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26052175发布日期:2021-07-27 15:2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标本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标本箱是用来收集标本并转运,将各种的标本进行分类收集,存放运输。标本转运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病区内标本采集量大、采集时间不固定、检验项目类别多且复杂、储存条件要求不同,工作人员需要将采集的标本送到对应的检验科室,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标本未及时送达检验科室,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采用压力传感器感受试管架上的标本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指示灯,指示灯变亮,从而提示工作人员标本等待送检。但由于转运箱内标本大多数需要恒温冷藏保存,压力传感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导致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变低。此外,不同检验项目类别有不同的送检时间要求,现有的标本转运箱无法提醒工作人员送检的紧急程度,导致送检时间要求短的标本可能未能在最佳送检时间内送达其对应的检验科室。因此,现有技术的标本转运箱无法提醒标本在最佳送检时间内及时送检,严重影响了检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保证标本及时送检的问题,实现监控转运过程中各项保存指标,提高了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提高了标本检验的准确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包括:箱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箱体包括第一标本内容仓、第二标本内容仓和设备内容仓,所述设备内容仓设于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和第二标本内容仓之间,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活动连接在所述设备内容仓上,以使所述第一箱盖封闭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所述第二箱盖封闭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背向开口;

所述设备内容仓装设有微处理器、显示器及二维码识别器;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内均设有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二维码识别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盖和所述第二箱盖上均设有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识别器的识别窗口设于所述设备内容仓的竖直面上;所述设备内容仓的竖直面上还设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内容仓还设有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管理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标本转运箱,具体包括:

通过二维码识别器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所述标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和标本检验项目;

根据所述标本检验项目,确定所述标本的送检时限和送检目的地;

根据所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所述送检时限,确定所述标本的剩余时间;

将标本转运箱内所有标本的剩余时间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标本运送序列;

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及剩余时间,以使按照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为所述标本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

通过第一摄像头获取所述标本所在标本内容仓的存放位置信息,并按照所述存放位置信息对所述标本进行标识;

当到达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时,筛选出同一所述送检目的地的标本;

根据筛选出的标本的存放位置信息,从所述标本转运箱中取出所述送检目的地的标本;

从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清除筛选出的标本,获取新的标本运送序列,以使按照新的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从外部管理系统录入的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并将所述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存入数据库;

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

匹配所述基础信息与所述标本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基础信息的匹配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则认为所述基础信息未匹配到所述标本信息,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步骤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具体如下:

获取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以及当前位置;

通过gps定位装置制定所述当前位置与所述送检目的地之间的导航路线,并按照所述导航线路将标本送至所述送检目的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任一标本内容仓内存放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获得所述标本内容仓的运输温度区间;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标本内容仓的当前温度,并将所述当前温度传输到后台服务器;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落在所述运输温度区间内;若否,则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所述当前温度,使得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运输温度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所述标本的图像信息,以识别出所述标本图像的采样量;

根据所述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获取所述标本检验项目对应的预设标本采样量;

判断所述采样量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标本采样量;若是,则发出提醒信息,并标识所述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通过二维码识别器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所述标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和标本检验项目,根据所述标本检验项目,确定所述标本的送检时限和送检目的地,根据所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所述送检时限,确定所述标本的剩余时间,将标本转运箱内所有标本的剩余时间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标本运送序列,从而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及剩余时间,以使按照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和方法,按照当前标本转运箱内标本送检时间的紧急程度来配送样本,这样保证了标本能够在最佳送检时间内检验,大大提高了标本的质量,能有效提高标本检验的准确度,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转运储存条件,以及可应用于野外等特殊场景。

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标本内容仓,按照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为所述标本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可适用于转运不同运输温度的标本,由各个标本内容仓内的温度控制器独立控制,以及适用于按不同标本检验项目分类放置以避免污染标本。

上述实施例通过匹配从外部管理系统录入的基础信息与标签上的标本信息,实现及时发现已采集而未被放入标本转运箱的标本,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以防该标本长时间处于外界环境变质,避免了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的问题,同时防止工作人员操作工程中标本遗漏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通过gps定位装置规划送检线路,避免了输送人员对标本运送的目的地不熟悉的情况,易造成送检时长过长导致破坏标本,实现了标本及时送检,同时标记实时位置信息和记录行程路径,可供后台服务器实时调取行程路径记录,起到防标本丢失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标本内容仓的温度,进而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该温度至仓内标本适宜的运输温度区间以防止标本被破坏,实现实时监测仓内的温度数据变化。

