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6338发布日期:2023-03-22 12:0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化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目前的显示器大都是采用了rgb颜色标准,在显示器上,是通过电子枪打在屏幕的红、绿、蓝三色发光极上来产生色彩的,电脑一般都能显示32位颜色,电脑屏幕上的所有颜色,都由这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组红色、绿色和蓝色就是一个最小的显示单位;屏幕上的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由一组rgb值来记录和表达。
3.在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时用的处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气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如今的散热方式一般是通过风冷散热,这种结构存在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需进一步提升其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解决了在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时用的处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电气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如今的散热方式一般是通过风冷散热,结构单一,散热效果并不理想,散热效果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本体,所述处理设备本体的左侧连通有左框体,所述处理设备本体的右侧连通有右框体,所述左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左散热网,所述右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右散热网,所述处理设备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的水流循环导热机构。
6.所述水流循环导热机构包括固定在处理设备本体顶部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后方固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蓄水箱连通,所述处理设备本体内壁的四周之间固定有回型导热管,所述回型导热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回型导热管之间通过直管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贯穿至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下方回型导热管连通,上方所述回型导热管的表面连通有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处理设备本体、蓄水箱并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下方所述回型导热管的表面固定有与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电气元件贴合的导热板,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证蓄水箱内部液面持平的自动送水机构,所述蓄水箱与左框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加速空气流速的传动辅助散热机构。
7.所述自动送水机构包括贯穿固定在蓄水箱顶部的l型加水管,所述l型加水管表面
的下方连通有注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内壁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转动有摆块,所述摆块的表面转动有连杆,所述l型加水管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注水管进行堵塞/打开的堵块,所述堵块的前方固定有连块,所述连杆与连块转动连接,所述摆块的表面固定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有浮球,所述l型加水管与摆块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
8.所述堵块为橡胶材质,活动的填充在注水管的内部。
9.所述传动辅助散热机构包括贯穿转动在蓄水箱上的横轴,所述横轴的表面固定有冲击板,所述左框体的顶部连通有条形盒,所述横轴的一端贯穿条形盒并延伸至条形盒的内部。
10.所述横轴位于条形盒内部的表面固定有上皮带轮,所述左框体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转动有连轴,所述连轴的表面固定有下皮带轮,所述上皮带轮与下皮带轮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左框体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有转杆。
11.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有转板,所述连轴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有与左散热网接触的偏心轮,所述左框体的内壁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左散热网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12.所述左散热网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左框体的内部,所述右散热网固连在右框体的内部。
13.所述冲击板为末端带有勾状的泡沫板,所述冲击板至少设置有五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横轴的表面。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通过水流循环导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利用水流循环带走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电气元件表面的热量,随着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电气元件表面的温度的降低,水温会升高,一部分水会挥发,进而使得蓄水箱内部液面下降,此时配合自动送水机构的设置,可自动向蓄水箱中加入冷水,实现液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自动化程度高;(2)、该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通过传动辅助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利用水流回流的力实现对气流的加速,进而可代替风扇使用,将风冷和水冷结合,提高散热效率,且只需一个增压泵即可完成,有效做到节能,同时还能带动左散热网来回震动,有效防止灰尘的堆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蓄水箱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l型加水管结构的立体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条形盒结构的立体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左框体结构侧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左散热网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处理设备本体、2-左框体、3-右框体、4-左散热网、5-右散热网、6-水流循
环导热机构、61-蓄水箱、62-增压泵、63-回型导热管、64-直管、65-进水管、66-冲水管、67-导热板、7-自动送水机构、71-l型加水管、72-注水管、73-固定轴、74-摆块、75-连杆、76-堵块、77-连块、78-斜杆、79-浮球、710-挤压弹簧、8-传动辅助散热机构、81-横轴、82-冲击板、83-条形盒、84-上皮带轮、85-固定板、86-连轴、87-下皮带轮、88-皮带、89-转杆、810-转板、811-第一锥齿轮、812-第二锥齿轮、813-偏心轮、814-凸块、81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本体1,处理设备本体1的左侧连通有左框体2,处理设备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右框体3,左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左散热网4,右框体3的内部设置有右散热网5,处理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的水流循环导热机构6。
