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82514发布日期:2021-08-17 13: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运维数据库;

获取预设的监控区域集合,对所述监控区域集合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监控区域集合;

按预设顺序从所述目标监控区域集合内选取目标监控区域;

加载bim引擎中的bim建筑模型,基于所述运维数据库确定所述bim建筑模型中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监控位置点是否异常;

若是,对用户进行相应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运维数据库,包括:

获取预设的获取节点列表,对所述获取节点列表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获取节点列表;

通过所述目标获取节点列表中每个目标获取节点获取运维数据;

获取预设的基础数据库,将全部所述运维数据填充至所述基础数据库;

填充完毕后,将所述基础数据库作为所述运维数据库,完成建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获取节点列表进行预处理,包括:

从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选取任一获取节点,对所述获取节点进行多次问询;

获取所述获取节点被问询后主动反馈的多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被动反馈的多个第二反馈信息;

整合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获得第一反馈大数据;

获取预设的隔离空间,将所述第一反馈大数据放置于所述隔离空间内;

获取预设的动态数据流,将所述动态数据流在所述隔离空间内进行流转;

捕捉所述第一反馈大数据中频繁活跃的多个活跃数据,基于特征提取技术提取所述活跃数据的目标特征;

获取预设的触发特征数据库,将所述目标特征与所述触发特征数据库中的触发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符合,获取匹配成功时产生的匹配度,以及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特征类型;

查询预设的威胁值对照表,确定所述特征类型对应的威胁值;

基于所述匹配度和所述威胁值计算第一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1为所述第一判定指数,αi为第i个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特征类型对应的所述威胁值,βi为第i个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与对应所述目标特征之间的所述匹配度,μ1为预设的第一补充幅度值,α0为预设的威胁值阈值,β0为预设的匹配度阈值,n为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总数目;

整合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获得第二反馈大数据;

获取预设的检测模型,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多次检测,获得多个检测值以及与所述检测值一一对应的检测等级值;

基于所述检测值和所述检测等级计算第二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2为所述第二判定指数,di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第i次检测获得的所述检测值,ri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第i次检测获得的所述检测值对应的所述检测等级值,μ2为预设的第二补充幅度值,d0为预设的检测值阈值,r0为预设的检测等级值阈值,z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检测总次数;

若所述第一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判定指数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判定指数阈值,从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剔除所述获取节点;

当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需要剔除的所述获取节点全部剔除后,完成预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监控区域集合进行预处理,包括:

分别建立第一时间轴和第二时间轴;

通过预设的第一获取路径获取第一大数据,将所述第一大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第一记录项,所述第一记录项与所述第一时间轴上的第一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通过预设的第二获取路径获取第二大数据,将所述第二大数据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第二记录项,所述第二记录项与所述第二时间轴上的第二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从所述监控区域集合中选取任一监控区域;

查询预设的记录特征对照表,确定所述监控区域对应的多个记录特征;

获取预设的第一扫描框,采用所述第一扫描框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进行多次记录扫描,确定所述记录特征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频繁出现的多个第一时间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一一对应的第一出现次数;

基于所述时间区间对所述第一扫描框的时间跨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扫描框;

采用所述第二扫描框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进行记录扫描,确定所述记录特征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频繁出现的多个第二时间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一一对应的第二出现次数;

基于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第二出现次数计算所述监控区域的排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为所述排序指数,e为自然常数,q1,f,t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在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出现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q2,f,t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在第t个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出现的所述第二出现次数,θ1,f,t和θ2,f,t为中间变量,o1,f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对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总数目,o2,f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对应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总数目,g为所述记录特征的总数目,q1,0为预设的第一出现次数阈值,q2,0为预设的第二出现次数阈值,ε1和ε2为预设的权重值;

将所述监控区域集合中各所述监控区域按对应所述排序指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排序后,完成预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时间区间对所述第一扫描框的时间跨度进行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其中,tbegin为调整后的所述时间跨度的起始值,tend为调整后的所述时间跨度的截止值,dt为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下限值,ut为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上限值,min为极小值函数,max为极大值函数,j1为预设的第一补充值,j2为预设的第二补充值。

6.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运维数据库;

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监控区域集合,对所述监控区域集合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监控区域集合;

选取模块,用于按预设顺序从所述目标监控区域集合内选取目标监控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加载bim引擎中的bim建筑模型,基于所述运维数据库确定所述bim建筑模型中所述目标监控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监控位置点是否异常;

