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控制器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48099发布日期:2022-05-07 16:5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控制器及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工程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的信息时代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数字化浪潮也愈演愈烈,各个企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工程相关领域的企业,也在逐步提升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其中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指标,其对应的工程造价数据是信息化管理改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3.但是随着市场价格中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增加,对应的数据量激增,以往存储的工程造价数据往往不能满足查询的需求,从而会导致获取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更好的管理以及更新,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获取实时建材价格;获取所述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基于所述实时建材价格、所述实时人工成本和所述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判断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与所述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所述判断结果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然后获取实时建材价格,接着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然后基于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接下来判断工程造价预算与实时预算是否一致,若否,则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进行管理,并且实时进行更新,减少出现数据误差的可能性。
7.作为优选,所述则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工程造价预算匹配的工程造价列表;获取与所述实时预算匹配的实时造价列表;将所述工程造价列表与所述实时造价列表进行对比,并获得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所述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与工程造价预算匹配的工程造价列表,然后获
取与实时预算匹配的实时造价列表,接着将工程造价列表与实时造价列表进行对比,并获得对比结果,最后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从而对建筑工程开始之前所做的工程造价预算和实时预算中的差异进行查找,方便对这些差异项进行管理。
9.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所述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一差异项;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取所述工程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二差异项;获取所述第一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一预算;获取所述第二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二预算;判断所述第一预算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算;若是,则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所述第二差异项,作为新的所述第二差异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前述实时造价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一差异项,然后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工程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二差异项。获取第一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一预算,然后获取第二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二预算,接着判断第一预算是否大于第二预算,若是,则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所述第二差异项,作为新的所述第二差异项。在实时造价列表中的差异项成本过高时,寻找新的替换项,从而对工程造价列表和实时造价列表中的差异项的成本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减少工程造价预算的效果。
11.作为优选,所述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所述第一差异项,作为新的所述第一差异项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替换项的质检报告,作为第一质检报告;判断所述第一质检报告与预设的标准质检报告是否匹配;若否,则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取相同项;基于所述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若是,则进行下一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第一质检报告与预设的质检报告是否匹配,若否,则基于对比结果获取相同项,并且基于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若是,则进行下一步。从而在差异项不满足替换要求时,能够方便寻找成本更低的替换项,进而降低成本。
13.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相同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三造价预算;获取所述第二替换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四造价预算;判断所述第三造价预算是否大于所述第四造价预算;若是,则用所述第二替换项替换相应的所述相同项,作为新的所述相同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相同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三造价预算,然后获取第二替换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四造价预算,接着判断第三造价预算是否大于第四造价预算。若是,则用第二替换项替换相应的相同项,作为新的相同项。从而对相同项和相同项的替换项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寻找更优方案,进而能够在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15.作为优选,所述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名及用户密码;判断所述用户密码与所述用户名相对应的预存密码是否匹配;若否,则重新进行身份认证;若是,则进行下一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登录者的用户名及用户密码,然后判断用户密码与用户名相对应的预存密码是否匹配,若否,则重新进行身份认证;若是,则允许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登录者的身份进行认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17.作为优选,所述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登录者的面部图像;判断所述面部图像与预设图像是否匹配;若是,则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新进行身份认证时首先获取登录者的面部图像,然后判断面部图像与预设图像是否匹配,若是,则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能够对登录者的身份重新认证,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19.作为优选,所述重新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登录者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是否匹配;若是,则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新进行身份认证还可以通过指纹进行认证,首先获取登录者的指纹信息,然后判断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是否匹配,若是,则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通过多种身份认证的方式,加强了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数据泄露的情况。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控制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存储有智能管理程序;处理器,在运行所述智能管理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器能够对信息进行调取并发出控制指令,保证程序的有序执行并实现上述方案的效果。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初始预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建材价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时建材价格;人工成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实时预算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时建材价格、所述实时人工成本和所述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预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与所述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数据替换模块,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用于基于所述判断结果用所述实时预算替换所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所述工程造价预算。