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及园区应急联动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9406发布日期:2022-05-18 08: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北斗、gps定位系统,获取多个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全部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存储于gis系统中;2)选取其中一个建筑物,获得该建筑物的建筑结构,通过建模软件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对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bim建筑信息模型传输、存储于gis系统中;3)将步骤2)选取的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内根据需求布置若干定位基站,将定位基站的楼层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并存储于gis系统中;4)重复步骤2)、步骤3)的过程,将全部建筑物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和定位基站的楼层信息、定位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存储于gis系统中;5)为每位进入园区的人员配发定位标签,并将定位标签的编号与人员信息对应存储;6)当其中一个建筑物发生灾害且应急物资、应急人员到达园区后,获取gis系统存储发送的发生灾害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到达该建筑物的导航路线,根据导航路线到达发生灾害建筑物;7)定位基站接收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定位基站将定位信号传输至gis系统,gis系统确定发生灾害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及人员所在区域位置;8)根据步骤7)获得的发生灾害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信息、人员所在区域位置信息,以及建筑物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定点向发生灾害建筑物内的人员投放应急物资、应急人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内根据需求布置若干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将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楼层信息、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存储于gis系统中;所述定位标签的形态包括为工牌、安全帽、腕表等,定位标签周期性的向各个定位基站发送上行uwb定位脉冲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还包括:为每位进入园区的人员配发定位标签并采集人员面部信息,将定位标签的编号、人员面部信息与人员信息对应存储并形成人员信息总数据库,人员信息总数据库存储至gis系统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为每个应急物资、每个应急人员配发定位标签,通过定位基站确定每个应急物资、每个应急人员在应急过程中的实时位置,确定应急物资、应急人员的救灾到位情况。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建筑物的进出口处设置进出监控摄像头;步骤5)中还包括:建筑物的进出口处的进出监控摄像头采集进出建筑物的人员的面部信息,并将采集的面部信息传输至gis系统中;gis系统将进出监控摄像头采集的面部信息与人员信息总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从人员信息总数据库中找出与进出监控摄像头采集的面部信息对应的定位标签的编号、人员信息并将其汇总形成建筑物内人员信息数据库;步骤7)的过程具体包括:7-1)定位基站实时接收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并将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
发送至gis系统;7-2)gis系统接收定位基站传输的人员定位位置信息后,根据人员定位位置信息中的定位标签的编号,在步骤5)中得到的定位标签与人员信息的对应存储信息中对比查找,以此获取接收的全部定位标签对应的人员信息数据一;将人员信息数据一及其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发送至现场救灾指挥处;7-3)将步骤7-2)中获取的人员信息数据一与建筑物内人员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在建筑物内且定位基站未接收到定位信息的人员并形成人员信息数据二;7-4)通过在人员信息总数据库内查找,找到人员信息数据二中包含人员的面部信息;7-5)在全部的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中识别步骤7-4)找到的面部信息;在其中一个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中识别出人员信息数据二中某一人员后,发送该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信息至现场救灾指挥处;7-6)重复步骤7-5)的过程,直至找到人员信息数据二中所包含的全部人员;步骤8)中,在接收人员信息数据一及其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后,进行先期的应急物资、应急人员的分配拨付工作;在分批次接收到人员信息数据二中所包含的人员的位置信息后,对应急物资、应急人员进行后期的分批次分配拨付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的过程包括:7-7)建筑物内定位基站接收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的方式为实时接收,定位基站实时接收各定位标签发送的定位信号并将接收的定位信号发送至gis系统;7-8)gis系统实时接收其中一个建筑物中的其中一个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后,根据此定位标签的编号,在人员信息总数据库内找到此定位标签对应的人员信息、该人员的面部特征;将此定位标签对应的人员信息、该人员的面部特征、此定位标签的实时位置信息对应存储至建筑物内人员位置信息库中;7-9)重复步骤7-8)的过程,直至步骤7-8)中的建筑物内的全部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存储完毕;7-10)重复步骤7-8)至步骤7-9)的过程,直至园区内全部建筑物内的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存储完毕;步骤8)中,当其中一个建筑物发生灾害时,gis系统向现场救灾指挥处发送发生灾害建筑物的建筑物内人员位置信息库,现场救灾指挥处根据建筑物内人员位置信息库的信息,获得的发生灾害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信息、人员所在区域位置信息,定点向发生灾害建筑物内的人员投放应急物资、应急人员。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8)中还包括以下步骤:7-8-1)当其中一个建筑物β中的定位标签α在预定的周期t内没有发送定位信号且定位标签α前一个周期t-1内发送的定位信号的位置在建筑物β内时,gis系统在人员信息总数据库内找到定位标签α对应的人员x的人员信息、人员x的面部特征;7-8-2)gis系统实时获取建筑物β内的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实时视频,在获取的实时视频中识别人员x的面部特征,当在其中一个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ε拍摄的实时视频中成功识别人员x的面部特征时,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ε在gis系统所存储的位置信息定义为
定位标签α在周期t的位置信息,并将此位置信息存储至建筑物内人员位置信息库。7.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的园区应急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定位基站、若干定位标签、poe交换机、gis系统和应用端;所述gis系统存储园区内全部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全部建筑物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定位基站分别设置于园区内的各个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内,全部定位基站分别通过poe交换机与gis系统的输入端进行数据传输;定位标签周期性的向定位基站发送上行定位信号,定位基站将定位信号发送至gis系统,gis系统接收定位基站发送的定位信号并进行存储;所述gis系统的输出端将数据传输至应用端。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园区应急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若干进出监控摄像头;所述进出监控摄像头分别设置于园区内各个建筑物的进出口处;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园区内的各个的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内,同一建筑物且同一楼层内的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分散布置;所述进出监控摄像头、应急视频监控摄像头通过poe交换机与gi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园区应急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is系统包括iot定位平台,定位基站通过poe交换机与iot定位平台进行数据传输,iot定位平台对接收的位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所述定位标签的形态包括为工牌、安全帽、腕表等。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园区应急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北斗、GPS定位系统,获取多个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全部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信息存储于GIS系统中;2)选取其中一个建筑物,获得该建筑物的建筑结构,通过建模软件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对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BIM建筑信息模型传输、存储于GIS系统中;3)将步骤2)选取的建筑物的各个楼层内根据需求布置若干定位基站,将定位基站的楼层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并存储于GIS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地理信息、BIM建筑信息、UWB定位技术的结合,实现宏观范围、微观视域的资源应急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资源调度。急联动资源调度。


技术研发人员:路卫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