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13328发布日期:2021-05-28 14:0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庭审数据(通常包括原告材料被、被告材料、诉状及证据、程序性资料等)一般以电子卷宗的形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在庭审过程中,由工作人员通过庭审终端设备访问云端服务器,对上述资料进行阅读或播放并经显示屏展示。

终端设备在访问云端服务器并读取庭审数据时,通常需要调用第三方插件才能够完成数据资料的显示,一方面导致响应速度较慢,影响庭审效率,另一方面占用终端设备硬件资源,对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要求相对较高,例如需要安装多个第三方软件才可能正常读取并显示数据资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具有快速读取并显示庭审数据资料且对终端设备配置要求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的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并存储;

解压电子卷宗获得目录结构及该目录结构路径终端的文件,对其中非视频格式的文件进行预处理获得图片格式文件并存储;

提取各文件的存储地址并与目录结构中路径终端子目录按照名称建立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响应目录树构建请求并发送与编号对应的电子卷宗解压的目录结构;

响应于文件选取命令根据其对应的存储地址输出选中的文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终端安装上述程序后,向服务器发送接收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服务器根据计划表上的开庭时间将案件对应电子卷宗自动提前下载到本地,然后通过解压电子卷宗获得目录结构及位于目录结构路径终端的多个法律文书、原被告身份材料、诉状证据等多个文件,将所有文件的存储地址与目录结构的路径终端子目录按照名称进行匹配并建立链接关系;用户借助终端的目录列表的层级子目录构架精准的找到法律文书及证据资料;需要查看时由于预先由服务器转换了文件的格式,借助终端系统本身的图片阅览器即可显示word和/或pdf等非视频格式的文件,而不必调用第三方插件,大大提升了查阅速度,并降低了终端设备的配置。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庭审数据处理方法以计算机可读代码的形式呈现并存储于存储器内,服务器在安装上述计算机程序后,在系统处理器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时,接收来自于终端发送的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执行上述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获得提升庭审资料查阅效率和显示速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发送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

根据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的编号并发送目录树构建请求;

获取电子卷宗解压的目录结构并据此建立目录树;目录树的所有路径终端子目录与各文件的存储地址之间建立有链接关系;

在接收到文件选取命令时,提取链接的存储地址并发送;

接收选中的文件;

在接收到图片打开请求时,读取并显示选中的文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服务器接收后按照其程序设置进行多级解压获得目录结构及文件,终端可按照开庭时间顺序提前从计划表中提取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的编号,并向服务器发送目录树构建请求,服务器比对电子卷宗编号后将其对应的目录结构反馈给终端,终端据此构建目录树;根据用户在目录树中输入的文件选取指令,基于子目录与各文件存储地址之间的链接关系获取存储地址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存储地址将选中的文件输出,上述文件在服务器下载后进行了预处理,传输给终端文件是经过预处理的文件,用户基于目录结构能够看到文件格式,在格式为非视频格式时,输入图片打开请求,预处理后的非视频格式文件均已转换为图片格式,由此借助终端的图片阅览器即可实现文件的预览,而无需调用第三方插件,大大提升了查阅速度,并降低了终端设备的配置。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四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终端,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操作指令;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选中的文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庭审数据处理方法以计算机可读代码的形式呈现并存储于存储器内,终端在安装上述计算机程序后,在系统处理器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时,终端发送操作指令,执行上述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获得提升庭审资料查阅效率和显示速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电子卷宗的多个资料进行了分类存储,方便查找各种类型的法律文书及证据材料,不必逐一打开,大大提升了查阅效率;

2.有选择地将文件格式进行转换,借助终端系统自身的阅览器即可显示,无需调用第三方插件,大大提升了查阅速度;

3.由于不需要第三方插件,因此无需安装第三方软件,也不必为其提供运行环境和空间,降低了终端设备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庭审数据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庭审数据处理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庭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电子卷宗数据中的目录数据的部分截图。

