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89783发布日期:2022-03-02 02:2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教育平台用户管理领域,涉及到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争相涌入大众视野。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不仅突破传统的约束,并且利用网络课程教学优势和便捷有效提高用户的职业技能,进而促进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3.目前,现有的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由于用户购买报考项目课程时间不同,使得在线教育平台基本采用用户自主管理方式,即用户自行安排报考项目课程学习规划,但存在部分用户因自律性较差导致报考项目课程学习进度慢的问题,从而影响后期用户的报考项目课程学习效率,使得无法满足用户的报考项目基本学习需求,导致用户在报考项目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4.现有的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平台中用户只能查看自身报考项目课程学习进度,无法查看对应报考项目的其他用户课程学习进度和学习掌握度,导致用户不能准确地了解自身与其他用户的课程学习差距,从而使得用户无法及时调整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安排,进而造成后期用户缺乏对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上进能力和积极性;
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其中各报考项目分别设有各自对应的编号,各报考项目的编号分别为1,2,...,i,...,n;
9.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
10.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
11.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12.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
13.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
14.综合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进行对比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包括:
16.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的购买课程信息,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
17.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按照课程购买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并按照设定人数对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进行分组;
18.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标记为a
ijbf
,其中j=1,2,...,m,f=1,2,...,r。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分析方式为:
20.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标记为x
ijbf

21.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x
ijbf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已学习章节进度p
ijbf
,其中x

总ai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总课程章节数;
22.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其中表示为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下取整数。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具体包括:
24.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与对应报考项目中对应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进行对比,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
25.若在线教育平台内某报考项目的某群组中某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小于零,表明该报考项目的该群组中该用户的学习进度不达标;
26.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学习进度不达标的各用户,并通知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学习进度不达标的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
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包括:
28.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其中学习行为参数分别包括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切屏次数、切屏时长;
29.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切屏次数、切屏时长分别标记为t
ijbfcv
、y
ijbfcv
、t

ijbfcv
,其中v=1,2,...,u;
30.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t
ijbfcv
、切屏次数y
ijbfcv
、切屏时长t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ξ
ijbfcv
,其中α、β、δ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影响因子,t
icv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章节课程的设定学习时长,t


表示为课程章节学习中预设休息时长。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具体获取方式为:
32.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各次快进时长,得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总快进时长t

ijb′
fc′v;
33.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各次回放时长,得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总回放时长t

ijb″
fc″v;
34.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t
ijbfcv
=t
icv-t

ijb′
fc′v+t

ijb″
fc″v。
3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包括:
36.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标记为z

ijbfcv
;其中v=1,2,...,u;
37.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z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率k

ijbfcv
,其中z
icv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章节课程的设定习题数量;
38.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标记为z

ijbfcv

39.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z

ijbfcv

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率k

ijbfcv

40.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θ
ijbfcv
=μ1*k

ijbfcv
+μ2*k

ijbfcv
,其中μ1、μ2分别表示为章节课程习题完成率、章节课程习题完成正确率对应的影响权重系数。
4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分析方式为:
42.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ξ
ijbfcv
、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θ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ψ
ijbf
,其中λ1、λ2分别表示为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影响权重因子。
4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系统,包括:
44.用户购买课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
45.用户账号分组统计模块,用于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
46.群组学习课程进度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
47.群组用户学习进度对比模块,用于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48.用户学习行为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
49.用户习题完成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
50.用户课程学习掌握度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进行对比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
5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
5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
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分组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从而实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学习进度统一性,避免部分用户因自律性较差导致报考项目课程学习进度慢的问题,进而提高用户的报考项目课程学习效率,满足用户的报考项目基本学习需求,确保用户在报考项目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成绩。
5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和习题完成数据,综合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并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排列显示,从而直观地展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的报考项目课程学习掌握度,能够让用户准确地了解自身与其他用户的课程学习差距,进而能够及时调整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安排,促进后期用户对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上进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附图说明
5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6.图1为本发明的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流程图;
57.图2为本发明的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9.本技术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具有促进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的特点。
60.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1.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步骤s1,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其中各报考项目分别设有各自对应的编号,各报考项目的编号分别为1,2,...,i,...,n。
63.例如,上述各报考项目分别包括医疗类职业技能、建筑类职业技能、教育类职业技能、机械类职业技能、烹饪类职业技能、旅游类职业技能、航空类职业技能、军事类职业技
能。
64.步骤s2,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
65.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包括:
66.s21、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的购买课程信息,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
67.s22、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按照课程购买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并按照设定人数对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进行分组;
68.s23、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标记为a
ijbf
,其中j=1,2,...,m,f=1,2,...,r。
69.步骤s3,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
7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分析方式为:
71.s31、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标记为x
ijbf

