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19512发布日期:2023-04-19 18: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智能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往往需要本领域企业关注本领域产品的发展趋势。

2、现有的查询方式大多为将本领域产品的关键词录入,在通过数据库进行查找与关键词相关的产品信息。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目前企业查询本领域的产品词时,通过现有的查询方式对相关产品专利进行查询,企业需查询本领域产品的相关产业链,需重新进行查询,查询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查询过程,本技术提供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产品词信息,产品词信息包括产品词用途和产品组成结构;

5、根据产品词用途,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产品词用途相对应的专利数据;

6、获取所需专利数据;

7、根据所需专利数据,生成专利数据分析指令并执行,专利数据分析指令用于分析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

8、获取产业链信息,生成产业链信息展示指令并执行,产业链信息展示指令用于展示与所需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信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获取到产品词用途和产品组成结构,根据产品词用途,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产品词用途相对应的专利数据,用户获取到所需专利数据后,对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进行分析,获取到产业链信息后,将产业链信息向用户展示,进而有利于实现用户查询产品词相关专利信息时,同时了解产品词相关产业链信息,无需单独对产品词相关产业链进行查询,有利于简化查询过程。

10、可选的,根据所需专利数据,生成专利数据分析指令并执行中,包括:

11、获取专利产品名称;

12、根据专利产品名称,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专利产品名称相对应的产业链节点,产业链节点包括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物流节点、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

13、获取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和物流节点相对应的风险信息,风险信息包括风险点数量和风险内容;

14、根据风险内容,生成风险内容展示指令并执行,风险内容展示指令用于向用户展示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和物流节点相对应的风险内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获取专利产品名称后,查询与专利产品名称相对应的产业链节点,产业链节点包括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物流节点、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获取到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和物流节点相对应的风险信息,将风险内容展示给用户,进而便于用户了解相关产品词相对应产业链的风险内容,有利于减少用户查询产业链的风险内容,进一步简化的查询过程。

16、可选的,根据专利产品名称,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专利产品名称相对应的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物流节点、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步骤后,包括:

17、从数据库中查询与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相对应的市场反馈信息,市场反馈信息包括用户评价比例;

18、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用户评价比例相对应的预设对比比例;

19、获取用户评价比例对比数据,生成对比数据展示指令并执行,对比数据展示指令用于将用户评价比例与预设对比比例的对比数据展示给用户。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从数据库中查询到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相对应的市场反馈信息,对比用户评价比例和预设对比比例,将对比后的数据展示给用户,进而便于用户了解销售节点和售后节点的用户评价,进一步便于用户了解相关专利产品的产业链。

21、可选的,获取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和物流节点相对应的风险信息步骤后,包括:

22、获取风险点数量;

23、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风险点数量相对应的预设对比数量;

24、比较风险点数量和预设对比数量;

25、若风险点数量超过预设对比数量,生成风险点超标提示指令并执行,风险点超标提示指令用于提示用户该产品相对应的产业链风险点数超标。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获取业务节点、供应节点、生产节点和物流节点中相对应的风险点数量。将风险点数量与预设对比数量相比较,当风险点数量超过预设对比数量时,系统提示用户该产品相对应的产业链风险点数量较多,进而便于用户了解该产品词相对应产业链的风险较大。

27、可选的,若风险点数量超过预设对比数量,生成风险点超标提示指令并执行步骤后,包括:

28、获取风险点超标相对应的风险内容;

29、生成字体颜色标红指令并执行,字体颜色标红指令用于将风险点超标的风险内容字体标红。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险点数量超过预设对比数量时,系统获取到风险点超标相对应的风险内容,将风险点超标的风险内容标红,进而便于用户直观了解产业链节点的风险点超标的风险内容。

31、可选的,获取产品词信息步骤后,包括:

32、根据产品组成结构,生成结构拆分指令并执行,结构拆分指令用于将产品组成结构拆分开;

33、根据产品用途,获取产品关键构件信息;

34、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产品关键构件信息相对应的结构专利信息;

35、根据结构专利信息,生成结构专利信息展示指令并执行,结构专利信息展示指令用于将产品关键构件信息相对应的结构专利信息展示给用户。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根据产品组成结构,将产品拆分开,根据产品用途,获取产品关键构件,将相关产品构件的结构专利信息展示给用户,进而便于用户了解产品词相关的关键构件专利信息。

37、可选的,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产品关键构件信息相对应的结构专利信息步骤后,包括:

38、获取结构专利查询次数;

39、对比不同结构专利查询次数;

40、生成查询次数排列指令并执行,查询次数排列指令用于将不同结构专利信息按查询次数由多到少依次排列。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数据库汇总获取结构专利的查询总次数,对比不同结构专利的查询总次数,将不同结构专利信息按查询次数有多到少进行排列,进而便于用户了解关注较多的结构专利信息。

4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系统。

43、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

44、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产品词信息;

45、专利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需专利数据;

46、专利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

47、产业链展示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与所需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信息。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通过信息获取摸,获取产品词用途和产品组成结构,通过专利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所需专利数据,再通过专利数据分析模块,对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进行分析,将分析完成的产业链信息展示给用户,进而用户了解相关产品词相对应的专利的同时了解产品词相对应的产业链。

4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5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5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产品词智能分析方法有益技术效果:

52、1.系统获取到产品词用途和产品组成结构,根据产品词用途,从数据库中查询与产品词用途相对应的专利数据,用户获取到所需专利数据后,对专利数据相对应的产业链进行分析,获取到产业链信息后,将产业链信息向用户展示,进而有利于实现用户查询产品词相关专利信息时,同时了解产品词相关产业链信息,无需单独对产品词相关产业链进行查询,有利于简化查询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