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1774977发布日期:2022-10-12 08:0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

1.本发明涉及城市街道提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3.传统的街道设计正经历着革命性变革,随着学界对新型街道设计方法探究的深入,开源地图、街景图片、三维建筑数据等新技术拓展了街道空间分析的数据基础,计算机领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像识别应用得以实现,对于街道空间量化测度的研究也更为全面。
4.发明人发现,已有的对于街道空间新型设计方法的研究多针对城市一般街道,对于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历史街道不具有普适性;历史街道的研究中目前多为的定性研究和单一要素的量化研究,用完整的量化指标体系来进行历史街道的研究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结合历史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底图,能够更精准的实现对历史街道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提升街道空间提供了精细化控制的研究依据,为历史街道更新保护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对历史街道空间形态和行为活动进行量化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总结街道空间形态特征,得出街道量化指标的适宜值,为后续其他街道研究提供了对比参照,根据历史街道存在的问题,根据预设的更新原则,生成具体的街道提升策略。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
8.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9.基于城市三维矢量信息建立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
10.将历史建筑轮廓数据和街道形态数据在街道空间年轮地图以年代图层进行分层绘制,结合建筑历史三维数据建立历史三维建筑模型;
11.结合街道现状数据,对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建筑界面要素和环境界面要素进行标注分析,得到街道现状模型;
12.根据街道现状模型,对街道建筑界面和环境界面进行量化测度计算,结合历史三维建筑模型的对比,得到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
13.根据预设的街道更新原则以及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得到街道提升策略。
14.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建筑年代不同属性单独提取出新图层,使得每一个新图层对应一类建筑年代;
15.分别对每个新图层中的历史建筑的历史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城市建筑年代
为要素的街道建筑风貌以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分析结果;
16.每个新图层以历史建筑演变和风貌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历史街道空间年轮地图显示模块:连接地图底图模块和年轮信息分析模块,针对街道空间年轮分析信息建立不同属性的地图图层;所建立的不同属性的图层包括街道空间形态一级图层,所述街道空间形态底图图层包含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界面、环境设施三个二级图层。
17.进一步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公园、节点空间和停车场三个三级图层;建筑界面包括建筑三维形体、街道围墙和建筑表面附属物三个三级图层;环境设施包括街道绿化和公共设施两个三级图层。
18.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包括街道平面形态、街道空间围合特征、节点空间、中心公园和停车场。
19.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街道建筑界面要素包括建筑现状特征、建筑围墙、建筑庭院和建筑出入口。
20.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街道环境界面要素包括沿街绿化、路面铺装和街道设施。
21.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以宽高比、界面密度、面宽比和店面密度四个测度参数对建筑界面量化测度;以绿视率、开敞度、街道设施密度三个测度参数对环境界面量化测度;使用行为活动量化测度、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界面对比分析和sd法buxing空间感知评价对上述测度结果进行验证。
2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系统。
23.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系统,包括:
24.地图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城市三维矢量信息建立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
25.历史三维建筑模型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将历史建筑轮廓数据和街道形态数据在街道空间年轮地图以年代图层进行分层绘制,结合建筑历史三维数据建立历史三维建筑模型;
