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43310发布日期:2023-03-22 09: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日志记录了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状态信息,特别是出错信息。借助日志可以快速跟踪、定位到软件出错的位置,方便修复。因此,日志对于软件开发者维护软件来说,尤为重要。
3.一般,操作系统中会包含各种各样的日志文件,如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scheduler服务日志、ftp日志、www日志、dns服务器日志等等,这些根据系统开启的服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系统上进行一些操作时,这些日志文件通常会记录下操作的一些相关内容。这样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日志文件定位问题,也可以将需要将操作系统的日志文件发送给运维人员,由运维人员确定问题。但由于操作系统的日志文件种类较多所包含的内容也较多,这样会导致用户在查看日志文件时无法准确且快速地定位到有效的日志文件,从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4.因此,相关技术亟需一种高效率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能够解决用户在查看日志文件时无法准确且快速地定位到有效的日志文件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操作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7.接收至少一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8.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同一个应用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9.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相匹配的目标应用。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接收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后,根据接收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第一日志数据的来源即第一日志数据所对应的目标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区分收集到的日志数据,从而可以便于运维人员查看,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出现异常情况的日志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应用。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日志数据之前,还包括:
12.接收应用的进程创建请求;
13.响应于所述进程创建请求,创建针对所述应用的新进程;
14.利用与所述应用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新进程。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
17.获取所述线程对应的标识信息;
18.根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操作系统服务所对应的所述目标应用。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之前,还包括:
20.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包含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21.响应于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为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分配至少一个线程并将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设置为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2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3.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或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对应的存储区域。
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应用端,所述方法包括:
25.生成第一日志数据;
26.确定与所述应用端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应用端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27.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日志数据。
2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9.发送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包含所述应用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与操作系统端执行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的线程相关联。
3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1.接收用户的订阅日志请求;
32.响应于所述订阅日志请求,为所述应用端划分对应的存储区域;
33.将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地址发送至操作系统端。
3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日志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5.接收第一日志数据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36.确定数据传输通道模块,用于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同一个应用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37.确定目标应用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所相匹配的目标应用。
3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4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42.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各个主体之间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43.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各个主体之间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4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4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47.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8.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49.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装置、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
50.为了清楚地示出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场景进行说明。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其软件结构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中,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和中间件。其中,所述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终端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所述操作系统可以包括windows系统、linux系统、ios系统、android系统等。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应用需求,所述电子设备上还可以安装多种应用(application,app),所述应用可以包括系统应用、桌面应用、驱动应用、网络应用、物联网应用等。更具体的,所述应用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是嵌入在所述应用中的功能模块等。所述功能模块可以是所述应用的小程序,还可以是快应用等。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能够接收输入事件并能够对所述输入事件进行处理的终端设备。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智能电话、计算机(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子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所述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5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虽然本公开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
53.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54.s101:接收至少一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55.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执行多个任务或者运行多个应用,所述操作系统可以创建多个进程。其中,所述进程可以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即所述进程可以是所述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元。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程可以用于执行各种应用中的业务,所述应用例如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软件程序,如各类通讯应用、办公应用、多媒体应用、游戏应用等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程可以包括主进程以及多个子进程。其中,所述应用的主进程可以在应用被运行的时候被创建。所述应用在启动或者运行的过程中即各个进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第一日志数据用于记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日志级别、会话标识、状态信息、调试信息、返回值信息等等。所述日志级别可以包括error级别、warn级别、info级别、debug级别等等。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可以存储于预设的存储空间,也可以上传至所述操作系统,由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第一日志数据进程监控以及时发现异常。基于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所述操作系统和所述应用之间传输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可以建立所述操作系统和所述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多种通信机制构建所述应用与所述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来说,所述通信机制例如可以包括套接字(socket)通信协议、管道通信机制、tcp/ip通信协议等等,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操作系统为linux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所述管道通信机制建立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应用之间的管道。具体的,可以调用pipe系统函数建立所述管道。具体地,在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过程中,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应用,所述应用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可以写入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可以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中读取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操作系统和所述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仅可以用于传输所述应用产生