图6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电子卷宗数据中的文档数据的部分截图。

图7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子卷宗数据中的目录数据的部分截图。

图8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电子卷宗数据中的文档数据的部分截图。

图9是图8的文档数据中一个doc文档格式转换后的截图。

图10是图8的文档数据中一个pdf文档格式转换后的截图。

图11是图8的文档数据中一个rar压缩文件包解压后的截图。

图中,1、同步服务器,2、通信服务器,3、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1、输入模块,32、存储器,33、处理器,34、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庭审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同步服务器1、通信服务器2和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其中庭审数据包括若干个电子卷宗,庭审数据庞大,为实现多地法院系统的数据共享,将其存储在通信服务器2的存储器中;参见图2,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包括输入模块31、存储器32、处理器33、显示模块34;若干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均通过互联网与同步服务器1建立通信连接;多个同步服务器2均通过互联网与通信服务器2建立通信连接;每个法院按照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将相关的庭审数据从通信服务器2提前下载到同步服务器1并进行预处理,同步服务器1安装有第一庭审数据处理程序,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安装有第二庭审数据处理程序;在参与庭审的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与同步服务器1交互,实现庭审过程中庭审数据的浏览和展示。

参见图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服务器侧提供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根据接收的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数据并存储;

s30,根据电子卷宗数据获得目录结构及该目录结构路径终端的文件和/或压缩文件包,对压缩文件包解压获得解压文件并记录解包路径,对路径终端文件及解压文件中非视频格式的文件进行预处理获得图片格式文件并存储;

s40,提取各文件的存储地址并与目录结构中路径终端子目录按照名称建立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s60,响应目录树构建请求并发送与编号对应的电子卷宗数据的目录结构;

s100,响应于文件选取命令根据其对应的存储地址输出选中的文件。

参见图4,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终端提供一种庭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发送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

s50,根据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的编号并发送目录树构建请求;

s70,获取电子卷宗数据的目录结构并据此建立目录树;目录树的所有路径终端子目录与各文件的存储地址之间建立有链接关系;

s90,在接收到文件选取命令时,提取链接的存储地址并发送;

s110,接收选中的文件;

s130,在接收到图片打开请求时,读取并显示选中的文件。

下面对三者的交互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庭审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包括:

s10,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发送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给同步服务器1;

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可采用通用的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供各级法院的工作人员使用,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记录有案件编号和开庭时间。

s20,同步服务器1根据接收的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与通信服务器2交互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数据并存储至本地;

同步服务器1按照时间前后依次提取案件编号向通信服务器2发送下载请求,通信服务器2根据案件编号将对应的案件的电子卷宗发送至同步服务器1,同步服务器1将其下载至本地并存储。

s30,同步服务器1根据本地存储的电子卷宗数据获得目录结构及该目录结构路径终端的文件和/或压缩文件包,对压缩文件包解压获得解压文件并记录解包路径,对路径终端文件及解压文件中非视频格式的文件进行预处理获得图片格式文件并存储;

同步服务器1通过电子卷宗接口获得的电子卷宗数据,包括目录数据和文档数据。目录数据参见图5,目录结构例如:行政一审案卷阅卷目录的一级子目录包括原告材料、被告材料和程序性材料;其中原告材料包括身份信息、诉状及证据二级子目录,诉状及证据包括起诉状、原告材料清单、原告证据目录及说明、原告行政处罚判决书、原告行政复议书、被告执法录像机车在视频录像及现场监控录像等三级子目录;其中二级子目录中身份信息为路径终端,为pdf格式的文件;二级子目录中原告材料清单为路径终端,为word格式或excel格式文件;被告执法录像机车在视频录像及现场监控录像包括监控录像、询问笔录、询问司机、询问乘客、车载视频等视频文件;将其中的pdf格式、word格式或excel格式的文件进行预处理,转换为图片格式文件记录转换后的地址并重新存储可替换原文件,这里的图片格式包括png、jpeg、bmp、tif、jpg等。

