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22416发布日期:2022-12-13 19:5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会议签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下设的分公司或者企业存在合作的公司越来越多,各类工作纷杂,而工作的启动都是由企业总部开始,然后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上层精神的传达和任务的布置。虽然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已经发展成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有些重要的会议还是需要人员到现场开会。在这类会议的组织上,签到是会议的第一环节,是企业总部了解会议内容传达度的重要途径。
3.当前,为满足这类需求的各种会议签到系统有很多,但这些签到系统一般在会议开始之后就无法进行签到,也不允许存在代签的情况,然后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他人进行代签,以及允许迟到后仍能进行签到。例如,对于一些忘记携带手机或者手机电量不足的人群,以及老人或小孩等没有手机的人群等等,有时虽然参加了会议,但不方便或者无法进行签到操作。再例如,对于参会迟到的人群由于会议已经开始,也没有办法进行签到,这样一来,就导致后期统计参会人员时将这类特殊人群漏掉。因此,现有的会议签到不能满足特定人员签到需求,用户体验不佳,也不利于企业总部了解会议内容的传达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会议签到方法无法准确统计参会人数的技术问题。
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签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参会人员终端发起的参会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参会请求信息中参会人员的身份信息并根据会议信息生成签到二维码,将所述签到二维码发送到所述参会人员终端以及参会负责人终端;响应于所述参会人员终端发起的签到动作,将参会人员名称更新到已签到名单中,所述签到动作包括参会人员向会议签到处的扫码终端展示所述参会人员终端收到的所述签到二维码,所述签到二维码中至少包含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将所述已签到名单与参会名单进行对比,生成未签到名单;将所述未签到名单发送到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上,以便于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根据已到场名单以及所述签到二维码,对所述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
6.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已签到名单与参会名单进行对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会议信息,并根据所述会议信息遍历人员数据库,以在所述人员数据库中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其中,所述会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或者多项:会议名称、会议主题、会议议程、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简介;根据所述会议信息以及人员信息,将所述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确定为参会人员,并将所述参会人员对应的参会人员名称按照名称拼音进行排序,以便生成所述参会名单。
7.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会议信息以及人员信息,将所述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确定为参会人员,具体包括:对所述会议信息对应的会议类型进
行识别,所述会议类型至少包括第一会议类型与第二会议类型,具体为:将所述会议信息中的会议名称的最后若干字确定为样本文字,并将第一会议类型确定为第一目标文字以及将第二会议类型确定为第二目标文字;通过预设字形编码分别对所述样本文字、所述第一目标文字以及所述第二目标文字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样本文字对应的样本文字向量、所述第一目标文字对应的第一目标文字向量以及所述第二目标文字对应的第二目标文字向量;其中,所述预设字形编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笔画编码、五笔编码、仓颉编码、四角编码;计算所述样本文字向量与所述第一目标文字向量之间的第一余弦距离,以及计算所述样本文字向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文字向量之间的第二余弦距离,并确定所述第一余弦距离与所述第二余弦距离之间的最小余弦距离;将所述最小余弦距离对应的会议类型,确定为所述会议信息对应的会议类型;所述会议类型为第一会议类型时,确定所述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为全体员工;以及,在所述会议类型为第二会议类型时,根据人员职位结构树形结构以及所述会议议程中包含的人员职位名称,确定出最低级别职位名称,将所述人员结构树形结构中的所述最低级别职位名称以上的职位名称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所述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
8.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生成所述参会名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会议名称与会议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以在所述会议数据库中确定出与所述会议名称相匹配的历史会议;读取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并将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当前会议内容简介进行相似度计算;在所述相似度计算的结果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历史会议的参会名单;将所述历史会议的参会名单确定为参会参考名单,以便根据所述参会参考名单审生成所述参会名单。
