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布线结构、信号传输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9418发布日期:2021-12-17 22:5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电路布线结构、信号传输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布线结构、信号传输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信号传输电路中,一般采用主端和从端来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主端为信号发送端,一般具有一个端口,从端口为信号接收端,一般具有多个端口。在采用主端端口向从端的多个端口进行信号传输时,如果传输距离过长,则会存在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例如100mhz的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时,会存在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般通过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来增强驱动力,从而解决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
3.然而,设置信号传输驱动器势必会增大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面积,增加硬件成本,且信号传输驱动器普遍价格较高,在量产时,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路布线结构,应用于信号传输电路,该电路布线结构将主干传输线、多个分支传输线、信号输入引脚以及多个信号输出引脚按照特定布线结构进行连接,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减小占用pcb面积,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省成本。
6.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号传输电路。
7.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路布线结构,应用于信号传输电路,该结构包括:主干传输线和多个分支传输线;所述主干传输线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多个所述分支传输线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干传输线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将主干传输线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支传输线包括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多个不同的所述信号输出引脚包括第一至第四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四信号输出引脚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主干传输线的输出
端,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主干传输线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三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引脚之间,所述第三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三信号输出引脚之间,所述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信号输出引脚。通过采用这样的菊花链电路布线结构,无需增加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时极大节省生产成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入引脚为mpeg_clk;所述第一信号输出引脚为tsin_b_clk;所述第二信号输出引脚为tsin_c_clk;所述第三信号输出引脚为tsin_d_clk;所述第四信号输出引脚为tsin_a_clk。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干传输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及第四分支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第三分支传输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所述第四分支传输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值,所述第四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及所述第五预设值。通过控制主干传输线长度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长度,可以解决高频率信号长距离传输存在的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及稳定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4英寸;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2英寸;所述第三预设值为0.3英寸;所述第四预设值为0.4英寸;所述第五预设值为0.2英寸。通过设定五个预设值,将主干传输线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信号的快速稳定传输,从而,解决高频信号,如100mhz信号长距离传输存在的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及稳定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布线结构还包括:第一电阻,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入引脚及所述主干传输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输入引脚的内阻之和等于所述主干传输线的内阻。第一电阻可根据信号输入引脚的内阻进行调节,使得第一电阻与输入引脚的内阻的串联阻抗与主干传输线的内阻相匹配,从而,保证信号正常传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干传输线的内阻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支传输线的内阻相同。从而,保证信号长距离的正常传输。
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该电路包括上述电路布线结构。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电路,将主干传输线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的信号传输电路。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将主干传输线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
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输电路的框图;
25.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7.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该电路布线结构应用于信号传输电路,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1包括主干传输线tl1和多个分支传输线11,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相连,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由此,采用这样的菊花链电路布线结构,使主干传输线tl1、分支传输线11、信号输入引脚以及信号输出引脚按照特定的布线结构进行连接,从而,无需增加信号传输驱动器,实现信号的传输。
28.在实施例中,信号如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等经信号输入引脚如mpeg_clk输入,经信号输入引脚传输至主干传输线tl1,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与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输入端相连,信号经主干传输线tl1传输至分支传输线11的输入端,经分支传输线11传输至与分支传输线11对应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2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1,将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1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分支传输线11包括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包括第一至第四信号输出引脚,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一一对应与第一至第四信号输出引脚相连。在信号,如电流信号或者电压信号等输入时,信号经主干传输线tl1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出端传输至一一对应的第一至第四信号输出引脚,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输入端连接于主干传输线
tl1的输出端,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信号输出引脚,如tsin_b_clk;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输入端连接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及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信号输出引脚,如tsin_c_clk;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输出端及第二信号输出引脚tsin_c_clk之间,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信号输出引脚,如tsin_d_clk;第四分支传输线tl4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输出端及第三信号输出引脚tsin_d_clk之间,第四分支传输线tl4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信号输出引脚,如tsin_a_clk。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和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输入端与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分支传输线tl4的输入端与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输出端连接,相较于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输入端都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连接,采用这样的菊花链电路布线结构,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干传输线tl1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长度是在预设值范围内的,即,主干传输线tl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第四分支传输线tl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大于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及第五预设值。通过采用菊花链电路布线结构,并控制主干传输线tl1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相应的预设值,从而,解决高频信号长距离传输存在的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实现信号的快速稳定传输。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干传输线和多个分支传输线的长度控制表。
34.表1
[0035][0036]
即,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为但不限于4英寸;第二预设值为但不限于0.2英寸;第三预设值为但不限于0.3英寸;第四预设值为但不限于0.4英寸;第五预设值为但不限于0.2英寸。将主干传输线tl1的长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如3.4英寸;将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长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长度为0.141英寸;将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长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如0.233英寸;将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长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如0.328英寸;将第四分支传输线tl4控制在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如第四分支传输线tl4的长度为0.100英寸。通过设定五个预设值,将主干传输线tl1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
而,解决高频信号长距离传输存在的上升沿缓慢以及反射等问题,实现信号正常、快速及稳定的传输。
[0037]
在具体实施例中,主干传输线tl1以及多个分支传输线11,如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信号传输时间可由自身的长度确定,如主干传输线tl1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但不限于485.923ps;第一分支传输线tl11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但不限于20.151ps,第二分支传输线tl2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但不限于33.300ps,第三分支传输线tl3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但不限于46.877ps,第四分支传输线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但不限于14.292ps,通过确定主干传输线tl1以及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信号传输时间,可以保证输出幅值,在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后,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路布线结构1还包括第一电阻r3,第一电阻r3设置在信号输入引脚mpeg_clk及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之间,第一电阻r3与信号输入引脚mpeg_clk的内阻之和等于主干传输线tl1的内阻。具体来说,第一电阻r3可根据输入引脚mpeg_clk的内阻进行调节,使得第一电阻r3与输入引脚mpeg_clk的内阻的串联阻抗与主干传输线tl1的内阻相匹配,从而,保证信号正常传输。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干传输线tl1的内阻分别与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内阻相同。主干传输线tl1的内阻与多个分支传输线的内阻相同,可以保证信号正常传输。
[0040]
例如,在具体实施例中,主干传输线的内阻为54.1欧姆,对应的,多个分支传输线,例如第一至第四分支传输线的内阻均为54.1欧姆。
[004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布线结构1,将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1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0042]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电路。
[004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电路2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电路布线结构1。从而,在该信号传输电路2采用该电路布线结构1进行信号传输时,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电路布线结构1的实现方式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关于电路布线结构1的描述部分,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004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电路2,将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1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0045]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0046]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包括上述的信号传输电路2。
[0047]
在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例如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机顶盒)或者其他具有该传输电路的设备。
[004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将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引脚相连,并将多个分支传输线11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与主干传输线tl1的输出端相连,且多个
分支传输线11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不同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这样的电路布线结构1实现信号的传输,从而,无需采用信号传输驱动器,可有效节省pcb面积,同时在量产过程中,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004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005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