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及数据处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0542发布日期:2020-12-29 09: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及数据处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及数据处理模块,特备适合于数据管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气控制模块,在控制器会大量使用接线标签例如zb标签或zb标识卡,nfc标签,rfid等,从而实现了对实体管理与数据的融合。

但是现有数据融合标签,存在卡接不稳定,使用时候,在潮湿或粉尘工况下,容易被污损,长时间使用,容易被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及数据处理模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包括注塑而成的载体、设置在载体正面的内安装开口腔、设置在内安装开口腔中的标签及设置在内安装开口腔四周的凸起环形面;

在凸起环形面四周设置有环形侧面,环形侧面下端位于载体的下沉环形台阶面上;

凸起环形面平行且高于下沉环形台阶面;在内安装开口腔上设置有扣盖,扣盖与环形侧面密封接触;

在载体背面上下两侧设置有v型卡槽,在载体背面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横槽;

v型卡槽卡装在载体的组装工艺框架上,中心横槽安装在组装工艺框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下沉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工艺开槽,工艺开槽用于插入平头改锥;扣盖一个边缘下端位于工艺开槽上方;

在载体背面设置有用于与电气件卡接的八字卡舌;在八字卡舌的面板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八字形弹片,八字形弹片根部连接在载体背面上;

八字形弹片的悬臂端之间连接有中间过渡弹片;

中间过渡弹片、八字形弹片、八字卡舌的面板组成等腰梯形。

一种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包括注塑而成的载体,在载体背面设置有用于与电气件卡接的八字卡舌;在八字卡舌的面板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八字形弹片,八字形弹片的悬臂端之间连接有中间过渡弹片;八字形弹片根部连接在载体背面上;

中间过渡弹片、八字形弹片、八字卡舌的面板组成等腰梯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八字形弹片的悬臂端与中间过渡弹片连接处圆角过渡。

一种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安装于数据融合标签组件上的标签;标签对应有采集器,采集器用于采集标签的数字信息,采集器通信连接有上位机;

上位机分别通信连接有数据库及执行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标签包括zb标签且采集器为zb标签读取器、标签包括nfc标签且采集器为nfc标签读取器或标签包括rfid

标签且采集器为rfid标签读取器标签。

相比于传统压膜工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zb标签进行更好的拆装使用方便与快速打开维护,配套于现有的采集与融合集成处理,从而实现对硬件的监控。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护,其具有减震效果,相比于传统印字标签条,解决了其横向定位不准确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据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出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体;2、标签;3、扣盖;4、凸起环形面;5、下沉环形台阶面;6、环形侧面;7、内安装开口腔;8、工艺开槽;9、v型卡槽;10、中心横槽;11、八字卡舌;12、八字形弹片;13、中间过渡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包括注塑而成的载体1、设置在载体1正面的内安装开口腔7、设置在内安装开口腔7中的标签2及设置在内安装开口腔7四周的凸起环形面4;

在凸起环形面4四周设置有环形侧面6,环形侧面6下端位于载体1的下沉环形台阶面5上;

凸起环形面4平行且高于下沉环形台阶面5;在内安装开口腔7上设置有扣盖3,扣盖3与环形侧面6密封接触;

如图4,在载体1背面上下两侧设置有v型卡槽9,在载体1背面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横槽10;

v型卡槽9卡装在载体1的组装工艺框架上,中心横槽10安装在组装工艺框架上。

在下沉环形台阶面5上设置有工艺开槽8,工艺开槽8用于插入平头改锥;扣盖3一个边缘下端位于工艺开槽8上方;

在载体1背面设置有用于与电气件卡接的八字卡舌11;在八字卡舌11的面板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八字形弹片12,八字形弹片12根部连接在载体1背面上;

八字形弹片12的悬臂端之间连接有中间过渡弹片13;

中间过渡弹片13、八字形弹片12、八字卡舌11的面板组成等腰梯形。

如图3,本实施例的数据融合标签组件,包括注塑而成的载体1,在载体1背面设置有用于与电气件卡接的八字卡舌11;在八字卡舌11的面板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八字形弹片12,八字形弹片12的悬臂端之间连接有中间过渡弹片13;八字形弹片12根部连接在载体1背面上;

中间过渡弹片13、八字形弹片12、八字卡舌11的面板组成等腰梯形。

八字形弹片12的悬臂端与中间过渡弹片13连接处圆角过渡。

如图2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安装于数据融合标签组件上的标签2;标签2对应有采集器,采集器用于采集标签2的数字信息,采集器通信连接有上位机;

上位机分别通信连接有数据库及执行器。

标签2包括zb标签且采集器为zb标签读取器、标签2包括nfc标签且采集器为nfc标签读取器或标签2包括rfid

标签且采集器为rfid标签读取器标签。

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可以组合使用,载体1为电木、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标签2存储有对应的数据信息,从而方便实现对其信息的智能采集,减少人工干预,扣盖3优选透明盖,从而便于观察,凸起环形面4高于下沉环形台阶面5,从而避免液面进入标签中,而产生污损。环形侧面6起到与扣盖的卡接,同时实现了阻挡液体及粉尘进入,内安装开口腔7用于放置标签,工艺开槽8方便改锥进入将已安装的扣盖撬开,v型卡槽9方便载体的固定、运送与存储,其利用固定框架的弹性,实现将固定框架的横条装入卡槽中,从而可以放置其掉落,落料v型结构实现卡接,中心横槽10实现辅助固定,并骑在固定框架的对应横条上,八字卡舌11实现与对应电器件的卡槽的适配。为了安装于电器件开槽方便,八字卡舌一般具有间隙,从而在使用时候,容易产生晃动,不稳定,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辅助的八字形弹片12,中间过渡弹片13,从而将间隙进行填充与补充,保证载体与电器件无间隙接触,避免晃动,利用弹性拆装方便,利用中间过渡弹片13实现八字形弹片12的连接,从而其顺利横向拆装。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通过上方的v型卡槽9卡接在图4中的框架上端封条上,然后,向下移动,使得下方的v型卡槽9卡接在图4中的框架下端封条上,从而实现安装固定,并通过中间封条卡接在中心横槽10上,实现横向三线支撑,相比于传统注塑连接的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结构,拆卸后的载体无法二次安装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当附近载体拆下后,使得整个框架散落的问题。如图3,当安装到电器件八字形卡槽的时候,其也是侧向进入,通过进入侧弹片的斜度实现导向,同时利用中间过渡弹片,实现过渡连接,而避免非进入侧弹片产生阻力,其具有安装方向性,可以实现两侧的自由插入,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列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