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00827发布日期:2023-01-18 01: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装置、一种终端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通常是独立的,即针对每个细分灾种有各自独立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但是多种自然灾害都会对民众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多种自然灾害可能并行发生,或一种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发生如地震引发滚石、滑坡,但现有的各个灾种独立的监测预警体系通常会造成监测设备不共用、数据不共享、预警不全面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另外,每种自然灾害往往有多种监测与预警方法,例如通过气象预报可进行山洪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可以通过裂缝计、gnss、泥泥位计等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发出预警或报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监测与预警存在覆盖面积不同、监测与预警时的数据来源不同、预警信息的时间紧迫性、空间精准性、可靠性不同的问题,现有技术针对不同监测与预警方法时无法同时对多个灾种进行共性分类,且不能对预警信息中包含的时间紧迫性、空间精准性、可靠性等要素进行清晰划分,同时,现有技术不能确定预警信息所处的预警阶段,从而无法对不同的预警信息进行精确的信息融合与更新处理,确定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难以满足用户对信息及时更新、预警响应、预警处置的要求。
4.在多灾害预警过程中,灾害的发生、进展、结束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现有的单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大都是独立的,各信息相互之间关联性不足,仅能独立地显示灾害当前的演进状态或灾害当前的风险状态,无法有效地反映灾害的整体演进过程或灾害的风险变化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灾害预警信息报较多,无法有效反映灾害的整体演进过程或灾害的风险变化过程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当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以及当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根据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
更新报或结束报。
7.优选地,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包括:自动报及研判报;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由预设的灾害预警模型自动生成,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为自动报;若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经由人工巡检和/或人工研判后生成,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为研判报。
8.优选地,所述预警结束条件包括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及第二预警结束条件;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包括:若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若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所述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且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研判报,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若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所述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且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依据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9.优选地,依据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及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包括:在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或者在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包括: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预设风险等级。
11.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包括: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所述预设风险等级,且在接收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再接收到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该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与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于同一监测区域及同一灾害类别。
12.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警结束条件包括: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所述预设风险等级,且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再接收到对应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低于所述预设风险等级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该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与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于同一监测区域及同一灾害类别。
13.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具体为:当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高于预警阈值时,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首报;或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包括第一监测数据;
将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一监测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一监测阈值,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
14.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小于所述第一监测阈值,不产生新灾害预警事件。
15.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且在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小于第二监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所述第一监测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监测阈值。
16.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预警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灾害预警信息报;预警阶段类型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灾害预警信息报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以及在确定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根据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所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所述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17.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18.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19.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根据实时接收的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类别获取对应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并根据确定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及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或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从而能够精确的对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灾害预警事件的融合,同时能够准确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所属的预警阶段,将独立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关联,通过灾害预警事件反映灾害的演进过程或灾害的风险变化过程,有利于用户把握相关信息,对预警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响应或处置。
2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融合处理逻辑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融合处理逻辑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0-终端设备,100-处理器,101-存储器,102-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当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以及当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25.如此,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实时接收的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获取相对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并根据确定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及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或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从而能够精确的对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灾害预警事件的融合处理,同时能够准确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所属的预警阶段,有利于用户对当前灾害预警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响应或处置。
