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系统及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4841发布日期:2021-09-10 1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晚点故障和非晚点故障的应急处置评价,其中:针对晚点故障:将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流程、应急处置时间、因应急处置导致的列车晚点时间以及晚点列次分别与应急处置标准流程、应急处置标准用时、列车标准晚点时间以及列车标准晚点列次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情况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价;针对非晚点故障:将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流程与应急处置时间与应急处置标准流程和应急处置标准用时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情况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置标准流程为站台门系统故障时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具体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置标准用时为应急处置标准流程中分步标准用时之和,所述分步标准用时为每个步骤用时平均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标准晚点时间为应急处置标准用时与列车晚点可优化时间之差;所述列车晚点可优化时间的计算方法为:(1)采集地铁线网运营图对应车站每天各趟列车列车的实际行驶速度v
a
、停站时间ts和行车间隔ti,根据现场客流情况获取对应车站对应时间列车的最小停站时间ts
min
,再根据线网设计的最大行驶速度v
max
、和最小行车间隔ti
min
,得到每天对应车站对应时间的晚点可优化时间t
o
,当列车速度提升后,行车间隔大于最小行车间隔ti
min
时的晚点可优化时间t
o
为当列车速度提升后,行车间隔达到最小行车间隔ti
min
时的晚点可优化时间t
o
为t
o
=(t
p

ti
min
)+(ts

ts
min
)式中:d为车站距离,t
p
为线网规定的行车间隔;计算得到对应车站对应时间的晚点可优化时间的平均值;(2)根据每天对应车站对应时间列车的晚点可优化时间的平均值,得到地铁运营图上各个时刻不同车站的晚点可优化时间;(3)将各个时刻各个车站的晚点可优化时间进行叠加得到该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晚点可优化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标准晚点车次为首趟晚点列车与站台门系统故障解决且到达故障车站不再晚点的列车之间运行的车次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晚点故障和非晚点故障两种情况分别采用权重分析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价;针对晚点故障,具体评价方法为:分别对列车晚点时间、晚点列次、应急处置分步时间、应急处置总时间以及应急处置失误次数进行赋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占比,通过权重与
其对应的分值计算得到晚点故障的应急处置得分。针对非晚点故障,具体评价方法为:若未出现晚点情况,分别对应急处置分步时间、应急处置总时间、应急处置失误次数进行赋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占比,通过权重与其对应的分值计算得到非晚点故障的应急处置得分;若出现晚点情况,直接判定该故障应急处置不合格。7.一种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主机、地铁列车驾驶模拟系统、站台门控制系统、站台门故障模拟系统和站台门实训系统,所述分析主机用于根据现场评估需求分别读取地铁列车驾驶模拟装置和站台门实训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所述站台门实训系统根据分析主机和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控制命令完成对应的开关门动作;所述站台门控制系统和站台门故障模拟系统用于控制站台门实训系统进行开关门动作和故障模拟;所述分析主机根据现场数据完成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的评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主机包括应急处置评价模块、人工智能分析模块、地铁列车驾驶模拟模块、站台门故障控制模块、站台门运行状态监测模块和站台门控制模块;所述地铁列车驾驶模拟模块用于控制地铁列车驾驶模拟系统进行模拟驾驶操作;所述站台门故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站台门故障模拟系统进行故障模拟操作;所述站台门运行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站台门运行状态;所述站台门控制模块用于向站台门控制系统发送操作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故障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系统及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站台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置系统对站台门运行故障进行模拟,通过现场测试获取标准流程和标准用时,通过优化行车组织程序降低列车晚点的时间,计算得到列车的标准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次,将应急处置人员的处置流程、处置时间以及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次与标准情况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情况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价。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本次列车因故障导致的影响,还考虑到了后续列车因故障导致的影响,与目前只考虑对单一列车影响的静态评价方法相比,评价更为系统全面。评价更为系统全面。评价更为系统全面。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涛 巩奇 李翔然 曲泽超 康慧太 牛艳涛 王璐 王骜 苏建 赵昂 王昕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牛玉涛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