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697发布日期:2020-06-23 21:3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外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鼠标大多形态较为固定,不便于拆卸,长期使用后其表面和内部会积累大量灰尘,表面的灰尘在清理时也有可能通过鼠标上的缝隙进入内部,由于其拆卸麻烦,在清理鼠标内部时极其不便,鼠标内部灰尘杂质过多后,可能对鼠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通过强磁体可以快速解开磁扣机构完成顶盖、侧围的拆卸,即可对鼠标内部进行清洁,特别是网吧、微机室等具有大量鼠标设备的场合对鼠标进行清洁时,将大大提高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包括底盘、设于底盘周边的侧围和设于侧围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前端设有左键和右键,所述左键和右键之间设有滚轮;所述侧转和顶盖一体成型,所述底盘的周边设有一圈向内收缩的第一倾斜面,所述侧围的底部设有一圈向外扩张的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顶盖的后端内侧与底盘的顶面之间设有磁扣机构,所述顶盖通过该磁扣机构与底盘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侧围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磁扣机构包括钢针、套筒、弹簧、圆环和钢珠,所述钢针设于底盘的顶面,所述套筒设于顶盖的内侧面,所述套筒与钢针同轴心设置,所述圆环设于套筒内,所述圆环与套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圆环的外径与套筒的内径匹配,所述圆环的内径与钢针的外径匹配,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顶盖和圆环,所述套筒的底端开口处设有环形的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的中心刚好供钢针通过,所述第三倾斜面的顶面从其外侧向其内侧高度逐渐降低,所述钢珠设于圆环与第三倾斜面之间,所述钢珠设有多个,所述钢针的外环面设有一圈与钢珠匹配的弧形槽,所述钢珠的直径大于第三倾斜面中心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磁扣机构设有三个,其中一个设于底盘的后端与顶盖的后端之间,另外两个设于底盘的两侧与顶盖的两侧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垫,所述顶盖的后端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加热垫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设有第一磁吸层,所述加热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alcantara材质层、微型气垫层、套件和第二磁吸层,所述套件内侧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内侧设有电热膜,所述第一磁吸层上设有与鼠标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触点,所述第二磁吸层上设有与第一供电触点配合并与电热膜电连接的第二供电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磁扣机构完成顶盖、侧围的快速拆装,在拆卸掉顶盖、侧围后即可对鼠标内部进行清洁,特别是网吧、微机室等具有大量鼠标设备的场合对鼠标进行清洁时,将大大提高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密封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层、加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底盘,11、第一倾斜面,12、密封橡胶圈,20、侧围,21、第二倾斜面,22、防滑硅胶层,30、顶盖,31、左键,32、右键,33、滚轮,34、安装槽,35、第一磁吸层,36、第一供电触点,40、磁扣机构,41、钢针,42、套筒,43、弹簧,44、圆环,45、钢珠,46、第三倾斜面,47、弧形槽,50、加热垫,51、alcantara材质层,52、微型气垫层,53、套件,54、第二磁吸层,55、导热片,56、电热膜,57、第二供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清洁的鼠标,包括底盘10、设于底盘10周边的侧围20和设于侧围20顶部的顶盖30,所述顶盖30的前端设有左键31和右键32,所述左键31和右键32之间设有滚轮33;所述侧转和顶盖30一体成型,所述底盘10的周边设有一圈向内收缩的第一倾斜面11,所述侧围20的底部设有一圈向外扩张的与第一倾斜面11配合的第二倾斜面21,所述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21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12;所述顶盖30的后端内侧与底盘10的顶面之间设有磁扣机构40,所述顶盖30通过该磁扣机构40与底盘1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侧围20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硅胶层22。

