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59308发布日期:2023-03-15 03:1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3.日志是服务运维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日志可以了解服务的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日志的完整性,能够及时可靠地发现服务系统中的异常。但是基于现有方法并不能准确、可靠地确定日志是否完整,从而无法准确地判断出服务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快速地确定日志完整性的问题。
6.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7.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
8.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
9.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
10.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
11.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
12.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包括:
14.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预设的时间频率;
15.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目标日志进行切分,得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16.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频率,对所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17.将所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作为所述目标日志序列。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散列结果,包括:
19.将扫描得到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20.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生成第一入口数据;
21.将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一散列结果;其中所述散列模型根据第一入口数据和多个日志序列样本训练生成。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包括:
23.将接收到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24.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生成第二入口数据。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包括:
26.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完整日志;
27.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不完整日志。
28.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29.目标日志序列获取模块,用于对目标日志数据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
30.第一散列确定模块,用于根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
31.第二散列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
32.验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数据是否完整。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切分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目标日志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扫描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时间频率;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频率,对所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34.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
35.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
36.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
37.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首先,通过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可以有针对性地查询目标日志的中的某一区域,同时缓解目标日志不断增大而带来的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其次,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可以在不同时间节点下,生成入口数据,再根据入口数据和目标日志序列确定相应的散列值,为后续进一步确定目标日志是否完整奠定数据基础。最后,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快速地确定日志文件是否完整的技术问题,能够达到准确、及时、安全可靠地确定出目
标日志的完整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39.图1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0.图2是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模块意图;
41.图3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42.图4是是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43.图5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4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46.考虑到服务运行日志记录了服务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与问题,通过日志可以排查定位生产故障,因此,日志是服务运维中的重要工具。而完整的日志才能保证排查问题的准确性,如果日志自身都是不完整的,通过日志分析出的故障也是不可信的。基于现有技术并不能准确、及时地确定出日志文件是否完整,从而无法准确排查出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等。
47.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考虑引入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以实现准确、快速地确定日志是否是完整的、从而准确判断出服务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技术效果。
48.基于上述思路,本说明书提出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首先,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其次,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然后,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最后,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
49.图1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部分合并后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或结构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装置
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或模块结构。所述的方法或模块结构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服务器或终端产品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或模块结构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包括分布式处理、服务器集群的实施环境)。具体实施时,参阅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50.s101: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日志可以描述为在服务运行过程中,记载着服务的启动日期、服务停止日期、服务的退出日期、服务请求信息、以及操作信息的数据,由于服务一般情况下运行在后台,没有界面,因此很难观察到服务的状态,通过服务日志可以了解服务的运行状态,如:可以基于日志判断出服务是否是正常运行、服务处理了哪些请求、哪些请求被正确处理了、哪些服务被错误处理等。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目标日志可以为待切分的日志,即在服务运行过程中,上述目标日志达到了预设阈值,即目标日志增大到了一定程度无法再继续增大,需要进行切分处理。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获取和使用的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均为在用户知晓且同意的前提下获取和使用的。并且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对上述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5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55.s1: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预设的时间频率;
56.s2: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目标日志进行切分,得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57.s3: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频率,对所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58.s4:将所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作为所述目标日志序列。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日志通常是存放在日志文件中的,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日志文件也会不断变大,当日志文件变大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分处理,进而来保证后续能够继续记录服务的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先配置切分的文件大小,以及切分的时间间隔即上述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切分文件大小和切分时间间隔对目标日志所在的目标文件进行切分,如:可以配置切分的文件大小为50兆,切分时间间隔为1天,即以50兆为单位,每天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即对目标日志所在的目标文件进行切分,其中目标文件中存储目标日志。需要说明的是,切分完成后,得到多个子日志,多个子日志分别存储在对应的文件中,如:将目标日志进行切分得到第一子日志、第二子日志等,将第一子日志存储在第一子日志文件中,将第二子日志存储在第二子日志文件中,方便后续用户有针对性对某个子日志文件的访问和查询。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目标日志序列即为切分后得到的目标子日志,目标日志序列即目标子日志在相应的目标日志文件中具有特定的记录位置和序列号,如: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子日志在第一个文件中的记录位置记为0,序列号记为0,切分后得到的第二个子日志在第二文件中的记录位置记为1,序列号记为1,以此类推,本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切分完成后,按照预设的时间频率对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如:可以按照三个小时扫描一次的频率对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如果扫描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则开始进入散列值确定模块,如果未扫描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则继续等待下一次的扫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实际上是对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所在的文件路径进行扫描。
62.s102: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散列结果,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64.s1:将扫描得到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65.s2: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生成第一入口数据;
66.s3:将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一散列结果;其中所述散列模型根据入口样本数据和多个日志序列样本训练生成。
6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生成第一入口数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理解为:当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后,系统自动生成第一时间点,将生成的第一时间点输入到预先构建的数字产生器,生成第一时间点对应下的第一入口数据,其中,数字产生器根据时间点样本数据、入口样本数据构建生成。通过获取时间点下的入口数据,为后续根据散列模型获取目标日志序列的散列值奠定数据基础。其中,上述散列模型可以根据散列算法(sm算法)形成,其中散列算法可以为:国家密码局制定了的一种密码散列函数标准。
