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5559发布日期:2021-04-13 22: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计算机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2.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而位于主机箱内设备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外的设备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由于主机上需要连接很多的外设才便于使用,因此主机外设插线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便于对外设线路进行理线排线的装置,各种外设之间插线凌乱交错,互相缠绕,整理线路十分的耗时耗力,在插拔的过程中容易出错,且有的插线过长,放在地上容易被踩踏,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排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计算机外设线路有效梳理和排线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左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半圆形槽,支撑板上铰接有可遮盖半圆形槽的固定板,壳体内设有位于支撑板右方且上下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多个与半圆形槽一一对应的绕线轮,壳体右侧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进线槽,进线槽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半圆形槽一一对应且左右贯通的排线槽,进线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遮挡排线槽的挤压板,半圆形槽和排线槽内均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弹性夹。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半圆形槽、排线槽和弹性夹,不仅能够有效的排线,也能够将线路稳定的梳理,设有的固定板和挤压板,便于对梳理过后的线路有效的固定,能够使线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设有的转动轴和绕线轮,便于将线路有效的收卷,避免线路过长而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排线的效率,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左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半圆形槽3,支撑板2上铰接有可遮盖半圆形槽3的固定板4,壳体1内设有位于支撑板2右方且上下轴向的转动轴5,转动轴5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多个与半圆形槽3一一对应的绕线轮6,壳体1右侧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进线槽7,进线槽7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半圆形槽3一一对应且左右贯通的排线槽8,进线槽7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可遮挡排线槽8的挤压板9,半圆形槽3和排线槽8内均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弹性夹10。
13.为了使固定板4能够稳定对半圆形槽3遮挡,所述的支撑板2下侧开设有倒l形且开口朝前的限位槽11,固定板4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让位槽12,让位槽12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且后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前端伸出让位槽12且设有推板14。
14.为了使限位杆13能够自动复位,所述的让位槽12内经上下轴向的弹簧15与限位杆13连接。
15.为了便于支撑板2的滑动,及对其定位,所述的进线槽7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挤压板9上下两端分别经滑块18与其对应侧的滑槽滑动连接,壳体1前侧螺纹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栓旋钮19,螺栓旋钮19后端伸入进线槽7内且与挤压板9转动连接。
16.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线路,所述的固定板4上开设有多个与半圆形槽3一一对应且左右贯通的第一压线槽20,挤压板9上开设有多个与排线槽8一一对应且左右贯通的第二压线槽21。
17.为了便于梳理线路,所述的壳体1前侧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通的操作窗,壳体1前侧经合页铰接有可遮挡操作窗的盖板22。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壳体1插在主机箱体后侧,且可在主机箱体上开设螺纹孔,将壳体1经螺钉固定在主机箱体上,便于进行梳理线路;
19.进行线路梳理时,首先向前拉动盖板22,使盖板22经合页向前摆动不再对操作窗遮挡,随之顺时针转动螺栓旋钮19,螺栓旋钮19沿壳体1向前滑动,螺栓旋钮19经滑块18带动挤压板9沿滑槽向前滑动,使挤压板9不再对排线槽8遮挡,且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够使挤压板9处于稳定位置,随之向上推动推板14,推板14带动限位杆13沿让位槽12向上滑动,弹簧15被压缩,同时向上摆动固定板4,固定板4带动限位杆13从限位槽11内抽出,且将固定板4摆动至水平位置,由于固定板4与支撑板2紧密连接,不受外力时,能够使其处于稳定位置,便于排线;
20.首先将线路经进线槽7插入壳体1内,将线路插入对应侧的排线槽8内,随之将线路缠绕在对应侧的绕线轮6上,同时将线路自由端穿过对应侧的半圆形槽3内且将其插入主机箱体对应侧的数据接口中,且设有弹性夹10,能够使线路稳定处于半圆形槽3和排线槽8内,便于有次序的排线,然后推动推板14,推板14带动限位杆13沿让位槽12滑动,弹簧15被压缩,同时向下摆动固定板4,固定板4带动限位杆13插入限位槽11内,此时不再推动推板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弹簧15带动限位杆13沿让位槽12滑动,使限位杆13后端插入限位槽11的拐角处,使固定板4能够稳定对半圆形槽3遮挡,且开设有的第一压线槽20,能够将线路稳
定固定在半圆形槽3内;
21.需要将过长的线路收卷时,首先顺时针转动对应侧的绕线轮6,绕线轮6转动将线路缠绕在绕线轮6上,线路收卷完毕后,逆时针转动螺栓旋钮19,螺栓旋钮19沿壳体1向后滑动,螺栓旋钮19经滑块18带动挤压板9沿滑槽向后滑动,使挤压板9对排线槽8进行遮挡,且开设有的第二压线槽21,不仅能够将线路稳定固定在排线槽8内,也避免对线路造成压迫使其损坏,然后将向后摆动盖板22,使盖板22对操作窗遮挡,对内部结构保护。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半圆形槽、排线槽和弹性夹,不仅能够有效的排线,也能够将线路稳定的梳理,设有的固定板和挤压板,便于对梳理过后的线路有效的固定,能够使线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设有的转动轴和绕线轮,便于将线路有效的收卷,避免线路过长而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排线的效率,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