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33805270发布日期:2023-04-19 12:1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1、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能力大、压缩性小、抗剪刚度大、施工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加固软土地基上修建的高速公(铁)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软土地区发生了大量由于刚性桩破坏引发的路堤滑坡事故,为确保路堤整体稳定性的实际工程需要,亟须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制与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改进现有相关分析计算方法的不足。

2、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有复合抗剪强度法、等效荷载法、等效砂桩法、摩擦接触法等。复合抗剪强度法假定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沿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然而实际上刚性桩发生弯曲的临界破坏,按桩体剪切破坏进行的极限平衡法会高估路堤的整体稳定性。等效荷载法、等效砂桩法和摩擦接触法均假定路堤下所有位置处桩体破坏模式相同,并且同时破坏。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同位置处桩体受力特性不同,局部位置桩体承受较大弯矩以及较小的轴力,首先发生脆性弯曲破坏,桩体破坏失效后发生应力释放,复合地基桩、土应力重分布,邻近桩体的桩身弯矩增大并发生弯曲破坏,引发不同位置处桩体的渐进破坏,是一种复杂的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渐进演化过程。上述分析方法会严重高估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导致路堤设计时计算出较大的安全系数,致使大量工程在设计时安全系数很高的情况下发生了坍塌失稳破坏,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惨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评估方法会严重高估路堤的整体稳定性,直接和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发生弯曲破坏出发,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与桩体竖向轴力、桩体水平抗滑力来提供抗滑力矩。坡肩下的刚性桩为关键桩,此位置的桩体发生二次弯曲破坏时,该桩体应力状态达到拉应力极限状态,其余各桩体拉应力虽未达极限状态,但路堤整体稳定性会严重下降,以此时各桩体拉应力与极限拉应力的比值作为桩体连续破坏系数,对不同位置处桩体的极限弯矩进行折减,来考虑刚性桩的渐进破坏。为地基稳定性的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路堤、土体及刚性桩的几何参数与强度参数;

4、基于圆弧条分法,通过所述几何参数与强度参数确定潜在危险滑动面的圆心和半径范围,并预设迭代收敛阈值和标准安全系数;

5、根据所述几何参数和强度参数以及所述潜在危险滑动面的圆心和半径范围计算获得实际安全系数;

6、将所述实际安全系数中的最小实际安全系数与标准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当最小实际安全系数与标准安全系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迭代收敛阈值时,重新确定潜在危险滑动面的圆心和半径范围,当最小实际安全系数与标准安全系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迭代收敛阈值时,基于最小实际安全系数进行稳定性评估。

7、优选地,所述几何参数与强度参数包括:

8、路堤高度、路基面宽度、边坡坡率、路堤填土重度、路堤填土粘聚力、内摩擦角、路堤顶部超载;地基土重度、地基土粘聚力;刚性桩的桩长、桩宽、桩净距、桩截面面积、极限抗拉强度、塑性截面模量及桩的布置形式。

9、优选地,获得实际安全系数范围的过程包括:

10、基于圆弧滑动面范围内刚性桩总抗滑力矩mrp、土体抗滑力矩mrs、总滑动力矩md计算获得所述实际安全系数fs′;

11、所述实际安全系数fs′的公式表达式为:

12、

13、优选地,获得总滑动力矩的过程包括:

14、基于滑动面以上土条重力wi,土条宽度bi,土条顶部超载wi,滑动面与水平面夹角θi,危险滑动面半径rd计算获得总滑动力矩md;

15、所述总滑动力矩md的公式表达式为:

16、md=[∑(wi+biwi)sinθi]rd。

17、优选地,获得土体抗滑力矩的过程包括:

18、基于土条宽度bi,土体抗剪强度ci,土体内摩擦角滑动面以上土条重力wi,土条顶部超载wi,滑动面与水平面夹角θi,安全系数fs计算获得土体抗滑力矩mrs;

19、所述土体抗滑力矩mrs的公式表达式为:

20、

21、优选地,获得刚性桩总抗滑力矩的过程包括:

22、基于桩顶轴力、刚性桩弯曲破坏处以上自重产生轴力及刚性桩侧摩阻力计算获得刚性桩轴力;

23、基于刚性桩轴力、刚性桩截面面积、刚性桩连续破坏系数、刚性桩极限抗拉强度、刚性桩塑性截面模量计算获得刚性桩极限弯矩;

24、基于刚性桩极限弯矩、桩水平抗滑力位置系数、刚性桩在滑动面以上埋深计算获得刚性桩水平抗滑力;

25、基于刚性桩水平抗滑力、刚性桩水平抗滑力至圆心的力臂计算获得刚性桩总抗滑力矩。

26、优选地,所述刚性桩极限弯矩为:

27、

28、式中,fpjv为刚性桩轴力,aj为刚性桩截面面积,λj为刚性桩连续破坏系数,σtj为刚性桩极限抗拉强度,wpj为刚性桩塑性截面模量;

29、所述刚性桩水平抗滑力为:

30、

31、式中,muj为刚性桩极限弯矩,ηj为桩水平抗滑力位置系数,hj为刚性桩在滑动面以上埋深;

32、所述刚性桩总抗滑力矩为:

33、mrp=∑fpjhypj

34、式中,fpjh为刚性桩水平抗滑力,ypj为刚性桩水平抗滑力至圆心o的力臂。

35、优选地,获得桩顶轴力、刚性桩弯曲破坏处以上自重产生轴力及刚性桩侧摩阻力的方法包括:

36、基于土压力分布系数、路堤土内摩擦角、桩宽、桩净距、路堤土重度、刚性桩上覆填土高度、路堤超载、桩间土应力计算获得桩顶轴力;

37、基于刚性桩在滑动面以上埋深、刚性桩截面面积、刚性桩重度计算获得刚性桩弯曲破坏处以上自重产生轴力;

38、基于竖向有效应力计算获得刚性桩侧摩阻力。

39、优选地,所述桩顶轴力为:

40、fpj=σpjaj

41、式中,σpj为桩顶拉应力,aj为刚性桩截面面积;

42、所述桩顶拉应力为:

43、

44、式中,s为净桩距,b为桩宽,γe为路堤土重度,he为刚性桩上覆填土高度,ω为路堤超载,σs为桩间土应力;

45、所述桩间土应力为:

46、

47、

48、式中,α为土压力分布系数,为路堤土内摩擦角。

49、优选地,所述刚性桩弯曲破坏处以上自重产生轴力为:

50、fγj=2hjajγpj

51、式中,hj为刚性桩在滑动面以上埋深,aj为刚性桩截面面积,其中γpj为刚性桩重度;

52、所述刚性桩侧摩阻力为:

53、fsj=∫fsjdh

54、fsj=βσ′vj

55、式中,β=0.3,σ′vj为竖向有效应力。

56、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57、本发明从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发生弯曲破坏出发,根据不同位置处刚性桩受力特点不同,引入桩体连续破坏系数,从而考虑其渐进破坏的特性。能真实反映复合地基发生失稳破坏时各桩提供的抗滑稳定贡献,方法概念清晰,计算明确简便,适用性强,对于准确评估路堤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