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26927发布日期:2023-02-01 05: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优化设计、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军事作战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系统跨越的地域和覆盖的技术范围越来越广阔,需要基于联合作战体系实现作战使命,从而使得系统的作战能力范围越来越广阔,涉及的作战任务以及所依赖的作战装备越来越复杂,系统研制已经被纳入体系工程(system of systems engineering,sose)范畴。
3.体系结构指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指导它们设计和后续演进的原则和方针,是“体系工程”集成的“架构”和“蓝图”。体系内各组件系统的动态行为特性、系统性能评价等通常需要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来实现。
4.任务剖面是一种分析任务活动及其环境要求的有效方法,具体是指产品在规定任务时间段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被广泛应用于备件规划、任务筹划等领域。
5.作战任务剖面则是指以作战使命任务为核心,从作战任务、任务时间、事件规划和使用条件等不同的方面来描述作战任务剖面的要素,由作战任务描述(组织关系图、作战单元连接)、任务时间轴划分、作战活动、逻辑数据和作战规则等共同组成,涵盖从战斗准备开始到完成典型作战任务这段时间上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总和,包含了作战体系所属各系统(装备)的事件序列活动,其模型反映各作战装备的结构关系。
6.传统意义上,作战任务剖面的构建,需要人为对作战主体、作战任务、作战任务时序关系等作战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然后采用人工的方式或者计算机辅助绘图的方式画出作战任务剖面图。
7.但是,在作战主体逐步演化为联合作战体系的背景下,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辅助绘图方式制作任务剖面图,存在着以下缺陷:1、人为提取和分析基于联合作战体系的作战任务、作战任务时序关系等作战参数,复杂度高、效率低,并且对操作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8.2、在复杂高动态体系对抗作战背景下,采用人工或计算机辅助绘图方式制作任务剖面图的方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方式绘制作战任务剖面图存在作战参数提取过程效率低,对操作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以及现有战斗任务剖面图绘制方式导致的灵活性不足,不能适应体系对抗仿真体验下作战任务需要频繁变更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以及图元匹配及图形重构模块;
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依据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求,结合当前的作战使命任务,确定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及作战活动描述,并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描述方式形成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包括标签名称以及组成要素信息;其中,标签名称与组成要素信息一一对应;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出剖面图图形模板;所述剖面图图形模板为矩形,定义矩形的上下等分线为横轴,定义矩形的左边界为纵轴;剖面图图形模板内包括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图元匹配和图形重构模块,用于根据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的标签名称提取组成要素信息,并根据组成要素信息与剖面图图形模板中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类型进行匹配,并基于组成要素信息进行图元重构,从而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
10.进一步地,上述作战使命任务对应的图元展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左上角区域,环境需求对应的图元展示于右上角和右下角区域;作战任务、作战活动描述、作战时序关系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作为一个符合时空约束、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的作战任务剖面组件,作战任务剖面组件以图元组合的方式展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中间区域,且在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过程中,需要以作战任务、作战活动描述、作战时序关系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作为输入信息,对所述作战任务剖面组件的图元组合进行重构,并构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中间区域。
11.进一步地,上述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以文字方式简略描述,并根据字数和圆圈半径自动分行,外部用圆圈圈定;所述作战时序关系对应的图元以连接两个作战任务图元的加粗有向箭头表示,有向箭头的方向是从前序作战任务指向后序作战任务;所述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横向粗线段表示;所述作战活动描述对应的图元是文字简略描述,自动分行置于所述有向箭头或者所述横向粗线段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斜细线表示。
12.进一步地,上述在作战任务剖面图生成过程中,对作战任务剖面组件的图元组合进行重构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步骤s100:根据当前作战任务的文字描述的字符个数确定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圆圈的半径,具体计算公式为:式中:表示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圆圈的半径;表示分行位置,;表示作战任务文字描述的最大长度;表示作战任务的数量;表示印刷设计中文字大小,单位为磅;步骤s200:确定当前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具体计算公式为:
表示第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心位置;表示剖面图图形模板预留的左侧留白区域所占相对比例;表示相邻两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之间的距离;步骤s300:根据当前作战任务的数量和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作战任务对应图元圆圈半径大小,对剖面图图形模板进行重构,确定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横向边界;将当前各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沿所述横轴正向均匀分布;各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的中心位置描述为:作战任务剖面图的横向边界长度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当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沿所述纵轴分别向上或向下扩展层时,作战任务剖面图的纵向边界长度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步骤s400:将作战任务按顺序依次填入作战任务图元的对应位置,并使用箭头依次将有续接关系的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连接起来,以描述作战任务之间的作战时序关系;步骤s500:按照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及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在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以及作战时序关系对应图元的上方、下方错落安排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并根据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执行的作战活动所覆盖的作战任务(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确认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横向长度,并将作战活动描述分行显示在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上方或者下方,继而完成剖面图图形模板中间区域的重构。
13.进一步地,上述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采用的结构化描述方式为xml格式、json格式或yaml格式的任意一种。
14.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的执行具体如下:构建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所述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是依据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求,结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确定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及作战活动描述,并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描述方式进行规范化表述所形成的模型;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包括标签名称以及组成要素信息;其中,标签名称与组成要素信息一一对应;构建剖面图图形模板;所述剖面图图形模板为矩形,定义矩形的上下等分线为横轴,定义矩形的左边界为纵轴;剖面图图形模板内包括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生成作战任务剖面图;在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根据标签名称提取组成要素信息,并根据组成要素信息与剖面图图形模板中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类型进行匹配,并基于组成要素信息进行图元
重构,从而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
15.进一步地,上述作战使命任务对应的图元展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左上角区域,环境需求对应的图元展示于右上角和右下角区域;作战任务、作战活动描述、作战时序关系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作为一个符合时空约束、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的作战任务剖面组件,作战任务剖面组件以图元组合的方式展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中间区域,且在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过程中,需要以作战任务、作战活动描述、作战时序关系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作为输入信息,对所述作战任务剖面组件的图元组合进行重构,并构建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中间区域。
16.进一步地,上述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以文字方式简略描述,并根据字数和圆圈半径自动分行,外部用圆圈圈定;所述作战时序关系对应的图元以连接两个作战任务图元的加粗有向箭头表示,有向箭头的方向是从前序作战任务指向后序作战任务;所述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横向粗线段表示;所述作战活动描述对应的图元是文字简略描述,自动分行置于所述有向箭头或者所述横向粗线段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斜细线表示。
17.进一步地,上述在作战任务剖面图生成过程中,对所述作战任务剖面组件的图元组合进行重构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步骤s100:根据当前作战任务的文字描述的字符个数确定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圆圈的半径,具体计算公式为:式中:表示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圆圈的半径;表示分行位置,;表示作战任务文字描述的最大长度;表示作战任务的数量;表示印刷设计中文字大小,单位为磅;步骤s200:确定当前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具体计算公式为:步骤s200:确定当前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具体计算公式为:表示第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心位置;表示剖面图图形模板预留的左侧留白区域所占相对比例;表示相邻两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之间的距离;步骤s300:根据当前作战任务的数量和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作战任务对应图元圆圈半径大小,对剖面图图形模板进行重构,确定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横向边界;将当前各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沿所述横轴正向均匀分布;各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的中心位置描述为:
作战任务剖面图的横向边界长度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当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沿所述纵轴分别向上或向下扩展层时,作战任务剖面图的纵向边界长度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步骤s400:将作战任务按顺序依次填入作战任务图元的对应位置,并使用箭头依次将有续接关系的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连接起来,以描述作战任务之间的作战时序关系;步骤s500:按照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及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在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以及作战时序关系对应图元的上方、下方错落安排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并根据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执行的作战活动所覆盖的作战任务(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确认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横向长度,并将作战活动描述分行显示在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上方或者下方,继而完成剖面图图形模板中间区域的重构。
18.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方法。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至少如下内容:1、本发明通过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以及图元匹配及图形重构模块构建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可通过实时提取由作战使命任务,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以及作战活动描述构成的作战任务剖面信息,并不断对剖面图图形模板进行重构,从而自动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并显示在软件界面上,大大提升了作战任务剖面图生成效率,同时还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快速变化的联合作战体系组成,导致的作战任务和作战活动变化对作战任务剖面图的更新需求,并且无需考虑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熟练度。
20.2、为进行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要基于作战任务目标和作战想定,生成联合作战体系的任务剖面并进行图示化表达,因此提出作战任务剖面图的自动生成系统,将有效提高体系对抗仿真推演软件的专业化水平和实用水平,为现代网络中心战环境下按照作战使命以及装备在体系中的运用要求,区分装备作战运用的阶段和功能领域,科学设置装备的作战任务和具体内容,合理构建和优化联合作战体系的任务剖面提供辅助。
21.3、进一步适应基于体系对抗仿真推演软件的实验设计和使用需求,本发明提出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将极大程度地规范化作战任务剖面图绘制过程、提高作战任务剖面图绘制效率,并增强作战任务剖面图绘制结果对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设计的适应性,提高hil(human in loop,人在环)体系对抗仿真实验中的人机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22.图1为作战任务的结构化模型的框架图;图2为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的结构图;
图3为作战使命任务在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映射图;图4为环境需求在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映射图;图5为作战体系组件在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映射图;图6为剖面图图形模板信息组成示意图;图7为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过程示意图;图8为某数字化装甲机动进攻联合作战体系的示意图;图9为某数字化装甲机动进攻作战任务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5.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6.本发明中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明确作战使命任务,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以及作战活动描述作为作战任务剖面信息;然后,利用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将上述作战任务剖面信息以统一的结构化描述方式构建为一个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最后,自动生成系统在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根据标签名称提取组成要素信息,并根据组成要素信息与自动生成系统中提前建立的剖面图图形模板中的图元进行匹配,从而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并显示在自动生成系统的软件界面上。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以及图元匹配及图形重构模块;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的功能如下: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依据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求,结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确定与作战使命任务匹配的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及作战活动描述,并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描述方式进行规范化表述,形成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在本实施例中,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采用xml格式描述,也可按照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的集成需求采用其它格式,例如:json格式、yaml格式等;对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的规范化描述,其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包括标签名称以及与标签名称一一对应的组成要素信息;表1
