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及触控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28011发布日期:2022-04-13 15: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及触控定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对设备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
3.现有的触摸屏大多为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控装置判断感应点是否被触控的方式为检测所述感应点的感应量,其中感应量为电容变化量,且能够以该感应点触控前后的电压变化量表示,当按压该电容式触摸屏时,在x轴和y轴方向的扫描线上电后被触控到的点所在的x轴扫描线和y轴扫描线就会各出现一个正的感应峰值,而出现感应峰值的地方就是被按压到的位置。在触摸屏系统中,在得到一帧时间内的感应(diff)数据后需要快速获取按压的峰值区域,从而定位触控区域。
4.现有技术中,确定按压的峰值区域需要通过触控装置对触摸屏上的所有感应点(sensor)按行和列逐个搜索并查找满足感应大于预定阈值并且大于相邻感应点的位置,耗费时间较长,搜索的特征较为单一,轮廓信息不好获取,数字电路硬件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定位方法,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峰值区域。
6.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感应数据组,所述感应数据组包括成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应数据;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所述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以及根据各个所述峰值感应点来确定触控轨迹。
7.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
8.可选地,所述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的步骤包括:分别遍历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将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且大于与其相邻的感应数据的投影点确定为所述投影峰值点。
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所述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行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一备选通道;在所述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列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二备选通道;获得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所述第一备选通道和所述第二
备选通道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以及将所述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中的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确定为所述实际的峰值感应点。
1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行宽;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列宽;以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为中心,并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的行宽和列宽在所述感应量数据组中对应的感应数据确定第一峰值区域;以及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
11.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将所述边界沿靠近所述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大于所述设定阈值;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
12.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区域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将所述边界沿背离所述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小于所述设定阈值;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感应数据组,所述感应数据组包括成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应数据;投影模块,用于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所述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以及根据各个所述峰值感应点来确定触控轨迹。
14.可选地,所述定位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区域面积。
15.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配置为:分别遍历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将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且大于与其相邻的感应数据的投影点确定为所述投影峰值点。
16.可选地,所述定位模块配置为:在所述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行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一备选通道;在所述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列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二备选通道;获得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所述第一备选通道和所述第二备选通道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以及将所述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中的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确定为所述实际的峰值感应点。
17.可选地,定位模块还配置为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一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行宽;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列宽;以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为中心,并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的行宽和列宽在所述感应量数据组中对应的感应数据确定第一峰值区域;以及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
18.可选地,所述定位模块还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以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将所述边界沿靠近所述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大于所述设定阈值;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