26.街道现状模型构建模块,被配置为:结合街道现状数据,对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建筑界面要素和环境界面要素进行标注分析,得到街道现状模型;
27.街道问题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街道现状模型,对街道建筑界面和环境界面进行量化测度计算,结合历史三维建筑模型的对比,得到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
28.街道提成策略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设的街道更新原则以及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得到街道提升策略。
29.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30.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结合历史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底图,能够更精准的实现对历史街道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提升街道空间提供了精
细化控制的研究依据,为历史街道更新保护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对历史街道空间形态和行为活动进行量化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总结街道空间形态特征,得出街道量化指标的适宜值,为后续其他街道研究提供了对比参照,根据历史街道存在的问题,根据预设的更新原则,生成具体的街道提升策略。
33.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4.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历史空间年轮的演变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的年代切片要素分析图。
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公共空间分布图。
3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三维模型和风貌分布图。
4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建筑量化测度年代切片。
4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街景图像采集和segnet语义分割图。
4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样本街道环境界面热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施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4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6.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7.实施例1:
4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49.基于城市三维矢量信息建立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
50.将历史建筑轮廓数据和街道形态数据在街道空间年轮地图以年代图层进行分层绘制,结合建筑历史三维数据建立历史三维建筑模型;
51.结合街道现状数据,对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建筑界面要素和环境界面要素进行标注分析,得到街道现状模型;
52.根据街道现状模型,对街道建筑界面和环境界面进行量化测度计算,结合历史三维建筑模型的对比,得到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
53.根据预设的街道更新原则以及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得到街道提升策略。
54.具体的,包括以下过程:
55.s1:以街道空间形态主要研究方向,根据样本历史街道现状,总结当前研究领域的不足与空白。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街道空间形态和街道行为活动进行基础研究,明确量化指标体系。
5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基于城市三维矢量信息建立历史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底图模块,包括:
57.对城市空间形态三维数据进行数据简化,建立与所需数据类型相对应的图元,转换为城市三维矢量信息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形成制作城市空间年轮地图的底图模块。城市三维矢量信息数据也可以来源于市场上已加工好的地图矢量数据或者对卫星遥感地图获得的街道空间形态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取。本例中采用从原始地图数据进行加工方式获取,主要步骤包括:
58.(1)根据实际测绘及卫星遥感地图获得完整、准确的城市全覆盖现状用地矢量图形及相关地理空间坐标数据。对城市全覆盖的现状矢量图形进行简化与格式的转换,完成对矢量数据信息的筛选,建立与所需数据类型相对应的图元,得到街道空间形态三维数据,以dwg格式存储;
59.(2)运用制图软件打开上述街道空间形态dwg文件,用格式转换命令将所有矢量数据转为多段线格式。再将三维矢量数据提取出道路路网、水系、建筑轮廓、建筑层数、建筑年代、用地轮廓、用地属性这七种基础数据,并建立新图层;其中道路路网、水系、建筑轮廓、用地轮廓图层均为多段线形式,建筑层数图层为标注了层数值的点形式,建筑年代图层为标注了年代属性的点形式,均位于建筑轮廓的几何中心位置,用地属性图层为标注了属性名称的点形式;
