个内部变量,可以保证对每个细小环节进行把控,排除故障,使得得到的信号结果更为精确。
[0054]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200包括处理单元201和显示装置202。
[0055]
处理单元201,用于获取3个环路分别对应的3个第一初始温度值;将3个第一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通过第一传递函数处理得到中间温度值;将中间温度值通过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第一温度值。获取2个设备分别对应的2个功率值;将2个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根据第二阈值条件转化成第二温度值。还包括判断当经过超前滞后处理后的温度值和经过最大功率转化后的温度值的差值是否满足第一阈值条件。
[0056]
显示单元202,用于显示通过仪控回路得到的过冷信号和本方案判断得到的过冷信号。若满足条件产生过冷信号,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结合仪控回路的过冷信号判断该机组是否产生真实的过冷信号。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
[0057]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200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实现,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实现,上述pld可以是复杂程序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图1所示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当通过软件实现图1所示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时,装置200及其各个模块也可以为
软件模块。
[0058]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冷信号识别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和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0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该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3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302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302存储程序代码3021,且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3021执行图1所示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
[0059]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可以是cpu,处理器3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060]
该存储器3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3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2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0061]
该总线3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304。
[0062]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006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
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