9.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与所述会议内容进行相似度计算,具体包括:将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确定为目标会议简介,以及将当前会议内容简介确定为样本会议简介;对所述目标会议简介与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分别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分布式分词处理,得到所述目标会议简介对应的目标词集合与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对应的样本词集合;在所述目标词集合中确定每个词元素在所述目标会议简介中对应的词频,并将所述词频大于预设词频阈值的词元素确定为所述目标会议简介对应的目标词向量,以及在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确定每个词元素在所述样本会议简介中对应的词频,并将所述词频大于预设词频阈值的词元素确定为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对应的样本词向量;在所述目标会议简介中的词元素对应的词频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词频阈值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中的词元素对应的词频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词频阈值时,通过以下公式,在所述目标词集合中确定出词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词元素,并将所述词元素确定为所述目标会议简介对应的目标词向量,以及在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确定出词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词元素,并将所述词元素确定为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对应的样本词向量;w=f*其中,w为所述词权重值,i为所述目标词集合或者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第i个词元素,f为所述第i个词元素对应的词频,ci为所述目标会议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中包含所述第i个词元素的句子总数,c为所述目标会议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对应的句子总数,α为调整参数,取值为0~1;其中,所述目标会议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对应的句子总数,与所述目标会议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中存在的标点总数有关;计算
所述目标词向量与所述样本词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并将所述相似度确定为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所述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相似度计算的结果。
10.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生成未签到名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已签到名单按照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名称拼音进行重新排序;对排序后的所述已签到名单中的所述参会人员名称进行编码;按照所述编码,将所述参会人员名称与所述参会名单进行一一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编码对应的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在所述参会名单中剔除。
11.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排序后的所述已签到名单中的所述参会人员名称进行编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参会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名称转换为名称拼音,并在所述名称拼音中,将一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确定为一个字符串;在英文字母表中,确定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分别对应的英文编号,生成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拼音编码;将所述名称拼音中的音调,按照音调顺序,生成音调编码;将所述音调编码与所述拼音编码进行拼接,得到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数字编码,进而得到所述参会名单对应的数字编码;对排序后的所述已签到名单中的所述参会人员名称进行编码,具体包括:对所述已签到名单中的人员名称进行预处理过程,得到所述已签到名单对应的数字编码;按照所述编码,将所述参会人员名称与所述参会名单进行一一匹配,具体包括:将所述已签到名单中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数字编码与所述参会名单对应的数字编码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参会人员名称与所述参会名单之间的匹配度,所述匹配度通过所述数字编码中包含的数字总个数与所述数字编码中匹配成功的数字个数进行表征。
12.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未签到名单发送到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上,以便于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根据已到场名单以及所述签到二维码,对所述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具体包括: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获取所述未签到名单对应的所述参会人员终端的id,并向所述参会人员终端的id发送代签请求;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参会人员终端基于所述代签请求返回的同意代签请求,生成已到场未签到名单;获取所述已到场未签到名单对应的签到二维码;将所述签到二维码向所述会议签到处的扫码终端进行出示,以对所述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
