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52061发布日期:2021-08-20 20:2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牙科咬合重建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牙齿重度磨耗将使得牙体外形被破坏,或因先天性的原因导致牙体排列存在问题,以至于矫正牙齿在2021年已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话题,提到矫正牙齿就不得不提到咬合重建修复技术,现有技术为通过交互咬合及交互上牙合架技术将牙合垫式修复体所确定的颌位关系转移到机械牙合架的石膏模型上。需对石膏模型进行初步预备后,制作有精准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美学诊断蜡型,并通过硅橡胶导板或醋酸纤维素透明导板复制美学诊断蜡型,在口内用直接法或者模型上间接法完成暂时修复体的制作;

虽然现有技术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对于需要咬合重建修复的复杂病例操作困难,聚合产热明显,边缘密合度差,需要进行多次重衬,牙体预备后无法确定就位终止点,不能完全复制美学诊断蜡型的精准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因此亟需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用以解决对于需要咬合重建修复的复杂病例操作困难,边缘密合度差,需要进行多次重衬,牙体预备后无法确定就位终止点,不能完全复制美学诊断蜡型的精准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用以解决对于需要咬合重建修复的复杂病例操作困难,边缘密合度差,需要进行多次重衬,牙体预备后无法确定就位终止点,不能完全复制美学诊断蜡型的精准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等问题。

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包括:

通过可塑性牙合垫获取患者上下颌的咬合关系,根据咬合关系调整牙合架上的牙齿模型,得到初始牙齿模型;

通过牙科用模型扫描仪获取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并根据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生成初始咬合模型;

通过3d建模软件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得到美学诊断蜡型;

对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得到预备咬合模型,对预备咬合模型和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

通过3d建模软件和美学诊断蜡型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

通过牙科用3d打印机对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3d模型打印,得到临时修复体;

其中,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上颌初始咬合模型和下颌初始咬合模型;

初始牙齿模型包括上颌牙齿咬合模型和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预备咬合模型包括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和第二预备咬合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通过牙科用模型扫描仪获取患者上下颌的咬合关系,并根据咬合关系生成初始咬合模型具体为:

通过可塑性牙合垫获取患者上下颌的咬合关系,根据咬合关系调整牙合架上的牙齿模型,得到初始牙齿模型;

通过牙科用模型扫描仪获取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并根据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生成初始咬合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上颌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上颌正常模型、上颌前突模型、上颌后缩模型、上颌牙齿数目异常模型、上颌牙齿形态异常模型、上颌牙齿与牙龈位置异常模型;

下颌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下颌正常模型、下颌前突模型、下颌后缩模型、下颌牙齿数目异常模型、下颌牙齿形态异常模型、下颌牙齿与牙龈位置异常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通过3d建模软件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得到美学诊断蜡型,包括:

根据3d建模软件,基于预设美学设计模型,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得到美学诊断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得到预备咬合模型包括:

对所述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第一次牙体预备,得到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其中,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未进行牙体预备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对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进行第二次牙体预备,得到所述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其中,所述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预备咬合模型和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包括:

对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与第二预备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第三预备咬合模型;

对第三预备咬合模型与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通过3d建模软件和美学诊断蜡型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包括:

通过3d建模软件,基于美学诊断蜡型的咬合关系和形态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和与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对应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建立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

获取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同属于同一模型种类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建立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

获取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的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对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中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

获取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根据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确定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所对应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

获取当前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根据3d建模软件、当前患者的美学诊断蜡型以及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所对应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对当前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当前患者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中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的第一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数据,美观数据包括:通过在线数据调研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值评分;

通过预设的第二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数据,实用数据包括:通过实验和回访数据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值评分;

基于美观数据和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

获取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时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确定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与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相同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基于美观数据和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包括:

基于美观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一影响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un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一影响值,a为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总数目,a≥1,β为美观数据中患者的总数目,β>2,pa,b为第b个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高美观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低美观值评分;

基于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模型的第二影响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um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二影响值,γ为实用数据中患者的总数目,ma,c为第c个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回访实用值评分,w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验实用值评分,|ma,c-wa|为ma,c与wa之间差的绝对值,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平均回访实用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高回访实用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低回访实用值评分,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且

基于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θ,ε为预设的权重值。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包括:

