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1669发布日期:2021-07-06 21:0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的周边产品,具体地,涉及一种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


背景技术:

2.电子鼠标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设备的外设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子鼠标的用户越来越重视能够缓解使用疲劳的设计。为了缓解用户在长时间使用电子鼠标时可能产生的腕部疼痛或酸痛,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但是现有这种电子鼠标为了保证可拆卸的掌托牢固地与鼠标本体相连一定程度上却又增加掌托的拆装难度,从而无法自如地更换不同样式的掌托,或难以简单地卸下掌托以增加电子鼠标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鼠标掌托与鼠标本体可靠相连,而在需要拆装又易于拆装鼠标掌托的使用更为便利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包括鼠标本体及与所述鼠标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鼠标掌托;
6.所述鼠标本体包括壳体及第一磁性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拼接面,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所述第一拼接面设置;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防脱卡接结构;
7.所述鼠标掌托包括掌托体及第二磁性件,所述掌托体具有第二拼接面,所述第二磁性件对应所述第二拼接面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引力使所述第一拼接面保持与所述第二拼接面贴合;
8.所述掌托体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平齐,所述掌托体上还设有防脱配合结构,所述防脱配合结构沿第一倾斜方向与所述防脱卡接结构卡接配合,在第二倾斜方向上所述防脱配合结构与所述防脱卡接结构双侧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具有向前及向上的分量,所述第二倾斜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且所述第二倾斜方向平行于由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及前后方向限定的平面。
9.优选地,所述电子鼠标还包括无线发射器及无线接收器,所述鼠标掌托位于所述壳体后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底面的延伸面之间,所述壳体后部的下表面设有收纳槽,所述无线接收器可拆卸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所述掌托体遮蔽所述无线接收器的下端;所述无线接收器用于在与上位机连接时接收所述无线发射器的信号。
10.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器可拆卸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无线接收器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壳体后部的下表面;所述掌托体的上表面设有在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装配时避位所述无线接收器下端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拼接面的上边缘。
11.优选地,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面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用于在所述无线接收器可拆卸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对所述无线接收器横向抵压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周面。
12.本实用新型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通过分别在鼠标本体和鼠标掌托内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使得电子鼠标在抬离桌面等支撑面时,磁吸力可以壳体的第一拼接面保持与掌托体的第二拼接面贴合从而保持两者的连接,但又便于用户沿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将鼠标掌托从鼠标本体摘离。此外,由于掌托体的防脱配合结构是沿着一个具有向前及向上分量的第一倾斜方向与壳体的防脱卡接结构卡接,并且在第二倾斜方向双侧限位配合,因此无论是向前操纵鼠标还是向后回拖鼠标,相应的限位结构可以与桌面等支撑面形成防止鼠标掌托脱离鼠标本体的自锁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保证鼠标掌托与鼠标本体可靠相连。综上,本实用新型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抬离桌面时易于拆卸,拖动时又能保证鼠标掌托可靠连接,从而兼具使用便利与缓解腕部疲劳的特性。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电子鼠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电子鼠标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沿iv

