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功能配置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其业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00876发布日期:2022-04-16 14:2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业务功能配置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其业务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其业务系统。


背景技术:

2.业务系统的开发大多都是先做基础功能,后续通过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为业务系统新增业务功能。在为业务系统新增业务功能时,考虑业务功能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采用开发配置开关的方式在业务系统中添加新增业务功能。配置开关具体是通过配置来确定业务功能的使用,比如确定业务功能是否可用以及如何使用等。目前开发配置开关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基于cms的纯静态文件,通过修改静态json文件的字段来控制,支持在线编辑配置。第二种是基于规则引擎动态计算、合并规则的方式实现。然而,一方面,采用上述开发配置开关的方式在业务系统中添加新增业务功能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开发测试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且开发得到的配置开关也需要持续维护,维护成本高。另一方面,采用上述开发配置开关的方式在业务系统中添加新增业务功能时,对于业务系统而言感知度强,容易干扰现有业务系统的逻辑,一旦开发产生的关联影响风险评估不到位,则会造成产线问题,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其业务系统,可以解决业务系统在配置业务功能时维护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或/及降低业务系统对业务功能配置过程的感知度,避免干扰现有业务系统的逻辑,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包括:
5.获取业务系统前端展示页面与后端处理器之间的交互数据,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前端展示页面传输给后端处理器进行处理的请求数据和/或后端处理器经处理后反馈给前端展示页面的响应数据;
6.采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所述交互数据生成供所述业务系统使用的功能配置项,并将所述功能配置项以及所述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存储于配置管理器中;
7.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从所述配置管理器中调用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并按照所述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所述目标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以合成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所述交互数据生成所述业务系统的功能配置项的步骤,包括:
9.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和语法分析算法,对所述交互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字段进行字段分析,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若具有,则生成用于表示所述字
符串字段的功能配置项作为所述业务系统的功能配置项。
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和语法分析算法,对所述交互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字段进行字段分析,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的步骤,包括:
11.统计所述字符串字段在所述交互数据中出现的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和语法分析算法,对所述交互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字段进行字段分析,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的步骤中,包括:
13.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中表示的参数是否可枚举或可设置为固定值,若是,则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和/或
14.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中是否具有时间属性,若是,则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和/或
15.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与用户id关联或与用户信息关联,若是,则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和/或
16.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与地理位置关联,若是,则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和/或
17.根据所述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是否与业务数据关联,若是,则判断所述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18.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或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所述交互数据生成所述业务系统的功能配置项,并将所述功能配置项以及所述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存储于配置管理器中的步骤,还包括:
19.获取所述交互数据的来源接口信息,其中,所述来源接口信息包括接入所述交互数据的接口所对应的目标接口名;
20.根据所述目标接口名查询预设的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从所述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中确定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的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
21.将所述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输入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中,以使所述数据分析模型按照所述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
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中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从所述配置管理器中调用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并按照所述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所述目标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以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的步骤,还包括:
23.若从所述目标功能配置项有多个时,则对所述多个目标功能配置项进行聚合处理,以将所述多个目标功能配置项合成为一个业务功能并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中。
2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所述业务系统包括前端展示页面、前置拦截插件、配置管理器以及后端处理器,其中:
25.所述前端展示页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访问请求和按照所述前置拦截插件合成的业务功能执行页面渲染操作;
26.所述前置拦截插件,用于在所述前端展示页面将请求数据传输至后端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前拦截所述请求数据和/或在所述后端处理器将处理后获得的响应数据反馈至所述前端展示页面之前拦截所述响应数据,并调用所述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请求数据和/或所述响应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获得供所述业务系统使用的功能配置项;
27.所述配置管理器,用于存储和管理在所述前置拦截插件获得的功能配置项以及所述功能配置项对应的功能配置项数据;
28.所述后端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并向所述前端展示页面反馈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数据。
29.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业务系统中,所述配置管理器设置有配置项生效模块,其中:
30.所述配置项生效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逻辑设置预所述功能配置项的前置参数,以根据所述前置参数确定所述功能配置项的生效方式,其中,所述预设的逻辑包括