60.(3)将(2)中简化与处理后的矢量数据dwg文件以dxf格式进行存储,导入地理信息系统,构成制作街道空间年轮地图的底图信息模块。
61.s2:从街区、街道、建筑三个层面分析样本历史街道的历史沿革;梳理历史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总结其历史风貌特征。
62.s2.1: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根据建筑年代不同属性单独提取出新图层,使得每一个新图层对应一类建筑年代;
63.s2.2:分别对s2.1的每个新图层中的历史建筑得历史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城市建筑年代为要素的街道建筑风貌以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分析结果;
64.s2.3:每个新图层以历史建筑演变和风貌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历史街道空间年轮地图显示模块:连接地图底图模块和年轮信息分析模块,针对街道空间年轮分析信息建立不同属性的地图图层;所建立的不同属性的图层包括街道空间形态一级图层,所述街道空间形态底图图层包含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界面、环境设施三个二级图层。所述公共空间包含街道公园、节点空间和停车场三个三级图层;所述建筑界面包含建筑三维形体、街道围墙和建筑表面附属物三个三级图层;所述环境设施包含街道绿化和公共设施两个三级图层。
65.对样本街道的历史档案、历史影像进行分析梳理,将历史建筑轮廓数据和街道形态在街道空间年轮地图以年代图层进行分层绘制,将建筑历史三维数据整理后导入预设软
件中建立三维建筑历史模型。总结样本街道的演变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和风貌特征,如图2和图3所示。
66.s3:现状定性研究,理清样本历史街道的发展现状,从公共空间、建筑界面、环境界面三个层次分析街道空间形态特征和使用人群的空间活动特征。
67.s3.1:街道公共空间分析从街道平面形态、街道空间围合特征、节点空间、中心公园和停车场五个方面分析。
68.s3.2:街道建筑界面要素分析从建筑现状特征、建筑围墙、建筑庭院和建筑出入口四个方面分析。
69.s3.3:街道环境界面要素分析从沿街绿化、路面铺装和街道设施三个方面分析。
70.结合现状调研对现状街道空间地图底图对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界面要素和环境界面要素进行标注分析,对街道现状建模,如图4和图5所示。
71.s4:定量研究,在总结出的量化指标体系基础上,对样本历史街道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界面量化分析。并对街道现状的建筑界面、环境界面量化测度,并通过历史与现状对比、街道行为活动和问卷调查予以验证。
72.s4.1:以宽高比、界面密度、面宽比和店面密度四个测度参数对建筑界面量化测度。
73.s4.2:以绿视率、开敞度、街道设施密度三个测度参数对环境界面量化测度
74.s4.3:使用行为活动量化测度、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界面对比分析和sd法buxing空间感知评价对s4.1、s4.2的测度结果进行验证。
75.更具体的,包括:
76.(1)建筑界面量化指标获取包括:宽高比的截面选取通过历史档案和地图的建筑复原,选取相邻建筑由明显高差的位置。界面密度在计算方法,首先使用已有的测绘底图对样本街道取样,其次通过历史档案、历史照片对道路不同时期的建筑轮廓复原,运用制图软件确定街道中心线和建筑轮廓,确定街道界面相关线,最后通过计算得出每一路段的界面密度。如图6所示。
77.(2)环境界面量化指标获取通过街景地图的材质和segnet街道要素语义分割,对样本历史街道的绿视率和开敞度进行分析。按照等距离观测点采集的方式拍摄样本街道的街景照片,相机拍摄角度统一设置为0
°
,即平视视角;将拍摄的街景照片导入segnet程序进行分析。为减少测算误差,将图像统一处理,在拍摄的照片中含有12种街道要素:天空、建筑、柱体、道路标记、车行道路、人行铺装、绿化、标识、围栏、车辆、行人和自行车。本实施例选取处理结果中的绿化和天空两项要素分析研究。将得出的每一节点图片的地理三维坐标在预设定位软件中进行坐标定位,在s1的街道底图中制作绿视率和开敞度的数值热力图,如图7和图8所示。
78.s5:在对样本历史街道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和定量研究基础上,总结街道现存的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基于街道更新原则,生成街道空间形态的针对性提升策略。
7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更新原则,可以以下几种的一种或多种:
80.(1)历史风貌整体和保护原则
81.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
区。街区内并不是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历史街道的保护是保护整体风貌,保护构成街区中有价值的元素,包括道路环境、围墙庭院、绿化都应仔细研究鉴别予以保护,从而使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历史街道风貌往往经过几个历史阶段逐渐建设形成,应对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根据价值同样重视保护。尊重与保护街区的历史连续性,并维护形态风貌原真性。
82.(2)多层级保护更新原则