i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3中沿vi

v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3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图3中结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图8中鼠标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图10中下部结构的进一步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图12中下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图14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16为图13中固定框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7为图8中鼠标掌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8为图17中鼠标掌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图19为图18中上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4.图20为图18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书鼠标的鼠标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拆卸掌托的的电子鼠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3为图22中的鼠标本体与充电数据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24为图23中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请参照图1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00a,100b)及与鼠标本体(100a,100b)可拆卸连接的鼠标掌托(200a,200b);
40.鼠标本体(100a,100b)包括壳体10及第一磁性件20,壳体10具有朝后设置的第一拼接面121,第一磁性件20对应第一拼接面121设置;壳体10 上还设有防脱卡接结构12;
41.鼠标掌托(200a,200b)包括掌托体50及第二磁性件60,掌托体50具有朝前设置的第二拼接面51,第二磁性件60对应第二拼接面51设置;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60之间的吸引力使第一拼接面121保持与第二拼接面 51贴合;
42.掌托体50的底面与壳体10的底面平齐,掌托体50上还设有防脱配合结构52,防脱配合结构52沿第一第一倾斜方向与防脱卡接结构12卡接配合,在第二倾斜方向上防脱配合结构52与防脱卡接结构12双侧限位配合,第一倾斜方向具有向前及向上的分量。
43.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多个零部件提供容纳空间以及支撑主体。壳体10 通常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由于需要满足的功能较多,因此壳体10的形状也较为复杂,从而其主体结构优选采用注塑工艺。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 60中,可以为磁铁与铁磁性金属的组合,也可以为磁铁与磁铁的组合。可以理解的,若采用电磁装置则在功能上可以实现等同的效果。第一拼接面121 与第二拼接面51相互贴合,从而在形状上互补,第一拼接面121可以为简单的平面、曲面或弯折面。为了简化第一拼接面121以及与第一拼接面121形状关联的第一磁性件20的设计,第一拼接面121通常被设计为平面。防脱卡接结构12与防脱配合结构52之间的卡接,其连接模型为凸起与凹槽之间的配合,防脱卡接结构12既可以为凸起也可以为凹槽,防脱配合结构52相应地可以为凹槽与凸起。
44.本实用新型的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通过分别在鼠标本体(100a,100b) 和鼠标掌托(200a,200b)内设置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60,使得电子鼠标在抬离桌面等支撑面时,磁吸力可以壳体10的第一拼接面121保持与掌托体50的第二拼接面51贴合从而保持两者的连接,但又便于用户沿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将鼠标掌托(200a,200b)从鼠标本体(100a,100b) 摘离。此外,由于掌托体50的防脱配合结构52是沿着一个具有向前及向上分量的第一倾斜方向与壳体10的防脱卡接结构12卡接,并且在第二倾斜方向双侧限位配合,因此无论是向前操纵鼠标还是向后回拖鼠标,相应的限位结构可以与桌面等支撑面形成防止鼠标掌托(200a,200b)脱离鼠标本体(100a, 100b)的自锁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保证鼠标掌托(200a,200b)与鼠标本体(100a,100b)可靠相连。综上,本实用新型掌托可拆卸的电子鼠标抬离桌面时易于拆卸,拖动时又能保证鼠标掌托(200a,200b)可靠连接,从而兼具使用便利与缓解腕部疲劳的特性。
45.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5,以及一并参照图17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掌托体50包括底座53与上盖54,上盖54与底座53卡合固定第二磁性件60。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掌托体50设置上下卡接的底座53与上盖54可以方便第二磁性件60的安装,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掌托体