通过可塑性牙合垫获取患者上下颌的咬合关系,根据咬合关系调整牙合架上的牙齿模型,得到初始牙齿模型;

通过牙科用模型扫描仪获取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并根据初始牙齿模型中的咬合关系生成初始咬合模型;

通过3d建模软件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得到美学诊断蜡型;

对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得到预备咬合模型,对预备咬合模型和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

通过3d建模软件和美学诊断蜡型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

通过牙科用3d打印机对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3d模型打印,得到临时修复体;

其中,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上颌初始咬合模型和下颌初始咬合模型;

初始牙齿模型包括上颌牙齿咬合模型和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预备咬合模型包括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和第二预备咬合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可塑性牙合垫获取患者上下颌的咬合关系,再根据咬合关系调整牙合架上的牙齿模型,制作初始牙齿咬合模型,并使得牙合架上的初始牙齿模型符合患者的牙齿颌位关系,再利用牙科用模型扫描仪扫描牙合架上的初始牙齿模型,生成初始咬合模型,将初始咬合模型导入3d建模软件中,通过3d建模软件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从而得到美学诊断蜡型,美学设计优选为根据患者的想法与医生的建议共同协商设计,对牙齿进行美学设计与调整牙齿的美观性和所想要使用的材料有关,对牙合架上的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得到预备咬合模型,牙体预备即医生根据通过牙医器械对牙齿模型进行去龋及外形修整,以满足后续的对临时修复体的固定、支持以及美观性的要求,将预备咬合模型通过牙科用模型扫描仪生成数字模型导入3d建模软件中,在3d建模软件中将预备咬合模型的数字模型与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调整一些不合理的模型细节,如颌位关系因牙体预备发生变化等细节,得到最终咬合模型,然后在3d建模软件中根据美学诊断蜡型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调整,即使最终咬合模型符合美学诊断蜡型中的要求,如美观、所用材料等,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最后通过通过牙科用3d打印机对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3d模型打印,得到临时修复体,其中,3d建模软件优选为cad;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上下颌的咬合关系转移到临时修复体上,并预先在建模软件中对临时修复体进行拟合、调整,无需事后对3d打印后的临时修复体进行反复重衬和调改,极大的提高了修复效率与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颌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上颌正常模型、上颌前突模型、上颌后缩模型、上颌牙齿数目异常模型、上颌牙齿形态异常模型、上颌牙齿与牙龈位置异常模型;

下颌初始咬合模型包括下颌正常模型、下颌前突模型、下颌后缩模型、下颌牙齿数目异常模型、下颌牙齿形态异常模型、下颌牙齿与牙龈位置异常模型;

根据3d建模软件,基于预设美学设计模型,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得到美学诊断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咬合模型的种类分为上颌和/或下颌前突或后缩、上颌和/或下颌牙齿数目异常、上颌和/或下颌牙齿形态异常、上颌和/或下颌牙齿与牙龈位置异常,例如“地包天牙形”、“缺牙”、“兔牙”等,有益于针对不同的咬合模型的种类快速规划美学设计,从而根据3d建模软件,基于预设美学设计模型,对初始咬合模型进行美学设计,快速得到美学诊断蜡型,其中,预设美学设计模型可以根据咬合模型的种类进行设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得到预备咬合模型包括:

对所述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第一次牙体预备,得到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其中,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未进行牙体预备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对所述第一预备咬合模型进行第二次牙体预备,得到所述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其中,所述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初始牙齿模型包括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下颌初始牙齿模型;首先,对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第一次牙体预备,第一次牙体预备为对初始牙齿模型中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即根据通过牙医器械对对初始牙齿模型中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进行去龋及外形修整,调整初始牙齿模型中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的美观性,将进行了第一次牙体预备的初始牙齿模型作为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其中,第一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未进行牙体预备的下颌牙齿模型,然后,对第一预备咬合模型进行第二次牙体预备,第二次牙体预备为对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中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进行牙体预备,即根据通过牙医器械对对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中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进行去龋及外形修整,调整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中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的美观性,将进行了第二次牙体预备的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作为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其中,第二预备咬合模型包括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上颌初始牙齿模型和已进行牙体预备过的下颌初始牙齿模型,通过两次牙体预备,提高了后续的修复效率与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预备咬合模型和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包括:

将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与第二预备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第三预备咬合模型;