72.s32、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x
ijbf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已学习章节进度p
ijbf
,其中x

总ai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总课程章节数;
73.s33、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其中表示为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下取整数。
74.步骤s4,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75.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具体包括:
76.s41、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与对应报考项目中对应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进行对比,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
77.s42、若在线教育平台内某报考项目的某群组中某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小于零,表明该报考项目的该群组中该用户的学习进度不达标;
78.s43、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学习进度不达标的各用户,并通知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学习进度不达标的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79.参见上文的说明,本发明通过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分组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从而实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学习进度统一性,避免部分用户因自律性较差导致报考项目课程学习进度慢的问题,进而提高用户的报考项目课程学习效率,满足用户的报考项目基本学习需求,确保用户在报考项目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成绩。
80.步骤s5,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
81.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包括:
82.s51、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其中学习行为参数分别包括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切屏次数、切屏时长;
83.s52、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切屏次数、切屏时长分别标记为t
ijbfcv
、y
ijbfcv
、t

ijbfcv
,其中v=1,2,...,u;
84.s53、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t
ijbfcv
、切屏次数y
ijbfcv
、切屏时长t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ξ
ijbfcv
,其中α、β、δ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影响因子,t
icv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章节课程的设定学习时长,t


表示为课程章节学习中预设休息时长。
85.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具体获取方式为:
86.s511、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各次快进时长,得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总快进时长t

ijb′
fc′v;
87.s512、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各次回放时长,得到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总回放时长t

ijb″
fc″v;
88.s513、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课程学习有效时长t
ijbfcv
=t
icv-t

ijb′
fc′v+t

ijb″
fc″v。
89.步骤s6,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
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
9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包括:
91.s61、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标记为z

ijbfcv
;其中v=1,2,...,u;
92.s62、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z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率k

ijbfcv
,其中z
icv
表示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章节课程的设定习题数量;
93.s63、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标记为z

ijbfcv

94.s64、将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数z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正确率k

ijbfcv

95.s65、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θ
ijbfcv
=μ1*k

ijbfcv
+μ2*k

ijbfcv
,其中μ1、μ2分别表示为章节课程习题完成率、章节课程习题完成正确率对应的影响权重系数。
96.步骤s7,综合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进行对比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
9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分析方式为:
98.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ξ
ijbfcv
、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θ
ijbfcv
代入公式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ψ
ijbf
,其中λ1、λ2分别表示为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影响权重因子。
99.其中,所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对比排列,并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排列显示。
100.参见上文的说明,本发明通过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和习题完成数据,综合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
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并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排列显示,从而直观地展示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的报考项目课程学习掌握度,能够让用户准确地了解自身与其他用户的课程学习差距,进而能够及时调整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安排,促进后期用户对报考项目课程的学习上进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101.本技术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系统,具有促进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的特点。
102.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03.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系统,包括:
104.用户购买课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用户账号购买的报考项目课程,统计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
105.用户账号分组统计模块,用于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用户账号对应的课程购买时间,按照设定分组规则分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账号;
106.群组学习课程进度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已学习课程章节数,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中各群组的平均用户课程章节学习进度;
107.群组用户学习进度对比模块,用于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章节学习进度差值,并通知各用户进行对应课程章节进度的催进学习;
108.用户学习行为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学习行为参数,得到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学习态度指数;
109.用户习题完成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在各章节课程学习中习题完成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各章节课程习题学习完成指数;
110.用户课程学习掌握度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将在线教育平台内各报考项目的各群组中各用户的课程学习掌握度系数进行对比排列,并依次进行显示。
111.本技术目的三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促进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的特点。
112.本技术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13.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管理方法。
114.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