50的重量。
46.进一步地,上盖54包括顶壁541及连接在顶壁541前端的前侧壁542,前侧壁542由后往前地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拼接面51为前侧壁542的外壁面,第二磁性件60被卡合固定在前侧壁542的内壁面。底座53的底壁面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肋531,支撑肋531的前侧面贴合抵接第二磁性件60背离前侧壁542的一面。上盖54的内壁面在前侧壁542与顶壁541的连接处设有上卡板 543,底座53的内壁面在邻近前侧壁542下端的区域设有下卡板532;第二磁性件60的上侧面与上卡板543抵接,第二磁性件60的下侧面与下卡板532 抵接。为了防止第二磁性件60沿左右方向错动,前侧壁542的内壁面向后延伸设有两相对的侧肋板544,第二磁性件60设在两个侧肋板544之间,且第二磁性件60的左右侧面分别与两侧肋板544抵接。两个侧肋板544相向的一面各设有一个第三限位凸条545,第三限位凸条545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磁性件60的左右侧面分别与两第三限位凸条545限位抵接。
47.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0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上壳13及下壳14,上壳13与下壳14沿上下方向盖合围合形成容腔15,第一磁性件20 设于容腔15并固定安装在下壳14的内壁面。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壳体10设置成上下开合的结构有利于将第一磁性件20安装在壳体10的容腔15,从而壳体10可以为第一磁性件20提供防护作用。
48.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5,以及一并参照图12至15,在一实施例中,下壳14包括底壁142以及连接在底壁142后端的后侧壁141,后侧壁141由前往后地向上倾斜设置,第一拼接面121为后侧壁141的外壁面,第一磁性件 20固定安装在后侧壁141的内壁面。本实施例中,第一拼接面121形成在后侧壁141上,而后侧壁141倾斜设置,因而第一拼接面121相对于横向竖直面是倾斜的,从而在沿上下方向从水平支撑面上拿起鼠标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60之间的磁吸力可以更好地抵抗重力的影响。第一磁性件20安装在后侧壁141的内侧面上从而可以尽可能地缩小了第一磁性件20到第一拼接面121之间的距离,如此减少了磁吸距离损失,保证足够的磁吸力。
49.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5以及图10至15,在一实施例中,鼠标本体 (100a,100b)还包括固定框30及限位压板40,固定框30包括前框板31 以及上框板32,前框板31与后侧壁141夹合第一磁性件20,上框板32抵靠在第一磁性件20的顶面;固定框30还包括设于前框板31背离第一磁性件20 一面的搭接部33;限位压板40与下壳14可拆卸固定,且限位压板40抵靠在搭接部33上。请再次参照图10至15,以及一并参照图16,在一实施例中,后侧壁141的内壁面设有两相对的设置的侧围板145,侧围板145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框30还包括两个侧框板34,两侧框板34分别连接在前框板31的左右侧边处,两侧框板34的上端与上框板32相连;两侧框板34位于两侧围板145之间,侧框板34与邻近的侧围板145之间形成用于引导固定框30装配的间隙。底壁142的内壁面在邻近后侧壁141的区域设有下围板146,下围板 146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底壁142的后边缘间隔设置的主体段146a,以及分别连接主体段146a的两端以及两侧围板145的侧连段146b;固定框30还包括下框板35,下框板35连接前框板31的下边缘及两侧框板34,下框板35 延伸至与主体段146a抵接。下框板35还延伸至前框板31的前侧并与两侧框板34相连,上框板32、两侧框板34以及下框板35的内侧面均设有第一限位凸条36;第一磁性件20为具有多个侧面的块状,第一磁性件2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凸条36限位配合;下框板35具有前侧面、左侧面及右侧面,下围板146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条146c,多个第二限位凸条146c分别与下框板35的前侧面、左侧面及右侧面限
位配合。搭接部33呈上下延伸的薄壁状,搭接部33设置有两个且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每个搭接部33均连接下框板35及前框板31,搭接部33的顶面与限位压板40的下表面贴合;限位压板 40为呈水平设置的控制电路板。
50.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6至图9,以及图17及图19,在一实施例中,防脱卡接结构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面121与第二卡接面122,第一卡接面121及第二卡接面122均由上往下地向后倾斜设置,第一卡接面121与第二卡接面122相向的一侧形成卡接槽;防脱配合结构52为与防脱卡接结构12 的卡接槽适配的悬臂,防脱配合结构52包括形成在悬臂上的第一配合面521 与第二配合面522,第一配合面521与第二卡接面122卡合,第二配合面522 与第一卡接面121卡合。本实施例中,由于掌托体50连接于壳体10的后端,分担一部分壳体10的在使用期间用于支撑用户手掌的支撑面,因此掌托体50 的体积要小于壳体10的体积。因此,在将防脱卡接结构12设置成卡接槽要比将防脱配合结构52设置成卡接槽更为方便。
