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8847496发布日期:2022-02-09 14:5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学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在线学习资源的增多以及学习的便利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工人提升职业技能,还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碎片时间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在进行在线学习前,需要通过坐在座椅上进行人脸识别,进行身份确认,然后进行在线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坐姿进行监控,经常会出现趴着、半躺等现象,从而容易使精神出现放松的现象,影响在线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架、第二调节架、滑钮和固定带,在坐在座椅上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固定带将身体固定在背板上,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正确坐姿,保证学习的效率,在对固定带进行使用前,需要先根据学生的体型,调节第一调节架与第二调节架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将固定带从第一调节架拉出,然后将固定带一端的连接卡扣插入到第二调节架一侧的接头内,通过固定带固定住身体,较为实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操作按钮,所述座椅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设置有头枕,所述头枕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背板滑动连接,所述头枕的内部设置有内架,所述背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架,所述第一侧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架,所述背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侧架,所述第一调节架与第二侧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侧架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侧架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调节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侧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钮,所述第一调节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带。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扣,所述第二调节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所述连接卡扣与接头相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端口。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滑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限位槽相匹配。
8.进一步的,所述滑钮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钮的外表面位于第一弹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挡环。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架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挡环固定安装在通槽的一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头枕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内架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转盘的底端与内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架通过转盘与头枕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头枕的内部位于内架的两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侧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环。
12.进一步的,所述侧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柱,所述第二挡环套设在卡柱的外表面,所述卡柱的一端与卡槽相匹配,所述卡柱的外表面位于第二挡环的一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内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按摩器。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设有第一调节架、第二调节架、滑钮和固定带,在坐在座椅上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固定带将身体固定在背板上,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正确坐姿,保证学习的效率,在对固定带进行使用前,需要先根据学生的体型,调节第一调节架与第二调节架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将固定带从第一调节架拉出,然后将固定带一端的连接卡扣插入到第二调节架一侧的接头内,通过固定带固定住身体,较为实用;
15.2、通过设有按摩器、内架、卡柱和第二弹簧,当在线学习劳累后,启动侧槽内部的电磁铁,卡柱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后,会向侧槽移动,使卡柱的一端从内架的卡槽脱离,解除对内架的限位,然后转动顶端的转盘,带动内架转动,将按摩器的一侧朝下内侧,内架调节完毕后,关闭电磁铁,卡柱失去磁力吸引后,会被第二弹簧向外拉出,使卡柱的一端插入内架两侧的卡槽内,对内架进行限位,然后启动按摩器对颈部进行按摩,减少长时间学习对颈部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架的爆炸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头枕的爆炸图。
21.附图标记为:1、底座;2、支柱;3、座椅;4、扶手;5、背板;6、头枕;7、连接杆;8、内架;9、第一侧架;10、第一调节架;11、第二侧架;12、第二调节架;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滑钮;16、固定带;17、连接卡扣;18、接头;19、输出端口;20、限位槽;21、卡块;22、第一弹簧;23、第一挡环;24、滑块;25、通槽;26、转盘;27、卡槽;28、侧槽;29、电磁铁;30、第二挡环;31、卡柱;32、第二弹簧;33、按摩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学习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3,所述座椅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扶手4,所述扶手4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操作按钮,所述座椅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扶手4,所述扶手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背板5,所述背板5的顶端设置有头枕6,
所述头枕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与背板5滑动连接,所述头枕6的内部设置有内架8,所述背板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架9,所述第一侧架9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架10,所述背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侧架11,所述第一调节架10与第二侧架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架1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架12,所述第一侧架9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一侧架9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一调节架10通过第一滑槽13与第一侧架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架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钮15,所述第一调节架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带16。
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扣17,所述第二调节架1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接头18,所述连接卡扣17与接头18相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架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端口19,在坐在座椅上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固定带16将身体固定在背板5上,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正确坐姿,保证学习的效率。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13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20,所述滑钮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与限位槽20相匹配,将固定带16从第一调节架10拉出,然后将固定带16一端的连接卡扣17插入到第二调节架12一侧的接头18内,通过固定带16固定住身体。
25.进一步的,所述滑钮1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22,所述滑钮15的外表面位于第一弹簧22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挡环23,对第一调节架10的位置调节完毕后,松开滑钮15,第一弹簧22会将滑钮15向内拉动,带动一端的卡块21插入对应的限位槽20内。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架10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与第一滑槽13相匹配,所述滑块24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25,所述第一挡环23固定安装在通槽25的一端,在对第一调节架10进行调节时,先将滑钮15向外拉动,带滑钮15一端的卡块21从第一侧架9的限位槽20脱离。
27.进一步的,所述头枕6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转盘26,所述内架8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卡槽27,所述转盘26的底端与内架8固定连接,所述内架8通过转盘26与头枕6转动连接,转动顶端的转盘26,带动内架8转动,将按摩器33的一侧朝下内侧。
28.进一步的,所述头枕6的内部位于内架8的两侧开设有侧槽28,所述侧槽2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9,所述侧槽28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环30,当在线学习劳累后,启动侧槽28内部的电磁铁29,卡柱31受到电磁铁29的磁力吸引后,会向侧槽28移动。
29.进一步的,所述侧槽28的内部设置有卡柱31,所述第二挡环30套设在卡柱31的外表面,所述卡柱31的一端与卡槽27相匹配,所述卡柱31的外表面位于第二挡环30的一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2,所述内架8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按摩器33,启动按摩器33对颈部进行按摩,减少长时间学习对颈部造成的损伤,使用完毕后,通过转盘26将内架8转回原位,增加辅助装置的功能。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在坐在座椅上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固定带16将身体固定在背板5上,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正确坐姿,保证学习的效率,在对固定带16进行使用前,需要先根据学生的体型,调节第一调节架10与第二调节架12的位置,在对第一调节架10进行调节时,先将滑钮15向外拉动,带滑钮15一端的卡块21从第一侧架9的限位槽20脱离,解除对第一调节架10的限位,然后将第一调节架10通过滑块24沿着第一滑槽13进行滑
动,同时带动滑钮15沿着第二滑槽14滑动,对第一调节架10的位置调节完毕后,松开滑钮15,第一弹簧22会将滑钮15向内拉动,带动一端的卡块21插入对应的限位槽20内,从而对第一调节架10进行固定,第二调节架12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将固定带16从第一调节架10拉出,然后将固定带16一端的连接卡扣17插入到第二调节架12一侧的接头18内,通过固定带16固定住身体,较为实用;
32.参照说明书附图4-5,当在线学习劳累后,启动侧槽28内部的电磁铁29,卡柱31受到电磁铁29的磁力吸引后,会向侧槽28移动,使卡柱31的一端从内架8的卡槽27脱离,解除对内架8的限位,然后转动顶端的转盘26,带动内架8转动,将按摩器33的一侧朝下内侧,内架8调节完毕后,关闭电磁铁29,卡柱31失去磁力吸引后,会被第二弹簧32向外拉出,使卡柱31的一端插入内架8两侧的卡槽27内,对内架8进行限位,然后启动按摩器33对颈部进行按摩,减少长时间学习对颈部造成的损伤,使用完毕后,通过转盘26将内架8转回原位,增加辅助装置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