13.在本技术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生成已到场未签到名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基于所述未签到名单,在人员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未签到名单所对应的参会人员的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参会人员终端的id;对所述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还包括:确定所述已到场未签到名单对应的终端id列表;基于所述终端id列表,向所述参会人员终端发送签到提醒,以便于所述参会人员终端基于所述签到提醒自行进行补签。
14.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签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一种会议签到方法。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签到方法及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会议信息生成了参会人员一一对应的签到二维码,便于后期参会负责人利用这个参会二维码进行合理的补签或者代签,以及,通过对比已签到名单与参会名单,确定出未签到名单,然后基于该未签到名单与到场名单,进行补签,避免了盲目的补签,造成参会人员未到场但已签到
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补签的真实性,同时,对已到场但未签到的人员进行补签,便于准确的统计参会人员数量,保证了基于签到数统计的参会人数的准确性,进而便于会议举办方了解会议内容或者会议精神的传达度。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签到方法流程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签到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签到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签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22.步骤101、统计会议签到信息,确定已签到名单。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签到方法,在会议开始时参会人员会发起签到行为进行自动签到,这里的签到行为可以是参会人员通过其持有的参会人员终端将签到二维码进行展示,展示后,可以由会务人员手持终端进行扫描,也可以由会议签到处的固定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成功后,参会人员成功进行签到,服务器端就会将参会人员的名称更新到已签到列表中,需要说明的是,签到二维码是在会议开始之前,服务器向参会人员终端与参会负责人终端发送的,每个二维码中都至少写入了参会人员的名称,且该签到二维码是服务器基于会议信息以及参会请求中包含的人员身份信息生成的。
24.进一步地,在会议开始之后,为了防止会议被打断,参会人员就不可以发起签到行为了,这时,服务器会统计会议的签到信息,确定出本场会议对应的已签到名单,需要说明的是,会议签到信息中除了包括签到人员名称之外,一般还包括有签到时间,且确定出的已签到名单,就是按照该签到时间进行排序的。
25.步骤102、确定参会名单。
26.在确定出本场会议的已签到名单之后,服务器会调取参会名单,这里的参会名单指的是本场会议发送签到二维码的名单,也即,应该参会本场会议的人员名单。
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前述参会名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28.方式1:根据人员数据库确定,此处的人员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是举办会议的企业人才库,在这个库中,包含企业的所有员工个人信息以及工作信息等。
29.具体地,根据本场会议对应的会议信息,查询前述人员数据库,生成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是在某个职位之上,也即,查询人员数据库主要查询的是
数据库中的人员职位信息,然后根据会议信息确定预设职位之上的人员为参会人员,将这部分人员名称调取出来,然后将参会人员对应的参会人员名称按照名称拼音进行排序,以便生成参会名单。例如,需要召开的会议是企业半年度总结会议,该会议需要总经理以上职位的人参与,此时,在确定参会人员名单时,就会在企业人员数据库中将总经理职位之上的人筛选出来,生成一个名单,这个名单就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参会名单。
30.在上述过程中,如何确定本场会议需要哪个职位以上的人参与,可以基于会议信息中的会议主题自动识别,然后向会议发起人发送确认消息,或者是,直接向会议发起人发送询问请求,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会议信息至少包括:会议名称、会议主题、会议议程、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中的任一项或者多项。当然了,会议发起人在发起会议的时候,也可以直接选择需要哪个职位以上的人参与,此时,服务器直接接收指示即可。
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确定前述预设职位之上的人员,或者说,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还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对所述会议名称所属的会议类型进行识别,所述会议类型至少包括第一会议类型与第二会议类型,具体为:将所述会议名称的最后若干字例如四个字确定为样本文字,并将第一会议类型确定为第一目标文字以及将第二会议类型确定为第二目标文字;通过预设字形编码分别对所述样本文字、所述第一目标文字以及所述第二目标文字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样本文字对应的样本文字向量、所述第一目标文字对应的第一目标文字向量以及所述第二目标文字对应的第二目标文字向量;其中,所述预设字形编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笔画编码、五笔编码、仓颉编码、四角编码;计算所述样本文字向量与所述第一目标文字向量之间的第一余弦距离,以及计算所述样本文字向量与所述第二目标文字向量之间的第二余弦距离,并确定所述第一余弦距离与所述第二余弦距离之间的最小余弦距离;将所述最小余弦距离对应的会议类型确定为所述会议名称所属的会议类型;其中,在会议类型为第一会议类型时,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为全体员工;以及,在会议类型为第二会议类型时,根据人员职位结构树形结构以及会议议程中包含的人员职位名称,确定出最低级别职位名称,将人员结构树形结构中的最低级别职位名称以上的职位名称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所述符合预设条件的人员集合。