文档数据参见图6,存在有rar,zip,iso等格式的压缩包文件时,解包并记录解包的路径;其中rar格式的压缩包文件参见图6方框中的文件。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下载到的文件分别是:2583202000081797.pdf、e696df4daec6427e9b76f1a5258e4052.rar、39dbdf4bc2c942988ed4299735e74525.docx,目录数据参见图7,同步服务器1下载及处理到本地的界面参见图8,2583202000081797.pdf转换格式的文档参见图9,39dbdf4bc2c942988ed4299735e74525.docx转换格式后的文档参见图10,e696df4daec6427e9b76f1a5258e4052.rar解压后的文档参见图11。

s40,同步服务器1提取各文件的存储地址并与目录结构中路径终端子目录按照名称建立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缓存区提取存储地址并与文件建立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也可以分别编号,并根据编号识别映射关系。

电子卷宗数据为接口数据,参见图5,上述各文件在的存储地址以及目录结构中路径终端子目录的名称、文件及文件包的命名均记录在目录数据中。通过上述记录能够清楚地识别层级结构及其映射关系。

s50,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根据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调取与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的编号向同步服务器1并发送目录树构建请求;

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的处理器33安装有app或软件应用程序,其应用层搭建的界面包括多个窗口及图标,其中一个窗口用于显示同步服务器1存储的电子卷宗编号及其目录树,其中目录树的结构根据存储的路径或解压的路径构建。发送的请求携带电子卷宗编号及请求类型。

s60,同步服务器1响应目录树构建请求并向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发送与编号对应的电子卷宗的目录结构;

目录结构包含目录路径及各级子目录名称,同步服务器1对于每个电子卷宗存储的数据结构按照案件编号、案件名称、案件目录结构、目录结构终端文件名称(可理解为目录结构路径终端子目录名称)、存储地址及对应的编号等,目录结构可通过电子卷宗数据中的目录数据获得,对于目录数据中位于路径终端的压缩文件包可按照终端文件处理,提取其名称并配置于其所在的路径终端,对压缩文件包解压过程中记录的路径及解压文件名称不在目录清单中显示,而直接在显示窗显示。s70,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获取电子卷宗数据的目录结构并据此建立目录树;目录树的所有路径终端子目录与各文件的存储地址之间建立有链接关系;具体参见图5,这里的链接关系是基于获取的目录结构建立的。例如根据文件名称的编号与存储地址的编号建立链接关系,编号一致的文件名称与存储地址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s80,用户通过输入模块31触发所述目录树向处理器33发出文件选取命令;

输入模块31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控屏等,用户例如选取二级终端路径子目录原告材料清单,则向处理器33发出选取命令。

s90,处理器33接收到文件选取命令时,提取链接的存储地址并发送至同步服务器1;

处理器33通过对比原告材料清单与存储地址的编号,编号一致的存储地址与之对应,提取原告材料清单的存储地址并向同步服务器1发送。

s100,同步服务器1响应于文件选取命令根据其对应的存储地址向庭审数据终端3同步输出选中的文件;

同步服务器1根据上述存储地址调取文件内容输出至庭审数据终端3,这里的文件为经过格式转换的文件。

s110,庭审数据终端3接收选中的文件;

文件的名称和格式均可通过显示模块34显示。

s120,用户通过输入模块31向处理器33发送图片打开请求;

用户基于显示模块34的显示,能够判断是否视频格式,在其不是视频格式时,选择作为图片打开的图标触发并发出图片打开请求。

s130,处理器33在接收到图片打开请求时,读取选中的文件并通过显示模块34显示。

通过处理器33自带的图片浏览器即可读取经同步服务器1格式转换后的文件,无需调取office插件,也无需安装office软件程序,需要的运行空间相对更小,对于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要求相对较低,能够提高终端的运行速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s20包括:

s2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提取开庭时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同步服务器1接收的案件开庭时间计划表可以是word文件或pdf文件,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对word文件中的时间进行提取,若是pdf文件则需要转换为文字后再对其中的时间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的时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发送至同步服务器;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用户按照计划表中的时间通过输入模块31录入后向同步服务器1发送。s22,比较开庭时间与当前时间,在开庭时间与当前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根据计划表获取与开庭时间对应的案件编号;