在本实施例中,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的组成框架如图1所示,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各个组成要素信息的具体定义如下:作战使命任务代表作为体系对抗推演中最终战略目标。
28.联合作战体系架构是基于各类作战装备应用的基本规律以及适合的典型作战场景、能够完成的作战任务组建出的作战体系,以支撑作战使命任务的实现。联合作战体系是通过参加体系联合作战的各作战单元和作战装备参与的作战活动表达。组成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的各级对象(即作战体系、作战单位、作战装备)之间通过细直线连接,表示不同层次间的隶属关系,其实际构成了一种具有树形分解结构的联合作战体系架构,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29.环境需求是指根据作战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出进行作战任务时可能会面临的自然环境信息、电磁环境信息和威胁环境信息;环境需求获取的具体过程是: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获取初步环境需求,初步环境需求包含自然环境(地表环境、气象环境、水文环境等)、电磁环境(敌我双方用频设备电磁环境、电子对抗电磁环境、民用电磁环境等)和威胁环境(敌方兵力编成、战术战法)等;其次,采用分解的基本方法对初步环境需求进行分解,构建出具有层次化的环境需求分解结构;具体来说,自然环境可分解为地表环境、气象环境、水文环境等;电磁环境可分解为敌我双方用频设备电磁环境、电子对抗电磁环境、民用电磁环境等;威胁环境可分解为敌方兵力编成、战术战法等;然后,按照联合作战体系,在上层级活动环境需求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结合下层级活动提出下层级子活动的环境需求;最后,通过对上层级活动环境需求与下层级活动环境需求的综合分析,形成完整的、采用表单样式表达的环境需求方案。
30.本实施例中采用表单形式进行环境需求描述,以便和作战任务的结构化描述方式匹配,最大程度提高环境需求结构化程度,实现对环境需求的规范化、定量化描述,并且有利于仿真实现。基于表单形式的环境需求表达方案包含的内容有:环境要素名称、环境要素描述、环境要素指标(名称、描述、要求)等内容,具体样式参见表2。
31.表2作战任务是指:为完成作战使命任务而开展的顶层规划,执行作战任务的对象仍是整个联合作战体系;作战活动描述是指: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下的各级作战主体(作战单元/作战装备等)在不同作战任务阶段所需要执行的活动。
32.本实施例中,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的功能如下:剖面图图形模板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出剖面图图形模板;所述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基本结构参见图3所示:剖面图图形模板内包括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如表3所示;表3
剖面图图形模板为矩形,且以矩形的上下等分线为横轴(即轴),且正向朝右;以矩形的左边界为为纵轴(即轴),且正向朝上;同时,剖面图图形模板的横向边界长度满足以下约束条件:;其中,表示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圆圈的半径;表示作战任务的数量;剖面图图形模板的纵向边界长度满足以下约束条件:;表示相邻两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之间的距离;表示作战任务的图元沿着纵轴方向向上或者向下扩展的层数。
33.本实施例中,作战使命任务对应的图元位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左上方区域,一般采用10-25汉字进行简略描述,如图3所示:环境需求对应的图元有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然环境对应的图元(地形地貌、平均海拔),该图元以文字描述方式位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右下方;另一部分为电磁环境以及天气环境对应的的图元,该图元以图示和关键字描述的方式位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右上方,如
图4所示;作战任务、作战活动描述、作战时序关系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作为一个符合时空约束、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的作战任务剖面组件位于剖面图图形模板的中间区域,具体如图5所示:其中,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以文字方式简略描述,根据字数和圆圈半径自动分行,外部用圆圈圈定;一般情况下关于作战任务文字描述在10字以内;所述作战时序关系对应的图元以连接两个作战任务图元的加粗有向箭头表示,有向箭头的方向是从前序作战任务指向后序作战任务;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即作战体系、作战单元、作战装备)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横向粗线段表示;作战活动描述对应的图元是文字简略描述,自动分行置于所述有向箭头或者所述横向粗线段的上方或下方,作战活动描述的样式文字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对应的图元均采用斜细线表示。
34.本实施例中,图元匹配和图形重构模块的功能如下:图元匹配和图形重构模块,根据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的标签名称提取组成要素信息,并根据组成要素信息与剖面图图形模板中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类型进行匹配,并基于组成要素信息进行图元重构,从而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生成作战任务剖面图的过程,需要考虑用户对剖面图图形模板尺寸、纵横比和格式约束的设置,具体参见图6。