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预算获取模块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并将工程造价预算发送给预算判断模块,建材价格获取模块获取实时建材价格,并发送给实时预算获取模块,人工成本获取模块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并将其发送给实时预算模块,实时预算获取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预算,并将实时预算发送给预算判断模块,预算判断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工程造价预算和实时预算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获得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数据替换模块,数据替换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判断结果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对建材信息进行监控,并且根据波动对工程造价预算及时进行更新,进而对预算数据进行更好的管理。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首先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然后获取实时建材价格,接着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基于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判断工程造价预算与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基判断结果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能够根据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实时更新,对预算数据进行更好的管理;2.获取与工程造价预算匹配的工程造价列表,然后获取与实时预算匹配的实时造价列表,将工程造价列表与实时造价列表进行对比,并获得对比结果,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从而找出实时造价列表与工程造价列表的不同之处,并且寻找相应的替代材料,在保证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3.在进行登录时,获取登录密码或面部图像或指纹信息,然后判断上述登录密码或面部图像或指纹信息,判断与预存的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允许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避免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对工程造价列表中差异项建材进行替换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需要对相同项中的建材进行替换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对工程造价列表中相同项建材进行替换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密码对登录者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面部图像对登录者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指纹信息对登录者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称重件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初始预算获取模块;2、建材价格获取模块;3、人工成本获取模块;4、实时预算获取模块;5、预算判断模块;6、数据替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
30.参照图1,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s1.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s2.获取实时建材价格;s3.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s4.基于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s5.判断工程造价预算与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s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
31.具体来说,首先获取建筑工程开工前所做的工程造价预算,该工程造价预算是由以前储存的预计的所需要的建材费用以及中标的施工承包商所预估的人工成本以及预计工期进行计算所获得的,造价完成后存储在数据中心。因此获取工程造价预算可从数据中心获得。
32.接着获取建材的实时建材价格,然后根据施工人员的人工成本的波动获得实时人工成本,例如,存储的人工成本每位工人的日薪是250元,现在的日薪是300元,那么实时人工成本便是300元。然后根据工程的进度并结合其他一些因素,判断剩下的工期,由此获取实时工期,比如,原先存储的预估工期是一年,然后根据环境、天气等情况经过预算当前的工期是16个月,因此实时工期则是16个月。
33.根据上面获得的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进行求和,从而获取的值即为实时预算,然后判断实时预算和工程造价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即判断建材价格、人工成本和工期是否发生变化。
3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即证明发生了变化,此时用获得的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并且把该实时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也就是用实时建材价格替换存储的建材费用,用实时人工成本替换存储的人工成本,用实时工期替换存储的预计工期。从而能够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进行管理,在影响预算的因素出现波动时,及时对预算数据进行更新,尽可能避免出现由于数据更新延时导致的数据误差。
35.在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还包括比对出两次造价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步骤s6即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判断结果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7.获取与工程造价预算匹配的工程造价列表;s8.获取与实时预算匹配的实时造价列表;s9.将工程造价列表与实时造价列表进行对比,并获得对比结果;s10.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
36.具体来说,首先获取制做工程造价预算时的工程造价列表,即造价时所列举的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建材清单,可以从数据中心所存储的数据中获取。接着获取制作实时预算时的实时造价列表,也就是当前建筑需要用到的建材清单,获取方式可以是实时录入。然后将工程造价列表与实时造价列表进行对比,即将清单中的建材进行对比,并获得比对结果。
37.然后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即有些建材在工程造价列表中有,但是在实时造价列表中没有或者在工程造价列表中没有,但是在实时造价列表中有,又或者是同一用途的不同材质或不同厂商的建材,在或者是相同的建材不同的价格。通过比对将这些建材查找出来,从而能对两次造价中的一些差异项进行记录管理,进而更好的把握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差异,方便对预算进行调整。
38.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预算,在对预算进行更新时,可以用其他建材对原来的建材进行替换,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10即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并输出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1.将实时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一差异项;s12.基于对比结果获取工程造价列表的差异项,作为第二差异项;s13.获取第一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一预算;s14.获取第二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二预算;s15.判断第一预算是否大于第二预算;s16.若否,则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第二差异项,作为新的第二差异项。
39.具体来说,首先将实时造价列表中的差异项作为第一差异项,根据对比结果获取工程造价列表的差异项,并作为第二差异项。然后根据差异项的使用数量和价格,获得第一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一预算并根据差异项的使用数量和价格获得第二差异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二预算。
40.接着判断第一预算是否大于第二预算,若是,即当第一预算大于第二预算时,也就是实时造价列表中的预算大于工程造价列表中的预算,为了降低成本,此时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第二差异项,作为新的第二差异项,以便对工程造价列表中相应的材料进行替换,方便后续选材过程中工程造价列表能正常使用。
41.例如,第一差异项为一款预制板,第二差异项也为一款预制板,二者用在工程中的同一个位置,二者的生产厂商不同,完成该建筑工程所需的预制板为10000块,第一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单块价格为90元/块,则第一预算为900000元。第二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单块价格为85元/块,则第二预算为850000元。由此可以得到,第一预算大于第二预算,因此不可以用第一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替换第二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因此需要另外寻找可以替换的预制板,即第一替换项所对应的预制板,这款预制板单块价格为84元/块,因此可以用第一替换项所对应的预制板替换第二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从而用发挥同样功能,但是价格较低的建材对原来所使用的建材进行替换,进而减少建筑工程的预算,降低成本。
