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2650发布日期:2022-11-23 08:5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网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国家提出了在能源电力上需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强化能耗双控、加强能效管理、加快电能替代、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加快能源技术创新。
[0003]“碳达峰、碳中和”和“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工作要求是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加大清洁能源的消纳力度、促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落实国家战略和企业使命的重要举措,但是现有技术上缺乏对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进行全面有效获取并由此开展分析的方法和系统,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方法、系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乏对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进行全面有效获取、缺乏碳指数直观反应电力源网侧碳消耗水平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及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力电量数据,采集源为调控云、open3000、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任一系统或多系统组合;步骤2,根据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地区碳排放指标及各电压等级主变、线路低碳运行指标;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的结果构建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步骤4,将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通过展示界面进行展示。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地区碳排放指标包括电力碳排放总量指标、电力碳排放强度指标、零碳电能占比指标、电网侧碳排放总量指标和电网碳排放强度指标。
[0007]
作为优选,将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各地区碳排放指标通过展示界面进行展示的具体方式为:采用时域、地域、成分三个维度对各地区碳排放指标进行展示。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展示界面包括地区界面和地区下级区域地界面,所述地区界面包括碳指标界面、电能指标界面、低碳运行指标界面。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指标界面包括:获取相应地区地理接线图,并在地理接线图上展示地区下级地理区域碳指标情况;
根据碳指标情况,以时间戳生成情况图。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能指标界面包括:获取地区全社会负荷、受电、火电、清洁能源出力数据;获取地区电网装机组数据;获取地区日受电、火电、清洁能源电量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情况进行展示。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低碳运行指标界面包括采集220、110、35千伏变电站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所辖220、110、35千伏主变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所辖220、110、35千伏线路低碳指标数据;对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展示。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区下级区域地界面包括: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全社会负荷、受电、火电、清洁能源出力数据;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电网装机组数据;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日受电、火电、清洁能源电量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情况进行展示;采集地区下级区域地所辖220、110、35千伏变电站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下级区域地所辖110、35千伏线路低碳指标数据;对采集的低碳指标数据进行展示。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力电量数据包括各类型光伏发电、火电、风电的全局信息数据。
[0014]
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从调控云、open3000、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任一系统或多系统组合中采集相关电力电量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各地区碳排放指标及各电压等级主变、线路低碳运行指标;pgci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各指标搭建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展示界面,用于采用界面形式对采集的碳指数进行展示。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时域、地域和成分三个维度精准刻画使用地区社会电力碳排放情况;在源网供给侧量化分析电网碳排放情况,展示源网供给侧碳指数,为后续碳减排目标的电网调控策略优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各界面可直观展示指标总览,碳排放对比;并采用通过调控云平台全社会电力电量、智能报表模块,展示电能指标界面;实现全局变电站低碳运行指标展示,全局主变低碳运行指标展示,全局线路低碳运行指标展示。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0018]