上述实施例通过识别标本图像,及时发现采样量不足的标本,并提醒及标记,实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及时更换标本,提高了标本检验的效率,也可用于辨别标本是否因转运原因而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开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内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结构示意图,及参见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开箱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包括:箱体11、第一箱盖121和第二箱盖122;所述箱体11包括第一标本内容仓111、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和设备内容仓113,所述设备内容仓113设于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第二标本内容仓112之间,所述第一箱盖121和所述第二箱盖122活动连接在所述设备内容仓113上,以使所述第一箱盖121封闭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所述第二箱盖122封闭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所述第一箱盖121和所述第二箱盖122背向开口;

所述设备内容仓113装设有微处理器143、显示器141及二维码识别器142;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内均设有温度控制器147和温度传感器148;所述微处理器143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48的输出端、所述二维码识别器1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147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器141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第二标本内容仓112由设备内容仓113间隔开,因而两者的温度可独立控制,互不干扰。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标本内容仓,调节不同仓内温度条件保存转送多种标本。其中,温度控制器147包括半导体恒温设备,用于调节内容仓内的温度。优选的,本发明的标本转运箱的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内还设有散热装置,与温度控制器147相互协同作用,实现快速降温,优化标本仓内的保存环境,并提高温度控制器147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内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备内容仓113内装设多种设备器件,包括微处理器143、显示器141及二维码识别器142,但不限于此。其中,微处理器143可通过数据收发器与后台服务器、外部管理系统通讯连接。后台服务器用于实时接收来自微处理器143的数据,该数据例如标本转运箱的gps定位数据、各仓的温度数据等,这样实现实时监控并收集转运过程数据变化。外部管理系统用于在获取待检验标本后,将该标本的基础信息发送到微处理器143的数据库中,以使提醒工作人员送检该标本。此外,设备内容仓113外侧上方设有门轴,箱盖通过该门轴活动连接在设备内容仓113的外侧上,以使第一箱盖121封闭第一标本内容仓111,第二箱盖122封闭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再是,显示器141为具有显示和触屏功能的控制面板,如显示箱内标本数量、收取时间、送往目的地等。二维码识别器142用于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通过所述设备内容仓装设有微处理器、显示器及二维码识别器;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内均设有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二维码识别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这样微处理器根据识别到的二维码信息来提醒并显示送检标本,实现了标本能够在最佳送检时间内检验,大大提高了标本的质量,能有效提高标本检验的准确度。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标本内容仓,按照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为所述标本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可适用于转运不同运输温度的标本,由各个标本内容仓内的温度控制器独立控制,以及适用于按不同标本检验项目分类放置以避免污染标本,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转运储存条件,以及可应用于野外等特殊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第一箱盖121和所述第二箱盖122上均设有第一摄像头146,所述第一摄像头146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标本内容仓内设置第一摄像头146,可实时获取仓内标本的情况,如监测标本在转运过程中是否泄漏导致污染箱内环境,监测标本在仓内的具体存放位置等。从而,第一摄像头146将实时获取到的图像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实现实时监测标本在转运过程中的情况,以及通过标记标本的具体存放位置实现工作人员快速找到该标本,提高了校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二维码识别器142的识别窗口设于所述设备内容仓113的竖直面上;所述设备内容仓113的竖直面上还设有第二摄像头144,所述第二摄像头144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入端连接。

请参见图1、图2,二维码识别器142的识别窗口设置于设备内容仓113的竖直面上,便于装标本的试管的标签可竖直扫描,以免试管倾斜导致标本泄漏。第二摄像头144用于获取标本装入标本转运箱前的图像信息,进而通过该图像信息,可识别标本的采样量是否符合规定,及标本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设备内容仓113还设有gps定位装置145,所述gps定位装置145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gps定位装置145,可实时获取该标本转运箱的位置,实现实时监测标本的转运轨迹,同时实现为运输人员规划当前位置到送检目的地的最优路线,避免了输送人员对标本运送的目的地不熟悉的情况,易造成送检时长过长导致破坏标本,实现了标本及时送检,同时标记实时位置信息和记录行程路径,可供后台服务器实时调取行程路径记录,能防止该标本转运箱丢失。

示例性的,将本发明应用于户外咽拭子标本转运,在野外或偏远地区采集点采集咽拭子标本,将该咽拭子标本存入转运箱内,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进而可通过调节标本内容仓内的温度保证了标本的质量,便于携带,亦可通过gps定位装置为运输人员规划当前位置到送检目的地的最优路线,实现了标本及时送检,同时记录行程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的内侧壁上设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所述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在标本转运箱完成使用后,控制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开启以对标本内容仓进行消毒,起到消毒的作用,避免环境污染。具体的,可通过显示器141输入控制指令,微处理器143响应指令后控制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开启箱内消毒功能,并设置消毒时间,以在时间结束时控制消毒灯关闭。进一步,通过在第一箱盖121和第二箱盖122上设置传感器,该传感器与微处理器143连接,使得在箱盖开闭时微处理器143能接收到相应的信号。这样,在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开启箱内消毒功能后,当传感器检测到任一箱盖打开后,微处理器控制紫外线臭氧消毒灯150实现保护性关闭,待箱盖关闭后继续消毒。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设备内容仓113还设有语音提示器149,所述语音提示器149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语音提示器149用于通过声音提醒用户紧急信息,如箱内温度异常、导航路线信息等,由此及时提醒用户。

