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摸屏、电容触摸屏、触控设备及触控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42701发布日期:2024-05-11 00:2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光学触摸屏、电容触摸屏、触控设备及触控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触摸屏、电容触摸屏、触控设备及触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规的触控技术主要涉及光学触控技术和电容触控技术。例如,基于光学触摸技术进行触摸检测的触摸屏,是基于光学传感单元检测光信号是否被遮挡,确定是否发生触摸事件。基于电容触摸技术进行触摸检测的触摸屏,是基于电容传感结构检测到电容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是否发生变化,确定是否发生触摸事件。但无论采用哪种触摸屏,都是依赖触摸传感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触摸响应。

2、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对基于光学触摸技术的触摸屏,若用户未触摸到触摸屏,但检测到光信号被遮挡时,会导致触摸响应被误触发。针对基于电容触摸技术的触摸屏,若用户未触摸到触摸屏,但有例如水滴、蚊虫等物体落在触摸屏上时,同样也会导致触摸响应被误触发。因此,无论采用哪种触摸屏,均容易在非用户使用的情况下触发触摸响应,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触摸屏结构容易误触发触摸响应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学触摸屏、电容触摸屏、触控设备及触控检测方法,能够在确定用户使用的情况下触发触摸响应,进而极大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2、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光学触摸屏结构,包括:第一触摸盖板;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摸盖板上;第一薄膜开关,包括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上,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触摸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上;光学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层上。本发明提供了改进后的光学触摸屏结构,能够在光学传感单元检测到光信号被遮挡且第一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触发触摸响应,进而能够有效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3、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的电极极性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电极极性相反。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本发明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基于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接触的位置处于闭合状态,能够闭合状态用于确定触发触摸响应的电信号,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4、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开关还包括:第一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本发明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一薄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可见本发明可极大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5、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绝缘凸点结构。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可以根据薄膜开关的受力状态控制薄膜开关是否闭合,从而能够有效保障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6、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凸点结构的尺寸小于50um*50um,相邻两个第一绝缘凸点结构之间的距离为5mm*5mm。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绝缘凸点结构不会被肉眼识别,且不影响本发明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7、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触控检测方法,应用于光学触摸屏,所述光学触摸屏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光学触摸屏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当光学传感单元检测到光信号被遮挡时,则判断第一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若所述第一薄膜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触发触摸响应;若所述第一薄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则不触发触摸响应。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使光学触摸屏可以根据第一薄膜开关的开关状态,判断当光信号被遮挡时是否是因为用户触摸导致的,进而能够在光学传感单元检测到光信号被遮挡且第一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触发触摸响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8、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第一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包括:通过检测所述第一薄膜开关是否闭合状态电信号,判断所述第一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电信号为所述第一薄膜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生成的信号。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电信号的闭合状态检测结果判断第一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以保障触摸事件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极大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9、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信号为所述第一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形变后,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时触发生成的信号。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10、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结构,包括:液晶模组;第二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液晶模组上;第二薄膜开关,包括第三导电膜层和第四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三导电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上,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三导电膜层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三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上;电容传感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第四光学胶层和感应电极层;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光学胶层上,所述第四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层上,所述感应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胶层上;第五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电容传感结构上;第二触摸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五光学胶层上。本发明提供了改进后的电容触摸屏结构,能够在电容传感结构检测到物体触碰到第二触摸盖板,驱动电极层与感应电极层之间的电场发生改变,且根据第二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确定触发触摸响应,进而能够有效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11、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电膜层的电极极性与所述第四导电膜层的电极极性相反。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本发明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基于第三导电膜层和第四导电膜接触的位置处于闭合状态,能够闭合状态用于确定触发触摸响应的电信号,从而能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12、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开关还包括:第二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膜层与所述第四导电膜层之间的第二间隙内。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本发明在未使用状态时,第二薄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可见本发明可极大降低甚至彻底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13、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结构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绝缘凸点结构。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在未受到外力挤压的情况下,保障第二薄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能够有效保障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14、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凸点结构的尺寸小于50um*50um,相邻两个第二绝缘凸点结构之间的距离为5mm*5mm。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障绝缘凸点结构不会被肉眼识别,且不影响本发明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15、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触控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容触摸屏,所述电容触摸屏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电容触摸屏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当电容传感结构检测到驱动电极层与感应电极层之间的电场发生改变时,则判断第二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若所述第二薄膜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触发触摸响应;若所述第二薄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则不触发触摸响应。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使电容触摸屏可以根据第二薄膜开关的开关状态,判断当驱动电极层与感应电极层之间的电场发生改变时是否是因为用户触摸导致的,进而能够在驱动电极层与感应电极层之间的电场发生改变且第二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触发触摸响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16、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第二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包括:通过检测所述第二薄膜开关是否闭合状态电信号,判断所述第二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电信号为所述第二薄膜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生成的信号。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电信号的闭合状态检测结果判断第二薄膜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以保障触摸事件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极大避免触摸响应被误触发的情况发生。

17、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信号为所述第二薄膜开关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形变后,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时触发生成的信号。基于上述改进后的技术方案,能够极大提高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触摸有效性。

18、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触控设备,该触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光学触摸屏结构。

19、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触控设备,该触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摸屏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