在安装鼠标时,通过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21的引导,使侧围20位于底盘10中心对准定位,再通过磁扣机构40将顶盖30与底盘10连接固定,密封橡胶圈12用于密封侧围20与底盘10的连接处,防止灰尘杂质从连接处进去鼠标内,降低鼠标内的污染速度。在需要清洁鼠标时,鼠标外部按照常规的清洁步骤进行清洁,对鼠标内部进行清洁时,通过强磁体解锁磁扣机构40后,取下鼠标的顶盖30即可方便的清洁鼠标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磁扣机构40包括钢针41、套筒42、弹簧43、圆环44和钢珠45,所述钢针41设于底盘10的顶面,所述套筒42设于顶盖30的内侧面,所述套筒42与钢针41同轴心设置,所述圆环44设于套筒42内,所述圆环44与套筒42同轴心设置,所述圆环44的外径与套筒42的内径匹配,所述圆环44的内径与钢针41的外径匹配,所述弹簧43的两端分别连接顶盖30和圆环44,所述套筒42的底端开口处设有环形的第三倾斜面46,所述第三倾斜面46的中心刚好供钢针41通过,所述第三倾斜面46的顶面从其外侧向其内侧高度逐渐降低,所述钢珠45设于圆环44与第三倾斜面46之间,所述钢珠45设有多个,所述钢针41的外环面设有一圈与钢珠45匹配的弧形槽47,所述钢珠45的直径大于第三倾斜面46中心的孔径。

上述磁扣机构40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安装时,将钢针41对准第三倾斜面46的中心通孔插入,钢针41的针尖顶开钢珠45从圆环44的中心穿过,随着钢针41的继续深入,钢针41上的弧形槽47穿过第三倾斜面46的中心通孔,钢珠45进入弧形槽47中,弹簧43保持对圆环44的推力,圆环44、第三倾斜面46、弧形槽47三者将钢珠45锁住,完成顶盖30与底盘10的连接。在连接完成后,无法通过拉扯顶盖30或底盘10将两者分离,当顶盖30或底盘10相互拉扯时,钢针41上的弧形槽47反而会将钢珠45进一步锁死。

如需要解锁磁扣机构40,需要在顶盖30外侧使用强磁体吸引钢珠45,钢珠45在强磁体的吸引下,克服弹簧43施加的压力顶住圆环44向上运动,脱离弧形槽47,此时即完成解锁,可提起顶盖30与底盘10分离。在第一倾斜面11与第二倾斜面21之间设置的密封橡胶圈12也会在磁扣机构40解锁后释放弹力将顶盖30顶开,便于拿起顶盖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扣机构40设有三个,其中一个设于底盘10的后端与顶盖30的后端之间,另外两个设于底盘10的两侧与顶盖30的两侧之间。

在顶盖30、底盘10的后端与两侧分别设置三个磁扣机构40,使连接更稳定,防止翘边。当然,通过合理的内部结构设计,同样也可以在顶盖30、底盘10的前端均匀分布设置多个磁扣机构40,使鼠标的前后端连接也更稳定。

强磁体可设置成底面与鼠标的顶盖30的顶面相匹配的形状,可一次完成所有磁扣机构40的解锁,如此可使解锁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通过强磁体可以快速解开磁扣机构40完成顶盖30、侧围20的拆卸,即可对鼠标内部进行清洁,特别是网吧、微机室等具有大量鼠标设备的场合对鼠标进行清洁时,仅需要强磁体的顶盖30外侧一吸,即可完成解锁打开顶盖30,将大大提高清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还包括加热垫50,所述顶盖30的后端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加热垫50的安装槽34,所述安装槽34的底面设有第一磁吸层35,所述加热垫5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alcantara材质层51、微型气垫层52、套件53和第二磁吸层54,所述套件53内侧设有导热片55,所述导热片55内侧设有电热膜56,所述第一磁吸层35上设有与鼠标电源连接的第一供电触点36,所述第二磁吸层54上设有与第一供电触点36配合并与电热膜56电连接的第二供电触点57。

在冬天或低温环境下使用,可加装加热垫50使用,防止出现手凉僵硬影响操作。该加热垫50的最表层使用alcantara材质,alcantara集柔软性佳、风格典雅、色泽饱满、耐用和耐磨性强、极易保养等优点于一身,触感舒适且耐脏。通过第一磁吸层35和第二磁吸层54相互吸引完成加热垫50的快速拆装,当然,在不需要使用加热垫50时,可提供不带导热片55和电热膜56的特制“加热垫”使用,防止安装槽34影响触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