19.可选地,所述定位模块还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以对所述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将所述边界沿背离所述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小于所述设定阈值;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触摸屏和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屏用于接收触控动作;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触控动作执行如上述所述的触控定位方法。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触控定位方法。
22.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定位方法和触控装置,在获取到一帧时间内的感应数据组后,将二维的感应数据投影成一维的投影数据,确定投影峰值点后再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和第二方向投影区与感应数据组的投影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扫描时间短,可以快速定位触控区域。
2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在第一方向投影区和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预定阈值的个数确定其行宽和列宽,从而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第一峰值区域,再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确定峰值感应区域即触控区域,使得触控区域的轮廓获取简单,触控区域的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25.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触控装置示意图。
2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流程图。
2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一。
28.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二。
2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三。
30.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四。
31.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或者模块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33.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可包括单个或多个组合的硬件电路、可编程电路、状态机电路和/或能存储由可编程电路执行的指令的元件。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直接耦合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合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34.同时,在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35.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控装置示意图。参照图1,触控装置包括触控感应单元,触控感应单元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线11、多条第二感应线12、前端电路13和触控传感器14。多条第一感应线11与多条第二感应线12彼此绝缘且相互交叉形成多个感应点15,多条第一感应线11相互平行并以第一方向延伸(如x方向),多条第二感应线12相互平行并以第二方向延伸(如y方向)。多条第一感应线11与前端电路13电连接,前端电路13与触控传感器14电连接。
37.当按压触摸屏时,被触控到的感应点15对应的感应电容就会发生变化,前端电路13可以获取触碰到的感应点15的感应数据。触控传感器14以特定的扫描顺序取得各感应点15的感应数据,并且找出感应数据大于预定阈值的多个感应点,接着,触控传感器14再以特定扫描顺序全屏扫描将感应大于预定阈值的感应点15与其邻近的多个感应点15的感应数据相比较判断峰值感应。
3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一组感应数据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3-附图6使用的是同一组感应数据,该感应数据组为一帧时间内的感应数据,共有32行,18列。
39.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一;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三;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示意图之四。
40.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定位方法包括:
41.s1:获取感应数据组,感应数据组包括成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应数据;
42.s2:将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20;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30;
43.s3:分别获取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
44.s4: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以及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来确定触控轨迹。
45.进一步的,步骤s2:将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20;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30,其中投影的实现可以通过纯软件程序实现,具体程序如下:
[0046][0047][0048]
上述程序中,int16是数据的宽度,xn是x轴方向投影,yn是y轴方向投影,diff是感应量,diff[32][18]是一帧感应量数据32行*18列,memcpy是内存拷贝,for(int i=0;i<
32;i++)是按行寻找,yn[i]=diff[i][0]是y轴投影初值,for(int j=0;j<18;j++){if(diff[i][j]>yn[i]){yn[i]=diff[i][j]是18次走完投影一行,if(diff[i][j]>xn[j]){

xn[j]=diff[i][j];}是x轴走完投影一行。
[0049]
进一步的,步骤s2:将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20;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30,其中投影的实现可以通过alu加速器配合软件程序实现,具体公式如下:
[0050]
xn=(x
1 x2…
x
n-1 xn)
[0051]
b=(diff[m][0] diff[m][1]...diff[m][n-2] diff[m][n-1])
[0052]
xn=((max(x1,diff[m][0]) max(x2,diff[m][1])...max(x
n-1
,diff[m][n-2]) max(xn,diff[m][n-1])))
[0053]
yn=(y
1 y2…ym-1 ym)
[0054]
b=(diff[0][n] diff[1][n]

diff[m-2][n] diff[m-1][n])
[0055]
yn=((max(y1,diff[0][n]) max(y2,diff[1][n])...max(y
n-1
,diff[m-2][n]) max(yn,diff[m-2][n])))
[0056]
alu例如为ic的计算加速器模块,是可以实现多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组合逻辑电路。上述公式中xn是x轴方向投影,yn是y轴方向投影,m为全屏感应最大行数,n为全屏感应最大列数,n为正整数,xn’/yn’为alu微算子计算列/行感应数据的最大值,b为感应量集合,经过m+n次的alu运算即可得到x轴方向的投影和y轴方向的投影,形成如图3-图6所示的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
[0057]
进一步的,步骤s3:分别获取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的步骤包括:
[0058]
分别遍历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将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本实施例的设定阈值以150为例),且大于与其相邻的感应数据的投影点确定为投影峰值点。图3-图6中虚线椭圆圈起来的数据所在的点即为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上的投影峰值点,投影峰值点的获取可以通过alu算法。