32.方式2:根据会议数据库确定,这里的会议数据库可以是存储企业召开过的历史会议的库,在库中,历史会议以包的形式进行存储,包中包含历史会议的会议名称、会议主题、会议议程、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简介等信息。
33.具体地,将本场会议的会议名称与会议数据库进行匹配,在会议数据库中查找之前是否召开过相同名称或者相似名称的会议,这里的会议匹配可以只匹配会议名称的后四个字,例如,在需要召开半年度工作总结会议时,可以只匹配总结会议,匹配成功后,再继续匹配会议名称的后6个字,因为会议名称一般是以两个字的词为基础的,所以匹配时,可以两个字为单位增加字数进行匹配。会议名称匹配成功后,将匹配出的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进行读取,然后计算该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本场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之间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也即,在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本场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相似时,可以直接调取该历史会议的参会名单作为参会参考名单,将该参会参考名单作为本场会议的参会名单。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本场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参见下文相关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还需要
说明的是,会议议程作为会议内容的整体指导,在会议内容简介量比较大,也即会议内容简介的相似度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将会议议程提取出来进行相似度匹配,以减少会议内容简介的相似度计算的工作量,提高生成参会名单的效率。
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计算该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本场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之间的相似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确定为目标会议简介,以及将所述会议内容简介确定为样本会议简介;对所述目标会议简介与所述样本会议简介分别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分布式分词处理,得到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目标词集合与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样本词集合;基于所述目标词集合与所述样本词集合,分别提取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与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特征词,具体为,在所述目标词集合中确定每个词元素在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中对应的词频,并将所述词频大于预设词频阈值的词元素确定为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目标词向量,以及在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确定每个词元素在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中对应的词频,并将所述词频大于预设词频阈值的词元素确定为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样本词向量。
35.进一步地,在所述目标会议简介中的词元素对应的词频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词频阈值或者所述样本会议简介中的词元素对应的词频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词频阈值时,通过以下公式,在所述目标词集合中确定出词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词元素,并将所述词元素确定为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目标词向量,以及在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确定出词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词元素,并将所述词元素确定为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样本词向量;
[0036][0037]
其中,w为所述词权重值,i为所述目标词集合或者所述样本词集合中第i个词元素,f为所述第i个词元素对应的词频,ci为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中包含所述第i个词元素的句子总数,c为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句子总数,α为调整参数,取值为0~1;其中,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句子总数,与所述目标会议内容简介或者所述样本会议内容简介中存在的标点总数有关;最后,计算所述目标词向量与所述样本词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并将所述相似度确定为所述历史会议的会议内容简介与所述会议内容简介对应的相似度计算的结果。
[0038]
至此,服务器确定好本场会议的参会名单与已签到名单。
[0039]
步骤103、根据参会名单与已签到名单,生成未签到名单。
[0040]
为了精确统计参会人员的数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会议签到方法,在会议开始后,允许参会负责人进行参会人员的补签,当然,这里的补签是对到场的参会人员的补签,而非不合理补签。要进行补签,就需要确定没有签到的人员,也即,需要确定出未签到名单。
[0041]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未签到名单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0042]
首先,将按照签到时间排序的已签到名单,重新按照参会人员的名称进行排序,这里的按照名称进行排序可以是按照名称拼音进行排序,也可以是按照名称的笔画进行排
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但只要满足与前述参会名单的排序方式一样即可。
[0043]