将第三预备咬合模型与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第一预备咬合模型与第二预备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第三预备咬合模型,将第三预备咬合模型与初始咬合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最终咬合模型,通过两次模型数据拟合,提高了后续牙体的修复效率与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3d建模软件和美学诊断蜡型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包括:

通过3d建模软件,基于美学诊断蜡型的咬合关系和形态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3d建模软件,优选为cad,基于美学诊断蜡型的咬合关系和形态对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提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精度,有益于提高后续牙体的修复效率与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牙体修复体模型,还包括:

获取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和与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对应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建立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

获取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同属于同一模型种类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建立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

获取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的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对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中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

获取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根据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确定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所对应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

获取当前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根据3d建模软件、当前患者的美学诊断蜡型以及当前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所对应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对当前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当前患者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获取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步骤包括有:首先,根据预设渠道或实际患牙诊治过程获取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和与不同患者的初始咬合模型的模型种类对应的牙体修复体模型,通过预设的数据库整合软件,建立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其中,不同的模型种类例如有“地包天牙形”模型种类、“缺牙”模型种类、“兔牙”模型种类等,然后,根据在同一模型种类下对应多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原则对数据库中的患者-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进行相应调整,建立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其中,相应调整具体为根据不同模型种类对牙体修复体进行具体划分与数据库板块设计等,即属于同一模型种类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划分到同属模型种类下的数据库中,当有患者前来就诊时,先根据患者的颌位关系建立初始咬合模型,然后根据该初始咬合模型的种类调出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对应该初始咬合模型种类的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供患者选择,选出符合患者当前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其中,符合患者当前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数量不止一个,将所有患者当前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进行模型拟合,最终确定完美符合患者当前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即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明确了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获取步骤后,当有患者前来就诊时,根据上述获取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步骤获取该患者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并获取该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该患者的美学诊断蜡型(即患者牙齿的美学诊断蜡型),最后,根据该患者的大众最优牙体修复体模型、美学诊断蜡型对该患者的最终咬合模型进行模型调整,得到在不影响可靠性的同时更符合患者审美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患者能够在牙体修复体模型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提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精确度和修复的质量,有益于提升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牙体修复体模型中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的第一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数据,美观数据包括:通过在线数据调研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值评分;

通过预设的第二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数据,实用数据包括:通过实验和回访数据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值评分;

基于美观数据和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

获取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时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确定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与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相同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上述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预设的第一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数据,美观数据包括:通过在线数据调研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值评分,通过预设的第二获取路径获取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数据,实用数据包括:通过实验和回访数据获取大量不同患者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用值评分,基于美观数据和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获取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时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确定当前患者浏览模型种类-牙体修复体模型数据库中与符合当前患者需求的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相同的牙体修复体模型;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患者能够在牙体修复体模型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提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精确度和修复的质量,有益于提升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美观数据和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包括:

基于美观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一影响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un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一影响值,a为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总数目,a≥1,β为美观数据中患者的总数目,β>2,pa,b为第b个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高美观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低美观值评分;

基于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模型的第二影响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um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二影响值,γ为实用数据中患者的总数目,ma,c为第c个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回访实用值评分,w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实验实用值评分,|ma,c-wa|为ma,c与wa之间差的绝对值,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平均回访实用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高回访实用值评分,为不同患者对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最低回访实用值评分,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且

基于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a为第a个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θ,ε为预设的权重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基于美观数据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第一影响值,第一影响值为不同患者对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美观度上的评价,基于实用数据计算牙体修复模型的第二影响值,第二影响值为不同患者对牙体修复体模型所打印出的临时修复体的实用性上的评价以及实验中实验人员对不同牙体修复体模型所打印出的临时修复体的实用性上的评价,基于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计算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综合美观与实用性两个方面的要素,计算出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功能值则体现了牙体修复体模型在患者心中的价值,不过并不以功能值的高低评判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好坏,功能值用于评定患者对牙体修复体模型的感官,即若某患者对l牙体修复体模型感兴趣,l牙体修复体模型的功能值为x,那么这名患者对所有功能值为x的牙体修复体模型感兴趣的可能性极高,则自动判定这名患者对所有功能值为x的牙体修复体模型都感兴趣,使患者能够在牙体修复体模型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提高牙体修复体模型的精确度和修复的质量,有益于提升患者的主观感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