6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散列结果可以为:将第一入口数据和目标日志序列输入到上述散列模型中而获得的结果,为了避免和后续出现的结果发生混淆,将此次获得的结果定义为第一散列结果,需要说明的散列结果可以为目标日志序列的摘要信息或目标日志序列的散列值,如果目标日志序列中的记录发生细微改变,将导致目标日志序列的摘要信息发生巨大差异,通过获取散列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可以判断出目标日志序列或目标日志是否发生变化。关于如何验证目标日志的完整性,后续将另作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69.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目标散列结果之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和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存储在预先构建的散列文集中,存储格式可以按照日志序列的文件名和散列值以冒号的形式进行拼接存储。如:日志序列的文件名为:demo-2022-03-15-1.log.gz,散列值为:1d1693bb8d96d6d6e59697156755624f,则以demo-2022-03-15-1.log.gz:1d1693bb8d96d6d6e59697156755624f的方式进行存储,如果有多个切分文件,则生成多行。上述散列集文件可以为:能够存放具有多个子日志文件和对应散列值的文件,其中,子日志文件和对应散列值按行存储在散列集文件中。
70.s103: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
7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72.s1:将接收到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73.s2: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生成第二入口数据。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系统接收到用户发出对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系统会
自动生成第二时间点,在将生成的第二时间点输入至数字产生器中,生成第二入口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始进行日志完整性的验证时,需要将第一入口数据赋值到第二入口数据中,再参与完整性的验证。
75.s104: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
7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二散列结果;其中所述散列模型根据入口样本数据和多个日志序列样本训练生成。通过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可以与散列集文件中的第一散列结果进行比对,进而来验证日志的完整性。
77.s105: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
78.s106: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
7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80.s1: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完整日志;
81.s2: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不完整日志。
8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匹配结果至少可以包括:完全匹配、完全不匹配,其中,完全匹配即表示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或散列值与第一散列结果或散列值完全相同,完全不匹配即为第一目标散列结果或散列值与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或散列值完全不同。在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或散列值与第一散列结果或散列值完全相同,可以表示目标日志序列的内容是完整的,即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更改,则目标日志是完整日志。在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或散列值与第一散列结果或散列值完全不相同,可以表示目标日志序列的内容是不完整的,即发生变化或者更改,则目标日志是不完整日志。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上述目标日志为完整日志之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打开所述完整日志,将所述完整日志进行显示;在确定上述目标日志为不完整日志之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包括:停止对所述日志的验证,并向用户发出风险警告。
8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具体的可以参照前述相关处理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85.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86.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87.在具体实施前,首先获取待切分的目标日志,然后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预设的
时间频率,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目标日志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再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频率,对所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生成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入口数据;其次将第一入口数据和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将得到的第一散列结果和对应的目标日志序列存储在散列集文件中;在用户访问散列集文件中的目标日志序列时,将接收到用户对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并生成第二入口数据,再将第一入口数据赋值到第二入口数据中,将第二入口数据和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最后,将第一散列结果和第二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在第一散列结果与第二散列结果完全匹配时,确定目标日志是完整日志,在第一散列结果与第二散列结果完全不匹配时,确定目标日志是不完整日志并发出风险警告,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准确、及时地确定目标日志是否完整,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服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8.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图2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基于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方法可以由以下模块实现。
89.日志获取模块201:获取待切分的目标日志,其中目标日志存储在目标文件中。
90.切分日志模块202:按照预设的切分单位和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目标日志所在的目标文件进行切分。
91.扫描切分日志模块203:按照预设的时间频率扫描切分后的目标日志。
92.散列值确定模块204:将扫描切分后的目标日志输入至散列模型中,确定出切分后的目标日志的散列值。
93.散列值存储模块205:将切分后的目标日志的文件名和对应的散列值存储在散列集文件中;
94.验证模块206:当用户访问切分后的日志文件时,重新确定出切分后的日志文件的散列值,并在散列集文件中查找是否存在相同的散列值来完成验证。
9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展示页面的生成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展示页面的生成方法相似,因此展示页面的生成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展示页面的生成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展示页面的生成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包括:目标日志序列获取模块301、第一散列确定模块302、第二散列确定模块303,验证模块30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96.目标日志序列获取模块301用于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得到目标日志序列;
97.第一散列确定模块302用于根获取第一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
98.第二散列确定模块303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时,获取第二入口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得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
99.验证模块304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匹配结果;根据所述目标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日志是否完整。
100.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散列确定模块302具体还可以用于将扫描得到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生成第一入口数据;将所述第一入口数据和所述目标日志序列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散列模型中,得到第一散列结果;其中所述散列模型根据入口样本数据和多个日志序列样本训练生成。
101.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散列确定模块303具体还可以用于将接收到对所述目标日志序列的访问请求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生成第二入口数据。
10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验证模块304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完整日志;在所述第一目标散列结果和所述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完全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目标日志为不完整日志。
10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切分模块401、扫描模块402,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104.切分模块401,用于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目标日志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105.扫描模块402,用于获取预设的时间频率;按照所述预设的时间频率,对所述切分后的目标日志序列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后的目标日志序列。
106.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日志完整性的确定装置可以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一方面通过获取对目标日志进行切分扫描,可以方便用户有针对性对某个子日志文件的访问和查询以及方便后续对目标子日志文件的散列值的确定;另一方面,通过获取第一入口数据,将第一入口数据和目标日志序列输入散列模型中,可以快速地确定出目标日志序列对应的第一散列结果,再通过获取第二入口数据和第二目标散列结果,将第一散列结果与第二散列结果进行匹配,可以准确地、可靠地验证出目标日志的是否完整,从而准确判断出服务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7.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5所示的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展示页面的生成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1、处理器52、存储器53。其中,所述存储器53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52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的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10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所述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所述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所述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10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110.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手机银行转账方法的步骤。
1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11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113.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的日志完整性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11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说明书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115.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说明书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116.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