51.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上壳13及下壳14,上壳13与下壳14沿上下方向盖合围合形成容腔15,上壳13的后部的边缘外露于容腔15,第一卡接面 121形成在上壳13后部的外露部分;壳体10还包括侧盖16,侧盖16安装在下壳14的侧面,侧盖16的与下壳14邻接的侧面形成第二卡接面122。本实施例中,通过侧盖16与上壳13组合以形成具有卡接槽特征的防脱卡接结构 12,相比在单个部件上形成该防脱卡接结构12,可以降低单个部件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制造难度。此外,还可以通过更换侧盖16来与上壳13及下壳 14组合出不同样式的壳体10。
52.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7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掌托体50在第一拼接面121左右边缘处分别向前延伸设有限位板546,侧盖16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下壳14的左右两侧;下壳14具有外露于侧盖16且与第一拼接面121 连接的侧限位面147;两个限位板546覆盖在侧限位面147的外侧,且与下壳 14的侧限位面147在左右方向上限位配合。在所述第一倾斜方向上,两限位板54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掌托体50包括底座53与上盖54,上盖54与底座53卡合固定,第二拼接面51及两限位板546形成在上盖54,底座53的底壁面上设有多个限位卡凸533,多个限位卡凸533均位于两限位板546相背离的一侧,且多个限位卡凸533分别与两限位板546相背离的一面抵接。
53.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壳体10与掌托体50之间的卡接强度,壳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防脱卡接结构12;掌托体50包括底座53与上盖54,上盖54与底座53卡合固定,上盖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防脱配合结构52,两个防脱配合结构52与两个防脱卡接结构12一一对应配合。
54.进一步地,上盖54包括顶壁541,防脱配合结构52为开口朝下和/或朝前的中空结构;防脱配合结构52包括支撑壁523、连接壁524及掌托壁525,支撑壁523自顶壁54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壁524自支撑壁523后边缘横向延伸形成,掌托壁525连接在连接壁524的远离支撑壁523的边缘,掌托壁 525的外侧面的形状适于在使用期间用于支撑手掌的一部分;第一配合面521 形成连接壁524的外侧面,第二配合面522形成在掌托壁525的前下侧面。
55.请参照图21及图22,在一实施例中,与前面实施例的鼠标掌托200a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的鼠标掌托200b的掌托体50还包括连接在其中一个掌托壁525前端的拇指托55;拇
指托55的上表面的形状适于在使用期间用于支撑拇指的一部分。
56.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3及图24,在一实施例中,与前面实施例有线电子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00a)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鼠标为无线电子鼠标,电子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00b)还包括无线发射器(图未示)及无线接收器 300,鼠标掌托200b位于壳体10后部的下表面与壳体10底面的延伸面之间,鼠标掌托200b的壳体10后部的下表面设有收纳槽148,无线接收器300可拆卸收纳在收纳槽148内,掌托体50遮蔽无线接收器300的下端;无线接收器 300用于在与上位机连接时接收无线发射器的信号。本实施例中,无线接收器 300为隐藏式设计,电子鼠标的外观上无需为了收纳无线接收器300而开设槽位,如此使得电子外观整体上更为简约。参照图23,通过连接数据线例如typec数据线可以给鼠标本体100b内设置的电池充电,可理解的是也可以利用数据线的数据通信功能为鼠标本体100b内部的固件进行数据更新。第一实施例的鼠标掌托200a与第二实施例的鼠标掌托200b均既可以与鼠标本体100a 搭配使用,也可以与鼠标本体100b搭配使用。
57.进一步地,无线接收器300可拆卸收纳在收纳槽148内时,无线接收器 300的下端凸出于壳体10后部的下表面;掌托体50的上表面设有在沿第一倾斜方向装配时避位无线接收器300下端的避位槽548,避位槽548的底面低于第二拼接面51的上边缘。本实施例中,无线接收器300下端凸出可以方便抓取,从而更方便地将无线接收器300从收纳槽148中取出。通过设置避位槽 548避位无线接收器300的下端,这样无线接收器300就不会阻碍掌托体50 的卡接。从结构上来说,避位槽548的大小与无线接收器300下端的活动空间相适配,因此在前后方向上,避位槽548的宽度要大于无线接收器300的宽度。避位槽548的底面低于第二拼接面51的上边缘,如此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一方面避免避位槽548占用第二拼接面51的空间,同时也相对地可以增大第二拼接面51的面积,进而保证足够的磁吸力。
58.进一步地,收纳槽148的内壁面设有弹性臂148a,弹性臂148a用于在无线接收器300可拆卸收纳在收纳槽148内时对无线接收器300横向抵压在无线接收器300的周面。本实施例中,在无线接收器300插入收纳槽148后,弹性臂148a的弹力可以向无线接收器300施加偏压力,从而使得无线接收器300 不会轻易地从收纳槽148松脱。
5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60.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