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7872发布日期:2020-07-07 14:0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机械产品,在井下或海洋中工作的机械产品其密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有的都是通过电脑上的画图软件对机械产品进行画图并数据分析,使得机械产品达到密封的要求,工作人员通过鼠标和键盘在显示屏上进行绘图,生产人员根据数据进行制造,从而制造出达到密封要求的机械产品。

但是现有的机械密封设计装置用显示屏的倾斜角度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使得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观看,对于较高的人员观看时,需要长时间稍微低头观看,长时间低头观看容易产生疲惫感,严重者容易造成颈椎疼痛,同时不便于对显示屏进行防护,显示屏长时间暴露在外,在不使用的时候,容易因误碰造成损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活动接触有挡板,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挡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相卡装,固定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回形板,回形板内固定套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板的上方,固定箱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顶部与回形板的底部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显示屏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固定箱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移动块的前侧贯穿第一矩形孔并延伸至固定箱外,固定箱的前侧设有位于移动块上方的拉环,拉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拉环的底部与移动块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插杆上,固定箱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块下方的横板,横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前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插槽,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插杆的底端贯穿第二矩形孔延伸至多个插槽中的一个插槽内,插杆与多个插槽中的一个插槽相卡装,第二矩形孔的四侧内壁上均嵌套有两个滚珠,插杆位于八个滚珠之间,滚珠与插杆的外侧滚动接触,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卡块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接线孔。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矩形孔,第三矩形孔的内壁与横板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矩形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形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销轴,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与对应的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的内壁活动接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固定箱、第一卡槽、挡板、固定块、回形板、显示屏、横板、移动块、连接杆、第一矩形孔、拉环、插杆、弹簧、横板、插槽、滚珠和第二卡槽相配合,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向上移动挡板带动卡块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移出,紧接着将挡板翻转并放置在桌面上,将固定箱移动至挡板的上方使得第二卡槽与对应的卡块相对齐,向下固定箱带动两个第二卡槽向下移动,使得卡块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卡装,显示屏被露出,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显示屏的倾斜角度时,向上拉动拉环带动插杆向上移动并与一个插槽相分离,拉环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簧进行拉伸,向右移动拉环通过插杆带动移动块移动对两个连接杆进行挤压,两个连接杆对回形板进行挤压,回形板带动显示屏向上转动,当显示屏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此时通过观察使得插杆与多个插槽中的另一个插槽相对齐,紧接着放松对拉环的拉力,弹簧弹力复位通过拉环带动插杆向下移动至另一个插槽内,使得显示屏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显示屏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观看,提高人员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且便于在不使用显示屏时将其收纳至固定箱内,达到了对显示屏的防护,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显示屏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箱、2第一卡槽、3挡板、4固定块、5回形板、6显示屏、7横板、8移动块、9连接杆、10第一矩形孔、11拉环、12插杆、13弹簧、14横板、15插槽、16滚珠、17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机械密封设计装置,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固定箱1,固定箱1的顶部活动接触有挡板3,固定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挡板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卡槽2内,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2相卡装,固定箱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回形板5,回形板5内固定套设有显示屏6,显示屏6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板5的上方,固定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7,横板7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块8,移动块8的顶部与回形板5的底部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9,显示屏6位于两个连接杆9之间,固定箱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10,移动块8的前侧贯穿第一矩形孔10并延伸至固定箱1外,固定箱1的前侧设有位于移动块8上方的拉环11,拉环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12,拉环11的底部与移动块8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3,弹簧13活动套设在插杆12上,固定箱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块8下方的横板14,横板1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前侧均为开口设置的插槽15,移动块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插杆12的底端贯穿第二矩形孔延伸至多个插槽15中的一个插槽15内,插杆12与多个插槽15中的一个插槽15相卡装,第二矩形孔的四侧内壁上均嵌套有两个滚珠16,插杆12位于八个滚珠16之间,滚珠16与插杆12的外侧滚动接触,固定箱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7,卡块与对应的第二卡槽17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显示屏6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观看,提高人员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且便于在不使用显示屏6时将其收纳至固定箱1内,达到了对显示屏6的防护,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箱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接线孔,移动块8的一侧开设有第三矩形孔,第三矩形孔的内壁与横板7的外侧滑动连接,移动块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矩形孔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滑动连接,回形板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销轴,两个固定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与对应的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卡块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卡槽2的内壁活动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显示屏6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观看,提高人员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且便于在不使用显示屏6时将其收纳至固定箱1内,达到了对显示屏6的防护,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使用显示屏6时,向上移动挡板3,挡板3带动卡块向上移动,卡块从对应的第一卡槽2内移出,紧接着将挡板3翻转并放置在桌面上,将固定箱1移动至挡板3的上方使得第二卡槽17与对应的卡块相对齐,向下固定箱1移动,固定箱1带动两个第二卡槽17向下移动,使得卡块与对应的第二卡槽17相卡装,显示屏6被露出;

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显示屏6的倾斜角度时,向上拉动拉环11,拉环11带动插杆12向上移动,拉环11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簧13进行拉伸,插杆12在八个滚珠16之间向上移动,插杆12与多个插槽15中的一个插槽15相分离,紧接着向右移动拉环11,拉环11通过插杆12带动右侧的两个滚珠16移动,右侧的两个滚珠16带动移动块8移动,移动块8在横板7上滑动,移动块8在移动的过程中对两个连接杆9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杆9移动并转动,两个连接杆9对回形板5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回形板5在两个固定块4之间向上转动,回形板5带动显示屏6向上转动,当显示屏6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此时通过观察使得插杆12与多个插槽15中的另一个插槽15相对齐,紧接着放松对拉环11的拉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下的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弹力带动拉环11向下移动,拉环11带动插杆12向下移动,插杆12移动至多个插槽15中的另一个插槽15内,插杆12与另一个插槽15相卡装,使得显示屏6被固定;

显示屏6使用完成后,同理向上拉动拉环11并向左移动移动块8,在连接杆9拉力和显示屏6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显示屏6向下转动到固定箱1内,紧接着松动拉环11使得插杆12与多个插槽15中的一个插槽15相卡装,显示屏6被固定,紧接着向上移动固定箱1,将挡板3翻转并向下移动,使得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2相卡装,显示屏6被固定箱1保护,防止损坏。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