[0059]
进一步的,步骤s4: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的步骤包括:在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至少一个第一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行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一备选通道;在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至少一个第二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列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二备选通道;获得感应数据组中第一备选通道和第二备选通道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以及将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中的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确定为实际的峰值感应点。
[0060]
参照图5,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第一峰值感应点上的感应数据737、767、800、879、807所在的行为第一备选通道,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第二峰值感应点上的感应数据807、767、879、800所在的列作为第二备选通道,感应数据737所在的第一备选通道与第二备选通道相交得到了交点r(1,1)、g(1,2)、g(1,3)、g(1,4),之后判断交点r(1,1)、g(1,2)、g(1,3)、g(1,1)和预定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方式不限,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或者alu算法,通过判断只有交点r(1,1)上的感应数据大于预定阈值,那么交点r(1,1)就是实际的峰值感应点,而
交点g(1,2)、g(1,3)、g(1,1)上的感应数据小于预定阈值,那么g(1,2)、g(1,3)、g(1,4)即为本领域所述的鬼点,需要滤除。图5为了显示清晰,仅示出部分交点,实际判断过程中,需要获取所有第一备选通道与第二备选通道的交点,再将所有交点上的感应数据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然后滤除小于预定阈值的感应数据所在的点。
[006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定位方法,在获取到一帧时间内的感应数据后,将二维的感应数据投影成一维的投影数据,确定投影峰值点后再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与感应数据组的投影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扫描时间短,可以快速定位触控区域。
[0062]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定位方法,还可以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
[0063]
进一步的,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行宽;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列宽;以各个峰值感应点为中心,并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的行宽和列宽在感应量数据组中对应的感应数据确定第一峰值区域;以及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所述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其中,投影峰值点及其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所在的区域为投影峰值区域。
[0064]
参照图5,以实际的峰值感应点上的感应数据807为例,它在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投影峰值区域为yp5,投影峰值807前面有一个大于预定阈值的数据379,后面有一个大于预定阈值的数据499,它在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807的投影区域为xp1,它前面有两个大于预定阈值的数据169、567,它后面有两个大于预定阈值的数据790、346,由此可以确定该峰值感应点的行宽为前1后1,列宽为前2后2。yp1-yp4为第一投影区20的投影峰值区域,xp2-xp4为第二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区域,不过如果该投影峰值前后的感应数据为其他的投影峰值,则自动截止不再计算。之后以感应数据807所在的实际峰值感应点为中心,根据该峰值感应点的行宽和列宽在感应数据组中对应的感应数据即可确定感应数据807所在的峰值感应点的第一峰值区域,具体对应关系是以感应数据807为中心,将感应数据807所在行及其前面一行和后面一行与感应数据807所在列及其前面两列和后面两列的重叠区域确定为该峰值感应点的第一峰值区域,即图6中的gp5。同理可以确定其他峰值感应点的第一峰值区域gp1-gp4,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感应数据组中同一列或者同一行上可能有两个以上的峰值点,投影时出现影子覆盖,使得其行宽或者列宽出现偏差,所以得到的第一峰值区域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所以需要对其边缘进行优化以得到实际的峰值感应区域。
[0065]
进一步的,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的步骤包括:将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边界沿靠近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该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则该感应数据所在的位置的边界即为该方向的边界;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将边界沿背离所述峰
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小于设定阈值,则该感应数据的所在位置的前一位置的边界的即为该方向的边界;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峰值感应区域。
[0066]
参照图6,第一峰值区域gp1、gp5、gp3都需要对边缘进行优化,其中gp1、gp5存在箭头的边界需要向靠近峰值感应点的方向,即向箭头指向的方向搜索,直到该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将其所在位置的边界确定为gp1、gp5真正的边界;gp3存在箭头的边界需要向背离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的移动,即箭头指向的方向,直到该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小于设定阈值,将其所在位置的前一位置的边界确定为gp3真正的边界。
[006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定位方法,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在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预定阈值的个数确定其行宽和列宽,从而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第一峰值区域,再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确定峰值感应区域即触控区域,使得触控区域的轮廓获取简单,触控区域的定位准确。
[006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包括:
[0069]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感应数据组,感应数据组包括成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应数据;
[0070]
投影模块,用于将感应数据组中每一行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一坐标轴以形成第一方向投影区20;将所述感应数据组中每一列的最大感应数据分别投影到第二坐标轴以形成第二方向投影区30;;
