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5062发布日期:2022-10-05 00: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河道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河道是由多行业、多部门共同管理。以往河道日常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调查,这种工作方式费时费力,如果遇到特殊地段或极端天气仅靠人力无法亲临现场,日常工作困难诸多。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有交叉,部分地区出现重复管理或者管理不全面的现象。同时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省级管理与市县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河道管护相关信息分散在多地、多部门,而目前又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任何一方都很难获得完整的系统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依靠人工巡查,管理不全面、管理难度大、管理不及时、管理方法陈旧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服务端和段格终端和巡查终端,所述段格终端与所述巡查终端和所述后台管理服务端通信连接;
6.所述后台管理服务端包括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和任务下发模块,所述河道段格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河道影像数据、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河道确权划界限、常水位线数据和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将河道划分为多个段格;所述任务下发模块,用于根据陆域、水域、洲滩分布情况和巡查需要将每个段格管理任务下发给相应的段格终端;
7.所述段格终端包括变化区域分析模块、项目违法判断模块和信息汇总模块,所述变化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利用遥感技术对同一河道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河道管理范围内两期影像变化区域;所述项目违法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无人机采集的变化区域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并判断变化区域内的项目是否违法;所述信息汇总模块,用于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上传至所述后台管理服务端;
8.所述巡查终端包括无人机监测模块和遥感监测模块,所述遥感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河道管理范围内遥感图像;所述无人机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变化区域的影像、日常巡查影像和跟踪违法项目销号整个过程影像。
9.作为优选,所述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在划分段格时,以河道管理范围为单元划分一级段格,二级段格在一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市划分,三级段格在二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县(区)划分,四级段格在三级段格的基础上主要依据行政镇、街道来划分。
10.作为优选,所述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在划分段格时将段格进行编码,编码规则为:
11.针对陆域:街道名称+“陆”+编码(01-99);
12.针对水域:街道名称+“敞”+编码(01-99);
13.针对洲滩:街道名称+“洲”+编码(01-99)。
14.作为优选,所述变化区域分析模块利用遥感技术对同一河道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具体为:将管理范围叠加到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通过目视判读、人工解译查找,提取出的管理范围内两期影像变化区域。
15.作为优选,所述将管理范围叠加到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时是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叠加的。
16.作为优选,所述变化区域分析模块利用遥感技术对同一河道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需除去水位因素引起的变化。
17.作为优选,所述段格终端还包括变化区域基本信息记录模块,所述变化区域基本信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项目内容、项目位置、责任主体、建成时间、相关许可材料和现场照片。
18.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监测模块采集的影像为高分辨率正射影像。
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后台管理服务端根据河道影像数据、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河道确权划界限、常水位线数据和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将河道划分为多个段格,根据陆域、水域、洲滩分布情况和巡查需要将每个段格管理任务下发给相应的段格终端,同时将遥感监测技术运用到河道管理中实现了整条河流监管的全覆盖,让巡查更有针对性,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将无人机参与日常巡查,克服了野外环境复杂,现场信息难获取的问题,同时无人机参与巡查可直观高效获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快速判断违法项目规模,实现违法行为全过程动态监测,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结构框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长江网格划分整体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南京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锡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常州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苏州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南通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州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镇江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3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泰州市长江网格划分示意图;
