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村域尺度的碳核算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20201发布日期:2022-10-04 2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村域尺度的碳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目标村域的碳源要素和碳汇要素;所述碳源要素分为直接碳排放要素和间接碳排放要素;其中,所述直接碳排放要素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畜禽碳排放、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生活废弃物碳排放和耕地碳排放;所述能源消耗碳排放包括商品性能源碳排放和非商品性能源碳排放;所述间接碳排放要素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所述碳汇要素包括农作物碳吸收、土地资源固碳和水域资源固碳;核算所述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以及所述碳汇要素的碳汇量;其中核算所述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包括:分别计算所述碳源要素中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畜禽的碳排放量、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生活废弃物的碳排放量、自然生态系统耕地的碳排放量、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并累加得到所述目标村域的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核算所述碳汇要素的碳汇量,包括:分别计算农作物的碳吸收量、土地资源的固碳量以及水域资源的固碳量,并累加得到所述目标村域的碳汇要素的碳汇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包括:计算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和非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累加后得到所述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其中计算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包括:c
p
=∑t
i
×
w
i
×
θ
i
其中,c
p
为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t
i
为第i类商品性能源的消耗量;w
i
为第i类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系数;θ
i
为第i类商品性能源转换为标准煤的系数;计算非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包括:co
2沼
=b

×
c

×
o

×
44/12c
f
=co
2i
+co
2沼
其中,c
f
为非商品性能源的碳排放量;co
2i
为非商品性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b
i
为第i类非商品性能源的消耗量;c
i
为第i类非商品性能源的含碳系数;o
i
为第i类非商品性能源的氧化率;co
2沼
为沼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

为沼气的消耗量;c

为沼气的热值;o

为沼气的含碳量;44/12为c与co2的转换系数;计算所述畜禽的碳排放量,包括:包括:包括:其中,e
c
为畜禽的碳排放量;为畜禽的ch4的排放量;为畜禽的no2排放量;q
i
为第i类畜禽的平均饲养量;n
i
为第i类畜禽粪便no2的排放系数;l
i
为第i类畜禽的肠道及粪便ch4排放系数;
计算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包括:e

=h
×
re
水稻
=s
水稻
×
d
水稻
×
6.8182其中,e
n
为农田系统的碳排放量;为土壤no2的碳排放量;e

为土地翻耕产生的碳排放量;h为耕地面积;r为土地翻耕碳排放系数;m
i
为第i类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k
i
为第i类农作物品种的no2排放系数;e
水稻
为水稻碳排放量;s
水稻
为水稻种植面积;d
水稻
为水稻ch4排放系数;计算所述生活废弃物的碳排放量,包括:e
waste
=s
cod
×
c
cod
×
11/4其中,e
s
为生活废弃物的碳排放量;为生活垃圾发酵的碳排放量;g为生活垃圾的质量;doc为可降解有机碳比例;doc
f
为实际分解的可降解有机碳比例;e
waste
为生活废水产生的碳排放量;s
cod
为处理生活废水的cod数量;c
cod
为cod的ch4排放系数;11/4为ch4与co2的转换系数;计算所述耕地的碳排放量,包括:c

=a

×
t

其中,c

为耕地产生的碳排放量;a

为耕地的面积;t

为耕地的碳排放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e

=∑f
i
×
d
i
其中,e

为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f
i
为第i类物资的使用量;d
i
为第i类物资的碳排放系数;计算所述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c
d
=t

×
w

×
θ

其中,c
d
为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t

为居民消费支出转换的电力总量;w

为电力碳排放系数;θ

为电力折标煤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湿地和未利用地;所述水域资源包括:坑塘和水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农作物的碳吸收量,包括:c
e
=y
i
×
(1-v
i
)
×
zc
g
=(c
e
+c
j
)
×
r
i
c
o
=c
e
+c
j
+c
g
其中,c
e
为第i类农作物的经济产量含碳量;y
i
为第i类农作物的经济产量;v
i
为第i类农作物的含水率;z为生物量与含碳量的转化系数;c
j
为秸秆含碳量;h
i
为农作物的经济系数;c
g
为农作物的根含碳量;r
i
为农作物根冠比系数;c
o
为农作物的总碳汇量;计算所述耕地的固碳量,包括:z
i
=y
i
×
u
i
×
0.5c
t
=∑(α
×
z
i
+β)
×
m
i
其中,z
i
为第i类农作物当年秸秆还田量;u
i
为第i类农作物秸秆籽粒比;m
i
为第i类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α和β为系数;c
t
为耕地的固碳量;计算林地、草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及水域资源的固碳量,包括:c
s
=∑a
i
×
e
i
其中,c
s
为林地、草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及水域资源的固碳量;a
i
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e
i
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村域的碳吸收量以及碳汇量,核算所述目标村域的净碳效应;所述净碳效应包括正净碳效应和负净碳效应;其中,所述正净碳效应是指目标村域的碳吸收量大于碳汇量;负净碳效应是指目标村域的碳吸收量小于碳汇量。7.一种基于村域尺度的碳核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村域的碳源要素和碳汇要素;所述碳源要素分为直接碳排放要素和间接碳排放要素;其中,所述直接碳排放要素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畜禽碳排放、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生活废弃物碳排放和耕地碳排放;所述能源消耗碳排放包括商品性能源碳排放和非商品性能源碳排放;所述间接碳排放要素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所述碳汇要素包括农作物碳吸收、土地资源固碳和水域固碳;核算模块,用于核算所述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以及所述碳汇要素的碳汇量;其中核算所述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包括:分别计算所述碳源要素中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畜禽的碳排放量、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生活废弃物的碳排放量、自然生态系统耕地的碳排放量、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并累加得到所述目标村域的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核算所述碳汇要素的碳汇量,包括:分别计算农作物的碳吸收量、土地资源的固碳量和水域资源的固碳量,并累加得到所述目标村域的碳汇要素的碳汇量。8.一种电子设备,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村域尺度的碳核算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村域的碳源要素和碳汇要素;核算所述碳源要素的碳排放量以及所述碳汇要素的碳汇量。以此方式,可以通过构建了村域尺度下的碳核算方法,结合村域环境下的碳相关要素,准确、合理的对村域碳排放量和碳汇量进行估计,为核算整个村域的净碳效应做数据基础。村域的净碳效应做数据基础。村域的净碳效应做数据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薛冰 任婉侠 徐月萍 李宏庆 谢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