所述设备内容仓113还设有电能设备,所述电能设备为所述标本转运箱内各装置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标本转运箱内微处理器143、显示器141、二维码识别器143、温度控制器147、温度传感器148、第一摄像头146、第二摄像头144、gps定位装置145及语音提示器均由该电能设备供电,其中该电能设备可以为充电式蓄电池。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本转运箱还包括握把手13,所述握把手13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设备内容仓113的顶部,以通过所述握把手13置于所述第一箱盖121和所述第二箱盖122的上方,使得所述第一箱盖121和所述第二箱盖122无法打开。

请参见图1,设备内容仓113的顶部设有一个连接台,显示器141设于该连接台的侧面上,该连接台的顶部设有握把手13,握把手13通过旋转轴盘131固定于连接台。请参见图2,当握把手13与连接台平行放置时,握把手13不置于两箱盖的上方,因此第一箱盖121和第二箱盖122可以正常打开。请参见图1,当握把手13与连接台垂直放置时,握把手13置于第一箱盖121和第二箱盖122的上方,阻挡箱盖向上活动,因此两箱盖均无法打开,携带方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的内侧底部均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中装设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43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减震层,增加防震功能,避免标本在转运过程中受到震荡的影响下而变性或破坏。示例性的,该减震层可以为由减震海绵构成。进一步,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取转运箱在转运过程中的振动频率,当检测到振动频率超过预设频率时,提醒工作人调整减震层,这样通过感应振动情况,以避免运送过程中的振动或振荡而破坏箱内标本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内均设有置物架16,所述置物架16由可拆卸隔板构成。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标本内容仓111和所述第二标本内容仓112内均设有可拆卸的置物架16,可根据标本所需调节板间格大小,用于管类、罐类、袋装和瓶装的固定放置,结构巧妙,最大化合理利用空间,起仓储保存和固定转运标本的功能,利于保护标本。此外,该置物架16为可拆卸结构,可实现在转运感染性或疑似传染性标本后,便于拆卸进行终末消毒或灭菌,防止箱内环境感染,提高标本检验的准确度。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2,箱体外两侧设有箱带扣17,两个箱带扣17通过可调节式背带连接,便于携带。

参见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适用于上述标本转运箱,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s205。

s201、通过二维码识别器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所述标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和标本检验项目。

其中,通过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获取标本信息,该标本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标本检验项目、采集地点、采集人员、采集时间、标本编码等,该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疗号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标本的标签图像,经图像识别和文字识别,获取该标本信息。

s202、根据所述标本检验项目,确定所述标本的送检时限和送检目的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微处理器中设有数据库,用于存储外部管理系统发送的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以及各标本检验项目对应的送检时限(即最佳检验时间)和送检目的地。其中,送检目的地包括门诊检验科、急诊检验科、病房检验科等,其相应检验不同的检验项目。

s203、根据所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所述送检时限,确定所述标本的剩余时间。

s204、将标本转运箱内所有标本的剩余时间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标本运送序列。

s205、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及剩余时间,以使按照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的管理方法,通过二维码识别器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所述标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和标本检验项目,根据所述标本检验项目,确定所述标本的送检时限和送检目的地,根据所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所述送检时限,确定所述标本的剩余时间,将标本转运箱内所有标本的剩余时间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标本运送序列,从而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及剩余时间,以使按照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按照当前标本转运箱内标本送检时间的紧急程度来配送样本,这样保证了标本能够在最佳送检时间内检验,大大提高了标本的质量,能有效提高标本检验的准确度,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转运储存条件,以及可应用于野外等特殊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为所述标本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

通过第一摄像头获取所述标本所在标本内容仓的存放位置信息,并按照所述存放位置信息对所述标本进行标识;

当到达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时,筛选出同一所述送检目的地的标本;

根据筛选出的标本的存放位置信息,从所述标本转运箱中取出所述送检目的地的标本;

从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清除筛选出的标本,获取新的标本运送序列,以使按照新的标本运送序列依次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

