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32807848发布日期:2023-01-04 01:1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1.本发明属于动力学特性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铆钉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现有的铆接结构(铆接结构由铆钉、被连接结构两部分组成)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仅考虑铆钉自身的刚度,没有考虑铆钉装配成形过程中,铆钉压紧力、压紧速度等因素引起的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及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对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由于铆钉装配过程中,铆钉压紧力、压紧速度等因素引起的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及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对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很大,如忽略此部分影响因素,仅考虑铆钉自身的刚度对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将导致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不准确、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5.一种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计算得到铆钉自身的拉伸刚度k
t
及剪切刚度ks;
[0007][0008][0009]
其中,l=t1+t2;d为铆钉直径,单位为mm;e为铆钉材料弹性模型,单位为mpa;g为铆钉材料剪切模型,单位为mpa;t1、t2分别为被连接件厚度,单位为mm;
[0010]
步骤2:基于圆盘类零件模锻计算公式得到铆钉的铆压成形压紧力p;
[0011][0012]
其中,σb为铆钉材料屈服极限,单位为mpa;ab为铆钉镦头投影面积,单位为mm2;ad为铆钉杆面积,单位为mm2;b为铆钉镦头宽度,单位为mm;h为铆钉镦头高度,单位为mm;d为铆钉直径,单位为mm;
[0013]
步骤3:建立铆接结构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
[0014]
通过显示动力学得到铆接结构在压紧力p的作用下的准静态、动态载荷下铆钉铆压成形引起的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5]
首先进行有限元定义:铆接结构即铆钉及其被连接件采用实体单元模拟,铆钉与被连接件间采用surface-to-surface接触单元连接;
[0016]
材料定义:铆接结构材料模型选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
[0017]
属性定义:铆接结构属性选用solid属性;
[0018]
载荷施加:铆钉两端通过刚性墙对铆钉挤压,刚性墙分别以准静态和动态两种速度运动,刚性墙的挤压最大载荷为p;
[0019]
约束施加:在被连接件四周固支约束;完成铆接结构细节有限元模型搭建;通过显示动力学软件对铆接结构细节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铆接结构在压紧力p的作用下的接触单元的刚度属性及阻尼属性;
[0020]
步骤4:基于步骤3得到的铆接结构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最后得到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
[0021]
综上,综合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及铆钉形式削减系数k1,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最后得到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
[0022]
所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包含铆钉单元、连接单元、接触单元,其中,铆钉单元包含铆钉自身的拉伸刚度kt、剪切刚度ks,接触单元包含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
[0023]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
[0024]
本发明的内容在于综合考虑了铆钉自身的刚度,以及铆钉装配成形过程中,准静态、动态载荷下引起铆钉压紧力、压紧速度等因素对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及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接触阻尼对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保证了铆接结构动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本发明在航空、航天、机械等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可以减少试验周期及试验费用,进而极大的缩短研发时间、减少研发成本,实际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25]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7]
本发明提供一种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使其适用于不同铆接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0028]
本发明计算得到铆钉自身的拉伸刚度kt及剪切刚度ks;基于圆盘类零件模锻计算公式得到铆钉铆压成形压紧力p;建立铆接结构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通过显示动力学得到铆接结构在压紧力p的作用下的准静态、动态载荷下铆钉铆压成形引起的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综合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及铆钉形式削减系数k1,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
模型;最后得到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
[0029]
一种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如附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1:计算得到铆钉自身的拉伸刚度k
t
及剪切刚度ks;
[0031][0032][0033]
其中,l=t1+t2;d为铆钉直径,单位为mm;e为铆钉材料弹性模型,单位为mpa;g为铆钉材料剪切模型,单位为mpa;t1、t2分别为被连接件厚度,单位为mm;
[0034]
步骤2:基于圆盘类零件模锻计算公式得到铆钉的铆压成形压紧力p;
[0035][0036]
其中,σb为铆钉材料屈服极限,单位为mpa;ab为铆钉镦头投影面积,单位为mm2;ad为铆钉杆面积,单位为mm2;b为铆钉镦头宽度,单位为mm;h为铆钉镦头高度,单位为mm;d为铆钉直径,单位为mm;
[0037]
步骤3:建立铆接结构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
[0038]
通过显示动力学得到铆接结构在压紧力p的作用下的准静态、动态载荷下铆钉铆压成形引起的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39]
首先进行有限元定义:铆接结构即铆钉及其被连接件采用实体单元模拟,铆钉与被连接件间采用surface-to-surface接触单元连接;
[0040]
材料定义:铆接结构材料模型选用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以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为例,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计算:
[0041]
σ=(a+bεn)(1+clnε
*
)(1-t
*m
)]
ꢀꢀꢀ
(2)
[0042]
其中,ε:等效应变;ε
*
:无量纲塑性应变率;t
*
:归一化温度;a:材料在参考应变率和参考温度下的屈服强度;b和n:应变强化系数;c:应变率敏感系数;m:温度软化系数;
[0043]
属性定义:铆接结构属性选用solid属性;
[0044]
载荷施加:铆钉两端通过刚性墙对铆钉挤压,刚性墙分别以准静态和动态两种速度运动,刚性墙的挤压最大载荷为p;
[0045]
约束施加:在被连接件四周固支约束;完成铆接结构细节有限元模型搭建;通过显示动力学软件对铆接结构细节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铆接结构在压紧力p的作用下的接触单元的刚度属性及阻尼属性;
[0046]
步骤4:基于步骤3得到的铆接结构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最后得到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
[0047]
综上,综合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及铆钉形式削减系数k1,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最后得到铆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
[0048]
所述铆钉形式削减系数k1,见下表:
[0049]
铆钉形式削减系数半圆形铆钉头桶形铆钉镦头铆钉0.4半圆形铆钉头半圆形铆钉镦头铆钉0.6埋头铆钉头桶形铆钉镦头铆钉0.2埋头铆钉头半圆形铆钉镦头铆钉0.3
[0050]
所建立含接触单元的铆接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细节有限元模型,包含铆钉单元、连接单元、接触单元,其中,铆钉单元包含铆钉自身的拉伸刚度kt、剪切刚度ks,接触单元包含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刚度kc_r、铆钉与铆钉孔的接触阻尼dc_r、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kc_s、被连接结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阻尼dc_s。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