42.在对建材进行替换之前,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还需要判断要替换的建材质量是否合格,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16即获取第一替换项替换第二差异项,作为新的第二差异项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7.获取第一替换项的质检报告,作为第一质检报告;s18.判断第一质检报告与预设的标准质检报告是否匹配;s19.若否,则基于对比结果获取相同项;s20.基于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s21.若是,则进行下一步。
43.具体来说,首先获取第一替换项的质检报告,即上述第一差异项所对应的预制板的质检报告,作为第一质检报告。然后判断第一质检报告与预设的标准质检报告是否匹配,即判断该预制板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判断该预制板符合国家标准,则直接用该预制板替换先前使用的预制板。若否,则基于对比结果获取相同项,即工程造价列表和实时造价列表中价格和材质等都相同的建材,比如建筑中使用的排水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更换。然后基于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即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获取与上述排水管相同用途和功能且成本更便宜的排水管。从而在差异项所对应的建材不符合国家标准,无法通过替换差异建材来减少预算,降低成本时,通过寻找相同建材的符合标准的替换建材来达到减少预算,降低成本的目的。
44.在找到相同项的替换项后,还需要判断替换项能否起到减少预算,减低成本的作用,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步骤s20即基于相同项获取并输出第二替换项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2.获取相同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三造价预算;s23.获取第二替换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四造价预算;s24.判断第三造价预算是否大于第四造价预算;s25.若是,则用第二替换项替换相应的相同项,作为新的相同项。
45.具体来说,首先获取相同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三造价预算,然后获取第二替换项的造价预算,作为第四造价预算。接着判断第三造价预算是否大于第四造价预算,即获取价格更为低廉的建材,从而降低成本。
46.若第三造价预算大于第四造价预算,证明第二替换项所用的建材的价格更加低廉,此时用第二替换项替换相应的相同项,作为新的相同项,从而供造价师进行选择,方便对工程造价列表进行更新,能够在保证建材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材料的价格,进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47.例如,该建筑工程总共需要使用10000米排水管,相同项所对应的排水管的单价为9元/米,则第三造价预算为90000元;第二替换项所对应的排水管的单价为8元/米,则第四造价预算为80000元,因为相同项所对应的排水管造价预算大于第二替换项所对应的排水管造价预算,因此用第二替换项所对应的排水管替换相同项所对应的排水管。从而达到通过寻找相同项建材的替换建材来减少预算,降低成本的目的。
48.然而,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存储的数据的安全性,在工作人员对预算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身份认证,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步骤s6即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26.获取用户名及用户密码;s27.判断用户密码与用户名对应的预存密码是否匹配;s28.若否,则重新进行身份认证;s29.若是,则进行下一步。
49.具体来说,首先获取登录者输入的用户名及用户密码,然后判断输入的用户密码与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否,则通过其他方式对登录者进行身份认证;若是,就证明操作人员是被允许的工作人员,此时允许登录者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即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
50.重新进行身份认证除了密码认证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步骤s28即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如下步骤:s30.获取登录者的面部图像;s31.判断面部图像与预设图像是否匹配;s32.若是,则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
51.在登录者输入密码错误后,需要对其身份重新进行认证,首先获取登录者的面部图像,接着判断面部图像与预设图像是否匹配,若是,就证明操作人员是被允许的工作人员,此时允许登录者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也就是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在密码认证失败后,重新进行身份认证,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
52.除了上述两种认证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指纹进行认证,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8,步骤s28即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如下步骤:s33.获取登录者的指纹信息;s34.判断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是否匹配;s35.若是,则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
53.除了上述两种认证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指纹进行认证,首先获取登录者的指纹信息,然后判断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是否匹配,若是,就证明操作人员是被允许的工作人员,此时允许登录者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即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配合上述的认证方式,协同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尽可能避免数据泄露。
5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更新时,首先从数据中心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然后再获取实时建材价格,接着获取建筑工程当前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基于所获得的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然后判断工程造价预算与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取的判断结果。,然后根据判断结果不一致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从而根据实时的情况,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
5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控制器。
56.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智能管理程序。处理器,在运行智能管理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从而能够实现上述工程造价数据管理方法同样的技术效果。
57.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能够达到上述一种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相同的技术效果。
58.参照图9,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初始预算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建材价格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实时建材价格;人工成本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实时预算获取模块4,用于基于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预算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工程造价预算与实时预算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数据替换模块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用于基于判断结果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
59.具体的,初始预算获取模块1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并将工程造价预算发送给与其相连的预算判断模块5;建材价格获取模块2获取实时建材价格,并将实时建材价格发送给与其相连的实时预算获取模块4;人工成本获取模块3获取建筑工程的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并将二者发送给与其相连的实时预算获取模块4;实时预算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实时建材价格、实时人工成本和实时工期获取实时预算,并将实时预算发送给与其相连的预算判断模块5。
60.预算判断模块5基于接收到的工程造价预算和实时预算判断二者是否一致,并获得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基于判断结果用实时预算替换工程造价预算,作为新的工程造价预算。
61.通过上述系统,能够及时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更新,进而对预算数据进行更好的管理的效果。
6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