[0071]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
[0072]
定位模块,同于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以及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来确定触控轨迹。
[0073]
进一步的,投影模块可以通过纯软件程序、alu加速器配合软件实现投影,具体程序或公式见上述触控定位方法,在此不在一一赘述。
[0074]
进一步的,计算模块配置为:分别遍历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将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本实施例的设定阈值以150为例),且大于与其相邻的感应数据的投影点确定为投影峰值点。上述计算可以采用例如alu算法完成,算法程序可以置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0075]
进一步的,定位模块配置为: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以及感应数据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的步骤包括:在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至少一个第一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行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一备选通道;在感应数据组中分别将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至少一个第二峰值感应点对应的一列感应数据确定为第二备选通道;获得感应数据组中第一备选通道和第二备选通道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以及将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中的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确定为实际的峰值感应点,并且将交点位置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点中的感应数据小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滤除。
[007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投影模块在获取到一帧时间内的感应数据后,将二维的感应数据投影成一维的投影数据,计算模块确定投影峰值点后,定位模块再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与感应数据组的投影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
点,扫描时间短,可以快速定位触控区域。
[0077]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装置,定位模块还可以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
[0078]
进一步的,定位模块还配置为: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第一方向投影区20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行宽;分别获取各个峰值感应点在所述第二方向投影区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的个数作为列宽;以各个峰值感应点为中心,并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的行宽和列宽在感应量数据组中对应的感应数据确定第一峰值区域;以及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优化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峰值感应区域。其中,投影峰值点及其前后大于设定阈值的感应点所在的区域为投影峰值区域。
[0079]
进一步的,定位模块还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以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将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小于设定阈值,则将边界沿靠近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该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大于设定阈值,则该感应数据所在的位置的边界即为该方向的边界;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所述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所述峰值感应区域。将所述第一峰值区域上的一个边界的感应数据与设定够阈值进行比较,若边界上的感应数据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将边界沿背离所述峰值感应点的方向移动,直到边界中出现至少一个感应数据小于设定阈值,则该感应数据的所在位置的前一位置的边界的即为该方向的边界;重复上述的比较,直至第一峰值区域的四个边界均被调整;以及将调整之后的四个边界确定的区域设置为最终的峰值感应区域。
[008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定位模块根据各个峰值感应点在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的投影峰值点前后大于预定阈值的个数确定其行宽和列宽,从而确定各个峰值感应点所处位置的第一峰值区域,再对第一峰值区域边缘进行优化,确定峰值感应区域即触控区域,使得触控区域的轮廓获取简单,触控区域的定位准确。
[008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触摸屏和控制器,其中,触摸屏用于接收触控动作;控制器用于基于触控动作执行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
[008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通过控制器执行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将二维的感应数据投影成一维的投影数据,确定投影峰值点后再根据第一方向投影区20和第二方向投影区30与感应数据组的投影对应关系确定实际的峰值感应点,扫描使用的时间短,可以快速定位触控区域。
[008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实施例的触控定位方法。
[0084]
具体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8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实施例的应用程序,可以快速准确定位触控区域。
[0086]
应当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中使用的与电路运行相关的词语“期间”、“当”和“当
……
时”不是表示在启动动作开始时立即发生的动作的严格术语,而是在其与启动动作所发起的反应动作(reaction)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小的但是合理的一个或多个延迟,例如各种传输延迟等。本文中使用词语“大约”或者“基本上”意指要素值
(element)具有预期接近所声明的值或位置的参数。然而,如本领域所周知的,总是存在微小的偏差使得该值或位置难以严格为所声明的值。本领域已恰当的确定了,至少百分之十(10%)(对于半导体掺杂浓度,至少百分之二十(20%))的偏差是偏离所描述的准确的理想目标的合理偏差。当结合信号状态使用时,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或逻辑状态(例如“1”或“0”)取决于使用正逻辑还是负逻辑。
[0087]
本文中描述的方法中的多个步骤,除非特意指出,仅仅作为示例而非意指严格限制步骤的先后顺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艺条件改变多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本文中描述的产品中的部件的数,除非特意指出,仅仅作为示例而非意指严格限定该数的数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要求改变数的数值。
[0088]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