17.本实施中,水流循环导热机构6包括固定在处理设备本体1顶部的蓄水箱61,内部存储有冷水,蓄水箱61的后方固定有增压泵6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增压泵62的进水口与蓄水箱61连通,处理设备本体1内壁的四周之间固定有回型导热管63,具有强导热性,回型导热管63设置有两个,两个回型导热管63之间通过直管64连通,增压泵62的出水口连通有贯穿至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的进水管65,进水管65的一端与下方回型导热管63连通,上方回型导热管63的表面连通有冲水管66,便于水回流至蓄水箱61,冲水管66的一端依次贯穿处理设备本体1、蓄水箱61并延伸至蓄水箱61的内部,下方回型导热管63的表面固定有与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贴合的导热板67,为石墨烯材质,具有强导热性,蓄水箱6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证蓄水箱61内部液面持平的自动送水机构7,蓄水箱61与左框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加速空气流速的传动辅助散热机构8。
18.本实施中,自动送水机构7包括贯穿固定在蓄水箱61顶部的l型加水管71,一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l型加水管71表面的下方连通有注水管72,蓄水箱61的内壁固定有固定轴73,固定轴73的表面转动有摆块74,摆块74的表面转动有连杆75,l型加水管7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注水管72进行堵塞/打开的堵块76,可对注水管72进行封堵,进而有效防止进水,堵块76的前方固定有连块77,连杆75与连块77转动连接,摆块74的表面固定有斜杆78,斜杆78的一端固定有浮球79,可漂浮在水面上,l型加水管71与摆块74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710,使得浮球79能在液面下降时,贴合在水面,堵块76为橡胶材质,活动的填充在注水管72的内部,可在注水管72内部前后滑动。
19.本实施中,传动辅助散热机构8包括贯穿转动在蓄水箱61上的横轴81,横轴81的表面固定有冲击板82,左框体2的顶部连通有条形盒83,横轴81的一端贯穿条形盒83并延伸至条形盒83的内部,横轴81位于条形盒83内部的表面固定有上皮带轮84,上皮带轮84的直径大于下皮带轮87的直径,进而可加速连轴86的旋转,进一步实现转板810的加速转动,实现气流快速流动,进而实现快速散热,左框体2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85,固定板85的侧面转动有连轴86,连轴86的表面固定有下皮带轮87,上皮带轮84与下皮带轮87的表面之间通过皮带88传动连接,左框体2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有转杆89,转杆89的表面固定有转板810,连轴86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811,转杆89的表面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81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12,转杆89的表面固定有与左散热网4接触的偏心轮813,左框体2的内壁固定有凸块
814,凸块814与左散热网4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815,便于左散热网4能快速复位。
20.左散热网4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左框体2的内部,右散热网5固连在右框体3的内部。
21.冲击板82为末端带有勾状的泡沫板,增大与水流的接触面,可在水流冲击时,能带动横轴81稳定旋转,冲击板82至少设置有五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横轴81的表面。
22.实施例2:一种基于rgb图像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数字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本体1,处理设备本体1的左侧连通有左框体2,处理设备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右框体3,左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左散热网4,右框体3的内部设置有右散热网5,处理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的水流循环导热机构6。
23.本实施中,水流循环导热机构6包括固定在处理设备本体1顶部的蓄水箱61,内部存储有冷水,蓄水箱61的后方固定有增压泵6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增压泵62的进水口与蓄水箱61连通,处理设备本体1内壁的四周之间固定有回型导热管63,具有强导热性,回型导热管63设置有两个,两个回型导热管63之间通过直管64连通,增压泵62的出水口连通有贯穿至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的进水管65,进水管65的一端与下方回型导热管63连通,上方回型导热管63的表面连通有冲水管66,便于水回流至蓄水箱61,冲水管66的一端依次贯穿处理设备本体1、蓄水箱61并延伸至蓄水箱61的内部,下方回型导热管63的表面固定有与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贴合的导热板67,为石墨烯材质,具有强导热性,蓄水箱6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证蓄水箱61内部液面持平的自动送水机构7。
24.本实施中,自动送水机构7包括贯穿固定在蓄水箱61顶部的l型加水管71,一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l型加水管71表面的下方连通有注水管72,蓄水箱61的内壁固定有固定轴73,固定轴73的表面转动有摆块74,摆块74的表面转动有连杆75,l型加水管7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注水管72进行堵塞/打开的堵块76,可对注水管72进行封堵,进而有效防止进水,堵块76的前方固定有连块77,连杆75与连块77转动连接,摆块74的表面固定有斜杆78,斜杆78的一端固定有浮球79,可漂浮在水面上,l型加水管71与摆块74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710,使得浮球79能在液面下降时,贴合在水面,堵块76为橡胶材质,活动的填充在注水管72的内部,可在注水管72内部前后滑动。
25.左散热网4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左框体2的内部,右散热网5固连在右框体3的内部。
26.冲击板82为末端带有勾状的泡沫板,增大与水流的接触面,可在水流冲击时,能带动横轴81稳定旋转,冲击板82至少设置有五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横轴81的表面,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7.外部自来水管中的冷却水通过l型加水管71和注水管72进入蓄水箱61中,进而使得浮球79上升,带动摆块74绕固定轴73转动,进而在连杆75和连块77的配合下带动堵块76后移,使得堵块76对注水管72堵塞,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工作时需要散热,此时启动增压泵62,蓄水箱61内部的冷水能通过进水管65进入至两个回型导热管63,再重新通过冲水管66回流至蓄水箱61中,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表面的热量被导热板67吸附并传递至回型导热管63,通过回型导热管63将热量传递给流动的水,水温升高后,一部分水会挥发,此时蓄水箱61中的液面下降,进而使得浮球79下降,带动摆块74绕固定轴73反向转动,进而在连杆75和连块77的配合下带动堵块76前移,使得堵块76失去对注水管72的堵塞,
冷水重新进入至蓄水箱61中,直到浮球79上升,堵块76对注水管72堵塞。
28.在水流回流至蓄水箱61时,会通过冲击板82带动横轴81转动,进而在上皮带轮84、下皮带轮87和皮带88的配合下带动连轴86转动,然后在第一锥齿轮811和第二锥齿轮812的配合下带动转杆89转动,进而带动转板810转动,实现气流流动速度的加快,将处理设备本体1内部的热空气吹出处理设备本体1中,进而实现风冷,同时偏心轮813不断挤压左散热网4,配合复位弹簧815实现左散热网4的左右震动,有效防止灰尘附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