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0747发布日期:2021-09-04 10:2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双摄像头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车载电脑等各种电子终端或设备上。随着电子终端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双摄像头模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因此在电子终端或设备组装完全后,需要对其上的双摄像头模组进行标定,并配合相应的配准、深度估算或者增强算法,以使智能电子终端或设备实现光学对焦、双摄像头的虚化、暗光夜拍等功能,进而实现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目前,双摄像头模组在标定过程中需要采集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和姿态的多对标定板图像,但因为标定板的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动的,只能通过变换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角度和姿态才能采集到一定合适的标定板图像,导致拍摄角度无法判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移,进而导致最终测试误差,因此无法保障标定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无须频繁变动双摄像头模组的位置,而通过精准控制标定板在横向、纵向上的位移变化,以及标定板的倾斜角度,不仅使标定测量过程省时省力,而且使标定的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6.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包括标定板、驱动标定板移动的移动单元以及驱动标定板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标定板和移动单元之间,并且分别与标定板、移动单元相连接,所述移动单元分为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分别用于实现标定板横向和纵向上的位移变化。
7.优选的是,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的结构一致,并且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交叉呈十字设置。用以实现标定板在一个平面内发生相互垂直的双向运动。
8.优选的是,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为手动滑台,所述手动滑台具有底板和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刻度,所述滑块上设有起始点。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位移。
9.优选的是,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的下方,且纵向移动机构的底板固设于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块上。通过横向移动机构调节纵向移动机构在横向上的位移变化,进而实现标定板再横向、纵向的直线移动。
10.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半弧形滑轨,所述半弧形滑轨上沿其弧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固定于一支撑件上。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分别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之间以间隙配
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实现能自由转动,并且形成精密定位的配合。
12.优选的是,所述移动单元可分别实现标定板横向和纵向上
±
50mm的位移变化。
13.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机构可实现标定板
±
30
°
的角度变化。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标定测试过程中,通过控制标定板进行横向或纵向上的平移,以及调整标定板的倾斜角度,以便双摄像头模组能够采集到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和姿态的标定板图像,不需要频繁调动双摄像头模组,便可实现靶标图像位置和角度的改变,使得标定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8.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9.10

标定板,20

移动单元,30

转动机构,40

支撑件,210

底板,220

滑块,310

第一滑槽,320

第二滑槽,330

第一滑动件,340

第二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双摄像头外部参数标定的标定板,包括标定板10、驱动标定板10移动的移动单元20以及驱动标定板10转动的转动机构30,转动机构30设置于标定板10和移动单元20之间,并且分别与标定板10、移动单元20相连接,移动单元分为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分别用于实现标定板横向和纵向上的位移变化。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的结构一致,并且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交叉呈十字设置。这是为了实现标定板能在一个平面内发生相互垂直的双向运动,加强空间利用率。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为手动滑台,手动滑台具有底板210和滑块220,底板上设有刻度,滑块上设有起始点。上述所述的手动滑台是现有的一种通用传动部件,其是利用丝杠螺母传动的原理,人工摇动手动滑台中丝杆上的转动轮,使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能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位移。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纵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的下方,且纵向移动机构的底板固设于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块上。通过横向移动机构调节纵向移动机构在横向上的位移变化,进而实现标定板再横向、纵向的直线移动。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机构30包括半弧形滑轨,半弧形滑轨上沿其弧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310和第二滑槽320,第一滑槽310和第二滑槽320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件330和第二滑动件340,第一滑动件330和第二滑动件340固定于一支撑件40上。半弧形滑轨固设
于标定板的底部,保持支撑件上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不动,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相对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实现标定板的角度倾斜。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滑动件330、第二滑动件340分别与第一滑槽310、第二滑槽320之间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实现能自由转动,并且形成精密定位的配合。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单元可分别实现标定板横向和纵向上
±
50mm的位移变化。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机构可实现标定板
±
30
°
的角度变化。
29.在标定测试过程中,通过控制标定板进行横向或纵向上的平移,以及调整标定板的倾斜角度,以便双摄像头模组能够采集到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和姿态的标定板图像,不需要频繁调动双摄像头模组,便可实现靶标图像位置和角度的改变,使得标定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3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