的数据,并不可以用于传输其他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即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具备唯一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创建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时,为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赋予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可以是用于确定和区分数据传输通道的唯一信息。即标识信息与数据传输通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标识信息可以是数字或者随机生成的字符串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进程可以是预设创建的,也可以是在所述应用启动或者运行时实时创建的。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日志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
58.s201:接收应用的进程创建请求;
59.s203:响应于所述进程创建请求,创建针对所述应用的新进程;
60.s205:利用与所述应用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新进程。
6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在启动或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向操作系统发送进程创建请求。具体的,在用户通过键盘、鼠标或触摸屏等输入设备启动所述应用时,可以发送进程创建请求。当然,在用户在使用所述应用的过程中切换功能时也可以发送进程创建请求,如各种子进程创建请求。所述操作系统在接收到所述进程创建请求后可以为所述应用创建新进程以执行所述应用的运行。所述操作系统在创建所述新进程时,可以为所述新进程分配各种资源例如存储各种数据和运行代码的存储空间。具体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可以响应于所述进程创建请求,利用进程创建函数创建针对所述应用的新进程。具体的,所述操作系统不同,其适用的进程创建函数也不同。例如,对于所述操作系统为linux系统,所述进程创建函数可以为fork函数、vfork函数等等。而对于所述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所述进程创建函数可以为createprocess函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创建新进程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62.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创建完成所述新进程后,可以将所述应用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新进程进行连接,即所述应用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可以通过所述进程与所述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所述目标应用运行或使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多种功能,因此可以为所述目标应用创建多个进程。所述多个进程可以共用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同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根据创建的第一个进程即主进程所连接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在应用a启动时,所述操作系统可以为所述应用a创建主进程。其中,所述主进程可以负责资源调度和管理其他工作进程。在所述主进程被创建时,可以同时创建所述主进程与所述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如图2中的a所示。在所述应用发送进程创建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创建新进程如子进程1、子进程2、子进程3。在创建各个新进程时,可以将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各个新进程,以接收各个新进程如子进程1、子进程2、子进程3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如图2中的b所示。
63.s103: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同一个应用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64.s105: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相匹配的目标应用。
6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在接收各个进程发送的第一日志数据后,可以根
据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来源确定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所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在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后,由于所述应用于所述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唯一,因此可以据此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相匹配的目标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针对各个应用可以建立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应用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为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针对应用a建立数据传输通道a,以及针对应用b建立数据传输通道b。即应用a与数据传输通道a为一一对应关系、应用b与数据传输通道b为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在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为a的情况下,即可快速且简单地确定所述目标应用为应用a。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接收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后,根据接收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确定第一日志数据的来源即第一日志数据所对应的目标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区分收集到的日志数据,从而可以便于运维人员查看,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出现异常情况的日志数据以及对应的目标应用。
67.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调用操作系统的其他服务。例如,在测试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需要使用手机上的键盘操作或者录屏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以调用操作系统的其他服务。基于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68.s301: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
69.s303:获取所述线程对应的标识信息;
70.s305:根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操作系统服务所对应的所述目标应用。
7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中可以包括线程池,所述线程池中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可以是一个进程中不同的执行路径。也就是说,一个进程中可以包括多个线程用于执行不同的操作系统服务。所述线程在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也可以产生一部分日志数据,这与上述所述的第一日志数据并不相同。具体的,在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72.s401: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包含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73.s403:响应于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为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分配至少一个线程并将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设置为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7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功能,当所述目标应用需要使用这些功能时,可以向所述操作系统发送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是所述目标应用为了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某种功能而发起的请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以及对应的操作系统服务数据。例如,用户在使用“视频会议”目标应用时,在需要调用“记事本”中存储的数据以及“图库”中存储的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向所述操作系统发送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包含获取数据请求以及“视频会议”的标识信息。所述操作系统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后,可以对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进行数据解析以确定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中所包含的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可以为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分配至少一个线程用于执行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区分各个线程,可以将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设置为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所述线程的私有变量。例
如,利用某社交软件abc进行视频会议时,操作系统可以调用至少一个线程以运行终端中的摄像头服务,并将调用的所述至少一个线程的标识设置为该社交软件的标识信息,如设置为abc。也就是说,可以将所述线程的私有变量设置为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例如,在所述操作系统为linux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pthread_setspecific函数设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在所述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setthreaddescription函数设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来决定具体的线程的标识信息设置方法,本技术实施例的实现并不局限于以上方式。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也可以为所述线程添加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相同。
