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08591发布日期:2022-12-28 00:3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量快速增长与交通供给有限速度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高速公路收费站排队拥堵问题也日趋严重,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显得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通过对收费数据进行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展现收费站的拥堵情况及服务效率,并从数据中探索影响收费站服务效率的因素,进而提高收费站服务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入口车道数据实时回传,并根据每个完整自然月的数据创建出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表、收费站入口车道数据表;提取当月最新基础数据,生成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结果展示。
5.进一步的,生产环境的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入口车道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接收服务器。
6.进一步的,每个自然月结束后,将数据接收服务器中完整自然月的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收费站入口车道数据提取到hadoop平台,经过数据清洗后,在hive数据库创建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表、入口车道数据表,存放有效数据。
7.进一步的,提取当月最新基础数据表到hadoop平台,并在hive数据库创建基础数据表。
8.进一步的,基础数据表包含收费站表、收费车道表;收费站表包含收费站的id、名称、桩号、入口车道数、出口车道数、开通时间、所属路段、所属路线、所属行政区信息;收费车道表记录收费站每个收费车道的编号、物理车道编号、车道类型、出入口类型信息。
9.进一步的,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记录当月收费站入口、出口各车道的基本信息及服务效率相关指标,车道基本信息包括收费站id、收费车道编号、收费车道类型;服务效率相关指标包含最大逗留时间、最大队长排队车次、逗留车辆数、逗留客车数、口略货车数、总等待时间、排队次数、车道通行时间、通行服务时间、客车通行服务时间、货车通行服务时间、通行车次、mtc客车通行服务时间、mtc货车通行服务时间、mtc逗留客车数、mtc逗留货车数、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时间、逗留时间占比、平均排队长度、排队车次占比、mtc客车平均服务时间、mtc货车平均服务时间。
10.进一步的,将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结果推送至业务应用服务器,供业务应用系统展示该分析结果。
1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对收费数据进行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展现收费站的拥堵情况及服务效率,并从数据中探索影响收费站服务效率的因素,进而提高收费站服务效率。
12.实现对收费系统数据、收费站基础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分析、汇总,在收费站产生排队的前提下,以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最大逗留时间、逗留时间占比、平均排队长度、最大队长、排队次数、排队车次占比为指标评价收费站的服务效率; 以收费车道数量、etc车道占有率、服务饱和度、不合理开放收费亭数量为指标评价收费站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这些指标对收费站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图3为本发明入口排队情况月变化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费站服务效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入口车道数据实时回传,并根据每个完整自然月的数据创建出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表、收费站入口车道数据表;提取当月最新基础数据,生成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结果展示。
16.生产环境的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入口车道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接收服务器。每个自然月结束后,将数据接收服务器中完整自然月的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收费站入口车道数据提取到hadoop平台,经过数据清洗后,在hive数据库创建收费站出口车道数据表、入口车道数据表,存放有效数据。
17.提取当月最新基础数据表到hadoop平台,并在hive数据库创建基础数据表。基础数据表包含收费站表、收费车道表;收费站表包含收费站的id、名称、桩号、入口车道数、出口车道数、开通时间、所属路段、所属路线、所属行政区信息;收费车道表记录收费站每个收费车道的编号、物理车道编号、车道类型、出入口类型信息。
18.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记录当月收费站入口、出口各车道的基本信息及服务效率相关指标,车道基本信息包括收费站id、收费车道编号、收费车道类型;服务效率相关指标包含最大逗留时间、最大队长排队车次、逗留车辆数、逗留客车数、口略货车数、总等待时间、排队次数、车道通行时间、通行服务时间、客车通行服务时间、货车通行服务时间、通行车次、mtc客车通行服务时间、mtc货车通行服务时间、mtc逗留客车数、mtc逗留货车数、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时间、逗留时间占比、平均排队长度、排队车次占比、mtc客车平均服务时间、mtc货车平均服务时间。
19.关键指标算法:1)平均服务时间时间间隔ti:同一收费亭相邻车辆出站时间之差;(排队前提下指:服务时间)收费站产生排队的阈值:分车道进行阈值的确定;以客货混合车道为例,统计某车道当月内当前车辆与前一辆车间的时间间隔(区分客货),按5秒为区间统计车次,升序排列,取时间间隔最短的前10个区间(etc车道取前5个区间),选择车次最多的相邻两个区间中各车辆的时间间隔平均值作为产生排队的服务时间期望值,同时也是产生排队的阈值;当有连续车辆(3个及以上)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阈值时,认为产生排队,在收费站收费车道产生排队的前提下,对应的时间间隔即为服务时间。
20.两次排队间若只有一辆车的时间间隔大于阈值(差值etc车道不超过5s,mtc车道不超过10s),则将两次排队合并为一次排队(包括大于阈值的该车辆)。
21.在产生排队的前提下,分客车、货车分别对服务时间进行统计:客车或货车的平均服务时间ts客平均或ts货平均:所有排队车辆客车or货车服务时间的和/排队车辆数;收费站平均服务时间ts总平均:客车所占比例*ts客平均+货车所占比例*ts货平均;2)平均等待时间在满足排队的条件下:观察时长内收费亭i第j次排队的排队逗留时间tqij:该次排队最后一辆车出站时间-第一辆车的前一辆车的出站时间;单收费亭车辆平均排队逗留时间tqi平均:各次排队tqij的和/排队次数;单收费亭车辆平均等待时间twi平均:tqi平均-服务时间期望值;收费站平均等待时间tw平均:各个开放收费亭twi平均的和/开放收费亭数;3)最大逗留时间在排队的前提下,观察时长内收费站所有开放收费亭排队的最大逗留时间;4)逗留时间占比在排队的前提下,单收费亭排队逗留时间占比ηi:单收费亭逗留时间内tqij的合计/观察时长;收费站排队逗留时间占比η:开放收费亭ηi的合计/开放收费厅数;5)平均排队长度在排队前提下,当有连续几辆车的时间间隔都小于等于阈值时,队长为相应车辆数;单收费亭平均队长li平均:观察时长内所有排队时队长的合计/排队次数;收费站平均排队长度l平均:所有开放收费亭li平均的合计/开放收费亭数量;6)最大队长在排队前提下,上述队长中的最大值;7)排队次数收费站出现排队现象的次数c:各个收费亭排队次数的合计;8)排队车次占比
排队车次/总车次。
22.将收费站车道服务效率表结果推送至业务应用服务器,供业务应用系统展示该分析结果。参阅图2和图3。
2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