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7093发布日期:2021-09-10 1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系统包括探头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探头装置包括设置在校门内侧和外侧的多组探头,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每一组探头;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探头装置实时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所述用户为处于校门区域的至少一组探头的探测区域的电子标签携带人员;所述控制装置依据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对每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进行解析,获取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用户的行进信息;其中,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为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校门区域的位置划分信息、校门内外侧每组探头的探测区域和预设的状态变迁规则,建立的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装置包括设置在校门内侧的第一组探头、校门外侧的第二组探头以及设置在第一组探头和第二组探头的探测范围的重叠区域的第三组探头;所述校门区域的位置划分信息包括:将校门区域划分为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第三子区域、第四子区域及第五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为校门外侧所有探头均不能检测到的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为所述第二组探头与所述第三组探头能检测的区域,且在所述第二子区域中所述第二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三子区域为所述第二组探头与所述第三组探头能检测的区域,且在所述第三子区域中所述第三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所述第四子区域为所述第一组探头与所述第三组探头能检测的区域,且在所述第四子区域中所述第一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三组探头检测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五子区域为校门内侧所有探头均不能检测到的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多个状态,各个状态针对各个子区域定义,包括:位于第一子区域的状态s1、位于第二子区域的状态s2、位于第三子区域的状态s3、位于第四子区域的状态s4、位于第五子区域的状态s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状态变迁规则包括:电子标签携带人员的状态仅能处于多个状态的某一个;电子标签携带人员的状态仅能向处于邻近子区域的状态变迁,且能遍历所有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中,还包括:依据各个状态、状态变迁规则并结合探头装置中各探头的数据,确定各个状态之间的变迁特征函数和状态变迁条件;其中,各个状态之间的变迁特征函数和状态变迁条件分别为:(1)状态s1向状态s2变迁的状态变迁条件为:f
12
(r
a
,r
b
,r
c
)>th
12
f
12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其中,f
12
(r
a
,r
b
,r
c
)为变迁特征函数,r
a
,r
b
,r
c
分别为第二组探头、第一组探头及第三组探头接收的信号累积强度,信号累积强度为预设周期t内探头接收到电子标签心跳信号的强度累加值;th为变迁阈值,th
12
=5;a,b,c为加权系数,此时a=1,b=2,c=2;(2)状态s2向状态s1变迁条件为:n个周期t内,所有探头均未收到电子标签的心跳信号;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21
(r
a
,r
b
,r
c
)=0;(3)状态s2向状态s3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23
(r
a
,r
b
,r
c
)>th
23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23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23
=7,此时a=

0.5,b=2,c=1;(4)状态s2向状态s4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24
(r
a
,r
b
,r
c
)>th
24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24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24
=6,此时a=

0.5,b=1,c=

0.5;(5)状态s3向状态s4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34
(r
a
,r
b
,r
c
)>th
34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34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34
=6,此时a=

1,b=1,c=

0.5;(6)状态s3向状态s2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32
(r
a
,r
b
,r
c
)>th
32
,其中,状态变迁函数:f
32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32
=6,此时a=1,b=

1,c=

0.5;(7)状态s4向状态s3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43
(r
a
,r
b
,r
c
)>th
43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43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43
=6,此时a=2,b=

0.5,c=1;(8)状态s4向状态s2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42
(r
a
,r
b
,r
c
)>th
42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42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42
=6,此时a=1,b=

2,c=

1;(9)状态s4向状态s5变迁的变迁条件为:n个周期t内,所有探头均未收到电子标签的心跳信号;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45
(r
a
,r
b
,r
c
)=0(10)状态s5向状态s4变迁的变迁条件为:f
54
(r
a
,r
b
,r
c
)>th
54
,其中,变迁特征函数为:f
54
(r
a
,r
b
,r
c
)=(ar
a
+br
b
+cr
c
),th
54
=5,此时a=2,b=1,c=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电子标签心跳信号中存在rssi强度信号,则针对rssi强度信号r
s
经如下预处理函数
处理:若电子标签心跳信号中不存在rssi强度信号,则将rssi强度信号r
s
恒等于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依据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对每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进行解析,获取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包括:基于状态变迁模型匹配每一个用户的各个状态之间的状态变迁条件;依据匹配的各个状态之间的状态变迁条件,并结合各个状态的获取时间,得到每一个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及变迁时长。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为具有射频功能的学生卡。9.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探头装置实时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所述用户为处于校门区域的至少一组探头的探测区域的电子标签携带人员;状态解析模块,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对每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进行解析,获取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行进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用户的行进信息。10.一种用于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探头装置用于检测电子标签携带人员的状态信息;所述探头装置包括设置在校门内侧和外侧的多组探头;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每一组探头,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于校门区域的人员行进状态判断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系统及设备,其方法包括:首先,接收探头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状态信息;其次,依据预先建立的状态变迁模型解析每个用户的状态信息,获取用户的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最后,基于状态变迁路径和变迁时长,得到用户的行进信息。其中,状态变迁模型为根据校门区域的位置划分信息、校门内外侧每组探头的探测区域和预设的状态变迁规则,建立的模型。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颖的校门区域人员的行进状态判断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因探头重叠区域通常会随时间变化而导致的误判,有效提高了对校门区域人员的进出或逗留或折返的判断准确率,同时本发明工程安装难度小,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意义。际应用意义。际应用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 胡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中天电子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