实施例: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电力电量数据,采集源为调控云、open3000、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任一系统或多系统组合;步骤2,根据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地区碳排放指标及各电压等级主变、线路低碳运行指标;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的结果构建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步骤4,将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通过展示界面进行展示。
[0019]
所述的步骤2中,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地区碳排放指标包括电力碳排放总量指标、电力碳排放强度指标、零碳电能占比指标、电网侧碳排放总量指标和电网碳排放强度指标。
[0020]
将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各地区碳排放指标通过展示界面进行展示的具体方式为:采用时域、地域、成分三个维度对各地区碳排放指标进行展示。
[0021]
所述的步骤4中,展示界面包括地区界面和地区下级区域地界面,所述地区界面包括碳指标界面、电能指标界面、低碳运行指标界面。
[0022]
所述的碳指标界面包括:获取相应地区地理接线图,并在地理接线图上展示地区下级地理区域碳指标情况;根据碳指标情况,以时间戳生成情况图。
[0023]
所述的电能指标界面包括:获取地区全社会负荷、受电、火电、清洁能源出力数据;获取地区电网装机组数据;获取地区日受电、火电、清洁能源电量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情况进行展示。
[0024]
所述的低碳运行指标界面包括采集220、110、35千伏变电站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所辖220、110、35千伏主变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所辖220、110、35千伏线路低碳指标数据;对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展示。
[0025]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区下级区域地界面包括: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全社会负荷、受电、火电、清洁能源出力数据;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电网装机组数据;获取地区下级区域地日受电、火电、清洁能源电量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情况进行展示;采集地区下级区域地所辖220、110、35千伏变电站低碳指标数据;采集地区下级区域地所辖110、35千伏线路低碳指标数据;对采集的低碳指标数据进行展示。
[0026]
所述的电力电量数据包括各类型光伏发电、火电、风电的全局信息数据。
[0027]
一种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从调控云、open3000、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任一系统或多系统组合中采集相关电力电量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力电量数据计算各地区碳排放指标及各电压等级主变、线路低碳运行指标;pgci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各指标搭建电力源网侧能碳指数;展示界面,用于采用界面形式对采集的碳指数进行展示。
[0028]
本实施例以某地区具体应用的基于源网供给侧碳指数展示系统及方法进行具体
说明如下:碳指标界面,利用“悟空”机器人集合调控云、open3000、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系统的各类型光伏发电、火电、风电的全局信息数据,动态展示地区及各县市年、月、日三个维度电力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展示界面直观展示指标总览、各县市碳排放对比、年度月度碳排放对比、分电厂类别碳排放数据对比,碳排放指数低地区颜色显示绿色较深颜色。
[0029]
电能指标界面,通过调控云平台全社会电力电量、智能报表模块:一是采集金华地区全社会负荷、受电、火电、清洁能源出力情况,通过柱状图、圆饼图对比展示;二是展示金华电网装机情况以及不同年份装机占比变化趋势;三是分年、月、日展示受电、火电、清洁能源电量情况。
[0030]
低碳运行指标界面,选择年、月、日三个维度全景接线图计算变电站损耗,线损率分不同颜色展示,线损颜色深浅逐级变化,如线损率0%-x%线路展示“绿色”代表低碳低损耗,线损率x%-y%线路展示“黄色”代表线损偏高需加强关注,线损率超过y%线路展示“红色”代表高损耗建议采取降损措施,根据主变各侧积分电量选择年、月、日三个维度全景接线图展示主变损耗,线损率分不同颜色展示,线损颜色深浅逐级变化,如线损率0%-x%线路展示“绿色”代表低碳低损耗,线损率x%-y%线路展示“黄色”代表线损偏高需加强关注,线损率超过y%线路展示“红色”代表高损耗建议采取降损措施。根据积分电量选择年、月、日三个维度全景接线图展示线路损耗,线损率分不同颜色展示,线损颜色深浅逐级变化,如线损率0%-x%线路展示“绿色”代表低碳低损耗,线损率x%-y%线路展示“黄色”代表线损偏高需加强关注,线损率超过y%线路展示“红色”代表高损耗建议采取降损措施。各电压等级运行指标具备表格导出功能。
[003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提供碳中和公式:线路:通过变电站查找相同名字的线路,输入电量:线路前一天输入电量=sum((当天的p+)*ct*pt-(前一天的p+)*ct*pt)相同名字的线路相加。
[0032]
输出电量:线路前一天输出电量=sum((当天的p-)*ct*pt-(前一天的p-)*ct*pt)相同名字的线路相加。
[0033]
线损=输入电量-输出电量;线损率=(输入电量-输出电量)/输入电量;主变:通过变电站名称+主变名称,查找主变各侧的电镀表,去除调备表。
[0034]
输入电量:主变前一天输入电量=sum((当天的p+)*ct*pt-(前一天的p+)*ct*pt)主变各侧相加。
[0035]
输出电量:主变前一天输出电量=sum((当天的p-)*ct*pt-(前一天的p-)*ct*pt)主变各侧相加。
[0036]
变损=输入电量-输出电量;变损率=(输入电量-输出电量)/输入电量;变电站:
站损=变电站各主变变损相加;按天的积分电量计算公式:1分钟采样周期的:电量(mwh)=sum(v1:v1440)/60,5分钟采样周期的:电量(mwh)=sum(v1:v288)*5/60。
[0037]
电网碳排指数总览:全年碳排总量=(金华全年全社会发电量-地区全年新能源发电量-各县市全年新能源发电量-网供电量*清洁能源占比)*碳常数;全年碳排总量同比=今年的全年碳排总量/全年同期全年碳排总量;全年零碳电能占比=(地区全年新能源发电量+各县市全年新能源发电量+网供电量*清洁能源占比)/金华全年全社会发电量;各县市全年碳排放情况:各县市全年碳排放=(县市网供电量*非清洁能源占比+本县市非清洁能源发电量)*碳常数;月碳排放量:月碳排放量=(金华月全社会发电量-地区月新能源发电量-各县市月新能源发电量-月网供电量*清洁能源占比)*碳常数;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月碳排放量/金华月全社会发电量;各地区日指标;日指标=(县市日网供电量*日非清洁能源占比+本县市非清洁能源日发电量)*碳常数碳常数=776g/kwh。
[003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