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88720发布日期:2022-11-30 07: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大数据作为创新浪潮的重要标志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中,然而,传统行业垂直的信息化体系造成了数据的条块分割,导致数据孤岛、数据垄断等问题,块数据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高级形态,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块数据,是一个物理空间或者行政区域内形成的涉及人、事、物的各类数据的总和,它如同一个计算机的主板,建立起了一个开放、共享、连接的数据基地,各个行业和部门的“条数据”就如同一个个可插拔的板卡,它们只有融合并集成到主板上,才能发挥数据资产真正的功效。
3.块数据是把各种分散的点数据和分割的条数据的大数据汇聚在一个特定平台上并使之发生持续的聚合效应,块数据聚合效应是通过数据多维融合和关联分析对事物进行更加快速、更加全面、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的研判和预测。
4.目前块数据的运行维护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其通过搭建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通过运用运维中心平台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进而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使得运维管理平台正常有效的运行;还提供了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包括:
7.运维管理模块,用于搭建运维管理平台;
8.运维保障模块,用于搭建指挥调度平台而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
9.运维中心模块,用于搭建运维中心平台而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10.数据维护管理模块,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和更新维护。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运维管理模块包括:
12.运维单元,用于搭建运维管理平台;
13.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运维管理平台的所有软硬件环境数据信息;
14.流程管理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15.知识库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故障案例;
16.统计管理单元,用于分类统计及展示运维信息同时可导出报表。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维保障模块包括:
18.搭建单元,用于指挥调度平台;
19.协同单元,用于在指挥调度平台内规范协同工作的机制;
20.服务支撑单元,用于支持运维管理平台的管理维护。
21.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维中心模块包括:
22.中心平台单元,用于搭建运维中心平台;
23.指挥调度单元,用于在运维中心平台内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24.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维护管理模块包括:
25.监控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
26.数据更新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27.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流程管理单元包括:
28.发布管理块,用于在运维管理平台内发布信息;
29.变更管理块,用于在运维管理平台内进行信息变更;
30.事件管理块,用于记录在运维管理平台内运行记录;
31.问题管理块,用于记录在运维管理平台内问题反馈信息。
32.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33.步骤s1、搭建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
34.步骤s2、对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之间配合机制进行协同;
35.步骤s3、运用运维中心平台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36.步骤s4、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
37.步骤s5、保障运维管理平台的运行。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通过知识库管理单元存储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故障案例。
39.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通过统计管理单元进行分类统计及展示运维信息且可导出报表。
40.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5内,通过数据更新单元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搭建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通过运用运维中心平台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进而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使得运维管理平台正常有效的运行。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的运维管理平台的框架图;
43.图2为本发明的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方法的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5.本发明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系统,包括:
46.运维管理模块,用于搭建运维管理平台;
47.运维保障模块,用于搭建指挥调度平台而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
48.运维中心模块,用于搭建运维中心平台而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49.数据维护管理模块,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和更新维护。
50.本发明通过搭建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通过运用运维中心平台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进而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使得运维管理平台正常有效的运行。
51.在本发明内,运维管理模块包括:
52.运维单元,用于搭建运维管理平台;
53.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运维管理平台的所有软硬件环境数据信息;
54.流程管理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55.知识库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故障案例;
56.统计管理单元,用于分类统计及展示运维信息同时可导出报表。
57.如图1所示,具体地讲,运维单元搭建运维管理平台,采集单元采集运维管理平台的所有软硬件环境数据信息,集中监控对所有软硬件环境进行监控,应包含服务器、网络及硬件、业务应用等方面;流程管理单元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管理,能够各级运维服务过程的需要,可以灵活设置。
58.其中,流程管理单元包括:
59.发布管理块,用于在运维管理平台内发布信息;
60.变更管理块,用于在运维管理平台内进行信息变更;
61.事件管理块,用于记录在运维管理平台内运行记录;
62.问题管理块,用于记录在运维管理平台内问题反馈信息。
63.具体地讲,运维服务流程分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四大功能。
64.其中,知识库管理单元存储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故障案例,通过事件处理、问题分析以及各级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的分享和复用,运维人员可在进行处理用户请求和故障排查时,通过知识管理对相关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快速定位,利用知识库中的匹配案例,快速解决问题,各业务部门的使用用户也可以通过查询知识库,寻求故障的解决方案,自己处理一些问题。
