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载语音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4526发布日期:2021-05-04 10:2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载语音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载语音主机。



背景技术:

当前车载信息娱乐导航系统正朝着智能化发展,而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传输,车载信息娱乐导航通信方式主要有4g通信,蓝牙通信以及wifi等。但是主流的4g通信功能,目前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内置4g模块,一种是外接tbox模块用于4g通信。

通常信息娱乐导航装置在设计时,会同时兼容内置4g模块和外接tbox电路设计,保证同样的电路能够适配不同的需求,当需求确认后,通过0欧电阻选通对应的电路,即可实现对应的功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4g/tbox通信基于usb接口设计,主要是通过集线器(以下简称hub)作为中间级,或者usb模拟开关来切换,使用器件数量多,价格较贵。同时由于hub或者usb模拟开关需要增加布局布线的长度,会导致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以下简称“pcb”)布局走线距离增加,增大信号不连续性,容易产生信号反射降低usb眼图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载语音主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包括:用于选通第一通信路径的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管脚用于与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选通第二通信路径的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三管脚用于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四管脚用于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三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还包括:焊盘,所述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三管脚均连接于所述焊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焊盘为方形,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分别位于所述焊盘的两个侧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呈90°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还包括:上行接口端,所述焊盘与所述上行接口端连接,所述上行接口端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上行接口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中的一个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管脚从所述第一电阻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引出;所述第三管脚与所述第四管脚从所述第二电阻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引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五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六管脚用于与第三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脚、所述第三管脚以及所述第五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七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八管脚用于与第四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脚、所述第三管脚、所述第五管脚以及所述第七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所述车载信息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处理器、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三管脚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管脚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语音主机,所述车载语音主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车载信息系统及车载语音主机,所述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包括用于选通第一通信路径的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管脚用于与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选通第二通信路径的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三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电阻的第四管脚用于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并且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从而减短了pcb布局走线路径长度,避免产生信号反射,保证眼图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方法中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信号反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选通模块;101:第一电阻;102:第一管脚;103:第二管脚;104:第二电阻;105:第三管脚;106:第四管脚;107:第一通信模块;108:第二通信模块;109:焊盘;110:上行接口端;111:处理器;112:第三电阻;113:第五管脚;114:第六管脚;115:第四电阻;116:第七管脚;117:第八管脚;101′:第一贴片电阻;102′:第一连接管脚;103′:第二连接管脚;104′:第二贴片电阻;105′:第三连接管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100,选通模块100包括:第一电阻101、第一管脚102、第二管脚103、第二电阻104、第三管脚105和第四管脚106。

其中,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可以为0欧贴片电阻,而0欧贴片电阻可以做跳线用,如果某段线路不用,直接不贴该电阻即可,从而实现电路选通。

第一管脚102和第三管脚105叠加在同一位置,相较于传统方案中第一管脚102和第三管脚105分别位于不同位置,本实施例不仅能够减少元器件,而且能有效降低走线路径长度,避免信号反射。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脚102用于连接处理器如cpu,第二管脚103用于连接第一通信模块107如内置4g模块,第三管脚105用于连接处理器如cpu,第四管脚106用于连接第二通信模块108如外接tbox模块。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传统方案原理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当确定使用第一通信模块107时,贴片第一电阻101,第二电阻104不贴片。当确定使用第二通信模块108时,贴片第二电阻104,第一电阻101不贴片。

图2是传统方法中第一贴片电阻和第二贴片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当前选定使用第一通信模块107,此时通过选择贴片第一贴片电阻101′,其中第一贴片电阻101′的第一连接管脚102′,与第三连接管脚105′间隔置于不同位置。当在信号传输时,信号经过第一连接管脚103′>第一贴片电阻101′>第一连接管脚102′,同时由于选通电路的存在,信号也经过第二贴片电阻104′,由于存在经过第二贴片电阻104′的电路分支造成信号反射,导致阻抗不连续,对信号眼图质量产生影响。

下面结合信号反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当选择其中1路分支时(例如选通第一贴片电阻101′),另一路分支悬空不使用(第二贴片电阻104′悬空),则第三连接管脚105′和到第二贴片电阻104′的连接线构成残桩。图3是信号反射原理示意图,图2可以等效成图3所示形式,z等效为第一贴片电阻101′电路,z2等效为第二贴片电阻104′电路,当选通方案采用第一贴片电阻101′时,此时第二贴片电阻104′悬空,不考虑0欧电阻本身的阻抗误差导致的不连续外,设z=z1,z2=∞。因此,流过第三连接管脚105′和到第二贴片电阻104′电路阻抗部分的反射系数为1,由于z2开路,因此v2信号反射回v,与v叠加对v1信号造成干扰。当将第二贴片电阻104′电路长度降低为0,则v1=v,输入信号全部传递至v1,即信号流至第一贴片电阻101′选通的路径。

其中,反射系数:传输系数:

