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

文档序号:28675320发布日期:2022-01-27 11: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家庭娱乐中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但现有的计算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噪音,究其原因,计算机噪音的主要来源一是计算机内部温度过高,散热扇转速过快产生的气流声,二是计算机长期使用风扇积灰,风扇扇叶表面不光滑,转动时产生震动,从而发出噪音。计算机噪声会导致操作人员长期在嘈杂的环境下工作而影响心情,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外侧罩设有隔音箱体,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壁粘接有吸音棉,所述隔音箱体的顶口设有可开闭的端盖,所述机箱的背面抵接有散热罩,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机构;
5.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粘接在所述吸音棉的内侧壁上,且所述散热风管环绕在所述机箱外侧,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散热风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散热风管的出气端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固接在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底壁上,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散热罩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排气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隔音箱体的底壁并与外界环境连通。
6.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底端固接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与所述透气孔连通,所述集气箱的底端固接有所述散热风管,且所述集气箱与所述散热风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固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任一进气端通过软管与所述散热罩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进气端与所述散热风管的出气端连通。
7.优选的,所述散热罩远离所述机箱的一侧固接有若干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所述隔音箱体的侧壁,若干所述滑杆位于所述隔音箱体外侧的端部之间固接有把手,所述滑杆上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隔音箱体内,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罩抵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壁抵接。
8.优选的,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散热罩上均开设有穿线孔,两个所述穿线孔位于同一直线。
9.优选的,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机箱的正面同侧,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固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上固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
缩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固接有按钮,所述按钮靠近所述机箱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内,且所述连接柱延伸至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机箱的电源开关抵接。
10.优选的,所述端盖的顶端固接有透气防尘网。
11.优选的,所述隔音箱体的内侧底壁上固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机箱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箱之间铺设有橡胶垫。
12.优选的,所述隔音箱体的底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防滑垫。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的隔音箱体密封性较好,罩设在机箱的外侧,能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同时在隔音箱体的内侧粘接有吸音棉,进一步的增强了隔音箱体的隔音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的隔音箱体能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机箱内部,减少了因风扇积灰产生的噪声;
16.(3)本实用新型隔音箱体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的散热风管环绕机箱,散热风管内流动的空气带走隔音箱体内的热量,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散热风扇的转速,减小了散热扇转速过快而引起的噪音。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音箱体的侧视图;
20.图3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1.其中,1、机箱;2、隔音箱体;3、端盖;4、散热罩;5、集气箱;6、散热风管;7、抽气泵;8、排气管;9、透气孔;10、滑杆;11、把手;12、第一压缩弹簧;13、第一安装孔;14、按钮;15、连接柱;16、透气防尘网;24、三通接头;25、吸音棉;26、第二支撑架;27、第一支撑架;28、防滑垫;29、穿线孔;30、卡环;31、软管;32、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根据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新型降噪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外侧罩设有隔音箱体2,隔音箱体2的内侧壁粘接有吸音棉25,隔音箱体2的顶口设有可开闭
的端盖3,机箱1的背面抵接有散热罩4,隔音箱体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管6,散热风管6粘接在吸音棉25的内侧壁上,且散热风管6环绕在机箱1外侧,端盖3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9,透气孔9与散热风管6的进气端连通,散热风管6的出气端连接有抽气泵7,抽气泵7固接在隔音箱体2的内侧底壁上,抽气泵7与散热罩4连通,抽气泵7的排气端连通有排气管8,排气管8贯穿隔音箱体2的底壁并与外界环境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隔音箱体2由一种塑料空心板制成,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抽气泵7为微型真空泵,电源接口为usb接口,隔音箱体2的内侧粘接有吸音棉25,进一步加强了隔音箱体2的降噪性能,端盖3铰接在隔音箱体2的侧壁上,方便机箱1的放置,端盖3上开设有透气孔9且与散热风管6连通,散热风管6与抽气泵7连通,既起到了散热的效果又不会使灰尘进入隔音箱体2的内部,散热罩4与抽气泵7连通,能够将机箱1内部的热量排出。
25.进一步优化方案,端盖3的底端固接有集气箱5,集气箱5与透气孔9连通,集气箱5的底端固接有散热风管6,且集气箱5与散热风管6的进气端连通,抽气泵7的进气端固接有三通接头24,三通接头24的任一进气端通过软管31与散热罩4连通,三通接头24的另一进气端与散热风管6的出气端连通。集气箱5的顶端与透气孔9连通,集气箱5的底端与散热风管6连通,避免了散热风管6进气端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进气时发出气流声,抽气泵7通过三通接头24同时连通散热风管6与散热罩4,同时将机箱1内部与隔音箱体2内部的热量排出。
26.进一步优化方案,散热罩4远离机箱1的一侧固接有若干滑杆10,滑杆10贯穿隔音箱体2的侧壁,若干滑杆10位于隔音箱体2外侧的端部之间固接有把手11,滑杆10上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2,第一压缩弹簧12位于隔音箱体2内,且第一压缩弹簧12的一端与散热罩4抵接,第一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与隔音箱体2的内侧壁抵接。第一压缩弹簧12使散热罩4能够抵接在机箱1的背面,不会留有很大的缝隙,把手11的内侧壁与隔音箱体2的外侧壁抵接,把手11一方面便于将散热罩4与机箱1分离,另一方面限制散热罩4,使散热罩4不会推动机箱1。
27.进一步优化方案,隔音箱体2的内侧壁与散热罩4上均开设有穿线孔29,两个穿线孔29位于同一直线。穿线孔29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机箱1的各个连接线伸出隔音箱体2。
28.进一步优化方案,隔音箱体2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第一安装孔13与机箱1的正面同侧,第一安装孔13内固接有卡环30,卡环30上固接有第二压缩弹簧32,第二压缩弹簧32套设在第一安装孔13内,第二压缩弹簧32固接有按钮14,按钮14靠近机箱1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穿设在第二压缩弹簧32内,且连接柱15延伸至隔音箱体2的内侧并与机箱1的电源开关抵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必打开隔音箱体2上的端盖3,直接按压按钮14就可以直接启动机箱1。
29.进一步优化方案,端盖3的顶端固接有透气防尘网16。防止灰尘进入抽气泵7内,影响抽气泵7正常工作。
30.进一步优化方案,隔音箱体2的内侧底壁上固接有第一支撑架27,机箱1架设在第一支撑架27的顶面,支撑架27与机箱1之间铺设有橡胶垫。避免机箱1与隔音箱体2直接接触,使机箱1振动发出中的噪声通过隔音箱体2传到外界环境中,同时为抽气泵7留出一定的工作空间。
31.进一步优化方案,隔音箱体2的底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架26,第二支撑架26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防滑垫28。第二支撑架26对隔音箱体2起支撑作用,防滑垫28的作用是避免隔音
箱体2发生滑动,同时防滑垫28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隔音箱体2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中使用。
32.使用时,首先将端盖3打开,拉动把手11,将机箱1放入隔音箱体2的内部的第一支撑架27上,将机箱1的各个连接线通过穿线孔29穿出隔音箱体2,调整机箱1的位置,将散热罩4抵接在机箱1的背面,将机箱1的电源开关与连接柱15抵接,将抽气泵7的电源与机箱1的任一usb接口插接,关闭端盖3。需要使用计算机时,按下按钮14将机箱1的电源开关打开,此时抽气泵7与机箱1同时工作。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