35.该作战任务剖面图生成过程中作战使命任务、环境需求对应的图元信息(即图元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相对确定,因此只需加载至剖面图图形模板对应区域即可,最为关键的是剖面图图形模板中间区域的重构过程(即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以及作战活动描述等构成的作战任务剖面组件的图元组合的重构过程)也就是对剖面图图形模板边界大小进行重构,该重构过程具体如下:步骤s100:根据作战任务的文字描述的字符个数确定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的大小;各个作战任务以字符个数描述其长度,约定描述各个作战任务的矩形文本区域其横纵比例在1/2到2之间;以文字描述的最大长度为参照,对多个作战任务的文字描述进行分行;取文字描述的最大长度为,则矩形文本区域的行数和每行的长度按照表4划分:表 4
注:表示向上取整。
36.圆圈的半径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式中,单位为pt(磅,印刷设计中文字大小的单位),1磅=0.3526毫米。
37.步骤s200:确定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的中心位置;根据作战使命分解得到的作战任务的数量为,为将作战任务按照横向排布的方式均匀分布在剖面图图形模板中,需要确定作战任务显示中心在剖面图图形模板横轴的相对位置;若剖面图图形模板预留的左侧和右侧留白区域所占相对比例为和,则所有作战任务均匀排布在中心的区域内;若确定的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半径为,相邻两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之间间距为,则应满足条件为:第个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中心位置为:步骤s300:根据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位置和大小对剖面图图形模板的边界大小进行重构;将放置各个作战任务文字描述的多个圆圈所在位置沿轴正向均匀分布;各个圆圈的中心位置描述为:则,作战任务剖面图的横向边界长度可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
作战任务剖面图的纵向边界是开放的,根据组成要素的类型、数量、作战活动描述等可以在纵向自由扩展,如图3所示。可通过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向上和向下扩展的层数确定其在纵向的长度边界;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每扩展一层,需要考虑间隔距离和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所占纵向空间,则当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分别向上向下扩展层时,作战任务剖面图的纵向边界长度可以按照公式来进行约束;步骤s400:将作战任务按顺序依次填入作战任务图元的对应位置,并使用箭头依次将有续接关系的作战任务对应的图元连接起来,以描述作战任务之间的作战时序关系;步骤s500:按照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及组成约束、指控关系约束,在各作战任务对应图元以及作战时序关系对应图元的上方、下方错落安排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并根据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执行的作战活动所覆盖的作战任务(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确认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横向长度,并将作战活动描述分行显示在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中各级对象对应的图元的上方或者下方,继而完成剖面图图形模板中间区域的重构。
38.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采用自动生成系统对某数字化装甲装备体系执行机动进攻作战时,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方法的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步骤1:结构化模型构建模块提取数据构建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作战任务结构化模是依据体系对抗仿真推演需求,结合该数字化装甲装备体系执行的机动进攻作战使命任务,确定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联合作战体系架构、环境需求、作战任务、作战时序关系及作战活动描述,作战任务及作战活动,并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描述方式进行规范化表述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作战使命任务是数字化装甲装备体系进行机动进攻作战,并占领目标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联合作战体系架构如图8所示,包含空中作战单元、地面装甲作战单元、地面作战编队/群组等。
39.其中,空中作战单元包含:对敌攻击机、诱饵无人机、电子侦察无人机、警戒无人机、运输直升机等;地面装甲作战单元包含战车营、自行加榴炮营、多用途导弹营、防空导弹连等;地面作战编队包含:左翼突击分队、右翼突击分队、机动打击队、故障设置队、故障排除队、运动保障队、对敌侦察和战场监视群、防化预备队、工兵预备队、对空侦察群、心理战分队、机动突击分队、机降分队等。
40.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上的环境需求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寒大地形环境,地形起伏大,有60min以上的雨雪。
41.在本实施例中,各阶段作战任务包括:1. 战斗准备;2. 灵敏机动;3. 战场屏护;
4. 引导打击;5. 近距离作战;6. 控制占领。
42.在本实施例中,作战任务时序关系为:1. 战斗准备—》灵敏机动:成2路纵队机动;2. 灵敏机动—》战场屏护:占领首轮打击阵地,实施远程精确打击;3. 战场屏护
‑‑
》引导打击:成多路纵队机动接敌,突击平台实施接触作战,进行控制和占领;4. 引导打击
‑‑
》近距离作战:成2路纵队向新打击区域机动,捕捉新的目标,机动中完成再次打击准备;5. 近距离作战
‑‑
》控制占领:占领新打击区,对敌实施新一轮远程精确打击;6.
ꢀ…ꢀ…
在本实施例中,联合作战体系的各级对象的作战活动包括:1. 作战体系:全阶段全维(信息)防护,全程防空反导;2. 装备保障系统:在战场屏护阶段及时补充弹药;3. 加榴炮营、多用途导弹营:在战场屏护阶段实施远程精确打击;4.
ꢀ…ꢀ…

43.步骤2:通过作战任务剖面图构建模块构建剖面图图形模板;步骤3:通过图元匹配及图形重构模块在作战任务结构化模型中根据标签名称提取组成要素信息,并根据组成要素信息与剖面图图形模板中各组成要素对应的图元类型进行匹配,并基于组成要素信息进行图元重构,从而生成适合当前作战使命任务的作战任务剖面图,并在软件界面上直观的显示出来,具体内容如图9所示。
44.另外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面向体系对抗仿真推演的作战任务剖面图自动生成方法。
45.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