这里的时间阈值是设定的时间t,同步服务器1将提取的开庭时间t1与当先时间t0比较,在t1-t0≤t时,获取开庭时间t1对应的案件编号,获取的方式可通过对word文件或pdf文件中的文字及符号进行提取获得,也可以由用户按照计划表中的案件编号p1通过输入模块31录入后向同步服务器1发送获得。

s23,根据案件编号发送下载请求并获得与该案件对应的电子卷宗数据的链接地址;在通信服务器2的数据库中每个案件具有唯一的编号,基于该编号p1能够与通信服务器2链接并获得与之对应的电子卷宗数据的存储地址s1。

s24,接收根据所述链接地址调取的所述电子卷宗数据并存储在本地。

通信服务器2基于链接获得的存储地址s1并调取该存储地址s1的电子卷宗并发送至同步服务器1,同步服务器1接收所述电子卷宗并存储在本地。

这里的时间t例如设置为15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依次提前15天将开庭时间t2对应的电子卷宗、开庭时间t3对应的电子卷宗、开庭时间t4对应的电子卷宗……开庭时间tn对应的电子卷宗下载后依次存储在本地,以供与该同步服务器1通信连接的多个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实现数据共享。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s30包括:

s31,电子卷宗数据包括目录数据和文档数据,根据目录数据获得目录结构,根据文档数据获得所述目录结构路径终端的文件和压缩文件包;

s32,对电子卷宗数据中的压缩文件包进行解压,直到获得解压文件为止;

同步服务器1收到压缩文件包后对其逐级进行解压,每个路径上解压至获得文件为止。

s33,对解压路径按照命名进行提取获得压缩文件包的目录结构;

提取上述解压路径并提取各级文件夹或文件的名称作为对应各级子目录的名称,从而获得目录结构。

s34,对获得的路径终端的文件和解压文件的格式进行判断,在格式为word、excle和/或pdf格式时,将其统一转换为图片格式并存储。

对于上述解压至路径终端获得的文件的格式进行判断,首先判断是否视频格式,如果是视频格式则不作处理,如果是非视频格式,再次判断是否图片格式,若是图片格式则不作处理,若不是图片格式,例如常见的word、excle和/或pdf格式,则将其转换为图片格式,以便于后续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读取。

有些刑事案件的卷宗中,pdf文件特别大,文件页面很多,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pdf文件为456mb,724个页面,若直接在终端打开,耗时很长,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转换为jpg格式后,724张图片,采用终端系统自带的图片浏览器,能够迅速打开,大大提升了浏览速度和办案效率。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s40包括:

s41,提取所有所述文件的名称、存储地址并按照顺序编号;

同步服务器1以一个电子卷宗为单位,在其内部提取该电子卷宗解压过程中获得文件名称及该文件的存储地址按照获取的顺序进行一致性编号,例如原告身份信息及其存储地址编号均为01,原告材料清单及其存储地址编号均为02。部分完成编号的数据库索引表具体如下:

s42,提取目录结构路径终端子目录名称,并与所有所述文件的名称进行对比,在对比正确时,在所述文件的存储地址与对比正确的路径终端子目录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同步服务器1提取目录结构路径终端子目录名称,例如原告身份信息,在所有文件名称构成的名称库中进行遍历,在找到完全一致的文件名称原告身份信息(除去编号)时,根据编号01找到其存储地址s01,并在原告身份信息与存储地址s01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s43,重复步骤s42完成所述目录结构中所有路径终端子目录与所有所述文件的存储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建立。

部分完成的映射关系表具体如下:

同步服务器1接收到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发送的携带(2019)粤0518行初1246号的目录树构建请求时,将上述完成存储地址匹配的目录表发送至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并据此构建目录树,若用户选取原告材料清单,处理器33提取其存储地址s03并向同步服务器1发送,同步服务器1根据存储地址s03迅速调取原告材料清单文件并向所有发送请求的所有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同步发送;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作为图片打开的请求时,通过处理器33自带的图片浏览器能迅速读取jpg格式的原告材料清单文件并通过显示模块34显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s90还包括:

s91a,在接收到音频信号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庭审数据处理终端3还可以实现声音控制文件的读取、翻页等动作,输入模块31还包括录音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用户发出的声音录音生成音频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音频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并作为声控信号输出。

s92a,将数字信号与离线词库对比,在数字信号比对成功时,存储的文件当前显示页及其他页码的物理地址;

处理器33将数字信号与离线词库对比,例如数字信号10与离线词库中存储的数字10对比,在离线词库中10代表翻页操作,则在数字信号比对成功时,存储当前选取的文件的当前显示页的物理地址及其他页码的物理地址,这里的物理地址指的是mac地址。

s93a,根据比对信号控制显示文件的物理地址。

数字信号01经与离线词库中的10对比,01<10代表上一页,则显示当前显示页的上一页的物理地址,读取文件上一页并显示。数字信号11经与离线词库中的10对比,11>10代表下一页,则显示当前显示页的下一页的物理地址,读取文件下一页并显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s90还包括:

s91b,在接收到语音信号时,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并提取关键词;

输入模块31还包括麦克风和语音模块,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指令,通过语音模块将语音信号转换为关键词并作为声控指令输出给处理器33。这里的关键词包括主体关键、操作关键词和页码关键词;主体关键主要用于识别文件名称,在没有提取到时默认当前选取的文件,操作关键词用于识别翻页、播放、显示等操作,页码关键词用于识别当前页、下页、上页或具体的页码数字。

s92b,将关键词与离线词库对比,根据比对结果存储与比对信号适配的文件页码的物理地址,并控制显示文件的物理地址。

离线词库包括文件名称词库、操作词库和页码词库,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表示为:显示原告身份信息第1页,则提取的关键词包括:原告身份信息-显示-1;与离线词库的对比过程如下:遍历文件名称词库与其中的原告身份信息对比成功,提取原告身份信息文件的所有页码的物理地址;然后将该文件的第1页作为图片读取并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提取的操作关键词与文件格式不适配时,则根据文件的格式配置的浏览器读取指定文件的指定页码,例如: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表示为:播放原告身份信息第1页,则提取的关键词包括:原告身份信息-播放-1;与离线词库的对比过程如下:遍历文件名称词库与其中的原告身份信息对比成功,提取原告身份信息文件的所有页码的物理地址;然后根据提取的操作关键词“播放”匹配视频播放器,而根据获取文件格式为jpg,配置图片浏览器;两者不一致,则选择图片浏览器,将该文件的第1页作为图片读取并显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方便证据的质证,s90还包括:

s901,获取同步服务器通信地址,并根据所述通信地址与所述同步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多个庭审数据处理终端1作为质证终端均获取同步服务器1的通信地址,并据此分别与同步服务器1建立通信连接;实现庭审数据的同步显示;

s902,在接收到质证开始请求时,实时获取该输入模块对文档所作的操控指令;

在其中一个质证终端接收到质证开始的请求时,该质证终端的处理器33实施获取输入模块31对文件的操控指令,例如选取对原告行政复议书并进行质证时,用户通过输入模块31触发质证开始发出质证开始请求,用户继续通过输入模块21触发下一页时,处理器33获取下一页操控指令。

s903,将所述操控指令对应的内容发送到至少一个质证终端,以使所有质证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文档。

处理器33将原告行政复议书当前页的下一页的物理地址推送至其他质证终端,以使所有质证终端实时显示所述文档的下一页实现同步质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