可选的,从标本运送序列中清除标本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根据标本所标识的送检目的地,从标本运送序列中自动清除标识有同一送检目的地的标本,进而可结合第一摄像头识别该标本是否已经从所在位置中被取出,以作出提醒;第二,手动清除需取出的标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可用于识别标本内容仓内标本数量及相应位置,在标本放入仓后,及时提醒标本转运,并在标本抵达送检目的地后,识别仓内位置情况,提醒对应标本需取出,避免了仓内标本漏送漏检。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如下方式为所述标本分配相应的标本内容仓,其一,由于不同标本检验项目有不同存放温度,微处理器根据该标本检验项目和采集时间,判断该标本的存放温度。具体的,微处理器从外部管理系统获取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由需该标本转运箱运送的所有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和采集时间,可将该标本按冷藏保存及室温保存的保存方式进行分类,每个标本内容仓独立控制其中一个保存方式的温度区间。一般生物标本包括有血液、尿液及粪便常规标本、生化标本等,有些标本需要冷藏保存,有些标本需要室温保存。示例性的,血液标本可于-20度或4度保存备用;尿标本可于室温下保存不得超过两个小时,否则需要放置于4度保存,由标本的采集时间及运输到送检目的地的运送时间,确定标本当前的存放温度。因此,可相应将可冷藏保存的标本分配第一标本内容仓,将室温保存的标本分配第二标本内容仓,两者独立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其仓内的温度。

其二,根据不同的标本检验项目,分配标本内容仓。具体的,微处理器从外部管理系统获取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筛选需紧急送出的两个标本,由筛选出的标本的类别,为此分配标本内容仓,并根据该标本项目相应的保存温度,调节各仓内温度。因此,根据不同的标本检验项目来分配标本内容仓,能够避免标本污染,影响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任一标本内容仓内存放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获得所述标本内容仓的运输温度区间;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标本内容仓的当前温度,并将所述当前温度传输到后台服务器;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落在所述运输温度区间内;若否,则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所述当前温度,使得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运输温度区间。

本实施例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标本内容仓的温度,进而通过温度控制器调节该温度至仓内标本适宜的运输温度区间以防止标本被破坏,实现实时监测仓内的温度数据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从外部管理系统录入的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并将所述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存入数据库;

识别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标本信息;

匹配所述基础信息与所述标本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基础信息的匹配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则认为所述基础信息未匹配到所述标本信息,发送提醒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将标本放入转运箱前需扫描标本标签上的二维码,因而在获取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该基础信息包括标本类别、患者信息及标本检验项目等)后,基础信息与标本标签的匹配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认为未匹配到标本标签,标本在采集后未及时放入转运箱,因此可通过声音提示器提醒工作人员将标本放入箱内,以提醒采集后的样本及时送检。本实施例通过匹配从外部管理系统录入的基础信息与标签上的标本信息,实现及时发现已采集而未被放入标本转运箱的标本,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以防该标本长时间处于外界环境变质,避免了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的问题,同时防止工作人员操作工程中标本遗漏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1之前,可按照获取到从外部管理系统录入的待送检标本的基础信息,分配转运箱,进而根据所分配的标本的基础信息,预先调节两个标本内容仓的温度,能有效提高转运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步骤将标本送至各自的送检目的地,具体如下:

获取所述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以及当前位置;

通过gps定位装置制定所述当前位置与所述送检目的地之间的导航路线,并按照所述导航线路将标本送至所述送检目的地。

在本实施例中,每次获取标本运送序列中排序为首位的标本的送检目的地,以此规划送检路线,可从多条送检路线中获取运输时间最短的路线作为导航路线,并为运输人员导航至该送检目的地。因此,本实施例通过gps定位装置规划送检线路,避免了输送人员对标本运送的目的地不熟悉的情况,易造成送检时长过长导致破坏标本,实现了标本及时送检,同时标记实时位置信息和记录行程路径,可供后台服务器实时调取行程路径记录,起到防标本丢失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所述标本的图像信息,以识别出所述标本图像的采样量;

根据所述标本的标本检验项目,获取所述标本检验项目对应的预设标本采样量;

判断所述采样量是否低于所述预设标本采样量;若是,则发出提醒信息,并标识所述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标本装入标本转运箱前的图像信息,进而通过该图像信息,可识别标本的采样量是否符合规定,及是否对标本采取必要保存手段,如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来判断当前标本的保存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规范,从而起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后期检验的效率和准确度。示例性的,血液生化标本在室温放置30-40分钟内若不能进行检验,应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此时在装入标本转运箱前通过第二摄像头,可识别出当前标本是否做了该处理手段。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识别标本图像,及时发现采样量不足的标本,并提醒及标记,实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及时更换标本,提高了标本检验的效率,也可用于辨别标本是否因转运原因而被破坏。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