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7070发布日期:2020-11-19 19:3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终端液晶均采用总线方式,对于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静电干扰以及脉冲群干扰的抵抗效果比较差,终端容易出现花屏、白屏、重启、死机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spi接口一般为三线制或者四线制的,三线制的spi接口支持单工通信,而四线制的接口支持全双工通信,且在市面上也均有使用,往往在遇到需要结合使用的时候就会重新选择其中spi接口,这样不仅会造成时间成本加长,也会造成金钱成本的加重。

对比文件:cn207181565u公开了一种电力终端检测仪,属于电力检测装置领域,用于用户负荷终端的检测,其包括mcu微处理单元,还包括与mcu微处理单元通过电信号连接的程控三相功率源、模拟智能电表,信号采集电路通过ad转换电路与mcu微处理单元连接,其中所述mcu微处理单元上还连接有脉冲信号电路、遥控信号电路,并通过rs485通讯端口与待测装置连接,通过rs232通讯端口与通讯装置和lcd显示器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单元还包括通过rs485总线连接的模拟智能电表。该对比文件与现有技术相似,与本申请方案相比区别在于采用总线方式,电力终端仍会出现花屏、白屏、重启、死机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对于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静电干扰以及脉冲群干扰的抵抗效果更强的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包括液晶模组、主处理器、二极管和若干上拉电阻;

所述液晶模组设有三线制的第一spi接口(串行外设接口),且第一spi接口设有sda线(数据线);

所述主处理器设有四线制的第二spi接口,且第二spi接口设有mosi线(数据输出线)和miso线(数据输入线);

所述液晶模组和主处理器通过第一spi接口和第二spi接口电路连接;

所述mosi线和sda线上均设有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用于拉高电平,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

所述mosi线和miso线分别与sda线电路连接;且在电路连接处设有上拉电阻;

所述mosi线上还设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用于控制mosi线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spi接口还设有sck线(时钟信号线)和第一cs线(片选信号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spi接口还设有spclk线(时钟信号线)和第二cs线(片选信号线)。

进一步的,所述sck线与spclk线电路连接,且电路连接线上设有上拉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cs线与第二cs线电路连接,且电路连接线上设有上拉电阻。

工作原理:

主处理器对液晶模组进行写操作时:主处理器通过mosi线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主处理器通过mosi线与sda线对液晶模组进行写操作;主处理器通过mosi线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并且上拉电阻将sda线内的电平拉高。

主处理器对液晶模组进行读操作时:主处理器通过mosi线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液晶模组的sda线驱动主处理器的miso线进行读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电力终端液晶上采用spi接口电路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解决了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的花屏、白屏、重启以及死机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极管实现单线soi接口电路的半双工通信,从而实现了三线制spi接口与四线制spi接口的半双工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spi接口与主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

1—主处理器,2—液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终端液晶的spi接口电路,包括液晶模组2、主处理器1、二极管和若干上拉电阻;

液晶模组2采用st75161型号的串口液晶驱动芯片。

主处理器1采用at91sam9g45型号的单片机。

液晶模组2设有三线制的第一spi接口(串行外设接口),且第一spi接口设有sda线(数据线)、sck线(时钟信号线)和第一cs线(片选信号线)。

主处理器1设有四线制的第二spi接口,且第二spi接口设有mosi线(数据输出线)、miso线(数据输入线)、spclk线(时钟信号线)和第二cs线(片选信号线)。

如图1所示:

第一spi接口的sck线、sda线和第一cs线上均设有固定电阻,阻值为120欧。

第二spi接口的spclk线、mosi线、miso线和第二cs线上均设有固定电阻,阻值为22欧。

液晶模组2和主处理器1通过第一spi接口和第二spi接口电路连接。

mosi线和sda线上均设有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用于拉高电平,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mosi线和miso线分别与sda线电路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上拉电阻;mosi线上还设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用于控制mosi线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如图1所示:

mosi线和sda线上的上拉电阻阻值均为10千欧。

mosi线、miso线和sda线电路连接处的上拉电阻阻值为1千欧。

sck线与spclk线电路连接,且电路连接线上设有上拉电阻。

第一cs线与第二cs线电路连接,且电路连接线上设有上拉电阻。

如图1所示:

sck线和cs线上的上拉电阻阻值均为10千欧。

主处理器1对液晶模组2进行写操作时:主处理器1通过mosi线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主处理器1通过mosi线与sda线对液晶模组2进行写操作;主处理器1通过mosi线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并且上拉电阻将sda线内的电平拉高。

主处理器1对液晶模组2进行读操作时:主处理器1通过mosi线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液晶模组2的sda线驱动主处理器1的miso线进行读取操作。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