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50041发布日期:2022-08-06 06:44阅读:1911来源:国知局
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践中,(超)危大工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模板支撑类工程,根据住建部“建办质〔2018〕31号文”规定,其“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10kn/m2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和“施工总荷载15kn/m2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分别为危大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还需组织专家论证。
3.在具体工程中,受多因素影响,工程管理者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支撑类工程的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是否达到上述标准的荷载限值难以准确识别,经常出现(超)危大工程的管控遗漏,造成安全管理风险漏洞。即对于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存在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以解决无法准确判断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6.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拟浇筑的梁板结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并确定竖向荷载附加系数y
θ
;根据拟浇筑梁、板结构的尺寸,确定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1;根据拟选用的模板类型,确定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根据拟采用的混凝土浇注方式,确定模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1;确定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体系其他荷载值q2;计算模架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f
梁b
×
h/板h
,计算公式为f
梁b
×
h/板h
=y
θ
×
(γg×
g1+γg×
g2)+γq×
q1+γq×
q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取1.4;将f
梁b
×
h/板h
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确定工程性质。
8.进一步的,0≤θ<90
°
,y
θ
=(cosθ)-1

9.进一步的,对于混凝土梁,其自重荷载值g1=ρ
×b×
h(ρ为钢筋混凝土的密度—kn/m3,b为梁的宽度—m,h为梁的高度—m)。
10.进一步的,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自重荷载值g1=ρ
×
h(h为楼板厚度—m)。
11.进一步的,采用普通木模板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2木
=0.75kn/m2;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g
2木
;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b+2h)
×g2木

12.进一步的,采用定型钢模板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2钢
=1.10kn/m2;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g
2钢
;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
荷载类构件,其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b+2h)
×g2钢

13.进一步的,当采用汽车泵等一般情况的浇筑方式,即模架支撑体系上无水平浇筑泵管时,施工荷载标准值q
1无
=2.0kn/m2;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1=q
1无
;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1=b
×q1无

14.进一步的,当采用布料机等情况的浇筑方式,即模架支撑体系上有水平浇筑泵管时,施工荷载标准值q
1有
=4.0kn/m2;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1=q
1有
;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1=b
×q1有