26.目前大部分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通常是通过监测设备对对应的自然灾害的灾害特征数据进行监测,监测设备采集对应的包含灾害特征数据的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是否产生对应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例如,在对城市内涝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灾害特征数据为积水深度,监测设备对积水深度进行监测,服务器实时接收积水深度的监测数据,当积水深度超过预设的积水深度阈值时,则认为有发生内涝的风险或已发生内涝,服务器生成对应的灾害预警信息。本实施例中,灾害预警信息报包含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灾害类别、预警事件id、灾害点位置信息、预警提示时间、信息生成类别、灾害特征数据等信息,其中,灾害点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为经纬度信息。
27.在灾害预警领域,灾害的发生、进展、结束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一个灾害事件,相应的,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产生、更新、解除也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该过程称为一个灾害预警事件。其中,灾害预警信息事件的生成和传输是以信息报的形式进行的。灾害预警事件可能会伴随一个灾害事件的全过程,也可能是灾害事件动态演进过程中的部分
过程或步骤,也可能是从灾害事件发生前的风险提示到灾害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例如,灾害预警事件可能在灾害的风险提示过程中就已经生成,灾害预警事件反映灾害发生的风险变化,当灾害发生的风险很低或无发生风险时,灾害预警事件结束;或者,灾害预警事件也可以是在灾害发生后生成的,伴随灾害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的动态演进过程。一个灾害预警事件中包含多个灾害预警信息报,灾害预警信息报能反映该灾害预警事件的发生过程。其中,灾害预警信息事件的生成和传输是以信息报的形式进行的。
28.预警中心服务器每天会处理很多条灾害预警信息报,这些灾害预警信息报来自不同的监测区域,对应不同的灾害种类,灾害预警信息报包括根据预设模型自动生成的,也包括人工上报的。当然,实际监测过程中,同一监测区域也会产生多条灾害预警信息报,而产生的多条灾害预警信息报可能对应于同一灾害预警事件,也可能对应于不同的灾害预警事件。为了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确定众多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并对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及时更新、响应或处置,本发明将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分类筛选,将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到灾害预警事件和该灾害预警事件的灾害预警阶段,以便于对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及时更新、响应或处置,本实施例中,定义一个灾害预警事件中的第一个灾害预警信息报为首报;针对该灾害预警事件,在首报之后,对首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内容进行更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更新报;针对该灾害预警事件,在首报之后,判断灾害预警事件结束或灾害发生的风险解除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结束报,结束报表示解除预警,当前灾害预警事件结束。可以理解的,在确定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后,可以将对应的预警阶段类型写入对应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以对灾害预警信息报进行标记。
29.具体的,在接收到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后,首先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点位置信息及灾害类别信息,筛选出灾害点位置信息与灾害类别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匹配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即匹配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同一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例如,当经纬度信息相同、或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或经纬度信息处于某一范围内时,认为灾害点位置信息匹配。
30.当然,获得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方法也可在以上方法上进行优化,对于每个灾害点位置进行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包括灾害类别,在接收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时,获取该灾害点位置的唯一标识下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之后根据预警提示时间筛选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亦或者,对于每个灾害点位置进行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包括灾害类别,所有灾害预警信息报均以时间轴排列,在接收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时,根据灾害点位置的唯一标识并结合时间轴上最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作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
31.确定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后,进一步获取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预警阶段类型,并判断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预警阶段类型是否为结束报,若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表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已经结束,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的灾害预警事件,生成的新的灾害预警事件的预警事件id,在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增加新灾害预警事件id,同时,将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标记为首报。例如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滑坡,w1,a1,t1,c1,自动报,结束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滑坡,a2,t2,c2),由于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则表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次预警信息报,则更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滑坡,w2,a2,t2,c2,自动报,首报)。其中,w表示灾害预警事件id,a表示灾害点
位置信息,t表示预警提示时间,c表示变形量速率,如5mm/天。
32.若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即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为首报或更新报,表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尚未结束,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是否满足灾害预警事件的预警结束条件,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预警结束条件,则进一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进而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33.本实施方式中,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包括:自动报及研判报,其中,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通过以下方法识别: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由预设的灾害预警模型自动生成,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为自动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经由人工巡检和/或人工研判后生成,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为研判报。
34.其中,自动报为根据监测设备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自动生成的信息报,例如,通过预先部署在待监测区域的裂缝计采集待监测区域的裂缝变形数据,采集到的裂缝变形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调用预设的灾害预警模型对采集到的裂缝变形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并标记生成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可以理解地,灾害预警模型根据具体灾害类别的不同而不同,灾害预警模型可以是针对某类灾害类别的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生成规则的集合,也可以是经对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后得到,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35.同时,在部分灾害预警监测场景中,例如基于仪器监测的滑坡预警,由于仪器采集的监测数据因外部恶劣环境或仪器自身的问题往往存在较多的跳变和异常,基于仪器采集的监测数据产生的自动报存在一定的误报概率,因此,为了保障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可靠性,通常需要人工对监测数据进行研判,生成研判报作为对自动报的补充、修正;另外,自动报是基于仪器监测数据自动生成,研判报可以在自动报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多源数据,例如结合预报降雨量信息、摄像头信息等辅助进行,人工对灾害风险及变化进行更加准确地判断。本实施方式中,研判报还可以是对监测仪器未覆盖的监测区域或监测仪器未监测到的异常情况的补充,例如,在巡检人员人工勘察到灾害预警的相关情况后由工作人员自行上传包括相关数据和/或灾情情况的研判报,则该研判报不是对自动报的补充和修正。可以理解的,为了区别研判报是对自动报的修正还是巡检产生的新的研判报,在产生研判报时,可以以不同的标识对研判报进行标记。