65.进一步,运维服务台是系统用户与运维团队处理信息化系统运行事件的连接点,服务台与事故管理相结合就构成了从事故发生到得到解决的首要流程,同时,服务台记录下事故以及事故解决方案的有效信息,以备其他流程使用,因此服务台必须具备记录、跟踪事故,记录解决方案,保证相关干系人从服务台获取关注信息的功能。
66.另外,统计管理单元分类统计及展示运维信息同时可导出报表,报表按照服务台、事故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发布管理进行分类展示,集中展现运维公告信息,运维人员外出信息,运维工作待办、待阅等信息,并支持报表导出,提供根据各项数据信息与相关运维人员设定kpi考核参数,达到运维中心对全运维管理工作的监控管理目的。
67.在本发明内,运维保障模块包括:
68.搭建单元,用于指挥调度平台;
69.协同单元,用于在指挥调度平台内规范协同工作的机制;
70.服务支撑单元,用于支持运维管理平台的管理维护。
71.具体地讲,在指挥调度平台内包括运维服务管理对象、运维活动角色及运维管理组织结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和运维服务五个要素,指挥调度平台运维
服务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化用户和供应商。运维活动角色是指从事运维活动的所有单位、处室或者具体工作人员,一般包括运维服务提供者、运维服务使用者、以及运维服务管理者三类角色,各类角色在运维活动中所构成的组织形式构成了运维管理组织结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是指联系运维服务提供者、运维服务使用者以及运维服务管理者之间开展规范化协同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完整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应该覆盖运维服务的规划、设计、运行和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运维服务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可借助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得以实现。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是支撑运维管理组织中各运维角色按照规定的运维流程开展运维活动的信息化系统,一方面,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要支持运维服务提供者对运维服务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以实现运维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持运维服务提供者按照服务级别协议向运维服务使用者提供运维服务;同时要支持运维服务管理者对整个运维服务的考核、监督和评估。运维服务是运维服务提供者向运维服务使用者提供的服务产品,相关的运维服务质量应该可度量,服务提供方式应该符合规定的流程,其中,运维服务包括基础设施运维服务、应用系统运维服务、安全管理服务、数据区建设接口封闭服务、内容信息服务以及其他综合管理服务,运维服务的自动化实施需要依靠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72.在本发明内,运维中心模块包括:
73.中心平台单元,用于搭建运维中心平台;
74.指挥调度单元,用于在运维中心平台内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75.具体地讲,在承建单位、指挥调度中心等抽调技术人员,组建运维管理队伍,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及各业务系统的运维工作,同时兼顾运维环境配置、技术人员培训、办公环境搭建、运维任务承接、人员值班等工作,在实际运维过程中,视具体情况,适当引入外包人员;运维中心平台的职能主要包括客服管理、资源调度、运行监控分析、故障处理、安全管理等,因此运维中心平台的建设要以满足以上工作为基础,指挥调度平台运维中心基础建设应包括运维中心场地建设、呼叫中心建设、显示系统建设、机房传感采集设备建设、系统仿真环境建设、其它办公设备购置等。
76.还可以建立技术保障方案,1、技术培训需求,为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行,建设方应该配合贵州省块数据指挥调度中心及相关部门在项目上线前及上线后,分批次组织在岗或脱产培训,保证每一个系统应用人员都能熟练使用系统。对专业技术维护人员,要多次组织技术培训工作,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行。2、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当发生系统技术支持请求或故障报告后,系统开发商应立即以电话方式了解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详细情况,迅速召集技术人员,制定应急技术方案,并指导用户解决问题。3、人才队伍建设保障需求,为了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达到项目建设目标,应招聘、培训、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规划专业知识的专业it技术队伍,保障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
77.在本发明内,数据维护管理模块包括:
78.监控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控;
79.数据更新单元,用于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80.具体地讲,1、数据更新管理,数据的更新维护管理根据“一数一源”的思想,不同的数据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同时,建立数据更新维护制度和数据更新机制,实时进行数据更新维护工作;数据更新管理模式从更新周期上可以分为不定期更新、定期更新和日常更新三种类型。不定期更新适用于不定期的测量生产任务,数据种类主要是集中区基础
库和主题库数据及分步式区的数据目录和相关业务系统数据;定期更新适用于需定期修改、变更的数据,如各种规划编制数据;日常更新适用于变化非常频繁的数据,如业务审批类数据。数据更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上可以分外部服务注册和集中管理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及来源,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更新管理模式。2、数据质量管理,为了确保系统建成后能持续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保证信息链畅通,根据信息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静态类信息基本用一次采集手工录入,定期检查的方式;完全动态类信息由自动采集设备进行采集,由设备使用维护单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校对;半动态类信息为保证准确性和时效性,采用信息源头单位录入维护的方式,由提供单位负责审核,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签订数据更新维护协议,并对数据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并结合相关业务制定了评比、奖惩办法,对行业内各信息提供单位实现约束,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提供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部门,应追究相应责任。
81.请参照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块数据指挥调度运行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2.步骤s1、搭建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
83.步骤s2、对运维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运维中心平台之间配合机制进行协同;
84.步骤s3、运用运维中心平台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指挥管理;
85.步骤s4、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对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维护;
86.步骤s5、保障运维管理平台的运行。
87.其中,在步骤s1内,通过知识库管理单元存储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故障案例;通过统计管理单元进行分类统计及展示运维信息且可导出报表;通过数据更新单元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