83.不同级别街区的保护更新程度与方法不同,价值较高历史街区实行从区段环境到历史文化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整体保护,保护为主更新为辅;价值中等历史街区是重点保护原有的反映历史信息和特色的空间结构、历史文化景观和社会生活等主要特征,保护与更新相结合;一般历史街区则主要保护有价值的空间结构、历史建筑、城市构件与有特色的社会生活,在保护前提下以更新为主。街道保护更新也要分级进行。根据空间环境优先保护原则,要重点保护街道公共空间两侧及视线可及范围的文化遗产与景观。街坊的后部和中间部位的空间与建筑等,对街道组成要素逐项分级,适当加大整治开发力度。街道保护要准确把握街道特色与遗产,还要了解改造或拆除哪些建筑物会使这一地段失去特色和保护价值,要掌握历史街区开发更新的“度”,以便更好地确定保护对象与措施,提高街道空间品质。
84.(3)延续历史文化原则
85.街区内能够延续的历史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街道空间肌理及历史建筑属于街区内的物质文化,而历史文化属于街区的非物质文化。历史风貌特色通常包括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三项主要内容。空间格局包括平面形态、道路骨架等,自然环境包括重要地形、地貌和重要历史内容,建筑风格应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色彩、平面设计乃至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处理等多因素综合性内容。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名人轶事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应该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它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经济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86.(4)以人为本的原则
87.街区内除了建筑、道路、市政等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群,人群存在于街区之中才带来活力,在对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人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护居民生活行为的延续性,避免大规模的拆建与异地安置。在街区经历更新后依然能服务于现有的居民,这样街区的更新才有意义。例如增加街区内的现代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街区内的便民建筑,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街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等,通过一系列对街区的改造升级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88.本实施例基于街道空间形态量化参数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的量化测度,得出ⅰ、ⅱ、ⅲ路段的街道空间特征和人群的步行行为特征。通过sd法对各路段行人感知调研和道路整体满意度调查问卷验证了空间量化特征和指标对道路的适用性。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界面参数对比分析,得出道路建筑界面的演变的参数特征。因此本实施例结合对道路的历史、现状;定性、定量的详细研究,得出街道空间形态量化指标的精准化控制范围,并以此为据指导道路历史街道的精细化改造提升。
89.根据文献和道路调研,道路节点空间数量少且相对固定,对街道空间形态的控制作用有限,因此不做要求。本实施例的研究指标体系中的垃圾箱密度、座椅密度、景观设施密度和市政设施密度对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为与其他量化指标区分,将上文的体系内的量化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要严格控制的刚性指标;一类是非强制建议性的柔性指标。
90.表1:道路量化指标适宜值
91.92.[0093][0094]
本实施例中,提升策略,可以是如下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
[0095]
(1)提高人行舒适度,重置车行道和停车区域
[0096]
道路的街道平面形态在历史进程中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道路街道平面的改善建议从行人的角度出发,将道路ⅰ路段的四车道减为双车道,通过缩减车行道宽度增加行人慢行空间,并使道路ⅰ路段的车道数目与ⅱ、ⅲ路段相统一,弱化道路不同路段之间的路面差异。
[0097]
(2)统一路面铺装,优化建筑前区空间
[0098]
而对于街道高差的处理上,道路街道整体较为平缓,主要的街道高差问题沿街出入口对于坡地处理过于随意,应设置足够空间的缓步台,对侵占人行道的空间进行局部景观的化解和处理。
[0099]
(3)局部嵌入开放空间,增加空间丰富度
[0100]
街道空间节点是体现街道空间特征的重要场所,对于道路而言,中心的老舍公园以及ⅰ、ⅱ、ⅲ路段的街道交叉口则对于街道空间的连贯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ⅰ、ⅱ、ⅲ路段由于街道两侧建筑种类的差异,对于街道交叉口应注重过渡化设计,通过一定的环境景观设计化解弱化行人对于空间差异性的感知。同时街道交叉口应建立良好的视线联系避免遮挡,对历史街区存在的对景视线应予以保留和保护。
[0101]
(4)拆除严重影响街道空间形态的建筑,修复符合历史风貌的街道空间
[0102]
道路应拆除与街道传统风貌严重背离的现代建筑。拆除各类毫无价值、质量低下的各类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等。
[0103]
街道空间尺度方面应与街道宽高比控制指标相结合,并且结合不同街段合适的历史时期参数区间进行控制。其中道路ⅰ路段应以德租时期历史建筑的截面尺度为准,道路ⅱ路段则应参考历史年份的空间尺度,道路ⅲ路段的空间尺度则应侧重于多层建筑的改造更新。
[0104]
单体建筑立面和形态上与风貌不协调的后建部分或局部构架拆除,恢复建筑原有风格;对于构件或局部已遭损坏部分,可以适当复建,并以其原有特征或类型特征为参考,对其它不恰当的部分进行更换改造。