由图3可知,当z与z2阻抗连续时,即z=z2,则反射系数τ为0,传输系数t=1,即左侧输入信号v=右侧信号v2,此时无反射。当z2端为开路时,z2为∞(无穷大),则反射系数为1,传输系数t=2,即左侧输入信号v,右侧信号v2=2v,末端信号v2是输入信号的2倍,信号反射严重。

为了消除信号反射,本实施例将第一管脚102和第三管脚105叠加在同一位置,使经过第三管脚105的电路长度降低为0,消除信号反射作用的影响,使得第二电阻104对信号完全没有干扰,保证信号眼图质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阻101可以包括第一子电阻和第二子电阻,第二电阻104可以包括第三子电阻和第四子电阻,其中第一子电阻中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管脚与第三子电阻中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第二子电阻中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管脚与第四子电阻中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包括用于选通第一通信路径的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管脚用于与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选通第二通信路径的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三管脚用于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电阻的第四管脚用于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并且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叠加在同一位置,从而减短了pcb布局走线路径长度,避免产生信号反射,保证眼图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焊盘109,如图1所示,第一管脚102和第三管脚105均连接于焊盘109,由于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共用一个焊盘109,信号经第一管脚102输入后,全部传递至第二管脚102,第二电阻104对信号无反射,保证信号眼图质量。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通过将第一管脚与第三管脚均连接于焊盘,使得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共用一个焊盘,从而减短了pcb布局走线路径长度,避免产生信号反射,保证眼图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109为方形焊盘,如图1所示,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分别连接于焊盘109的两个侧边,使得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与焊盘109的两个侧边线形接触连接,保证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能够可靠固定在焊盘109上。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通过将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均与方形焊盘焊接相连,使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共用一个焊盘,降低了分支走线路径长度,消除第二电阻对信号的干扰,保证眼图质量,并且焊盘为方形,可以保证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能够可靠固定在焊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焊盘109为方形焊盘时,为了完全消除第二电阻104对信号的干扰,需要将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呈90°放置。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在焊盘为方形焊盘时,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呈90°布置,使得pcb布局走线距离最短,从而消除第二电阻对信号的干扰,保证眼图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通模块100还包括上行接口端110,上行接口端110用于与处理器111电连接,焊盘109与上行接口端110连接,上行接口端110与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中的一个正对设置。如图1所示,上行接口端110与第二电阻104正对设置,从而保证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呈90°布置,使得pcb布局走线距离最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pcb布局走线距离最短,第二管脚103与第一管脚102从第一电阻101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引出,第三管脚105与第四管脚106从第二电阻104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引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通模块100还包括第三电阻1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三电阻112的第五管脚113用于与处理器111电连接,第三电阻112的第六管脚114用于与第三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第一管脚102、第三管脚105以及第五管脚113叠加在同一位置,使得在选通路径为三个时,pcb布局走线路线最短,节约pcb板的布局空间,降低了pcb布局的复杂度,还避免信号反射对眼图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脚102、第三管脚105以及第五管脚113均连接于焊盘109,由于第一电阻101、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共用一个焊盘109,当选通第一通信模块107时,信号经第一管脚102输入后,全部传递至第二管脚102,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对信号无反射,保证信号眼图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109为方形焊盘,第一电阻101、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分别连接于焊盘109的三个侧边,使得第一电阻101、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与焊盘109的三个侧边线形接触连接,保证第一电阻101、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能够可靠固定在焊盘10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焊盘109为方形焊盘时,为了完全消除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对信号的干扰,需要将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呈90°放置,第三电阻112与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中的任一个正对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呈90°放置,第三电阻112与第一电阻101正对设置,使得pcb布局走线距离最短,从而消除第二电阻104和第三电阻112对信号的干扰,保证眼图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接口端110与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中的一个正对设置,第三电阻112与第一电阻101和第二电阻104中的另一个正对设置,从而保证第二电阻104与第一电阻101呈90°布置,第三电阻112与第二电阻104呈90°布置,使得pcb布局走线距离最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管脚113与第六管脚114从第三电阻112的相对设置的两端引出,从而进一步缩短pcb布局走线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布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选通模块100还包括第四电阻115,当选通路径为4时,第四电阻115的第七管脚116用于与处理器111电连接,第四电阻115的第八管脚117用于与第四通信模块电连接;其中,第一管脚102、第三管脚105、第五管脚113以及第七管脚116叠加在同一位置,使得在选通路径为四个时,pcb布局走线路线最短,节约pcb板的布局空间,降低了pcb布局的复杂度,还避免信号反射对眼图质量造成的影响。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载通信的选通模块100、处理器111、第一通信模块107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08;其中,第一管脚102和第三管脚105分别与处理器111电连接,第二管脚103与第一通信模块107电连接,第四管脚106与第二通信模块108电连接。其中,第一通信模块107可以为4g模块,第二通信模块108可以为tbox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可以应用于车载信息娱乐信息导航,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取第一通信模块107或第二通信模块108,并且车载信息系统中的选通模块100走线长度较短,避免了信号反射,保证信号眼图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语音主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的车载信息系统,由于车载信息系统中的选通模块100布局走线距离较短,避免了信号反射,保证信号眼图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