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0223发布日期:2023-03-22 13: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ai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监控设备中,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技术无非是对监控画面进行清晰化、精确化的智能调节,从而提高行为识别准确率;中国专利公开的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公布号cn113591591a),该专利技术就是通过对视频监控端获取的视频数据进行采样和分段,将视频转化成图片,并输入经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减少人为设计特征,来提高行为识别准确率;但是它对人物行为无法进行多样化地识别,无法具体判断人物的行为是否有不合法性、危险性,然后提醒工作人员去劝阻或帮助,也不与有关部门系统配合,不具备识别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额外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包括面部识别模块与动作识别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包括面部采集模块、面部分析模块与面部对比模块,所述动作识别模块包括普通动作识别模块与特定动作识别模块;所述面部采集模块包括整体采集模块与局部采集模块;所述面部分析模块包括整体分析模块与局部分析模块,所述局部分析模块包括单独分析模块和联合分析模块;所述面部对比模块包括递进对比模块。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体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识别画面中的人物头部,所述局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物头部中的嘴巴、鼻子、眼睛、耳朵。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人物头部的大小、形状,所述单独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人物头部中嘴巴的大小、形状,鼻子的大小、形状,眼睛的大小、形状,耳朵的大小形状,所述联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嘴巴在面部的位置、鼻子在面部的位置、鼻子到嘴巴的距离、眼睛在面部的位置、眼睛分别到鼻子和嘴巴的距离、眼睛之间的距离、耳朵在头部的位置、耳朵到眼睛的距离。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递进对比模块先将整体分析模块分析的内容与第一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留置备用,再将局部分析模块分析的内容与第二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留置备用,然后将两个留置的数据结合与第三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上传至公共系统进行报警,两个留置的数据结合与第三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没有符合数据的情况下,单独将局部分析模块留置的数据上传至有关部门
系统,有关部门人员人工再次进行对比。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头部特征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头部中各局部特征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个体头部与头部局部的特征数据。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普通动作识别模块包括走路动作识别、跑步动作识别、站停动作识别、蹲坐动作识别,所述特定动作识别模块包括摔倒动作识别、打架动作识别、爬高动作识别。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走路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分析人物在规定距离中的腿部实际移动频率,再特征识别人物的身高,分析该高度人物的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将腿部实际移动频率与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进行对比识别;所述跑步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分析人物在规定距离中的腿部实际移动频率,再特征识别人物的身高,分析该高度人物的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将腿部实际移动频率与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进行对比识别;所述站停动作识别和蹲坐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特征识别人物头部到脚部的距离,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分析人物在相同的位置的停留时间,时间大于一分钟,则判断其为站停动作;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分析人物在在相同的位置的停留时间,时间大于一分钟,则判断其为蹲坐动作。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摔倒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的头部、臀部、脚部是否在同一水平面或接近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是,则判断该动作为摔倒动作,头部、臀部、脚部在同一水平面或接近同一水平面上持续时间超过三十秒,则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所述打架动作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是否为一个以上,如果是,接着识别两个或多个人物之间手部与脚部接触频率、脚部与地面的接触频率,两个频率都位于打架特征频率范围内,则判断其为打架动作并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所述爬高动作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脚部离开地面的时间、人物手部与外部物体的接触时间,两个时间都超过十秒后,再特征识别人物脚部与地面的距离是否越来越远,如果越来越远,则判断该动作为爬高工动作。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与动作识别模块分布于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分析设备中,所述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智能分析设备安装在校园或小区或商场或其它公共环境中,所述人工智能分析设备通过物联网与有关部门系统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面部识别模块和动作识别模块,通过面部识别模块可以对人物面部的各个特征进行识别,判断其是否为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如果是,则将识别数据传输给有关部门系统,具有提供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线索的功能,通过动作识别模块可以判断小区或校园或商场等其它公共环境中是否有人在打架、是否有人因身体状况倒地不起、是否有人进行危险爬高,从而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让工作人员赶紧去帮扶或者劝阻,提高了行为识别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14.图1为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中面部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中动作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智能现场行为识别系统,包括面部识别模块与动作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包括面部采集模块、面部分析模块与面部对比模块,动作识别模块包括普通动作识别模块与特定动作识别模块;面部采集模块包括整体采集模块与局部采集模块;面部分析模块包括整体分析模块与局部分析模块,局部分析模块包括单独分析模块和联合分析模块;面部对比模块包括递进对比模块。
16.优选的,整体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识别画面中的人物头部,局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物头部中的嘴巴、鼻子、眼睛、耳朵。
17.优选的,整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人物头部的大小、形状,单独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人物头部中嘴巴的大小、形状,鼻子的大小、形状,眼睛的大小、形状,耳朵的大小形状,联合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嘴巴在面部的位置、鼻子在面部的位置、鼻子到嘴巴的距离、眼睛在面部的位置、眼睛分别到鼻子和嘴巴的距离、眼睛之间的距离、耳朵在头部的位置、耳朵到眼睛的距离。
18.优选的,递进对比模块先将整体分析模块分析的内容与第一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留置备用,再将局部分析模块分析的内容与第二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留置备用,然后将两个留置的数据结合与第三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将符合的数据上传至公共系统进行报警,两个留置的数据结合与第三数据库进行特征对比没有符合数据的情况下,单独将局部分析模块留置的数据上传至有关部门系统,有关部门人员人工再次进行对比。
19.优选的,第一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头部特征数据,第二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头部中各局部特征数据,第三数据库存有有关部门系统中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的个体头部与头部局部的特征数据。
20.优选的,普通动作识别模块包括走路动作识别、跑步动作识别、站停动作识别、蹲坐动作识别,特定动作识别模块包括摔倒动作识别、打架动作识别、爬高动作识别。
21.优选的,走路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分析人物在规定距离中的腿部实际移动频率,再特征识别人物的身高,分析该高度人物的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将腿部实际移动频率与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进行对比识别;跑步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分析人物在规定距离中的腿部实际移动频率,再特征识别人物的身高,分析该高度人物的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将腿部实际移动频率与腿部应当移动频率范围进行对比识别;站停动作识别和蹲坐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先特征识别人物头部到脚部的距离,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分析人物在相同的位置的停留时间,时间大
于一分钟,则判断其为站停动作;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分析人物在在相同的位置的停留时间,时间大于一分钟,则判断其为蹲坐动作。
22.优选的,摔倒动作识别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的头部、臀部、脚部是否在同一水平面或接近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是,则判断该动作为摔倒动作,头部、臀部、脚部在同一水平面或接近同一水平面上持续时间超过三十秒,则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打架动作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是否为一个以上,如果是,接着识别两个或多个人物之间手部与脚部接触频率、脚部与地面的接触频率,两个频率都位于打架特征频率范围内,则判断其为打架动作并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爬高动作的识别方式为特征识别人物脚部离开地面的时间、人物手部与外部物体的接触时间,两个时间都超过十秒后,再特征识别人物脚部与地面的距离是否越来越远,如果越来越远,则判断该动作为爬高工动作。
23.优选的,面部识别模块与动作识别模块分布于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分析设备中,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智能分析设备安装在校园或小区或商场或其它公共环境中,人工智能分析设备通过物联网与有关部门系统连接,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智能分析设备共同连接于警报系统,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
24.该人工行为识别系统通过面部识别模块可以识别人物是否为有关部门重点观察对象,并将数据传输到有关部门系统中,从而让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抓捕工作;通过动作识别模块可以识别人物的动作是否正常,如果发生打斗或爬高或受伤躺平等行为,可以让工作人员迅速去阻止。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