15.进一步的,其他荷载标准值q2=1.0kn/m2;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2=q2;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其施工荷载值q2=b
×
q2。
16.进一步的,危大工程限值设置为:施工总荷载f
危(板)
(kn/m2),集中线荷载f
危(梁)
(kn/m);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设置为:施工总荷载f
超危(板)
(kn/m2),集中线荷载f
超危(梁)
(kn/m);
17.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若f
梁b
×
h/板h
<f
危(板)
,则不属于危大工程;若f
危(板)
≤f
梁b
×
h/板h
<f
超危(板)
,则属于危大工程,但是不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若f
梁b
×
h/板h
≥f
超危(板)
,则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18.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若f
梁b*h/板h
<f
危(梁)
,则不属于危大工程;若f
危(梁)
≤f
梁b
×
h/板h
<f
超危(梁)
,则属于危大工程,但是不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若f
梁b
×
h/板h
≥f
超危(梁)
,则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19.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拟浇筑的梁板结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并确定竖向荷载附加系数y
θ
;根据拟浇筑梁、板结构的尺寸,确定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1;根据拟选用的模板类型,确定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根据拟采用的混凝土浇注方式,确定模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1;确定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体系其他荷载值q2;计算模架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f
梁b
×
h/板h
,计算公式为f
梁b
×
h/板h
=y
θ
×
(γg×
g1+γg×
g2)+γq×
q1+γq×
q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取1.4;将f
梁b
×
h/板h
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确定工程性质。
21.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现浇梁板结构施工模架支撑类工程是否属于(超)危大工程,从而有利于工程管理者对工程进行管控,及时开展对应的管理工作,避免因管控遗漏造成的安全管理风险漏洞。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γg×
g2)+γq×
q1+γq×
q2,
4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取1.4。
42.s700—将f
梁b
×
h/板h
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对比,确定工程性质:
43.危大工程限值设置为:施工总荷载f
危(板)
(kn/m2),集中线荷载f
危(梁)
(kn/m);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设置为:施工总荷载f
超危(板)
(kn/m2),集中线荷载f
超危(梁)
(kn/m);
44.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类面荷载构件:若f
梁b
×
h/板h
<f
危(板)
,则不属于危大工程;若f
危(板)
≤f
梁b
×
h/板h
<f
超危(板)
,则属于危大工程,但是不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若f
梁b
×
h/板h
≥f
超危(板)
,则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45.对于现浇混凝土梁类线荷载类构件:若f
梁b*h/板h
<f
危(梁)
,则不属于危大工程;若f
危(梁)
≤f
梁b
×
h/板h
<f
超危(梁)
,则属于危大工程,但是不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若f
梁b
×
h/板h
≥f
超危(梁)
,则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46.显而易见的,s100—s500五个步骤并无先后要求。
47.本实施例提供的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超)危大工程识别方法的具体应用如下:
48.对一地下工程进行识别,此地下工程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梁尺寸400
×
1200mm,次梁尺寸300
×
1000mm,楼板厚度180mm,结构平面水平。拟定施工方案如下:模板类型为定型钢模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布料机浇筑。
49.第一步,确定竖向荷载附加荷y
θ
,因结构面水平,故现浇梁板结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00,y
θ
=(cosθ)-1
=(cos00)-1
=1。
50.第二步,确定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1,本工程采用混凝土梁,故:
51.主梁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
1(400
×
1200)
=ρ
×b×
h=25
×
0.4
×
1.2=12kn/m;
52.次梁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
1(300
×
1000)
=ρ
×b×
h=25
×
0.3
×
1=7.5kn/m;
53.楼板混凝土构件的自重荷载值g
1(180)
=ρ
×
h=25
×
0.18=4.5kn/m2。
54.第三步,确定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g2,本工程拟采用定型钢模板,故:
55.主梁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为g
2(400
×
1200)
=(b+2h)
×g2钢
=(0.4+1.2
×
2)
×
1.1=3.08kn/m;
56.次梁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为g
2(300
×
1000)
=(b+2h)
×g2钢
=(0.3+1
×
2)
×
1.1=2.53kn/m;
57.楼板模架体系的自重荷载值为g
2(180)
=g
2钢
=1.10kn/m2。
58.第四步,确定施工荷载值q1,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布料机浇筑,则:
59.主梁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1(400
×
1200)
=b
×q1有
=0.4
×
4=1.6kn/m;
60.楼板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1(300
×
1000)
=b
×q1有
=0.3
×
4=1.2kn/m;
61.楼板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1(180)
=q
1有
=4.0kn/m2。
62.第五步,确定现浇梁板施工模架支撑体系其他荷载值q2:
63.主梁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2(400
×
1200)
=b
×
q2=0.4
×
1=0.4kn/m;
64.次梁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2(300
×
1000)
=b
×
q2=0.3
×
1=0.3kn/m;
65.楼板模架体系的施工荷载值q
2(180)
=q2=1.0kn/m2。
66.第六步,计算模架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f
梁b
×
h/板h

67.f
梁400
×
1200
=1
×
(1.4
×
12+1.4
×
3.08)+1.35
×
1.4+1.35
×
0.4=23.542kn/m;
68.f
梁300
×
1000
=1
×
(1.4
×
7.5+1.4
×
2.53)+1.35
×
1.2+1.35
×
0.3=16.067kn/m;
69.f
板180
=1
×
(1.4
×
4.5+1.4
×
1.1)+1.35
×
4+1.35
×
1=14.59kn/m2。
70.第七步,将f
梁b
×
h/板h
与危大工程限值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限值进行对比对比,确定工程性质。
71.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中规定的(超)危大工程限值“施工总荷载10kn/m2或集中线荷载15kn/m”和“施工总荷载15kn/m2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可确定f
危(板)
=10kn/m2;f
危(梁)
=15kn/m;f
超危(板)
=15kn/m2;f
超危(梁)
=20kn/m。
72.故f
梁400
×
1200
》f
超危(梁)
,则其模架支撑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73.f
危(梁)
《f
梁300*1000
《f
超危(梁)
,则其模架支撑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74.f
危(板)
《f
板180
《f
超危(板)
,则其模架支撑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7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