36.本实施方式中,预警结束条件包括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及第二预警结束条件;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包括: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研判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依据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37.其中,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可以根据灾害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可以以灾害特征数据不超过对应的指标阈值作为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以灾害类别为滑坡灾害为例,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t0时刻,变形量速率为0.2mm/天,获取到预警事件id为w1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6小时的时刻,其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时间间隔达到了预设时间阈值,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特征数据即变形速率为0.2mm/天,小于预设的变形速率阈值如10mm/天,则认为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又例如,针对河道洪水预警事件,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时刻,监测水位为0.5m,获取到预警事件id为w1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6小时的时刻,则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时间间隔达到了预设时间阈值如6小时,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监测水位未达到预设的基准水位即水位阈值如2m时,则认为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本实施例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可以是反映某一灾害风险的预警信息报,也可以是该灾害类别已经发生时,反映其发生过程的预警信息报,例如,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是反映河道洪水发生过程的预警信息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时刻,监测水位为3.5m,获取到预警事件id为w1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2小时的时刻,则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时间间隔未达到预设时间阈值,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监测水位高于预设的警戒水位即水位阈值如3m时,则认为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预警结束条件。可以理解的,上述参数的具体数值仅用于对本技术的方法进行示例,而不是对上述参数的具体限定,相关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8.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则表示当前灾害预警事件的演进过程尚未结束或灾害风险尚未解除,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例如,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针对滑坡的预警信息报,在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时刻,变形速率为15mm/天,获取到预警事件id为w1的首报中,预警提示时间为t0-5小时的时刻,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时间间隔未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如n小时,且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变形速率大于预设的变形速率阈值如10mm/天,则认为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更新报。当然,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之间的预警提示时间的差值和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变形速率阈值中至少一个不满足预设的条件时,均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
3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警结束条件还可以包括: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预设风险等级。其中,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根据具体灾害类别的不同而不同,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可以与灾害特征数据相关,以滑坡灾害为例,滑坡灾害中的灾害特征数据为变形速率,变形速率的单位为mm/天,通过设定变化速率区间能够进行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的划分。针对同一灾害预警事件,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变形速率高于第一变化量阈值如110mm/天,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l1级,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变形速率低于第一变化量阈值并高于第二变化量阈值,其中第二变化量阈值小于第一变化量阈值,如第二变化量阈值为60mm/天,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l2级,表示当前发生灾
害风险等级低于等级l1,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变形速率低于第二变化量阈值60mm且高于第三变化量阈值20mm/天,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l3级,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变形速率低于第三变化量阈值20mm/天且高于第四变化量阈值10mm/天,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l4级,以此类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例中,根据变化速率的不同,将灾害预警风险等级预警等级分为l1~l4级,其表示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依次降低,其中,l1级用红色表示,l2级用橙色表示,l3级用黄色表示,l4级用蓝色表示,例如,可以在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l4级时,将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标记为蓝色,则当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l4级时,满足预警结束条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灾害,预设风险等级可以为l4、l3或低风险中的其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步骤,以上仅是对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确定的示例性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灾害预警风险等级l1~l4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低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表示当前发生灾害风险低于l4级,则当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低风险等级时,满足预警结束条件。
40.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还是研判报,例如,可以通过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生成时的信息生成类别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是自动报还是研判报。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研判报,则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此时不产生新的灾害预警事件;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是否满足第二预警结束条件,在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或者在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不满足第二预警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
4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二预警结束条件包括: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预设风险等级,且在接收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再接收到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该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于同一监测区域及同一灾害类别。
42.例如,在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时,在预设时间段n小时内持续监测是否接收到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同一监测区域且相同灾害类别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若未接收到同一监测区域且相同灾害类别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则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二预警结束条件,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结束报;否则,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更新报。这样,通过在预设时间段n小时内持续监测灾害预警信息报,能够有效避免对当前灾害预警事件的延续过程的未及时更新。例如,在灾害类别为山火灾害时,监测设备监测到当前时刻监测区域中不存在热点,若此时判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满足第二预警结束条件,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当前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结束当前灾害预警事件,则可能将该灾害点位复燃的山火判定为新的灾害事件,而实际上,复燃的山火为上一灾害事件的延续,从而导致对灾害事件的未及时更新。
4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二预警结束条件包括: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预设风险等级,且在预设时间段内未再接收到
对应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低于预设风险等级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该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于同一监测区域及同一灾害类别。