其次,在对已签到名单重新排序完成后,将已签到名单中的人员名称进行编码,然后,按照该编码与参会名单进行一一匹配,这里的匹配过程具体为:首先对已签到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名称进行如下预处理过程:将参会人员名称转换为拼音,例如,将“张三”转换为“zhang san”,需要说明的是,转换后的拼音中存在音调,且音调也是影响名单匹配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音调顺序对音调进行编号,得到音调编码,例如,“张三”对应的拼音均为一声,则其音调编码就是11。然后,将一个汉字对应的拼音作为一个字符串,将每个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在26个英文字母表中确定出序号,得到每个字符串对应的拼音编码,然后将每个汉字对应的拼音或者字符串连接起来,就得到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拼音编码,最后将该拼音编码拼接前述音调编码,就得到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数字编码。对参会名单中的各个参会人员名称都进行前述预处理过程,也即,此时的参会名单与已签到名单中包括的都是一串串的数字编码,最后,将已签到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名称对应的数字编码,与该参会名单进行一一匹配,即完成已签到名单与参会名单的匹配过程。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数字编码的原因是,数字匹配相较于文字匹配来说较为简单,以此简化名单的匹配过程,节省服务器的计算力。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名单匹配过程中,存在一个匹配度,该匹配度指示的是已签到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名称与参会名单之间的匹配度,也即参会人员名称与参会名单中的各个人员名称之间的匹配度,在这些匹配度中,只要存在一个100%匹配的,就代表参会人员名称与参会名单匹配成功,此处的匹配度可以通过前述数字编码中包含的数字总个数与数字编码中匹配成功的数字个数进行表征。
[0045]
最后,在参会名单中将匹配成功的参会人员名称剔除,即可得到未签到名单。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未签到名单与已签到名单之和或者二者的并集就是参会名单。
[0046]
步骤104、将未签到名单发送到参会负责人终端上,以便于参会负责人终端根据已到场名单对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
[0047]
服务器在确定出未签到名单之后,会将该未签到名单发送到参会负责人终端上,接下来就是参会负责人终端基于该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的操作。具体地,参会负责人终端在接收到未签到名单之后,并不是针对该未签到名单进行盲目补签,而是会确定出一个到场名单,确定出到场的参会人员,然后将该到场名单与未签到名单进行比对,生成一个到场未签到名单,这个名单才是参会负责人终端进行补签的参照名单,也即,参会负责人终端会按照这个到场未签到名单进行人员补签。
[0048]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前述已到场名单的确定过程如下:参会负责人终端获取前述未签到名单对应的参会人员终端的id,并向参会人员终端的id发送代签请求;没到场的人员是不会响应这个请求的,因此,参会负责人终端可以基于接收到参会人员终端基于代签请求返回的同意代签请求,生成已到场未签到名单。当然,在通过终端的id返回的同意代签请求不能识别出人员名称时,参会负责人终端会拿着这个参会人员终端的id,查询人才数据库,在人员数据库中调取与该参会人员终端的id对应的人员信息,人员信息中至少包括人员名称,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调取出来的人员名称,生成该已到场未签到名单。
[0049]
之后,参会负责人终端即可基于该已到场未签到名单,对参会人员进行补签,具体
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补签方式可以为参会负责人直接进行补签,也可以为提醒参会人员自己进行补签。前述补签方式是,参会负责人终端基于前述同意代签请求,向已到场未签到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对应的终端请求签到二维码,然后将参会人员的签到二维码向会议签到处的扫码终端进行出示,以进行补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签到二维码的请求动作可以理解为接收动作,因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参会负责人终端具有一定的权限,该权限可以支持参会负责人终端直接读取参会人员的签到二维码,这里的读取可以是向参会人员终端获取,而不需要经过参会人员终端确认,也可以是向服务器获取。
[0050]
进一步地,上述后者补签方式可以是,参会负责人终端向已到场未签到名单中的参会人员对应的终端发送签到提醒,以便于未签到的参会人员自己进行补签。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签到提醒后,如果未签到的参会人员还没有进行签到,那么参会负责人终端可以不再继续进行提醒,直接读取签到二维码进行补签。前述发送签到提醒的依据是基于终端id列表发送,该终端id列表是参会负责人终端基于未签到名单或者已到场未签到名单在人员数据库中查找到的终端id生成的。
[0051]
以上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签到设备,其结构如图2所示。
[0052]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签到设备结构图。如图2所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一种会议签到方法。
[0053]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接收参会人员终端发起的参会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参会请求信息中参会人员的身份信息并根据会议信息生成签到二维码,将所述签到二维码发送到所述参会人员终端以及参会负责人终端;响应于所述参会人员终端发起的签到动作,将参会人员名称更新到已签到名单中,所述签到动作包括参会人员向会议签到处的扫码终端展示所述参会人员终端收到的所述签到二维码,所述签到二维码中至少包含所述参会人员名称;将所述已签到名单与参会名单进行对比,生成未签到名单;将所述未签到名单发送到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上,以便于所述参会负责人终端根据已到场名单以及所述签到二维码,对所述未签到名单进行补签。
[0054]
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055]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