3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长江江苏段两期影像数据对比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35.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3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服务端和段格终端和巡查终端,段格终端与巡查终端和后台管理服务端通信连接;
37.后台管理服务端包括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和任务下发模块,河道段格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河道影像数据、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河道确权划界限、常水位线数据和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将河道划分为多个段格;任务下发模块,用于根据陆域、水域、洲滩分布情况和巡查需要将每个段格管理任务下发给相应的段格终端;
38.段格终端包括变化区域分析模块、项目违法判断模块和信息汇总模块,变化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利用遥感技术对同一河道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河道管理范围内两期影像变化区域;项目违法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无人机采集的变化区域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并判断变化区域内的项目是否违法;信息汇总模块,用于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上传至所述后台管理服务端;
39.巡查终端包括无人机监测模块和遥感监测模块,遥感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河道管理范围内遥感图像;无人机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变化区域的影像、日常巡查影像和跟踪违法项目销号整个过程影像。
40.具体的,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在划分段格时,以河道管理范围为单元划分一级段格,二级段格在一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市划分,三级段格在二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县(区)划分,四级段格在三级段格的基础上主要依据行政镇、街道来划分。
41.具体的,河道段格划分模块在划分段格时将段格进行编码,编码规则为:
42.针对陆域:街道名称+“陆”+编码(01-99);
43.针对水域:街道名称+“敞”+编码(01-99);
44.针对洲滩:街道名称+“洲”+编码(01-99)。
45.变化区域分析模块利用遥感技术对同一河道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具体为:除去水位因素等引起的变化利用arcgis软件将管理范围叠加到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通过目视判读、人工解译查找,提取出的管理范围内两期影像变化区域。
46.段格终端还包括变化区域基本信息记录模块,变化区域基本信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项目内容、项目位置、责任主体、建成时间、相关许可材料和现场照片。无人机监测模块采集的影像为高分辨率正射影像。
47.本技术提供的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是一种“人员入格、责任定格、格中有格、格格相扣”的管理网络,实现责任到位、监督定位、奖惩定量。通过河道段格化管理来加强宣传、巡查、执法,对乱占、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通过河道段格化平台,各部
门都能获得完整的系统的信息。基于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配合遥感监测技术以及让无人机参与日常巡查,获取相关现场情况的正射影像,解决了以往单一依靠人工巡查带来的很多问题。利用arcgis软件将管理范围叠加到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通过目视判读、人工解译查找,提取出的管理范围内两期影像变化区域即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变化矢量数据,记录每处变化的坐标,制作两期影像的变化对比图,针对变化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获悉违法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为后期处理违法建设提供资料。遥感监测技术运用到河道管理中实现了整条河流监管的全覆盖,同时让巡查更有针对性,这种方式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将无人机参与日常巡查,克服了野外环境复杂,现场信息难获取的问题。同时无人机参与巡查可直观高效获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快速判断违法项目规模,实现违法行为全过程动态监测,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
48.实施例一:
49.以长江江苏段为例,结合长江影像数据、乡镇行政区划数据、长江确权划界线、常水位线数据和长江现状及存在问题,考虑到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的管理需求,对长江江苏段进行了四级段格划分。以长江管理范围为单元划分一级段格,二级段格在一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市划分,三级段格在二级段格的基础上按县(区)划分,四级段格在三级段格的基础上主要依据行政镇、街道来划分。根据陆域、水域、洲滩分布情况和巡查需要,四级段格划定后,将每个段格管理任务下发给相应的段格终端。
50.段格编码,编码原则为:
51.针对陆域:街道名称+“陆”+编码(01-99),如“八卦洲街道陆01”。
52.针对水域:街道名称+“敞”+编码(01-99),如“八卦洲街道敞01”。
53.针对洲滩:街道名称+“洲”+编码(01-99),如“八卦洲街道洲01”。
54.请参阅图2至图10,长江江苏段段格化共涉及沿江8市、37区(县)、113个乡镇(街道),共计段格592个,其中陆域388个,水域113个,洲滩91个,参见表一:
55.表一:长江江苏段段格统计表
56.[0057][0058]
请参阅图11,对长江江苏段两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变化矢量数据,记录每处变化的坐标,制作两期影像变化对比图,并将项目内容、项目位置、责任主体、建成时间、相关许可材料和摄现场照片记录保存在段格终端。
[0059]
通过遥感监测,除去水位因素引起的变化等,长江江苏段共监测到1802处变化。
[0060]
无人机巡查可以用在日常常态化监管中,可以用在位置特殊、占地面积较大的涉河违法行为的巡查中,也可以用来监管、跟踪违法项目销号的整个过程。对于一些复绿的项目,可以用无人机定期监测,防止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在无人机监测过程中同时记录现场照片、坐标等相关信息,将相关信息上传河道段格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信息共享且监管有迹可循。
[0061]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
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2]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