44.例如,当预设风险等级为l4级,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时,若在预设时间段n小时内接收到了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同一监测区域且相同灾害类别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则进一步判断接收到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是否不低于l4级,若在n小时内接收到的所有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均低于l4级,则确定满足预警结束条件,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结束报;否则,不更改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信息。
45.本实施例中,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具体为:当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高于预警阈值时,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首报;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包括第一监测数据,将第一监测数据与第一监测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监测数据不小于第一监测阈值,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
46.例如,在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时,还进一步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是否高于预警阈值,若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高于预警阈值,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监测区域存在灾害风险或有已发生的灾害,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高于预警阈值,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监测区域不存在灾害风险,此时不产生新的灾害预警事件。其中,预警阈值可以与预设风险等级相同,也可以与预设风险等级不同,例如,可以直接以预设风险等级例如低风险等级作为预警阈值,也可以是低于预设风险等级的预警阈值。以滑坡灾害为例,针对同一灾害预警事件,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变形速率高于110mm/天,则确定当前灾害等级为l1级,若高于60mm/天低于110mm/天,则确定当前的灾害等级为l2级,若高于20mm/天低于60mm/天,则确定当前的灾害等级为l3级,若高于10mm/天低于20mm/天,则确定当前的灾害等级为l4级,若低于10mm/天,则确定当前的灾害等级为低风险级,则可以直接以低风险等级即10mm/天作为预警阈值,也可以设定预警阈值为更低的风险等级如5mm/天,即若变形速率低于5mm/天,则认为不存在灾害风险,不产生新的灾害预警事件;若变形量的变化量高于5mm,则认为存在灾害风险,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
47.或者,直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第一监测数据即上述的灾害特征数据,将灾害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第一监测阈值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以灾害类别为内涝灾害为例,其对应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特征数据为积水深度,确定预设的第一监测阈值为30cm。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为10cm,其低于第一监测阈值,则认为当前监测区域不存在积水风险,不产生新的灾害预警事件;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为35cm,其高于第一监测阈值,则认为当前监测区域存在积水风险,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
48.在实际预警过程中,有些灾害的预警开始条件和预警结束条件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当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且在第一监测数据小于第二监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
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其中,第一监测阈值大于第二监测阈值。同样以灾害类别为内涝灾害为例,第一监测阈值为30cm,第二监测阈值为20cm,在确定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时,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与第二监测阈值的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一预警结束条件。例如,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为25cm,其高于第二监测阈值20cm,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为10cm,其低于第二监测阈值20cm,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在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中的积水深度低于第二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先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为自动报或研判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研判报,则标记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上一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则进一步持续监测在预设时间段n小时内是否接收到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或者是否接收到灾害预警风险等级不低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灾害预警风险等级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若未接收到相关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否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者,若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自动报,则进一步持续监测在预设时间段n小时内是否接收到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或者是否接收到积水深度不低于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积水深度的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若未接收到相关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结束报,否则判断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
49.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预警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灾害预警信息报;预警阶段类型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灾害预警信息报,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监测区域的同一灾害类别的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灾害预警信息报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结束报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新灾害预警事件的首报;以及在确定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的预警阶段类型为非结束报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根据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的信息生成类别及预警结束条件确定当前灾害预警信息报为前一灾害预警信息报对应的灾害预警事件的更新报或结束报。
50.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51.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面向多种灾害
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52.如图5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处理器100、存储器10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中并可在处理器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2。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53.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10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101中,并由处理器10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102在终端设备1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102可以被分割成预警信息接收模块、预警阶段类型获取模块及灾害预警信息报判断模块。
54.终端设备10可以是手机、电视、智能终端、智能家居设备、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云端服务器、灾害预警专用终端设备等具备计算能力的设备。终端设备1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00、存储器1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设备1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55.处理器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56.存储器101可以是终端设备1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1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01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01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1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10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57.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
5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5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方式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61.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