7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线程在执行所述操作系统服务时可以生成第二日志数据,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用于记录所述线程的执行数据如执行时间、执行对象、执行结果等等。所述操作系统在接受到所述第二日志数据时,可以确定产生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线程以及线程的标识信息。例如,可以通过pthread_getspecific函数获取所述线程的私有变量对应的值以确定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线程相匹配的目标应用。例如,在所述线程a的标识信息与应用a的标识信息相匹配,则可以确定所述线程a对应的目标应用为应用a。
76.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将用于执行操作系统服务的线程标识信息设置为与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相对应,这样可以将第二日志数据与目标应用对应起来,简单且快速地确定第二日志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
7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和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可以存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存储空间如磁盘中,以便后续用户进行调用查看。当然,在用户需要实时查看应用系统的日志数据时,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和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发送至用户指定的存储区域。具体的,在本技术的一个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78.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或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对应的存储区域。
79.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系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或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或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对应的存储区域。所述存储区域可以包括数据库如mysql数据库、内存等等。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存储区域可以由所述操作系统进行设定,例如,可以在存储空间中分区域存储不同应用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或第二日志数据。当然,也可以在应用端进行设定并将设定的存储区域发送至所述操作系统。具体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0.s501:接收用户的订阅日志请求;
81.s503:响应于所述订阅日志请求,为所述应用端划分对应的存储区域;
82.s505:将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地址发送至操作系统端。
83.本技术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订阅日志请求。例如,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通过输入命令发送所述订阅日志请求。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输出目标应用所有的日志数据,用户还可以针对该目标应用设置对应的日志级别,以使所述目标应用只输出大于或者等于该日志级别的日志数据。例如,可以通过日志控制工具log设置所述日志级别。所述应用端在接收到用户的订阅日志请求后,可以为所述应用端划分对应的存储区域。并
将所述存储区域对应的存储地址发送至所述操作系统端。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存储空间为所述应用创建一个文件夹,并将所述文件夹的存储路径发送至所述操作系统端。当然,也可以由所述操作系统为所述应用创建一个文件夹,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
84.下面以linux系统为例,对具体的日志数据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85.参见图3,所述应用端与所述操作系统端相连接。所述应用端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启动指令发送进程创建请求至所述操作系统端(步骤1)。所述操作系统端可以响应于所述进程创建请求,为所述应用端创建子进程,例如可以利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步骤2)。所述操作系统端在创建所述子进程后,可以建立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如管道(步骤3)。所述子进程可以用于执行应用产生第一日志数据(步骤4),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可以发送至所述操作系统(步骤5)。所述操作系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后,可以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发送至所述应用对应的存储区域(步骤6)。
86.参见图4,在所述应用端需要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发送操作系统服务请求至所述操作系统端(步骤1)。所述操作系统端在接收到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为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分配至少一个线程(步骤2),所述至少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并产生第二日志数据(步骤3),所述操作系统的日志模块可以通过线程体读取所述线程产生的第二日志数据(步骤4),在确定所述第二日志数据有效即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有效且与所述应用相匹配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二日志数据至所述存储区域(步骤5)。
87.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应用端,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88.s601:生成第一日志数据;
89.s603:确定与所述应用端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所述应用端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90.s605: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发送所述第一日志数据。
9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应用端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可以通过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发送至所述操作系统端,由所述操作系统端对所述第一日志数据进行存储。在所述应用端的日志数据处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1-s105中的内容,本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92.上文详细描述了本技术所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日志数据处理装置500,所述日志数据处理装置500可以包括:
93.接收第一日志数据模块5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94.确定数据传输通道模块503,用于确定接收所述第一日志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同一个应用中各个进程所产生的第一日志数据;
95.确定目标应用模块505,用于确定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所相匹配的目标应用。
9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日志数据之前,还包括:
97.接收应用的进程创建请求;
98.响应于所述进程创建请求,创建针对所述应用的新进程;
99.利用与所述应用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所述新进程。
10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用于:
101.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
102.获取所述线程对应的标识信息;
103.根据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操作系统服务所对应的所述目标应用。
10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线程执行操作系统服务时所生成的第二日志数据之前,还包括:
105.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系统服务请求,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包含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106.响应于所述操作系统服务请求,为所述操作系统服务分配至少一个线程并将所述线程的标识信息设置为所述目标应用的标识信息。
10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用于:
108.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或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目标应用相对应的存储区域。
1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日志数据处理装置500可对应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并且日志数据处理装置5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110.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
111.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12.其中,处理设备可以是物理设备或物理设备集群,也可以是虚拟化的云设备,如云计算集群中的至少一个云计算设备。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处理设备为独立的物理设备对该处理设备的结构进行示例说明。
113.如图6所示,处理设备600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上述装置。处理设备500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3、总线605和通信接口607。存储器601、处理器603和通信接口607之间通过总线605通信。总线605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607用于与外部通信。
114.其中,处理器603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6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601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hdd或ssd等等。
11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16.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117.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118.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119.用于执行本技术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 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
120.这里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
121.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
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122.也可以把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123.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1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