提醒模块,用于若是,对用户进行相应提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预设的获取节点列表,对所述获取节点列表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获取节点列表;

通过所述目标获取节点列表中每个目标获取节点获取运维数据;

获取预设的基础数据库,将全部所述运维数据填充至所述基础数据库;

填充完毕后,将所述基础数据库作为所述运维数据库,完成建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选取任一获取节点,对所述获取节点进行多次问询;

获取所述获取节点被问询后主动反馈的多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被动反馈的多个第二反馈信息;

整合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获得第一反馈大数据;

获取预设的隔离空间,将所述第一反馈大数据放置于所述隔离空间内;

获取预设的动态数据流,将所述动态数据流在所述隔离空间内进行流转;

捕捉所述第一反馈大数据中频繁活跃的多个活跃数据,基于特征提取技术提取所述活跃数据的目标特征;

获取预设的触发特征数据库,将所述目标特征与所述触发特征数据库中的触发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符合,获取匹配成功时产生的匹配度,以及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特征类型;

查询预设的威胁值对照表,确定所述特征类型对应的威胁值;

基于所述匹配度和所述威胁值计算第一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1为所述第一判定指数,αi为第i个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特征类型对应的所述威胁值,βi为第i个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与对应所述目标特征之间的所述匹配度,μ1为预设的第一补充幅度值,α0为预设的威胁值阈值,β0为预设的匹配度阈值,n为匹配成功的所述触发特征的总数目;

整合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获得第二反馈大数据;

获取预设的检测模型,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多次检测,获得多个检测值以及与所述检测值一一对应的检测等级值;

基于所述检测值和所述检测等级计算第二判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2为所述第二判定指数,di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第i次检测获得的所述检测值,ri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第i次检测获得的所述检测值对应的所述检测等级值,μ2为预设的第二补充幅度值,d0为预设的检测值阈值,r0为预设的检测等级值阈值,z为基于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第二反馈大数据进行检测总次数;

若所述第一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判定指数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判定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判定指数阈值,从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剔除所述获取节点;

当所述获取节点列表中需要剔除的所述获取节点全部剔除后,完成预处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分别建立第一时间轴和第二时间轴;

通过预设的第一获取路径获取第一大数据,将所述第一大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第一记录项,所述第一记录项与所述第一时间轴上的第一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通过预设的第二获取路径获取第二大数据,将所述第二大数据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展开,获得多个第二记录项,所述第二记录项与所述第二时间轴上的第二时间节点一一对应;

从所述监控区域集合中选取任一监控区域;

查询预设的记录特征对照表,确定所述监控区域对应的多个记录特征;

获取预设的第一扫描框,采用所述第一扫描框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进行多次记录扫描,确定所述记录特征在所述第一时间轴上频繁出现的多个第一时间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一一对应的第一出现次数;

基于所述时间区间对所述第一扫描框的时间跨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扫描框;

采用所述第二扫描框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进行记录扫描,确定所述记录特征在所述第二时间轴上频繁出现的多个第二时间区间以及与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一一对应的第二出现次数;

基于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第二出现次数计算所述监控区域的排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为所述排序指数,e为自然常数,q1,f,t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在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出现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q2,f,t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在第t个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出现的所述第二出现次数,θ1,f,t和θ2,f,t为中间变量,o1,f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对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总数目,o2,f为第f个所述记录特征对应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总数目,g为所述记录特征的总数目,q1,0为预设的第一出现次数阈值,q2,0为预设的第二出现次数阈值,ε1和ε2为预设的权重值;

将所述监控区域集合中各所述监控区域按对应所述排序指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排序后,完成预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基于所述时间区间对所述第一扫描框的时间跨度进行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其中,tbegin为调整后的所述时间跨度的起始值,tend为调整后的所述时间跨度的截止值,dt为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下限值,ut为第t个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上限值,min为极小值函数,max为极大值函数,j1为预设的第一补充值,j2为预设的第二补充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运维数据库;获取预设的监控区域集合,对监控区域集合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监控区域集合;按预设顺序从目标监控区域集合内选取目标监控区域;加载BIM引擎中的BIM建筑模型,基于运维数据库确定BIM建筑模型中目标监控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监控位置点是否异常;若是,对用户进行相应提醒。本发明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可通过BIM建筑模型向用户展示异常位置点,建立运维数据库,汇总运维数据,对建筑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对监控区域集合进行预处理,将监控区域集合中出现异常概率较大的监控区域排列靠前,便于优先进行异常判断,更加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