或’、

与’、

非’中的一种或多种。
31.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各步骤。
32.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各步骤。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其业务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一方面,通过对业务系统前端展示页面与后端处理器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自动生成用于供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功能配置的配置项,充分利用了业务系统已有的数据,而且自动生成配置项的过程与业务系统的使用实时同步,无需任何开发成本,解决业务系统在配置业务功能时维护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35.另一方面,通过从配置管理器中调用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以及按照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目标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生成与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可以实现对业务系统中的业务代码无侵入,以此降低业务系统对业务功能配置过程的感知度,减少耦合,避免了干扰业务系统原业务逻辑,保障了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中对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有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业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功能配置装置的基础结构框图。
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3.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44.s11:获取业务系统前端展示页面与后端处理器之间的交互数据,其中,所述交互数据包括前端展示页面传输给后端处理器进行处理的请求数据和/或后端处理器经处理后反馈给前端展示页面的响应数据。
45.在业务系统中,前端展示页面通过调用后端接口的方式与后端处理器进行交互。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在业务系统接入层处以及在业务系统后台服务层处各搭建一个前置拦截插件,由该前置拦截插件拦截获取前端展示页面与后端处理器之间的交互数据。其中,通过业务系统接入层处搭建的前置拦截插件,在前端展示页面将用户输入的请求数据传输至后端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前进行数据拦截,获得请求数据。通过业务系统后台服务层处搭建的前置拦截插件,在后端处理器将处理后获得的响应数据反馈至前端展示页面之前进行数据拦截,获得响应数据。
46.s12:采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所述交互数据生成所述业务系统的功能配置项,并将所述功能配置项以及所述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存储于配置管理器中。
47.交互数据表征为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对象简谱)格式文件,在json格式文件中,交互数据的格式按对象序列化为字符串字段。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其中,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用于对给出的待分类项,求解该待分类项出现的条件下各个类别出现的概率,将出现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该待分类项所属类别。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中,具体将交互数据中包含的字符串字段作为待分类项,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出字符串字段出现的条件下在数据分析模型中各配置类别出现的概率,以此获取字符串字段所属配置类别,并按照该配置类别生成用于表示该字符串字段的功能配置项。并且,针对生成的功能配置项,将该生成的功能配置项进行落库处理,以使得功能配置项以及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存储于业务系统内置的一个配置管理器中,实现根据交互数据提前、智能地生成供业务系统进行功能配置使用的配置项。
4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时,具体可以结合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分析算法,通过语法分析算法对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交互数据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字符串字段,然后通过朴
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对每个字符串字段分别进行字段分析来判断各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
49.示例性的,在进行字段分析时,可以通过统计字符串字段出现的频次、数值以及规律。根据统计获得的频次信息、数值信息、规律信息,采用以下预设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分析项来判断字符串字段是否具有可配置属性:
50.第一,根据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字符串字段中表示的参数是否可枚举或可设置为固定值,若是,则判断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51.第二,根据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字符串字段中是否具有时间属性,若是,则判断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52.第三,根据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字符串字段是否与用户id关联或与用户信息关联,若是,则判断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53.第四,根据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字符串字段是否与地理位置关联,若是,则判断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54.第五,根据频次信息、数值信息以及规律信息判断字符串字段是否与业务数据关联,若是,则判断字符串字段具有可配置属性。
55.如果基于上述分析项的判断字符串字段被判断为具有可配置属性,则代表该字符串字段可以设置为配置项。此时,自动提炼该字符串字段所具有的可配置属性,并根据该自动提炼得到的可配置属性,生成用于表示该字符串字段的功能配置项。
56.s13: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从所述配置管理器中调用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并按照所述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所述目标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以生成与所述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
57.本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在前端展示页面执行相关操作来生成该用户的访问请求,从而通过用户的访问请求来访问业务系统。访问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执行的相关操作相对应的header/body数据,该header/body数据即为需要前端展示页面传输给后端处理器进行处理的请求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在业务系统生成用户的访问请求时,即触发业务系统执行业务功能配置操作。
58.业务系统在执行业务功能配置操作之前,通过业务系统接入层处的前置拦截插件拦截获得访问请求中携带的请求数据,并预先对访问请求携带的请求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请求数据提前生成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功能配置项并存储于配置管理器中备用。以及,通过业务系统后台服务层处的前置拦截插件拦截获得后端处理器对访问请求进行业务处理后得到的用于反馈给前端展示页面的响应数据,并预先对该响应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基于响应数据提前生成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功能配置项并存储于配置管理器中备用。此时,在配置管理器中,提前生成的功能配置项与访问请求的内容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在执行业务功能配置操作时,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可以通过映射关系从配置管理器中调用得到与该用户的访问请求相匹配的功能配置项作为目标功能配置项,按照用户的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该调用的系统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以此生成与该用户的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
59.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中,通过对业务系统前端展示页面与后端处理器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自动生成供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功能