[0105]
(5)提高传统风貌建筑和一般建筑的保护修复力度
[0106]
维护传统风貌建筑的原真性,最大限度保护其携带的历史信息,给予必要的维护、
修缮、防护、加固等措施,尤其是价值极高的文物建筑。
[0107]
对现代建筑与街区风貌特色相适应的现代建筑而言,即给予定时维护修缮,肯定其在街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0108]
(6)拆除院内违建,恢复历史样式围墙
[0109]
对道路ⅱ路段的街道围墙重新设计,恢复历史时期的通透式围墙样式,以通透度较高的铁艺隔栅为街道围墙的主要界面,石柱为围墙的间隔,围墙大门进行装饰化处理,增加庭院与街道的空间流动性。道路ⅰ路段华能大厦拆除复建后的窗口应以德式拱形窗为主。
[0110]
在建筑庭院方面ⅱ路段应拆除加建的附属用房和非正规商业店铺,增加庭院与街道空间的联系,对于ⅰ、ⅲ路段的部分庭院应改为街道景观节点,对高连续性的街道界面做空间上的打断,增加街道空间的趣味性。
[0111]
(7)优化商业模式,统一整合店铺广告牌
[0112]
道路商业模式主要针对ⅱ路段的非正规商业现象,在拆除庭院内附属建筑和围墙改造的基础上,沿街商业后移到庭院式住宅的建筑内部。在保留老居民所喜爱的商业店铺的同时,优化视觉体验。
[0113]
对于街道的商业立面,ⅰ、ⅲ路段的商业界面广告牌进行整合,划定统一的样式,商业界面的面宽比小于1。
[0114]
(8)立面材质仿古,优化色彩协调性
[0115]
街道立面材质应使用水泥拉毛或仿古砖为主,建筑底层石材贴面,道路ⅰ路段街道建筑色彩的主基调为黄色或褐色,ⅱ、ⅲ路段主色彩为黄色。允许建筑在局部体块或构建上对色彩进行变更,杜绝大面积的彩色涂料涂刷。
[0116]
(9)街道绿化空缺处进行补种,提高ⅰ、ⅲ路段绿视率
[0117]
道路街道绿化空缺处主要在ⅰ、ⅲ路段,对街道行道树的缺失部分应加种和补种,对于特别茂密的树冠进行定期的修剪,保持街道行道树的均衡分布,对于树龄较大的树木予以保护,为防止古树根茎撑破路面铺装,应适当扩大古树树池面积。
[0118]
(10)适当移除公园遮挡对景视线的树木,优化庭院绿化
[0119]
历史上老舍公园存在与栈桥和米斯住宅的重要对景,应在尽可能少的移除树木的情况下复原这些视线通廊。道路ⅱ路段的庭院应在通透围墙,拆除违建和附属建筑的基础上,修复庭院景观,营造人行道的间接绿化。
[0120]
(11)环境设施优化策略
[0121]

优化服务设施分布,修建与景观结合的街道座椅
[0122]
通过对服务设施密度的测度,可知道路ⅱ、ⅲ路段垃圾桶、座椅等服务设施缺失。应在增加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绿化隔离带布置垃圾桶,尽可能减小垃圾桶对人行道的污染。座椅结合景观小品或树池布置,尽可能减少对人行道宽度的压缩。
[0123]

增加有历史特色的景观设施
[0124]
街道应适当增加有历史符号意义的景观小品,如邮筒、花池、电话亭等。在街道局部绿地处可放置历史物件橱窗,如人力车、手推车等,增强城市历史文脉的宣传度。
[0125]

替换老化的市政设施,风格上仿古
[0126]
老化的市政设施应及时拆除换新,新的市政设施如路灯、告示牌等设施应恢复德式风格,仿古电线杆和连接的电线应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予以保留。规划配置街区给
排水、暖气、煤气、通讯等设施,改善与治理室内外卫生、给排水、通风、供电等设施。整治建筑外墙杂乱无章的落水管与电线,将街道附属设施至于绿化隔离带中隐藏设计。
[0127]
实施例2:
[0128]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系统,包括:
[0129]
地图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城市三维矢量信息建立街道空间年轮的地图;
[0130]
历史三维建筑模型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将历史建筑轮廓数据和街道形态数据在街道空间年轮地图以年代图层进行分层绘制,结合建筑历史三维数据建立历史三维建筑模型;
[0131]
街道现状模型构建模块,被配置为:结合街道现状数据,对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建筑界面要素和环境界面要素进行标注分析,得到街道现状模型;
[0132]
街道问题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街道现状模型,对街道建筑界面和环境界面进行量化测度计算,结合历史三维建筑模型的对比,得到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
[0133]
街道提成策略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设的街道更新原则以及街道现存问题和量化参数指标的适宜值区间,得到街道提升策略。
[0134]
所述系统的工作方法与实施例1提供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135]
实施例3:
[0136]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0137]
实施例4:
[0138]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城市历史街道提升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0139]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40]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41]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42]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4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01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