配置的功能配置项,配置项无任何开发成本,且可以随时动态地变更数据。由于配置类别分析过程基于json格式文件按字段进行分析,在每个字段都可以动态改变的情况下,字段合并也能够容易地实现,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支持,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前置拦截插件从配置管理器中调用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在前置拦截插件中,按照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目标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生成与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可以实现对业务系统中的业务代码无侵入,以此降低业务系统对业务功能配置过程的感知度,减少耦合,避免了干扰业务系统原业务逻辑,保障了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6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功能配置方法中对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详细如下:
61.s21:获取所述交互数据的来源接口信息,其中,所述来源接口信息包括接入所述交互数据的接口所对应的目标接口名;
62.s22:根据所述目标接口名查询预设的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从所述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中确定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的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
63.s23:将所述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输入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中,以使所述数据分析模型按照所述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
64.本实施例中,针对业务系统中设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根据接口名建表,并针对不同的接口名,设置各自对应的配置类别分析维度,得到一个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以此实现基于接口对交互数据进行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示例性的,业务系统通过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接入交互数据,即在接入交互数据时,可以通过监测该交互数据是从业务系统的哪个接口接入的,即可获得该交互数据的来源接口信息,然后从该来源接口信息中获得该接入交互数据的接口所对应的目标接口名。获得目标接口名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接口名查询预先设置好的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从该接口名与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中查找出与该目标接口名具有关联关系的配置类别分析维度作为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进而,通过将获得的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中,使得数据分析模型按照目标配置类别分析维度对交互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以此实现基于接口维度对交互数据进行进行配置类别分析,增加生成供业务系统使用的功能配置项的效率和准确性。
6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从所述目标功能配置项有多个时,则对所述多个目标功能配置项进行聚合处理,以将所述多个目标功能配置项合成为一个业务功能并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聚合处理,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若存在多个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时,在前置拦截插件会多次触发与后端之间的交互请求,每次交互可获得一个对应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当获得所有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功能配置项后,由该前置拦截插件将该多个目标功能配置项合成一个业务功能返回至前端展示页面,以此实现前端展示页面无感知,降低业务系统的感知度。
66.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6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有业务功能配置方法的业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业务系统中包括由前端展示页面31、前置拦截插件32、配置管理器33以及后端处理器34。
68.前端展示页面3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访问请求和按照前置拦截插件32合成的业务功能执行页面渲染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在前端展示页面31执行相关操作来生成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携带有与该操作相对应的header/body参数。该header/body参数即表征为请求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前端展示页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pp页面、pc端页面、h5页面等。
69.前置拦截插件32,用于在前端展示页面31将请求数据传输至后端处理器34进行处理之前拦截请求数据和/或在后端处理器34将处理后获得的响应数据反馈至前端展示页面31之前拦截响应数据,并调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该请求数据和/或响应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获得相关的供业务系统使用的功能配置项。获得相关的供业务系统使用的功能配置项后,将该获得的功能配置项及其功能配置项数据一并存储至业务系统内置的配置管理器33中备用。在业务系统执行业务功能配置操作时,由前置拦截插件32根据获得的功能配置项合成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31的业务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前置拦截插件3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前置拦截插件设置于业务系统前端展示页面31用于获取请求数据的数据接入层接口处,另一各前置拦截插件设置在业务系统后端处理器34用于返回数据的后台服务层接口处。
70.配置管理器33,用于存储和管理在前置拦截插件32获得的功能配置项及其功能配置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管理器33与前置拦截插件32之间设置有数据传输通道,当前置拦截插件32调用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对该请求数据和/或响应数据进行配置类别分析,生成相关的功能配置项后,通过配置管理器33与前置拦截插件32之间设置的数据传输通道,将该获得的功能配置项及其配置项数据存储于配置管理器33中进行备用。在本实施例中,业务系统将功能配置项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31时,可以由前置拦截插件32基于用户的访问请求,从该配置管理器33中读取到与该功能配置项对应功能配置项数据,进而按照用户的访问请求的内容动态改变该调用的系统功能配置项对应的配置项数据,以此合成与该用户的访问请求匹配的应用于前端展示页面的业务功能。该业务功能在前端展示页面31中表征为一个开关选项。配置管理器33中,还可以对于存储在配置管理器33中的相似度较高的配置项进行合并处理。
71.后端处理器34,用于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并向前端展示页面31反馈与该访问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在后端处理器34用于返回数据的后台服务层接口处设置有一前置拦截插件,通过该前置拦截插件拦截后端处理器34经处理后反馈给前端展示页面31的响应数据。
7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业务系统的配置管理器33中设置有一个配置项生效模块,以支持功能配置项的生效方式可配置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配置项生效模块中设置有

或’、

与’、

非’等逻辑用于选择前置参数,配置项生效模块可以通过采用

或’、

与’、

非’等逻辑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功能配置项的前置参数,以根据前置参数确定各功能配置项的生效方式。例如,当功能配置项中某两个前置参数之间的逻辑为“或”,则在该两个前置参数其中一个为真时,该功能配置项即可生效。当功能配置项中某两个前置参数之间的逻辑为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79.所述存储器52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2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8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技术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8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也可以是易失性。
8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83.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84.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8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8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